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张守义1930年出生于河北平泉县,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在一次采访中,张守义曾透露,他是因为爱书才开始做起图书装帧,没想到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我就是为了看书,专业不对口我也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是,自1956年起,张守义转行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书籍设计师,2003年直到退休,他没有换过一次工作。而鲜为人知的是,张守义因为胃部被切除大半,不易吸收普通饭菜的营养,所以多年来一直以啤酒代替饭进食,基本上一天3瓶,几乎啤酒不离手,成为业内有名的“酒仙”。张守义从事书籍装帧设计40余年,《我的设计生活》一书,是近半个世纪艺术人生的精彩回眸。张守义的装帧作品被誉为“舞矛亦舞盾,能舞又能文”,《装帧的话与画》是他的艺术心得。《巴尔扎克全集》的封面设计,是张守义的得意之作。在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的封面设计上,张守义风格独树一帜,创造了“张守义品牌”。张守义在当代书籍装帧艺术界享有国际声誉,他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和美术编辑工作四十多年,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装帧设计和插图,其作品具有简约传神、个性鲜明的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品,顽强执著的艺术追求,1994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入选《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几十年的执著追求,使他创作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作品,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第一封面”。 著作有《张守义外国文学插图集》、《插图艺术欣赏》、《装帧艺术设计》等。装帧设计、插图创作多次获全国奖。中外作家肖像作品被世界各国作家纪念馆收藏。装帧设计、插图创作、作家肖像代表作品有:《茶花女》、《巴尔扎克全集》、《简·爱》、《悲惨世界》、鲁迅、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巴尔扎克、雨果等肖像。艺术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主编艺术图书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耀忠(1944.10—)山西太原人。擅长书籍装帧。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85年在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进修。历任《冶金报》报社美术编辑,冶金工业出版社美术副编审,书籍装帧设计、美术编辑科副科长。封面设计《稀土》获1979年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一等奖。封面设计《采矿工程手册》及《工业球罐的设计与制作》,分别在1980年及1981年全国书籍装帧展览获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树声(1933.3—)别名李树,河北涿县人。擅长美术史。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油画《水》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参加编撰出版有《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版画年鉴》、《当代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通史·近现代卷》;发表《中国最早的几位油画家》、《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等论著。获“鲁迅版画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汤池,1933年10月出生,浙江武义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教副教授、教授,曾任美术史系副主任、图书馆馆长。致力于美术史系的专业建设和中国美术史的学术发展,在上古美术、美术考古专业领域建树颇丰。汤池是我国著名美术史家、教育家,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与美术考古领域有杰出的贡献。汤池勤于笔耕、教书育人、扶掖后学、恪尽职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美术史、美术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汤池著有学术论著《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2•秦汉雕塑》及《中国美术简史》等,论文《黄河流域的原始彩陶艺术》《曾侯墓漆画初探》(合作)、《秦及西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河北乐亭人。擅长雕塑。中学时从师学篆刻,195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留校从事雕塑创作。后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研究员。中国美协四届理事。作品有《少女》(木雕)、《摔跤手》、《刘胡兰胸像》等。《无题》等十六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曾先后参加北京展览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建设大型雕塑创作。出版有《刘焕章雕塑选》、《刘焕章印纽集》、《刘焕章雕塑作品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刘大田。淮北市刘窑村人。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1918年考入萧县高等小学时,老师为他改名为刘开渠。毕业后,1920年考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23年,组织“心琴画会”,以反对守旧、提倡写生为宗旨,每半年举行一次画展。1924年升入专门部西洋画系时,见到云岗佛像的照片。非常激动,并对雕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7年,国立西湖艺术院征聘他为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同年8月,他在蔡元培的帮助下,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导师是当时法国着名雕塑家让·朴舍教授,1931年他因学业优秀选入朴舍工作室当助手。1933年6月,回国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时年29岁。1949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建国以后,刘开渠任上海市美协主席、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兼任杭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市建设。1953年借调到北京,参加并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工作,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雕塑组组长。1959年调中央美术学院任副院长,主持第二期雕塑研究班。1963年至1993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并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还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一、二、三、四届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组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曾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刘开渠是我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奠基人。他一贯主张雕塑艺术在“创造—种新境界”的同时,应该起到“明劝戒,着升沉”的作用。刘开渠精于西方写实雕塑技法,又注重继承中国古代雕塑的优秀传统。作品造型严谨朴实,手法细腻含蓄,人物神完气足,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刘开渠对雕塑创作与教学也作过理论研究,其思想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1934年,为纪念1932年“1·28”抗战所创作的《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讴歌了爱国志士英雄杀敌的英雄气概,是我国第一座表现抗日题材的纪念碑。20世纪40年代,完成了一系列纪念像,有《王铭章骑马铜像》、《孙中山先生坐像》、《李家钰骑马铜像》等。1945年,他创作的大型浮雕《农工之家》,是我国现代雕期史上第一次表现农工题材的优秀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至1956年,他领导并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大型浮雕的创作,并创作其中的《胜利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浮雕。从1956年至1959年,他还受中共中央编译局委托,为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选集作封面浮雕像设计。50至60年代,先后创作了《毛主席像》、《工农红军像》,1976年以后,创作了《周恩来总理像》、《萧友梅纪念像》等。此外,在他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有《抗日阵亡将士王铭章纪念碑》、《抗日阵亡将士无名英雄纪念碑》、《孙中山纪念碑》、《蔡元培纪念碑》等纪念性雕塑,还有表现任弼时等革命领袖和杜甫、刘禹锡、鲁迅、梅兰芳等文化名人的肖像。先后编撰出版有《中国古代雕塑集》、《刘开渠雕塑选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刘开渠雕塑集》等。1993年6月25日病逝于北京。1993年10月28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艺术家刘开渠遗作展》。刘开渠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5届全国政协委员、第7届全国政协常委。先后编撰出版有《中国古代雕塑集》、《刘开渠雕塑选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写实,手法细腻、严谨,结构、解剖准确。刘开渠是中国雕塑事业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三十年代,他就呼吁建设富有生命力的纪念性雕塑,以激发国人的民族精神。他多次提出成立雕塑院和建设城市雕塑。他还主持指定了《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并由国家批准担任全国城雕规划组组长,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的城市雕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先后当选为上海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担任过杭州美院院长,杭州市副市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馆长等职,受到美术界普遍的尊敬和爱戴,他不愧为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大师。刘开渠的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和意象性,语言精练,这是他的作品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这些特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关连。刘开渠的雕塑有着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他的艺术品包括中国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但大雕塑家刘开渠确自己开始个人风格的雕塑创作,为中国雕塑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主要作品有:《王铭章骑马铜像》(1943)、《川军抗日英雄纪念像》、《孙中山先生坐像》(1944)、《李家钰骑马铜像》(1945)和表现工人、农民生活的《工农之家》巨型浮雕等作品。1953~1958年亲自创作完成主体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以及《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50~60年代,他先后完成了《毛泽东主席像》、《工农红军像》,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全集》、《斯大林选集》等书封面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浮雕像等。1976年以后,他又创作了《周恩来总理像》、《萧友梅纪念像》、《蔡元培纪念像》和《妇女胸像》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陆阳春(190911—19914)别名陆生镛,浙江人。擅长舞台美术。1929年在上海学习京剧绘景。曾在上海、香港从事绘景工作。1942年后在重庆中国艺术剧社、上海清华影片公司工作。1949年后到北京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舞台美术设计。舞美设计《西望长安》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舞台设计一等奖,舞美设计有《上海屋檐下》、《文成公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刘永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连环画创作组副组长。中国画《石林湖畔》、《西双版纳》,彩色连环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被收藏。编绘《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获全国优秀图书评奖,连环画《清宫演义》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套书三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北京人。擅长邮票、藏书票设计。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从事邮票设计工作。曾任邮电部邮票发行高级工艺美术师、编辑室主任。作品《蝴蝶》、《菊花》、《奔马》和《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等7项获建国30年最佳邮票奖,《古桥》获新中国最佳首日封奖,《京剧脸谱》、《白暨豚》在被日本评为1980年中国最佳邮票,《全国邮联一大》获1982年最佳首日封奖,《西厢记》获1983年最佳设计奖。作品有《鲁智深》、《伏羲举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郭武珊(1902.12—1991.3)别名郭展先。河北人。擅工艺美术。北京金属工艺品厂。14岁学艺,长期从事铁画工艺品创作。北京金属工艺品厂铁画老艺人。作品有《百鸟朝凤》、《松鹤延年》、《牡丹雄鸡》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