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白崇礼(1932.4—)回族,广西桂林人。擅长服装设计、染织美术设计。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后在本院攻读研究生,1956年留学捷克斯洛伐克为布拉格工业造型艺术学院染织、服装专业研究生。1961年毕业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主持设计的中国海关制服受到嘉奖。现为北京服装协会理事、主任评委,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聘任服装专家、教授。著作有《衣着美随笔》、《服装设计艺术》等。主诗设计我国参加第七届亚运会运动员服装及幼儿健美体操服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山西灵石人。1921年12月29日出生在太原。1937年参加“同蒲铁路工人自卫队”。1938年参加八路军唐支队“黄河剧团”。后被送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后任第二野野战军第四兵团十五军文工团团长。解放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人事科副科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制片主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北京市幻灯厂厂长,文化部干部司劳资处处长,文化部人事局副局长等职。曾参加电影《新儿女英雄传》的拍摄,曾担任电影《水上春秋》《欢天喜地》制片主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雷圭元(1906—1988),著名工艺美术家及工艺美术教育家,上海松江人。192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后留校任教,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和染织、漆画等。1931年回国,任教于杭州国立艺专,著作《工艺美术技法讲话》、《新图案学》、《新图案的理论和作法》等,均作为当时大学所设课程的教材,这些著述在图案的理论和技法上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开拓我国工艺美术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解放后,1953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其间主持筹办全国民间艺术展览,并先后两次率团出国举办工艺美术展览。1956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1961年担任全国高等工艺美术院校教材编写的领导工作。1958年主持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等首都重要建筑的装饰设计工作。其主要著作有《图案基础》、《中国图案初探》、《敦煌莫高窟图案》、《中外图案装饰风格》等。雷圭元作为我国老一辈卓有声望的工艺美术家,他在工艺美术教育和图案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4]雷圭元,一生从事图案研究,早年研究图案理论,著有《新图案学》、《图案的理论和作法》;以后侧重于中国传统图案研究,归纳出格律体、平视体、立视体、喜相逢、冏形图案等形式规律,著有《图案基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守智,1932年生,河北人。擅长工艺美术。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毕业,后入研究班学习。1956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后为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高长石质鲁玉餐具》《硬质瓷牡丹配套餐具》等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历届中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会委员。自50年代开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参加了70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1992年获国务院授予“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作品《高长石质鲁玉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一等奖,《紫砂咖啡具》获全国评比二等奖,《紫砂堤方茶具》在国际小型陶瓷展获荣誉奖,紫砂《曲壶》获全国陶瓷创作一等奖,《硬质瓷牡丹配套餐具》获国家质量金奖。上个世纪50年代,张守智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读陶瓷专业的时候,两年学业是在景德镇完成的。1953年,周恩来总理针对郭沫若“新中国成立了,应该有代表国家的庆典用瓷”的建议进行了批复:由文化部负责完成建国瓷的设计任务,轻工部完成建国瓷的制作任务。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7名教授带着张守智和施于人、周国桢等4名学生,在景德镇负责建国瓷制作的监制工作。2009年,张守智参与60大庆特贡瓷的督造工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1996年5月5日卒于北京。1928年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自学绘画兼习法文,并大量阅读哲学和文学著作。1932年回国,途中写了《那边》等忧国忧民的诗作。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囚徒生活促使他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1935年出狱,曾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半年,继又流浪到上海。1936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翌年去延安,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9年1月,以军代表身分参与接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同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1979年错案平反,同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出版诗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1983年又出版《雪莲》。这些作品更为练达圆熟,形象更简洁明确,语言更质朴纯净,除继续保持真实与想象相结合的特色,又增添了深沉的思考和睿智的哲理。其中《光的赞歌》、《鱼化石》、《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诗篇影响较大。1991年5卷本《艾青全集》出版。著作还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散文集《走向胜利》、《绿洲笔记》,译诗集《原野与城市》,以及《艾青选集》(1~3册)和多种版本《艾青诗选》等。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诗人。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荣宪别名溪水,辽宁沈阳人。擅长书籍装帧。1945年肄业于北平艺专,1949年华北大学三部毕业。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美术编辑、副编审。封面设计《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在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获奖,《新文学史料》获全国期刊封面设计奖。封面设计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主席诗词》、《朱德诗选集》、《沫若诗词选》、《青春之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霖(1925.4—198912)别名张泽春,河北人。擅长舞台美术。1946年起在部队从事战地美术、舞台美术。195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任北京军区话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参加设计有《东方红》舞美装置、舞美设计话剧《不准出生的人》、《平津决战》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树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杰出的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1923年5月生于天津杨柳青镇,1945年进入天津市立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49年考入华北大学美术科,同年在北平市委文委会任美术干部。1952年至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专修美术史论。曾任职于北京美术工作室、《美术》杂志社,后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其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4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的首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颁发的“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王树村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学者。他十四岁时,看到日本占领下的天津,年画艺术遭受抢掠和烧毁,他的内心无限愤慨,并立志抢救民间木版年画。七十余年来,他节衣缩食,收藏了包括年画、纸马、石刻线画、灯片、玩具、剪纸、刺绣等诸多品类在内的万余件民间艺术珍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分别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社、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单位捐赠了藏品,这其中不少是孤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王树村先生是一位脚踏实地、笔耕不缀的学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他为实现少年时期立下的“中国的书要中国人自己写”的宏愿,克服重重困难,逆境中从不退缩,对民间美术研究倾注了毕生心血,为中国民间美术的学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1959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至今已撰写民间美术研究专著75部。其中,《杨柳青年画资料集》获1960年莱比锡国际书展银质奖,《中国美术全集·石刻线画、民间年画》、《中国民间四百宝相》等多部图书获得国家出版金奖,还有十余部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国外出版发行。其代表作为《中国民间美术史》,这是一项由他负责的国家艺术学重点规划项目,耗费了十年心血。全书70余万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渊源及历史发展,被学界公认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全面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的权威性专著”。1984年至2003年,王树村先生先后应邀赴澳大利亚、前苏联、新加波、日本、马来西亚、奥地利、冰岛及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并举办展览。目前,世界上已有二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王树村学术档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甲丰(1916.2—1997),字岬凤,别名山甲风,1916年2月生,卒于1997年2月18日。浙江省海宁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4年毕业于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主要学习素描、油画。曾从事教师、编辑、美术评论及翻译工作。1962年起一直在中国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专业为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统战系统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代表。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0年曾赴荷兰、比利时考察西方艺术与文化。历年来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印象派的再认识》(6.5万字),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重刊;《画廊中的思考》(11.4万字),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论西方写实绘画》(22.5万字),1989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遗著《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46.4万字),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表于报刊的文章数十篇,其中重要论文有:《西方潮流冲击下的日本近现代美术》(1.5万字),载于1985年《美术史论》第1、2期;《美国美术与“传统”》(1万字),载于1986年商务印书馆《美国研究》第2期;《临摹·译解·演奏》(1万字),1990年三联书店出版《中国文化》第2期;专题论文《传意》(英文,1.5万字),载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与美国俄亥俄大学合作编写的英文《比较艺术研究》一书,199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蒋采苹 1934年4月出生,河南省洛阳市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98年—2000年受聘为文化部教科司主办的中国重彩画高研班主持,2001年—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导师,2003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重彩画工作室导师。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宋庆龄光辉的一生》等获金奖,《筛月》、《轮回》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个人画集、文集、技法材料书籍、主编中国重彩画集等十数种。研制的“高温结晶颜料”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1953年毕业于天津市耀华中学1956年《山村妇女》入选全国青年美展1958年毕业于北京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59-1961年任教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4年《打虎岭上摘蜜桃、碧莲池中网大鱼》入选“全国年画展”,并入选赴澳大利亚中国画展1978年《李清照》入选“北京工笔重彩画展”1980年《赴街》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1981年《孔雀之歌》入选“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展”,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1982年《海的女儿》入选“北京市春季美展”,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1984年《太阳城的苹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荷”《摘火把果的姑娘》入选赴莫斯科、阿尔及尔国际美展1985-198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工笔画室主任1986年在巴黎郭安博物馆举办个展,在法国里昂中国艺术馆举办个展1987年《荷》《胡昂——雪》入选“中日女画家展”1988年《三月三之夜》入选“中国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获银牌奖1989年《北京的雪》入选“中国工笔山水画展”,获一等奖著作《工笔人物画技法》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东京银座水井画廊举办五人联展《夜》《三月三》入选“台北当代大陆工笔画展”1990年《秋瑾》入选“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展”《黄遵宪东瀛赏樱图》入选“纪念黄遵宪当代书画艺术国际展览”1991年《宋庆龄光辉的一生》入选“中国工笔画协会第二届大展”,获一等奖,并获中国美术家基金会和关山月基金会奖《月色》《金秋》等入选“叶浅予师生画展”,《月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2年《筛月》入选“20世纪.中国”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3年在新加坡乌节坊举办个人画展《蒋采苹画集》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1994年《红珊瑚》入选“中国工笔画学会第三届大展”,获荣誉奖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6年访问台湾《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入选“孙中山与华侨书画展”1997年《叶浅予先生》入选“中国人物画展”,获优秀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潘世勋、蒋采苹台湾写生展”1998年由郁芳画廊主办,在台北国家艺廊举办“潘世勋、蒋采苹台湾写生展”,同时出版同名画集《并蒂鸡冠花》入选“中国工笔画学会第四届大展”主持文化部第一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并研制高温结晶颜料在班上试用1999年著作《中国画材料应用技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现代重彩画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主持文化部第二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主持文化部中日专家重彩画授课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