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家艺闻 » 正文

人民画家网推荐中美协会员著名画家:谢大弘

 

 

 

 

【艺术简历】

谢大弘,旅居加拿大书画家,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加拿大温哥华书画院理事。

1984年调入天津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

1992年文化部公派赴美国举办���人画展。

2014年作品参加日本第20届全日中展、东京国际美术大展获金奖。

多次参展新加坡,香港,加拿大,台湾美展及艺术交流活动。

出版各类画册,美术技法书刊三十余部。

 

 

 

艺术品格的辨识

 

老子在他的学说中,有“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一说。译成白话就是说如果不能将内心真实的向往通过最自然和谐的手段来表现,那怕所学到的是最高级的技法都是失败的。

老子这话说得很早,书法家们画家们也大多有爱读书的习惯,应该是都知道的。可是联系到艺术实践,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在可拜读的多数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还是以法论法,僵直做作;或故弄抖颤欲表现艰涩滞重或铁杵钢叉以显示笔利锋尖。艺术家们尚不能领会艺术品格的高雅与低俗之内要,何况普通百姓的鉴赏力更因对艺术品的辩别能力差而常常被误导。更有笔会上演示者于半懂不懂的围观者众多时,以线条在纸上扭来转去,故作姿态而赢得无知者的孜孜赞誉而迷乐于其中。

 

 

 

每每遇到此景,便会觉得如蝇入口,翻心倒胃的想吐,更怜悯那些被称艺术家美誉的一类,如此的肤浅无知,而又因无知而勇的气概。

评价一幅书法或绘画作品,要比评价一个舞者或歌手的表演难得多。星光大道、综艺大观等节目,都可以通过非专业的群众来评判打分,决定胜负,这是因为舞蹈,声乐在普通群众的生活中相当熟悉,每天都能接触到,时日既久自能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如果同属音乐范畴的小提琴、钢琴或其他器乐的比赛,主持人恐怕就不敢请观众投票决定胜负了。同理,书法绘画的辨识,需要更广泛更深层的知识才能鉴别高下,但辨识高下的最基本的入门法则就要自然不做作。

 

 

 

一幅作品能达到自然不做作,即是法无外相,就是心迹的自然流露,即是心法自然和谐。在这种情况下,观赏者只能体味的是艺术家创作的精神的感受,似乎有和作品背后的那位创作者神思交互,同呼共吸的神交之游;而不是满眼色块机理仅此于感官刺激而已。有法是过程,无法是境界;有法无法又不是艺术家自己想当然的说了算,而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特别是境界、心态、灵性、学识的长期修炼的结果而自然形成。无法是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化状态,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完全无意识所执何法的心灵抒发,因此才有兰亭序这样被称之为“古今第一行书”。

 

 

 

兰亭序的出现其实是一个偶然,不过是一群文人墨客组织的一次聚会而已。永和九年三月,在会稽郡山北面的兰亭聚会,席间痛饮之后,各作诗辑为《兰亭集》,并议将此次聚会记录下来为诗集序,由大书法家王羲之书写记录,仅此。问题是作为记录人并没有将此文作为书法展示作品来写,仅仅是一个记录而已,在半醉半醒心无挂碍的自在状态下,挥笔而就,无心之作却成了天下第一行书,于后再书,不能复有前篇之神韵。由此可见,当心中满是欲望并直接联系到每尺润格而画商的定金已付,日日催画的时候,哪里还能有古人那样的逸趣?只能是无感觉的复制作品。

 

 

 

书法家画家往往由于习惯和自爱,常常会过高的估计自己,而看不到自己作品中的问题,还因为市场的需要而会下意识的追随市场,过分重视市场的反馈,这时的心灵会被误读。在创作的过程中循于习惯、循于市场需要和好恶,在一种没有自我也没有心灵感受和激情抒发的状态中,那只能是循法的制作,绝不可能产生法无相的灵性鲜活的艺术上品。落墨入纸,一切都被记录下来,不光是有形的痕迹,还更多的记录下艺术家当时的状态,情绪等等,一切都被凝固在那一瞬间。后来的赏阅,只是根据留存于介质上的结果,艺术家当自重,这世间不只是市场和利益,终归还是有艺术史来定论。

 

 

 

 

 

 

 

 

 

 

 

 

 

 

 

 

 

 

 

 

 

 

 

 

 

 

 

 

 

 

 

 
(文/小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4 08:48:46     浏览次数:20845     评论: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arthuajia@163.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