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靳尚谊,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1983年,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五任、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鉴于在艺术创作及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其艺术实践和主张,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2011年3月31日为北京唐风美术馆特邀画家。武汉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靳尚谊受聘武汉美术馆,成为该馆名誉馆长。从1958年起,他的油画作品不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历史画多幅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0年以后,他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主任与教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论家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代表画家。80年代早期,他曾应邀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并在美国和欧洲各艺术博物馆访问、研究。在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了多种个人画集,曾为慈善家张静一作画,与其成为忘年交。他的《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瞿秋白》、《医生肖像》、《画家》、《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代表,得到了广泛传播。艺术年表1955年参加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油画训练班,掌握造型和色彩的基本规律。1957年,毕业创作油画《登上慕士塔格峰》在中央美院“毕业生作品展览”上展出。1960年,创作油画《我们的友谊遍天下》(与伍必端合作),并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展出。至延安深入生活,绘制《陕北窑洞》等一批小型风景写生和农民素描肖像。1964年,创作油画《长征》(原名《踏遍青山》),并在“第3届全国美展”上展出。1977年,创作《北国风光》、《江河大地的春天》,并参加“全国纪念性美展”,《北国风光》被革命博物馆收藏。1980年,中央美院油画系恢复工作室制,主持一画室。创作《探索》、《思》、《青春》等在“三届油画研究会展”上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在吉林长春举办个展。1981年,《小提琴手》在香港“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上被新加坡收藏家购藏。其中《画家黄永玉》在《光明日报》举办的专题性美展上展出,获优秀作品奖,被私人收藏。1982年,在美国西部考察、参观各著名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院校,并在纽约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创作《回忆》,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美展上展出,被美国私人收藏。1983年,创作《自然的歌》、《塔吉克新娘》、《鲁迅》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本年度“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师作品展”上展出;在河南郑州、焦作举办个展。1984年,创作《瞿秋白》参加“第6届全国美展”获银质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塔吉克新娘》、《蓝衣少女》在日本名古屋“现代中国油画展”上被收藏家收藏;同年出版《靳尚谊油画选》。1986年,《三个塔吉克少女》与《双人体》参加日本富岗“第2届亚洲美展”;《高原情》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当代油画展”展出;《果实》参加在日本东京银座举办的“中央美院教师作品展”。1986年,创作《孙中山》获全国最佳邮票设计第1名。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成立,被聘为委员。1987年,《医生》在上海“首届中国油画展”上展出;《探索》、《彭丽媛肖像》在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展出;《塔吉克新娘》在苏联“现代中国油画展”展出。同年出版《靳尚谊肖像作品选集》。1988年,《瞿秋白》在日本“现代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展出;《侧光人体》等3幅作品,参加“中国首届人体画”大展。1990年,3幅作品参加新加坡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雕塑作品展”。1991年,参加深圳美术馆34周年美展;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展出油画《高原情》并担任此展评审委员。1994年,作品《画家》参加第2届中国油画展展出。1996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评审工作,油画《晚年黄宾虹》参展。1997年,参加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作品《医生》、《黄宾虹肖像》、《青年女歌手》、《瞿秋白》参加展出。1998年,担任“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评审委员。1999年创作《画僧髡残》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并出任第九届全国美展总评委主任。2000年在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作艺术考察参观,与著名美术博物馆及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研究院进行交流。创作《古老的灯塔》,参加庆祝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并赠送澳门特区政府。2003年担任“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主席。 2004年担任第十届全国美展总评委主任。“靳尚谊艺术回顾展”中国美术馆,2005年2006年《五人集》迎奥运(图)奥林匹克博览会(2006年6月9日至6月18日在保加利亚国家文化宫展出)“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2009年6月《毛主席全身像》拍卖出2016万的天价,是2009年上半年全国春拍中油画拍品成交第二高价。2013年1月,《自然的感情》将在北京举办。[2]2013年,靳尚谊与刘大为、周河河、刘文西、韩美林、何家英共同出版《骄傲中国艺术特刊——画坛巨擘》书画作品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李连博,别号芦阳,男,汉族,民革成员。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擅长中国画。亦擅书法。由于他在美术界的声望,被批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辅仁美术研究会副会长和海峡两岸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国书画研究会顾问。他的名字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文学艺术家传集》、《中国古今书画家辞典》。出版有《李仲耘书画集》和北京大学印制的《中国山水画教材》行世。父亲李宗尘是当年县里书画能手,擅长人像、走兽、花卉。又擅写小楷、行书。他在书画家庭薰陶之下,自幼就喜舞文弄墨。年稍长,技巧日进。常为父亲代笔应酬。父亲看他酷爱书画,为他请当时北方宿儒张信儒和宁河县中学校长杜心耕教他学画。四十年代初从当时名画家陈半丁学画。陈老看他勤奋好学,十分器重。称他“画风俊逸,气势不凡”。1949年考人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得到当时许多著名书画家如溥雪斋、汪慎生、陈缘督、陆鸿年、启功和溥松窗各位老师的指导,同时又向早年留学英国的水彩画家关广志学西画。从此他能以传统技法为宗,又以西画为鉴,因而绘画技法大进。当时在辅仁大学任国画系主任的溥松窗对他尤为钟爱。因此在1953年选为东床,与溥之第七小女结婚。溥氏乃清朝道光皇帝五皇子亲王之孙,袭贝子爵。因此李仲耘就成为爱新觉罗家族姻亲。大学期间,举凡所学山水、花卉、人物及书法等,涉及甚广,奠定他后来擅长各门书画的基础。其中尤以松、梅、兰、竹画法最为出色,其用笔挺拔劲健、淡雅清新。书法继承欧赵古体,深得宋元风韵。1948年毕业后从事电影美术工作,1949年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师。四十年间,国家发行的许多名片中都有他的功绩。其中在拍摄影片《国画大师张大千》时,他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使该片丰富多彩,观众能直观大师的艺术精华和治学风范。在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制作中,他和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合作,广泛搜集梅氏舞台艺术资料,充实内容,使该片的艺术形式与生活真实相结合,因而收视率极高,蜚声中外。此外,如在当年毛主席接见外宾时的许多纪录影片中的片头题字,大部份也是他的书法。1958年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擅山水、花鸟,作品构思新颖,格调清雅。后又连续出席第三、四届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89年从中央新闻制片厂离休后,对书画艺术仍勤耕不辍。1990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92年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同时在新加坡举办“李仲耘书画观摩展”。1994年参加“第十三届日本水墨画公募展”,日本外务大臣授予他荣誉奖状。1996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盛典,他的绘画作品参加了北京市委统战部在港举办的大型书画展,受到港澳各界知名人士的好评。1999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1956年与关松房、溥松窗,董寿平等合作大型国画《山河壮丽》和《万水千山总是情》,五十年代中国画作品《向黄河进军》、《咱俩一齐长大》等作品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和《春天》等画作载人多部画册之中,并被国家珍藏。近年新作《鹫峰春早》、《藤花》、《黄山云峰》等分别在国外展出。其他主要作品有中国画《养鸡姑娘》,《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等,电影美术《荒山泪》、《诗人杜甫》等。1984年春在天津宁河家乡举办“探亲书画展”,并被邀请在各地讲学授艺。1989年又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举办“李仲耘书画展”。同时又为非洲人民抗灾、抗洪和“拯救大熊猫”等活动捐赠大量画作。献出他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爱心。当时中央和北京各电视台都为他作了专题报道。他的事迹一时受到国内外书画界名流和爱好者的赞誉和传诵。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鸿,(1923.7—)。河北沙河人。擅长中国画。1940年在晋东南鲁艺学习,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历任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辑、编委、美术摄影部主任。出版有《王鸿炭笔风景写生》、《太行山风情》等。创作重视写生,继承传统,并吸取西画技法,作品构图充实,笔墨浑厚,富有乡土气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徐振武,浙江绍兴人.擅长中国画、速写。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创作室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的作品清新隽永,富有浓厚时代、地方及生活气息,尤以笔下的江南水乡,更为中外人士赞赏。1989年移居美国,创作题材更扩展至描绘世界各地风光。显示出其超卓的艺术才华和雄厚的实力。北京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小野美术馆,第八届国际绘画展,美国费城乡村俱乐部画廊,日本世界博览会,维也纳联合国分部先后收藏其作品十件。1982年至1988年,先后有三幅作品在国际绘画比赛中获大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另外二幅作品在亚洲获一等奖。1993年至1994年,先后获美国传记学院国际研究委员会颁“世界终身成就奖”和“1993年名人奖”.美国传记学院“世界杰出人物与领袖人物贡献奖”.美国传记学院国际研究委员会“人类艺术贡献奖”.美国传记学院“近十年间最杰出人士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成就奖”之金质奖章,银质奖章各一枚以及获美国传记学院“名人最高成就奖”。1997年在瑞典举行的第一届国际素描大赛,速写作品《林间》获金质奖。作品《湖上晨曲》在南斯拉夫获第八届国际绘画展大奖;《江南喜雨》在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获三等奖;《江南春雨图》在土耳其国际绘画展获二等奖。出版有《徐希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李学淮 别名学怀,广东梅州人。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早年在泰国国光中学任美术教师,1951年回国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58年曾参与天安门毛主席像绘制工作。作品有《晚归》、《迎春》、《老吉昌》等。著有《素描基础》,合著有《胶粉画的颜色和工具》、《服装人体动态》、《人物头像集》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沙更世(1926—)。又名沙更思,书法泰斗沙孟海之子。浙江鄞县人。擅长中国画、宣传画。曾为西泠印社会员,1950年国立艺专毕业,历任人民画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创作员,中央民族学院(后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工作室副主任、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作品有中国画《雪山浴日》、治印《江山如此多娇》等。主编出版《沙孟海篆刻集》、《二十世纪书法经典——沙孟海卷》、《沙更世书画篆刻选集》。作品《咏梅图》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著名书画家、老新闻工作者。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国画系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宾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画研究会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黄铸夫先生系广西北海市人,生于1913年。20世纪30年代初,入广州美专学习油画,1932年底与上海党中央出版局取得联系,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37年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参加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活动”,参与“现代版画社”的工作。1938年任《新华日报》美编主任,并参加了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1940年后又筹组和领导了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漫画及木刻作品,影响颇大。1950年任中南广播电台台长。1954年任中侨委对外司专员,负责海外华侨宣传工作,并经常参加何香凝所邀集的国内外著名画家作画活动。1958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院党委委员、中国画系副主任,工作期间他团结全系老师,积极组织教学研究,在此期间,也与李可染、李苦禅、黄胄、朱丹等老一辈书画艺术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还在任教期间,带领学生赴敦煌莫高窟、内蒙、广西等地区写生学习,为中国画教学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继而在中国美术研究所工作直至80年代离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从未放弃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研究和追求。黄老先生擅长国画山水,兼及大写意花鸟。山水远师宋元,近取黄宾虹;花鸟师徐渭、吴昌硕。作品或笔力老辣、气韵浑厚,或刚健婀娜、情趣盎然,尤擅长画鲶鱼、奔马、老鹰,作品多次参加展出并发表。亦擅书法,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发起人之一。作品有《墨海青山》、《源头活水》等,出版有《黄铸夫画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黄润华1955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6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随著名画家李可染教授学习中国山水画。50年代起,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1986年出版《黄润华山水画集》。1988年赴日本举办黄润华、张凭、李行简“中国山水画展”1990年赴日本讲学3个月。1991年赴日本广岛举办个展,并出版《黄润华画集》。1993年赴法国巴黎举办联展,并在欧洲考察半年。作品章法严谨,笔墨苍劲,功力深厚,注重师法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为国内外各博物馆收藏。作品章法严谨,笔墨苍劲,功力深厚,注重师法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作品有《东方欲晓》、《忆万县》、《漓江渔歌》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及辽宁、吉林等省博物馆、中央美院陈列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蒋正鸿,男,1936年生,浙江舟山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李桦、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古元、黄永玉、张仃先生,学习国画、版画。1960年至今一直从事高等美术教育工作,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历时40年。1959年作品《新城市》获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196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蒋正鸿国画展”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奖2002年《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国际评审委员会评定,获提名奖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长城饭店、丽都饭店、中化宾馆、富顿大酒店、银轮宾馆等多家机构收藏。著有《学国画》、《写意画技法》、《黄宾虹艺术生涯》、《焦墨写生技法》等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版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