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河北定州人,擅长美术史论及绘画。1961年天津美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著有《论现代中国美术》、《重建中国精英艺术》、《现代中国画论集》等文集;《林风眠》、《李可染》、《从写实到荒诞》等专著;主编有《齐白石全集》、《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近现分支》等;专著《齐白石》获首届文化部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论文《黑入太阴意蕴深――李可染的山水画》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传统绘画四大家》获第三届评奖二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任建国(1957.2—)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75年在北京艺术学校舞台美术班学习,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光明日报》社美术编辑。作品有《燕京四景》、《巴蜀记行》等。《到底谁是敌人》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5年至196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黄均、李斛等著名美术教育家。毕业后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退休。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副主任、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教授。擅长创作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并精于写竹。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画传统和艺术创新,在作品中追求一种朴实、自然浑厚而又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人物画作品《六月会上》《第一个春天》《晨牧》《暮韵》《班婕妤》《小雪》等及青绿山水画《清江春晓》《燕山翠峡》《湖山秀色》等分别为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的艺术陈列馆、收藏家所收藏。作品曾参加全国、地方各类美展,并赴美、奥、加、日、韩、新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多次赴日本、中国香港举办个展、联展。作品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大量发表在国内外画册和刊物上,并出版了多种单幅画、年画及连环画和个人作品专集。作品《暮韵》曾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主办的“1998国际世界和平艺术大展世界和平艺术奖”金奖。1991年及1996年两次赴日本讲学,受聘为“客座教授”。出版著作有《白描人物技法》《工笔人物画》《写意仕女画法》。编著有《中国历代画选》《中国白描·古代卷》。在《美术研究》《美术》《国画辅导》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许全群(1943.10—)河南鲁山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创作员。作品有《烟雨山色》、《秋染东湖》、《三打陶三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胡爽庵(1916.12—1988.10)别名胡剑鸣,近现代画虎名家。湖北襄阳人。擅长中国画。1935年拜画虎大师张善孖先生为师专画动物。后又拜张大千先生为师专画山水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中国画组、北京美术公司创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出版有《中国画选》、《虎》等。18岁到山东济南,在山东省政府交际处当科员,业馀自学绘画,尤爱画虎,1935年拜画虎大师张善子先生为师专画动物。后又拜张大千先生为师专画山水人物。1951年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曾在北京市美术中国画组、北京美术公司创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出版有《中国画选》、《虎》等。 胡爽庵长期靠卖画维持生活,即使国画售价低廉时节,也画虎不移。他住在北京西城一间四合院的东房,画桌临窗,上有日光灯,旁边是张床。小屋里还堆放着宣纸。他往往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作画。女儿每天从自己家里给他送来一盒饭菜,这便是他一天的伙食。 一天,胡先生画了一只虎送给邻居。邻居看着这只雄威的猛虎说:“我妻子也属虎,如果再添一只雌虎,我们两只老虎相亲相爱,多好啊!胡先生什么时候画两只老虎送给我们?”胡先生听了没做任何表示,可是隔了一段时间,却真的送给邻居一幅双虎图。双虎图画得生动有趣,虎头对着虎尾,虎尾对着虎头,形成一个圆圈,互相追随,似争斗又不是争斗。它俩在一堆浓淡深浅不一的草丛中耳鬓厮磨,令人羡慕。这幅双虎图令满纸生风,如闻啸声于耳边。邻居如获至宝,对胡先生的平易近人,真诚待人非常感激。 胡先生是位心地善良,饱尝旧社会辛酸苦楚的老人。后来,他的命运发生转折,所画的虎很受日本顾客青睐,售价频频上升。于是,他迁入三室的单元新居。不过,室内依旧没有气派的摆设,也没有书籍之类,还是一张画桌、一堆宣纸和一些笔墨颜料。 1977年,日籍中国画研究学者包国勇慕名在北京拜访胡先生,说拟去台湾访问张大千。胡先生听了,灵机一动,欲借机向恩师表示思念之情,便请包国勇捎个信息。于是,他绘制一幅虎的图画,请包国勇代呈大千先生征求意见。1979年,81岁的张大千在台北双溪的摩耶精舍定居。除夕之夜,大千先生口占一绝句云: 家家爆竹闹如雷,旧俗犹然社火开。 还与儿孙同守岁,总缘少睡略持杯。 正月十五,大千先生作《红梅图》一幅并题诗,中有“看花堕泪倍思家”句,倾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此年七月,包国勇带着北京大风堂弟子胡爽庵的大幅虎图至摩耶精舍探望大千先生。其时,大千先生见了十分激动,当即在虎图旁摄影留念,并在画上题写道:“满纸风云,真所谓虎虎有生气,但愧不得见吾爽庵磅礴挥洒是也!”同时,大千先生还将近作《荷花图》托包国勇带去赠给胡爽庵,显示出师生的亲密友谊。张大千又作《雄石游鱼图》托包国勇转赠胡爽庵及北京的大风堂诸弟子和友人,其题诗上有“梦里江山谁阻隔”句。张大千还写信给胡爽庵说:“爽庵贤弟:包先生来谈近况,至欣慰,惟兄年已八十有三,双目昏瞀,左耳不复重听,右腿三年前跌伤,虽骨接好,行步亦须人扶。世乱如此,会唔无期,奈何奈何……” 事隔两年的1981年,包国勇又来到北京访问,将《荷花图》和《雄石游鱼图》等转交给胡爽庵。当时胡爽庵按捺不住要看大千原作的急切心情,便把画展示出来。在《荷花图》上,胡爽庵发现上面有一段笔力遒劲的话:“与爽庵弟别逾卅年矣,得见其画,为之喜慰;而予老矣,何时好得晤聚耶。”字字句句流露出大千先生与亲朋好友会晤相聚的殷切愿望,反映出他无限热爱祖国山川的浓厚乡情。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飘香,堂号不华堂,镜真楼,河北省肃宁县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给予在文化艺术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证书,并获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和证书,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宾级专家称号和证书。其作品《日夜话丰年》获北京市优秀作品奖,为北京市美协收藏;《太行丰碑》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清净世界》获北京国际水墨画展’88大奖,1988年春,在中国美术馆、台北雄狮画廊、香港荣宝斋和中央美院陈列馆四度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分别在美国、法国、瑞士、日本、南朝鲜、苏联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出版有《贾又福画集》多种,《贾又福山水画选》、《贾又福画传》、《贾又福集》、《贾又福画语录》、《贾又福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汪易扬,1931年出生并成长于福建厦门鼓浪屿岛,祖籍安徽砀山。5岁学画,有"神童"之称,1949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潘天寿、黄宾虹。擅人物、山水画。1953年受命创建福建省美协并被选任执行副主席。50年代已在国内外诸多报刊发表作品300多幅,参加全国、华东地区和省级画展10余次,多次获佳作奖。1959年调北京任《俄文友好报》美术编辑,曾创作音乐、舞蹈、戏剧作品100余部,多次获河北省和全国文艺汇演最佳创作奖。1979年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刊物做艺术理论编辑---编审工作。1989年提前退休后组建龙山艺术院并任院长(教授)至今。80年代初独创狂草人物画,以其笔墨简练奔放、风神别具不断赢得国内外诸多报刊和名家撰文高低评赞。曾应邀赴国内30余省市巡展,在香港、日本、菲律宾、泰国、韩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举办个展或联展,均产生强烈轰动效应,个人著作除《一样画集》、《谭来探病》论文集外发表短文、评论及散文、诗歌、音乐作品百余篇,发表美术作品百余篇,近年来参加多次国际性和全国性艺术大展,屡次大奖,其中作品《达摩面壁图》获1997年世界禅佛书画艺术大奖"金奖";作品《虎门销烟》获全国迎香港回归书画大展"荣誉金奖";作品《火之歌》获1998年国际文化联合组织评为"国际金奖";作品《徐霞客江山游履图》或香港、曼谷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大展"特别金奖"。作品《张颠疾书图》获中韩国际书画大展"大师奖"。其他优奖若干次。入编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研究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杰出成就者》和《世界500名杰出成绩者》并获证书;入编美国名人传记研究院《世界名人录》和《80年代最受哀悼者》;入编香港、印度及国内有关方面编撰的《世界名人录》和《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当代著名艺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大百科传记人物专集》《中华骄子》《世界华人风云人物专集》《中国当代创业英才》等典籍20余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大章出生于1930年9月,生于北京书画世家。幼从家叔陈林斋学画,十五岁时就有作品在北京荣宝斋展出。几十年不断努力学习,继承和发展达到一定艺术水平。他擅长美术设计。曾任职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总体设计,从事博物馆美术设计。195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任常务理事,部分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国画展。陈大章擅长中国画、美术设计,以画山水、松、竹、梅著称于画坛。陈大章曾任职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美术总体设计、副研究员,从事考古发掘和古画、壁画的复制、摹绘工作,绘编过《望都汉墓壁画》、《信阳楚墓图录》、《邓县彩色画像砖》、《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复制的古漆器和六朝壁画摹本刊入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现任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齐白石艺术研夯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副会长、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国画创作早期以人物为主,后专攻山水,兼作松、竹、梅等。作品笔墨浑厚,意境开阔,富有表现力。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日本长崎现代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墨泉博物馆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名人协会理事,中华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社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等。其作品多次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国内各省市和台湾举办过画展。作品被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纪念堂、纪念馆收藏陈列。一些作品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世界各国。传略先后被收入多种辞海名炮等。出版有《陈大章画册》、《陈大章画集》。绘制出版有《信阳楚墓图录》、《望都仪壁画墓》、《郊县彩色画像图录》、《中国历代服饰资料研究》等大型画册。在当今画界,年过七旬的陈大章先生是一位修养相当全面的老艺术家,也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能在人物、山水、花鸟三个领域中均有 较高造诣,并使三者高度统一,以此独标一格、自成一家,并不多见。他的画作既有传统的理念,又有创新的风貌,追求气韵、味道,把握笔墨的奥妙变化与传统艺术精神,笔力益发自然雄健,阳刚浑融之势笼罩画面,个性面貌、传统意趣和时代感,也十分明晰而统一。陈大章先生的为人、为学、为艺之迹,蕴含着深邃的人生 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作品有《天险三峡》、《四季黄山图》、《泰山旭日》、《白梅图》、《长城雄姿》等。多幅作品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处收藏。出版有《望都汉墓壁画》、《中国历代服饰资料研究》、《陈大章画册》、《陈大章画集》等。(中国名画家网撰文)其传略先后被列人《当代画家辞典》、《中国美术辞典》、《现代中国画家名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林乃干(1907.7—1992.10)别名林泮桥,擅长中国画、油画。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人。他于1929年毕业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毕业后入日本东京川端学校学习素描,翌年考入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1935年毕业成为该校研究生。从事艺术的研究工作,在日本期间作品参加东京新兴美术协会作品展和中国留日学生美术作品展。1937年,他在研究毕业后,谢绝了日本师友的婉留,放弃在日本优裕的生活及工作条件,毅然回到祖国,致力于发展祖国的美术和教育事业。1956年调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创作融合中西笔法,作品笔墨浑厚,气势雄壮,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代表作有《汉封将军柏》、《桂林山水》、《西朗山写照》、《松鸠》、《黄山》、《松鹰》、《红梅》等。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工艺学院等院校教授。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退休后曾任京侨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及山东胶州画院顾问。林乃干从事绘画创作及美术教育事业长达60多年,其绘画选材广泛,既有人物素描,又有油画风景、静物、传统花鸟,水墨山水。其绘画功底坚实,博采各家之长,不断探索和创新,在绘画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和声望。其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各种展览,刊登于各种刊物和画集。不少作品如《汉封将军柏》、《松鹤》、《桂林山水》等,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宾)馆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等国内外人士所收藏,选为各级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他十分关心故乡的建设和发展,80高龄时还回故乡参加丘逢甲诞辰120周年纪念等活动,积极为故乡纪念馆、博物馆作画、赠画,为故乡的发展尽一份力量。林乃干一贯热爱祖国的美术教育事业,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的学生遍于海内外,其中有不少学生在绘画美术、工艺美术等项领域卓有成就,已成为名画家和美术家。林乃干的夫人富家珍女士也是著名的画家,擅长油画、水彩画及工艺花鸟,伉俪俩比翼齐飞。夫妇均入选大型辞书《中国美术家辞典》、《当代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当代中国画家辞典》等辞书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孙瑛,1919年11月8日生。自幼喜绘画。村塾就读三年,小学四年肄业,16岁入夏津县凤祥镀金局学徒。1937年随军参加抗战,并坚持画速写,1949年去台湾省,公余之暇习素描、水彩。1957年与台湾省南部画友创始四海画会。1958年退役,致力于水墨画研究。专门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62年受聘于历史博物馆,任选送国外美术作品评审委员。1966年获台湾最高绘画团体中国画学会颁发的最优画家金爵奖。1968年同何怀硕、刘国松等筹组中国现代水墨画学会,被推为副会长兼主任执行委员。1974年应美国21世纪画廊及纽约圣若望大学之邀,赴美讲学办展,后移居美国旧金山。1979年首次回大陆探亲。1998年9月8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为中国画研究院画家,文化部侨联主席。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还受聘为多家艺术团体顾问。擅长水彩、水墨画。1958年以来,曾于高雄、台北、东京及美国举办十余次个展。《山水通景》为中国美术馆收藏。80年代至90年代,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参加了许多国内外重要展览。如“亚细亚现代美展”、韩国奥运会“中国现代美展”、“海峡两岸名家联展。”1984年,他的《山水通景画》,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一起参加“中国现代绘画苏联巡回展”。199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协会四家单位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孙大石书画归国汇报展”,中央领导人及书画界名流参加了画展。其后,又在济南、烟台、青岛等地举办画展。孙大石的布上水墨画,在中国国画界独树一帜,令画界同仁惊叹。1995和1998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两次出国访问,把孙大石的作品作为国礼送给外国总统及国家领导人。孙大石从事绘画六十余年,辛勤耕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名家的高度赞誉和美术界广泛好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孙大石曾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西德、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在日本举行过4次个人画展,引起轰动。日本美术评论家田近宪三称赞孙先生为“中国水墨画的天才”、“中西绘画的高度合流”、“自由奔放”。1975年,他参加“中国现代水墨画个人美国巡回展”及“中国现代水墨画赴欧洲巡回展”。1982年,李可染、吴作人等在人民大会堂欣赏并高度赞扬了他的作品。李可染还为他的画室题写“落叶轩”匾额。1983年,他与李苦禅相见,李苦禅在他的画作上题写:“上帝造万物,画者亦能造万物,画自家画及开辟自家蹊径也。”高度概括了孙大石先生的画独具风貌。孙大石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他撰写了《中国绘画的现代观》、《论水墨画创新》、《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绘画》、《中国绘画的精华及其发展》等文章,在中国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孙大石还积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1999年,他投资30万元,在家乡修建孙大石希望小学。他还在高唐一中设立了永久性大石奖学金。2000年9月,“孙大石艺术馆”在家乡开馆。他把自己创作的书画精品和收藏的书画艺术精品无偿捐献给该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