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家艺闻 » 正文

人民画家网推荐中美协会员著名画家:毛保才

 

 

 

 

【艺术简历】

毛保才,曾用名(毛宝才),1969年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8年10月,中国画作品《梦家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暨首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油画)”。

2018年10月,中国画作品《节奏》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山水砚都 多彩肇庆”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选,被评为入选作品。

2018年10月,中国画作品《家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感恩海洋·潮起象山”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具有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资格条件一次。

2019年10月,中国画作品《故乡的云》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9年“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评选,被评为收藏作品。

2019年12月,中国画作品《梦回家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9年10月,中国画作品《晨谷》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画作品展。

2020年12月,作品《雨后晨晓》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行千里致广大——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墨色的守望

——毛保才先生绘画艺术浅说

郝永伟

 

绘画作为一种文化,之所以打动人之心灵者,端赖其深厚的传统底蕴。绘画作为一门艺术,线条与墨色的动人处,在不离取法经典。

绘画艺术家毛保才先生,酷爱绘画艺术,数十年持之以恒,可以说,他是那种抓住了“人文缆绳”的人。画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不仅代表了笔法、结体、章法等技法的拥有者,亦是社会的良知、基本人文价值的普及者。毛保才先生深谙此间道理。他一直希望笔墨的流动,不要局限于几座高贵的书斋里,而是蓬然夹杂在此起彼落的乡野牧歌中,让潜藏的生命气息,转换成一种不可见的力量,撞入寻常百姓家,塑造出大众独有的情怀。

 

 

《家山》240×170cm

 

 

 

毛保才先生属于六零后,家境极其贫寒。幼时,曾有着多年在船上生活的经历,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劳碌。虽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保才先生很早就步入社会,经历种种生活磨难,但他始终对绘画艺术葆有一份热爱之心,绘画艺术是他心灵的灯塔,是他前行的动力。为了绘画,他步入中年之后,毅然北上。对保才先生而言,纸上笔墨存于胸而贯于手,技道并进,书写出生而为人的温厚和畅意,才是此生意义所在。保才先生绘画师法传统,主攻山水,下过常人难及的寒暑功夫,融化照应,笔意浏亮,渐有几分自家风味。保才身上既有苏北人的豪爽与淳朴,又有中国传统文人的纯真与可爱,而这一切,已经不由自主地潜藏于他的绘画创作中。所以,他的山水画,读来如同微雨沉醉在秋风里。岁月悠悠,天地清凉。

 

 

《晨谷》239×144cm

 

 

 

保才先生受业于当代著名画家吴树强先生。他的山水系列,承载了其人生意趣和追求,出风入雅中,令人浮想联翩。他的绘画里包含着他的人生阅历、人文涵养以及不断放空自我、突破自我的有益尝试,在一个较为悠长的文化时空里,点亮了东方美学的灯火。

 

 

《故乡的云》

 

 

 

然而艺无止境,绘画艺术更是属于风景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艺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青春。解读保才先生的绘画艺术,除了考察其作为画家的创作心路历程,作品是否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即“文质兼美”外,还应该观照其是否拓展了文与质的人文语境,有没有形成墨色之外的人间忧患与艺术家所应有的“士子本色”。绘画之道,终究需先人而后墨。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只有拥有了这样的雨丝风片,才能滋润心田,令人感怀。

 

 

《节奏》144×240cm

 

 

 

不言而喻,传统的文墨滋味,是有性情和体温在的,并且在同一个精神谱系里传承着。梳理保才先生的绘画艺术,一方面,正如尼采所言:“最高贵的美是这样一种美,它并非一下子把人吸引住,不做暴烈的醉人的进攻。相反,它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这样的美,需要由纸面进一步走向鲜活。另一方面,时代应该为真正的绘画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接地气,领乡风,贞下起元,乃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实现之有益臂助。

“不容明月沉天去,却有江涛动地来。”保才先生的绘画艺术,当长歌以记之。

 

 

《崛起》226×192cm 2022年在江苏美协馆展出

 

 

与陆庆龙副主席合影

 

 

 

 

 

 

 

 

 

 

 

 

 

 

 

 

 

 

 

 

 

 

毛保才老师创作中

 

 

毛保才老师创作中

 

 
(文/小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30 16:34:48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25730     评论: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arthuajia@163.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