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家艺闻 » 正文

人民画家网推荐中美协会员著名画家:丁淑萍

 

 

 

 

 

 

【艺术简历】

丁淑萍,女,回族,大学学历,出生于宁夏惠农。现为石嘴山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宁夏美术家协会理事,石嘴山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石嘴山书画院副院长,宁夏文史馆研究员,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六届委员,石嘴山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政协石嘴山市第五届、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石嘴山市首届文艺名家。

擅长写意花鸟、人物;兼攻书法、篆刻。80年代师从著名国画家曾杏绯老师学画牡丹,其牡丹作品多次在全国、自治区展览中获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省区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展出并多次获奖。先后八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个人画集。2011年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期间举办夫妻画展。先后九次荣获大展“金奖”,九次荣获银奖,十次荣获铜奖。国画作品《梅报新春》、《荷塘香韵》入展第十二届全运会名家书画展并荣获杰出贡献奖。作品先后在澳门、香港、柬埔寨、新加坡等地展出。

 

 

 

代表作《寒林飞雪》《梅花香自苦寒来》《牡丹图》《昭君出塞》《雪夜》《锦绣年华》《塞上八月》《蔡文姬》《夜色》《珍禽迎雪》等,入选全国及大区级展出并屡次获奖。部分作品先后被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及全国各地友人、收藏家、博物馆等收藏、出版。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文学艺术奖美术创作奖。

2011年作品《珍禽迎雪》参加第十六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荣获最佳作品奖,2012年荣获石嘴山市高层次拔尖人才奖。2013年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国际和平之旅”美术家作品展中,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2014、2016年分别荣获“中原杯”第十七、十八届全国书画比赛两岸交流联合展示优等奖。

 

 

 

 

 

与“国色”相伴的人生

宋希元

 

作为百花之中艳冠群芳的牡丹,爱她的人很多,画她的人更多,画家丁淑萍就是其中的一个,爱牡丹爱的如醉如痴。

当一个毅力超群的人爱上某一件事物的时候,所挥发出来的坚韧和执著是惊人的,正如每一种情绪的抒发,都有它独特的抒情方式一样。丁淑萍用画笔把对牡丹花的认知与挚爱,精心绘制她眼中心中的花中之王,那凭借“国色国香国貌”而倾国倾城的牡丹花儿,以平静的真情叙述,把牡丹的雍容的姿态刻画得香气缭绕,栩栩如生。

 

 

 

 

 

提起对牡丹的偏爱,丁淑萍的理由很简单:她是最先走进我心里的花儿。是褪去寒霜与恐惧,以最好的耐力毅力,驱赶莽莽黑夜,以露水为生,燃烧生命,催化梦想,酣畅淋漓盛开的花儿。以芳芬生命最绚烂的姿态,盛开,并把芳香无私地馈赠给大地,给欣赏她热爱她的人们!

 

 

 

 

 

爱牡丹的心境由此缓缓展开。在展开的同时为画家赢来的,是即便穷尽一生,也要追寻牡丹的芳踪,用彩色的画笔,握住那淡芬浓情,守候那一株株硕大无朋的完整与觉醒:牡丹的盛放,在画家眼里就是一种觉醒!经坠落的繁华纷纷破碎后,只有她还在艳冠群芳后的警醒与完整。那是宿命,也是希冀。那是完善,也是致敬天空,致敬大地的妙语。

 

 

 

 

 

丁淑萍酷爱牡丹的姿态很温柔也很小女人,与她温婉的性格,秀丽的外表有着“画如其人”般的般配。她画牡丹,追求的是牡丹壮硕大气丰腴绚烂的气度,而不是花儿表像的浮华。与牡丹对视,她看到的是花儿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灵魂的至纯至净,至美至真。相互凝视中的人与花,因共鸣到的风雨人生而最终以会心一笑赢来完满的相识相知,从而诞生了一幅幅风华绝代的牡丹图。

 

 

 

 

 

 

那是花儿自己的姿态,也是画家内心想要表露的姿态,更是因爱而生的一场场顾盼流连的绝妙过程。她的画作《红露凝香春满园》就是从这种过程中走出来的:一幅框出来的牡丹图上,簇拥着最鲜活的生命的美好,让观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停驻在这些挺拔坚韧俏丽豪迈的生命的馨香里,久久不愿离去。丁淑萍的画作,常以理性的思考落墨,再以感性的情怀收笔,率真,质朴又不乏智慧。

 

 

 

如果说,牡丹完善的是花朵最具个性品质的话,那么丁淑萍无疑就是一个恪守追寻生命之美的圣徒,一个在一条芬芳的道路上坎坷人生完满生活的苦行僧,一个把大半的身心放在牡丹花上的痴人。

画家绘画的过程和诗人写诗的过程同样都需要敏锐的感觉和激情这种宝贵的气质。前者所说的敏锐的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钥匙。后者所言的激情则是人类伸向自然的触手,让画与被画之间,有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和内在联系,只有这样画出来的画,才能称其为“画作。”

作为画家的丁淑萍,很荣幸地拥有了这两种特质。所以,她笔下的牡丹,不仅是生活的,也是思想的。《前程似锦》就是这样的一幅画,生活,思想,行走,蔓延都具备了,剩下的,就是画家荡漾在胸中的永无休止的挚爱了。

 

 

 

当然,与丁淑萍早期的牡丹图相较,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幅《天香一夜增秀色》,饱满的牡丹开满视线,致使心灵的墙壁上也开满了牡丹似的。眼前,鼻端是绚烂的花朵和盈盈香气带来的一室华贵,那华贵在洁白的宣纸上所描绘的,是洞悉一切的悟省,是寥若清风静如皓月的凝练,是在重重复重重的百态千姿中留下的一帧动荡之后的绝色的沉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丁淑萍笔下的牡丹,当得起这样的描述。那一花一叶,一蕊一瓣,借助的是内心涌动的才思,于追寻中渴望追寻之无限,要她所要的:“我要在你最美丽的时候认识你了解你陪伴你铭记你。”要她所想的:“只有尽情绽放的生活,才能构成一个最完美最浪漫的人生。”

牡丹,在丁淑萍的绘画生涯里饱受恩宠和眷顾,这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花儿在画家那儿既承受天时地利人和,也能安享经久不衰的畅意绽放,可谓幸运之至。

 

 

 

除去牡丹,梅花也是丁淑萍常常与之相伴的花儿。与牡丹一样,吸引画家的,首先是梅花的性格:凌霜斗雪,风骨俊傲,不趋荣利。

那不趋荣利的花,那不畏严寒坚强美丽花儿,那孤高洒落从不与百花争艳的花儿,在画家眼里,是另外一种诱惑。当然,画家最欣赏的,是梅花傲雪的精神,是那“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的铮铮傲骨,是“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的生存姿态。与此可见,画家画画,性情是排在第一位的,最可贵的是,画家笔下芸芸,皆是从险风苦雨中历经而来的,从万千苦难中磨砺过来的香风艳骨,不炫耀,不谄媚的沉默的表达,就是花儿追求极致,追求单纯的无言的抒情。

 

 

 

所以,画家也是诗人。爱牡丹擅梅花的丁淑萍也是诗人。诗人的大悲大柔都在她的画笔下一一呈现了。诗人的怜悯怜惜满载的,是对花儿倾诉不尽的脉脉情怀:用画笔留住花儿的青春韶华,以一腔激情,保留花儿的芳姿倩影,让那“只影向谁去”的落寞,在画家的胸怀里找到依托,终身的,痴情的,不变的。

 

 

 

闲暇时,丁淑萍也画点别的。与渲染华贵浓情蜜意的牡丹不同,与轻红点点,枝丫从横的梅花不同,她笔下“别的”竟然也画得别有洞天。她笔下的小花小朵,颇具江南秀水之特色。一簇簇一丛丛的小花,在艳阳下近乎透明的立于淡雾即将散去的大地上,嫩白色的小花在绿叶之上横陈,俏丽,洁净,鲜明,羞涩,有乍离闺阁般的胆怯,在月移风牵的夜色里窃窃私语。一只鸟儿站在摇曳的枝条上侧耳聆听,专注的神情犹如脚下的绿叶,沉静惬意。

 

 

 

这样的画,出自一拢花香在怀的丁淑萍再恰当不过了。只有安于丹青翰墨,安于所见所想所思,心与情与景方能两厢契合,从而生出绝色画作。而她笔下的荷花,则有着清新典雅的味道和远古的清芬:几片荷叶正在衰老,扶摇直上的荷花却娇艳欲滴。仰视花儿的荷叶半生坎坷缠绵为的就是此时此刻花儿的圆满绽放,只有这样,才能看到那梦见了无数次的“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的人生之美景。画中的精神就是画家给予的,也是画家的精神,春风不尽,四季皆有花儿次第盛开,只要花儿在开,那精神上的温饱便足以得享天年了。

 

 

 

从感情的角度出发,我更欣赏丁淑萍的人物画作。她的人物画作不多,但却很有特色。她画人物,不喜以直观上的人来表现人,她更喜欢用简单的线条,艳丽的服饰,鲜明的表情以及那表情后面的或坚毅,或柔弱的性格来表现人,表现人所处的环境。还记得在一次画展上,看到过她的一幅人物画,画的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的那画是从一扇半开的门前开始的。门前,一个美丽的回族女子翘首企盼,鲜明的服饰映衬着双眸中鲜明的期盼,是盼丈夫归家?还是盼子女放学,在画中都没有表现,可似乎又都表现了。阳光下的期盼从来都是一目了然的,就像阳光本身。

 

 

 

大凡美女画家对美女都是偏爱的,美丽的回族画家丁淑萍也不例外,她的画笔也喜欢捕捉美丽的女人,比如,那被画家描述了千百万次的王昭君,丁淑萍也画过一幅《昭君出塞》,与其他画家的大气磅礴相比,丁淑萍笔下的王昭君则是以小写意的笔法为我们绘制了一副大写意的昭君出塞图:茫茫大地寒风漠漠,两行大雁鸣叫着向远方飞去,高大的骆驼旁,柔弱的王昭君怀抱琵琶,目光深邃哀伤,远离故土的一介女子,虽凄惶迷离心有不甘,又怎能违拗那扣住命运的枷锁?

 

 

 

一幅画,简洁得只剩下了思想,而由思想里滋生出来的淡淡哀伤与再也回不去的思乡之感,伫望身后空茫大地,画家卸下一身忧愤,把心灵的笔墨纺成素色的丝线,为明日的昭君织补的是一个浪漫的女孩该有的生活,一个无奈远离家乡的渡口却重回母亲温暖怀抱另一种期盼,期盼多情邂逅多情,期盼弱小的遐思在他乡找到沃土,找到亲人,找到有始有终的我们始终在追寻的真挚爱情。

 

 

 

一幅画中的要表达的思想,梦想,憧憬甚至梦呓,只有画家本人才能深深体会了——她是从那画里走出来的。画里人生,也是画家真实的人生。正因为如此,丁淑萍的人物画作不多,因为“我不想太沉溺,沉溺画中人物所历经的种种,虽然恨快乐,也很痛苦。”一个痛苦的画家,一个总是在良知与悲悯中徘徊的画家是稀少的,也是宝贵的。

 

 

 

因为是回族人,丁淑萍很喜欢画回族人,尤其擅长回族妇女。她笔下的妇人,身在灿烂的桃花丛中,绿衫上缀着碎花,巧笑倩兮,似在回味着什么好笑的事情。身前身后,皆是活泼跳跃的羊儿。春风徐徐掀动着女子的围巾,淡淡几抹暖色,犹如撞进春天的风儿,吹得人心里暖暖的。在温和持重的画风里,画家对自然的敬重与爱意是发自内心的,而昂扬向上的基调更是画家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构思的独特的画作,以求新求变这一宗旨,巧妙地表情达意。

 

 

 

从感情的角度出发,来看丁淑萍的画作,感情同样浓郁的当属《雪意融情了》。那看似与画中主角毫不相干的感情之语却让两只相亲相爱的仙鹤诠释得尽职尽责:积雪之上,衰草寥寥,一高一低两只洁白的仙鹤被画家选作主角,以清雅的姿态在观者面前演绎着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真挚感情。丁淑萍取一贯以灵性作画的风格,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做了一场相守相爱的誓言。最吸引我的,不仅如此,还有画风中所呈现出来的古典主义风格,简单的笔墨下,真性情之茂盛无法言语。这便是画家的高明所在了,匠心若不能独具,再好的技艺,再高的技巧,又能说明什么呢?

 

 

 

对于家乡,这个盛产枸杞的地方,丁淑萍常以枸杞为模特,画那一身红衣,盈盈而笑的枸杞。她画枸杞,却又与他人不同,他人画枸杞,恨不得把那红色泼上去,仿佛不红就不是枸杞了一样。丁淑萍的枸杞,爱以明快的手法绘制,枸杞和摘枸杞的人,都做如此描绘。枝头枸杞成串成串的红了,日子也成串成串的红了,笑成月牙的眼睛,洁白的贝齿,俯拾即是的欢快,足以述尽灌溉心田之语,墨香轻染的画作中,云色雾色地濡润着幸福的生活,勤劳的生活,快乐的生活。

 

 

 

漫漫人生路,丁淑萍走的又艰辛又快乐。艰辛的路上,是荆棘遍布的找寻,找寻绘画的源头,找寻心中的向往,找寻那未知的视野开阔的绚丽;快乐的路上,她以画板为屏幕,一路捡拾花草树木鸟语山水人情风土,一滴滴,露水般在画板上凝集,凝集希望,凝集殷切,凝集新的构想在新的征程上昂首阔步!

从挚爱的牡丹开始,无论丁淑萍的画笔为我们选择了什么,只有能与被描绘的景物做一番倾心的交谈,那花那人那鸟那山那水便肯为知己回眸,在彼此灵魂为之生香的时刻,在中国的宣纸上,天地万物皆可尽兴绽放各自的神韵了……

 

 
(文/小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8 09:34:00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63     评论: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arthuajia@163.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