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大家艺闻 » 正文

人民画家网推荐中美协会员著名画家:郝爱平

 

 

 

 

艺术简介

郝爱平,笔名郝歌,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2014北京大学书法精英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202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郝爱平山水作品精选”集。

 

 

 

执着的追求·可喜的探索

文/刘大为

 

1987年爱平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他是一位勤奋上进的学生。而后,他与几位同学在军博举办的联展中,看到了他一些充满灵气、 格调高雅的作品。200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的工作室,成为高研班中我的一名研究生,应该说爱平是我认识的画家中,对于绘画艺术最为执着者之一。

 

 

 

爱平的作品是极有个性化的绘画形式,这种形式构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也正是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再现了他对于真、善、美的孜孜追求。爱平是一位十分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的画家。

他通过无数次深入现实生活,从中认真体验、真切感受、深刻思考那些来自生活中的大量创作素材,并将其转化为一种笔墨的形式,构图的章法,色彩的规律。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借助于那些充满天真无忌的乡童或三五成帮或几十成群的乡童,在秋风摇曳的山林沟壑之间牧羊、拾柴、采撷或横笛、踏舞、嬉戏的表现。

 

 

充分展示画家心灵中所追求的那种自由、纯真、淡远的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读者会感受到一种淳朴率真的美感。透过爱平的大量绘画作品,我们便能发现他作品中的本质是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注,这应该讲是当下美术家值得认真关注的重大课题。爱平用他的睿智与真诚发现并已经开始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这使我感到万分之高兴。

艺术贵在于创造,任何一种艺术的创造,必然是来自于艺术家大胆的探索精神和理性的深思熟虑,爱平正值艺术创造与探索的最活跃时期,艺术进取已打下坚实的基础。有这种基础的存在,必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人品与艺品是一致的,爱平善良、正直、勤奋、刻苦,对艺术要求完美,希望爱平在以后的创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题材的好作品,我期待着他的新作。

 

 

 

童趣 真趣 天趣

——郝爱平的水墨世界

文/贾德江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世界,艺术家的心中世界就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依据他们的作品,读者自会判断出他们的气质、性情、志趣、好恶,乃至作品的风格。就绘画而言,固有画如其人之说,有张扬激励者,有含蓄平和者,有机智灵巧者,有质朴敦厚者,是人品也是画品,都会曲曲折折的反映到画面上来。郝爱平待人热情友善,处世厚道持重,平和中闪烁着机趣,稳健中蕴含着睿智,讲诚信,讲义气,重情意,重爱心,是一位许久不见会令人想念的人。

他的画质朴、纯真、亲切、幽默,和他的为人一样,平易真诚、朴实而无一点骄横霸悍之气。当然,画风也和生活经历有关。郝爱平自小生活在徐州城南的一座土山边上,那里是他儿时快乐的天堂。他常和小伙伴们在那里爬树、摘果、放风筝、戏水、嬉闹、捉迷藏;也常在那里牧羊、砍柴、讲故事,吹笛唱歌、练杂耍。那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洒满了他和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他把那座山叫歌风山——这是他梦中涌现的名字,以致十几年过去了也无法淡忘。或许是成家立业后的负累,使他向往孩时的无牵无挂,或许是人际的聒噪,使他怀念幼时的纯真无邪,他决定把创作的主题锁定在童心童趣的追求上。

 

 

 

他试图在他的作品里,再现自己儿时的情感和心态,把儿童天真浪漫的想象和友好诚挚的赋予给所描绘的对象,把我们带回到儿童的世界里,引发回忆,赞美童真,唤起人性的觉醒。感怀家乡的故土,爱恋孩提的时光,致使郝爱平的全部作品,几乎都和他心中的歌风山有关,都和他童年的回忆相连。他没有采用严谨工整的画法,他觉得细腻的工笔无法表达儿童无忧无虑的天性;他也没有采用镂金错彩的表现,他觉得装饰性的色彩过于矫饰不易于渲染儿童的活泼天真。他选择了写意画法。

 

 

 

在他看来,以水墨为主的随意性借助笔墨酣畅淋漓的挥洒以及具有的鲜明的挥洒与律动更能形成视觉和心理上的撞击,更能抒发自己的情感。画家的水墨世界不外乎是两组意象:一是儿童的生龙活虎;二是山川的浑然之气。山水与人物的结合构成了他画面的主体,成为他绘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里的山水人物,不是传统文人画那种独善其身,退隐山林的古典意境,而是一种喧闹沸腾的山林,一种生机盎然的林泉,更是一种撩起当代人无穷无尽的怀念与遐想的现代生活图景。

 

 

 

那些描写儿童在歌风山中忘乎所以纵情疯玩的画面上,或活蹦乱跳地追逐打闹,或各显身手的吹拉弹唱,或弯腰踢腿地练习武艺,或上树攀枝地采摘枣果,仿佛是妙手偶得,漫不经心所为,画中的点线、墨色以情调见长,以传神为主,多有适度的夸张变形,并于其中落实一种感悟生命的充实,笔墨间洋溢着性情的神和仪态的韵,幅幅是真趣的再现,是真情的流露,是天生本色的倾诉,让人心动,让人心悦,让人心融。这就是郝爱平作品的特色之处。郝爱平作画非常重视自己儿时的情感和心态——这是人人相通的感受,一心想把这种独特的感受扑捉住,画出来传达给读者。

 

 

 

他所以有时用线纵横交错,有时用墨横涂竖抹,有时用色块,有时用泼墨,有时粉末兼用,有时吸纳构成,都是想尽一切手段达到他这个艺术的目的。当他全神贯注于此时,甚至忘记了对所谓单纯技法的考究。这样也许会造成一些相应的失策,但却使他养成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习惯,避免了因过于雕琢而失去画面的流畅和生动。郝爱平这种在创作中以抓取和表现感受为要旨,是作品在通篇气韵连贯中保持着来自生活的充实内涵和生动活泼的笔情墨韵。

 

 

 

显然,郝爱平的作品没有那种表现宏大主题的使命感,也没有在生活的海洋里寻觅令人感动瞬间的紧迫感,他表现的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故乡景物和逝去的少小往事,记忆、默写和回味是他创作的主要手段。那种在记忆中的一幕幕难忘的小故事串成的如歌的年轮,是他永远也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诉不完的主题,是最美、最丰富的画面。他们像一首永恒的旋律,时刻在我的心中萦绕”。如果说需要写生,那就是触景生情,由此生发联想,丰富和补充他的记忆,让多梦的儿童年代更为精彩。因此他的画就是那种平平实实、痛痛快快、轻轻松松的得人物童趣和山水真趣的抒乡土情怀、发儿时之思的作品。

 

 

 

他画中人物,全是些天真稚气的乡村孩子,实际上是他自我幼时生活的写照。画家抓住儿童活跃多动、纯真好学、贪玩好奇的天性,使画面妙趣横生,让那些并不富裕的农家子女陶醉在快乐欢畅、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环境中。他画《歌风山恋》的童子施才展艺的生动,他画满天飘彩云中小伙伴们的你追我赶,他画金秋中村童幼女的其乐融融,他画清音缭绕下的笛声悠扬,以线造型的夸张动态令人忍俊不禁,幼嫩的神情百媚千娇令人倍感可爱。画家似乎更着意于对平面流动空间的追求,把充满稚气的儿童放在一种大的自然环境中,让成群结队的小朋友或聚或散、或藏或露、或多或少、或动或静的在山林里自由出入,在长坡下奔走相闹。

 

 

 

他对童子的背景进行了多方构想和尝试,他把笔墨变成一种随意组合的结构,不是为了形式,只是为了表达,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让人们感受到他心中的歌风山中笑声朗朗、歌声阵阵,叫声连连,生气不断。这是生命的交响,这时天外飘来的华章。石涛在他的画语录中说:“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郝爱平画中的山水,是童子们活动的天地,既不是实写者的绘景,也不是抽象者的符号,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广蓄了自然精华,饱纳了故乡山水灵气之后,对于山水造化的领悟。

 

 

 

他的美妙所在正如石涛所言,是自然的或真或幻与他笔头灵气的结合,是重山水真趣的內美之作。或许是梦中的歌风山早已镌刻在他的心中,或许是作为儿童陪衬的山水,用笔渐变为松活圆劲,用墨渐变为温润虚灵,构图愈来愈虚实相生,丘壑也愈来愈显奇崛,一句话,笔参造化,已得真趣,即化自然之趣与人工剪裁之意。其感人之处在于动,在于势,在于自然天成的情趣。无论是表现人物的童趣,还是辅以山水的真趣,都是一种得之自然、出乎本质而异曲同工的天趣。

 

 

 

郝爱平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山水与人物两学科的临界线上营构了一个自己的艺术天地。这天地中的人物不是独钓寒江的渔翁,也不是万壑松风中的高士,而是现代儿童的童真童趣。可以肯定的说,遍览中国的绘画史,很少有人在他的绘画中如此反反复复的挖掘童心与自然这个主题,又不断强化它的笔墨感染力和表现力,创造出一副又一幅崭新的图画。他笔下的童子,是他自己童年的影子,他笔下的山水,是他梦中的歌风山,他笔下的山景,是他幻化的境象。

 

 

 

读他的画,品他的人,不管各自有过怎样的童年经历——是甜美的还是苦涩的,是温馨的还是压抑的,都能唤起自己的最初涉世的记忆,心中自然荡漾着一种遥远而亲切的回味。回归儿时的生活,就是回归人的本身,郝爱平以他的作品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和真正的独创性,他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一个独有的审美境界。 

 

 

 

比于赤子,妙笔丹青

文/牛继飞

 

凡艺术家,都重视在艺术创作中抒发真性情。在时代的变迁中能持守内心的安静平和,洗心涤虑,如宗教徒般虔诚地对待艺术的人尤为可贵。画家郝爱平就是这样一位值得称道的艺术家,他对艺术是虔诚的,那份热忱发自内心,流露在言谈举止中,形诸于作品。

郝爱平出生于古城徐州,徐州自古是北方文化与江南文化交融汇合的重镇,北方文化的粗犷豪放与江南文化的钟灵毓秀也因此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地域文化的特点对其艺术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其既朴拙率真又灵动雅秀的绘画风格。

 

 

 

对绘画艺术的挚爱使郝爱平能够为此真诚地付出,他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遍访名师,努力不懈,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04年他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刘大为先生重视在创作中抒发真情实感,注重从生活中寻求艺术体验,这些正好与其朴实清新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由此使他的艺术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郝爱平的创作以童子为主,选择童子作为绘画题材,对他来说并非偶然。首先,童子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既为士人所称赞,也受一般百姓的喜爱。

 

 

 

 “多子多福”、“五子登科”等都是民间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题材,传达出子孙繁衍生息、后继有人的愿望。老子《道德经》中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儿童纯真朴实、无思无慎、少私寡欲的状态十分符合道家所追求的理想,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次,郝爱平接受过严格的学院派训练,这使他既掌握了纯熟的传统水墨技法,又深谙传统文化的精妙。

郝爱平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山野的花草打动过他,清泉滋润过他,山风吹拂过他的心灵,他的作品更像是在表现他童年所做过的梦,他从童趣中找到笔墨灵感,童心是其精神的殿堂。

 

 

 

正是这种笔墨情缘、思想意趣,使得郝爱平在接受了多年严格的学院派学习后,再用传统的笔墨和全新的构图意识来寻找自己创作方向时,才发现这种充满童真的创作方式正与自己的情感和经历相契合。

创作童子画,不但要爱孩子,关键还要有一颗像孩子一样纯真的心灵,才会用一双无邪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笔端流露出来的情感也才能打动观者。

郝爱平笔端的童子,或嬉戏奔跑、或游戏玩乐、或山野放牧,不拘泥于时空的限制,往往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重新布置安排,童子们充满稚气的动作,与山间草木山石掩映成趣。

画面上线的交叉、反复,墨的厚积、皴擦,明朗轻快的色彩点染其中,让人观后轻松舒畅之情油然而生,宛如俄国画家夏加尔那充满奇思妙想的画面。

郝爱平是一位画品、人品俱佳的画家,他直率、热情、谦和,对待前辈,他心怀感恩和敬重;对待后学,他以真诚作基础、以行动为表率,备受尊重。

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画品,因为在郝爱平看来,艺术原本就深藏于童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神里,无忧无虑的嬉闹中,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浑然天成的意趣,既有儿童的率真,又有一份冲破羁绊的洒脱。

他已将自己的笔墨情感倾注到了作品中,艺术地再现了童子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留一份真情在世间,这也是他永恒的艺术追求。

 

 
(文/小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7 08:47:08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19905     评论: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arthuajia@163.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