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72上海市四川中学学生无1977上海汽车电机厂技校学生无1979海军上海基地水雷检修所部队职工无1988自由职业重要参展:2014年,连环画《土山湾》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5年,中国画《上海—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第三届架上连环画展优秀2016年,中国画《延安五老》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入选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职业艺术家现代陶艺家2001年全国陶艺评比优秀奖2012年入选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2017年上海美术大展沈柔坚艺术基金奖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玻璃艺术铸造技艺)代表人上海市工艺美术系列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玻璃工作室学术主持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第三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金奖出版专著《现代玻璃艺术设计》ISBN978-7-5458-0374-7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徐逸涛(1960.4—)浙江宁波人。擅长装潢美术。1981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美术系。上海纸盒印刷厂担任美术设计工作。设计《环境保护》邮票四联票一套。出版有《装饰1000例》。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现代年画家、剪纸艺术家。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1935年来沪入宝成银楼当金银饰品徒工,由此接触民间艺术。业余入夜校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1938年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参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同时受延安民间剪纸影响而学会剪纸艺术。1942年华北联合大学美训系毕业。此后曾任晋察冀二军分区十九团宣传干事、美术干事,辽宁四平市税务局长、延边海关监察委员等职。新中国建立后,相继任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片出版社编辑、美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编辑室副主任。曾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三届全国年画编辑工作荣誉奖,所作年画《万象更新喜迎春》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二等奖。出版有《风俗刻纸》一书。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顾问。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忻礼良,浙江鄞县人,解放前寓居上海徐家汇,后迁至上海浦东东昌路南张家宅29号。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为沪上著名月份牌年画家。自幼酷爱美术,从印刷厂当修版学徒工起,就起早摸黑进行习画,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自学成为一名著名月份牌年画家。一开始,忻礼良先生先经营日历、团扇及电影海报等业务。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忻鸿祥发现他家的阁楼上,有一只大木箱内有许多解放前几家电影公司摄制的电影剧照。忻鸿祥相约几个知己的同学悄悄地去看剧照。我依稀记得这里有:1937年新华影片公司出品,马徐维邦编导,胡萍、金山主演的《夜半歌声》;1943年,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朱石麟、马徐维邦、杨小仲、卜万苍等导演,李春兰、陈云裳等主演的《万世流芳》等。嗣后,他专业年画创作,尤其1951年两次参加上海文化局美术工作者学习班,历任上海画片出版社特约作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干部。忻礼良先生人缘极好,热情好客,年画家吴哲夫、徐寄萍、王柳影等,国画家应野平与夫人邵静云,连环画家韩和平常至他家聚餐、论画、写生。忻礼良先生作品细腻、动人、有情趣,且有时代感。尤以儿童、妇女题材见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发行量较大。如《十二生肖》,各具情态十二个胖娃娃,不仅城市居民喜欢,农村的农民也大受欢迎。国庆节前出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整个画面喜庆、生动、鲜艳、亮丽。四位女孩系红领巾,穿白衬衫,着背带花裙子,手执一束鲜花,背景为天空中飘着各色气球。《试航》画了三位红领巾,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一男孩手拿船模行将放入水池中,一女孩手执遥控器,他们试验自己刚刚制作成的船模将《试航》。忻礼良先生创作《西藏之春》时去上海音乐学院采访了当时在学院学习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还经常参加由出版社组织画家去各地采风、写生活动,像黄梅戏发源地安徽安庆和浙江富春江、杭州、绍兴、嘉善等地,还经常同出版社编辑一起下基层作调研,以求得提高年画的质量。忻礼良先生翰墨六十余年,创造了百余幅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的还赴前苏联、日本等国展出,还有的则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他的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我在马路上拾到五分钱》(曾刊登于《人民日报》)、《花生床》、《山村教师》、《花好月圆》、《哈密瓜丰收》、《老寿星》、《姑嫂选笔》(在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时获奖)作品在赴国外展出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谢慕莲(1918.11~1985)现代年画家。浙江余姚人。少时读私塾,后来沪随其三叔谢之光习月份牌画。1938年至1949年,先后在上海克劳来广告公司、新一行广告公司从事广告画设计。新中国成立后,独立从事月份牌年画创作,受聘为上海画片出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约年画作者。擅长表现古典戏曲题材,风格精细、明朗,讲究服饰质感。代表作有《李香君》、《珍珠塔》、《柳毅传书》、《霸王别姬》、《杨家十二女将》等。在1985年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会上荣获优秀年画作者奖。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著名连环画画家,自学绘画,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永康人。上海沪闵中学一级美术教师。1972年起出版连环画《送鱼》、《诸葛亮》等55种。作品有《清兵入塞》、《激战黄龙府》分别获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三等奖,中国画有《胡公上书图》、《陆羽品茶图》等。出版有《徐有武画集》、《中国佛教图像解说》、《古代仕女画法》等。海派画家徐有武,1942年生于浙江永康。当时日寇的铁蹄正踏向这块山清水秀的土地,他父亲从上海逃回故乡,拿起笔画漫画,上街义务宣传抗日。获得县长亲书“唤醒国魂”的奖旗。徐有武秉承父亲的遗传基因,从小就爱画画,立志当画家,1958年初中毕业时,父亲被人陷害入狱。一个美好的家庭瞬间坠入地狱。生活的鞭子、政治的重压驱赶着徐有武走上了坎坷、曲折的学艺求生之路。重压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失学、失业促使他加倍努力。考美校落第,他在通知书上写下“现在不录取我当学生,将来我要去当先生”的誓言。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什么都讲出身成分的年代,一个黑五类的子女连进工厂当艺徒的资格都没有,想当画家简直就是做梦。求学无途,求师无门。上求碧落下黄泉,茫茫世界,除了白眼就是白眼,除了阻力还是阻力。他读《孟子》,读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盖其所不能”时,恍然大悟,原来千古以前先圣早就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成功者必先受煎熬!”他读《中庸》,读到“人以能之,已百人之,人十能之,已千人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于是他发奋苦练,画速写画到发狂,在酒糟加工厂当临时工时,将一肥皂箱旧发票当速写本,一个月里全部花光。从此,他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他的速写达到了能画下转瞬即逝的人物动态,还能轻松地默写。凭这点基础,他开始创作连环画。1964年画了一套短篇连环画,先投上海人美,后投辽宁美术出版社,均因家庭问题石沉大海。可是他发誓,要投稿四十次,直到出版为止.连环画大师1974年作品《血防线上》(合作)参加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展览并入选《全国连环画展览作品集》。1980年作品《王昭君》获浙江省连环画展览优秀作品奖。1981年作品《清兵入塞》(合作)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1986年作品《激战黄龙府》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三等奖。1992年扇面《百子图》获首届春申扇文化交流“王星记杯”扇面书画作品评选绘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995年在上海朵云举办“六人联合画展”。1996年回故乡永康举办画展,8月赴泰国参加“黄浦画院中国画作品展览”。中国画《胡公上书图》获“96友好市中国画邀请赛”一等奖。《陆羽品茶图》获“96友好城市中国画邀请赛”优秀作品奖。1997年上海茗缘举办徐有武画展。1999年参加上海艺会。2001年2月与汪观清等举办海上名家迎春画展,6月与邱受成等到举办书画联展。中国画《李白将进酒诗意图》入选“迎接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名人名作艺术展作品选”。《孙中山像》为上海中山故居收藏。《草圣张旭》为新加坡书法中心收藏。《猫蝶图》为新加坡乐龄书画会收藏。出版有《中国佛教图像介说》、《古代仕女画法》、《画猫创作与技法》等近百种。[1]连环画作品送鱼友谊水焦裕禄同志二三事黄道婆自知之明苗岭风霜金石为开偃旗息鼓石门平叛孙武演阵义送摇旗越王勾践王昭君识时务为俊杰包公铡国舅一字之差黄巢起义吕布与貂禅三气周瑜岳霆打擂大破石佛寺济公斗蟋蟀南天烽火齐天小圣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三国演义泪溅牡丹亭乾隆下江南相府幽魂孙子兵法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园丁之歌黄道婆清兵入塞谷城会献诸葛亮和尚戏乾隆康熙题匾喝退曹兵街亭失守葛洪挂碍关验诚心杨宗保之死闹京都妙计夺营盘平冤救母子起死回生术三擒刘香妙深夜救圣驾施法定洪水偷袭金江寨智破金印案包公疑案传奇宝壶盖的故事等等个人画展1992年赴新加坡举办“徐有武人物画展”并出版《徐有武画集》。1995年在上海朵云举办“六人联合画展”。现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员,上海黄浦画院画师,上海海墨画会理事。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徐景达(1934—1987)别名阿达,江苏昆山人。擅长动画绘制、漫画。曾在苏州美专、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学习。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中国美协第五届理事。参与编导、设计三十余部动画片。生平经历1951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科。翌年,转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1953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毕业后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6年担任美术片《骄傲的将军》。此后相继担任了《小蝌蚪找妈妈》、《大李、小李和老李》、《放学以后》、《我们爱农村》等影片的美术师或背景设计。1978年导演的《画廊一夜》,以音乐配合画面、无对白的漫画风格,揭露撍娜税飻的文化专制主义。参与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哪吒闹海》,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获法国第七届布尔·波拉斯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代表作动画片《三个和尚》,寓意深刻,幽默诙谐,造型、动作、音乐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丹麦欧登塞第四届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获葡萄牙第六届国际动画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83年获菲律宾马尼拉电影节特别奖。与常光希联合导演的动画片《蝴蝶泉》,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奖。1984年编导的动画片《三十六个字》构思新颖、想像丰富,于1986年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七届国际动画电影节D组教育片奖。动画片《超级肥皂》于1987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组二等奖;《新装的门铃》于1988年获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片特别奖。因参与创研水墨动画制片工艺,1985年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二等奖。1983年被聘为法国安纳西第十四届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男,舞台美术设计。原名赵之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赵家坂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自幼爱好美术。1939年入绍兴私立孑民美育院学习美术。1941年进入上海南林丝织厂当练习生。1944年进入上海千里绸庄搞织物纹样图案设计,并利用业余时间在雪声及东山越艺社先后担任装置设计、宣传工作及风俗顾问。1946年起从事舞台美术工作。曾任上海雪声越剧团美术设计,1950年4月12日参加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院前身)任舞美设计。1952年,任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美术组长。1955年,进上海京剧院任美术组长、艺术室副主任、工场主任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中共上海京剧院党总支副书记。1970年,调入上海五七京剧训练班负责行政领导工作。自1950年以来,主持或参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剧目有40多个。幸熙原名赵之祺,他的改名与绍兴孑民美育院有关。1939年,孙福熙等人在绍兴创建了美育院。幸熙被孙福熙看中,破格免费引入到孑民美育院学习美术。幸熙学习时特别用功,再加上少年白头,引人注目,美育院院长李寄僧经常表扬他,并亲切地称他“老白头”。幸熙在美育院学习的时间不长,但由此热衷于美术,他将一生定格在美术事业上,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幸熙把一切都归功于绍兴孑民美育院的启蒙,他特别感谢孙福熙,是他将自已引入美育院学习,为了不忘孙福熙的恩德,他将自已的名字赵之祺改为了幸熙。有:越剧《北地王》、京剧《杨门女将》、《淝水之战》、《野猪林》、《白蛇传》、《红色风暴》等剧的布景设计,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白蛇传》、《春香传》等剧的服装设计。布景设计具有浓厚的装饰性,风格多样,在戏曲服装设计上,提倡注重历史风俗、人物特点,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对戏曲服装的纹样研究更深,为越剧服装的创新贡献尤多。曾获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台美术设计奖。多幅作品在’89上海国际舞美艺术节上展出。在戏曲现代戏的服装设计上也作过认真的探索,有一定成就和创见。发表有《戏曲服装设计》、《戏曲现代剧服装设计》等多篇著作。1958年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兼任戏曲服装课教师。1955年至1972年,曾先后随上海越剧院、上海京剧院、青年京剧团、中国戏曲艺术代表团、上海舞蹈学校等单位,多次出访苏联、东欧诸国和朝鲜、日本等国家及香港。生前久有编纂“中国服装史”的大志,早就着手搜集资料,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1974年,又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重新查阅和搜集资料,直至临终已积累了这方面的大量照片和文字资料。上海市文化部门的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中国服装史研究组”,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