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韦献青(1956.1—)江苏常州人。擅长年画、油画。1988年进修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设计系。现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宣传画室编辑。作品《我的小鸟》获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四化新标兵》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天上有个太阳》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祖慈(1937.10—)别名吴文,浙江湖州人。擅长工艺美术。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郑可教授工作室。历任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教师,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装潢美术系副主任。作品有色釉陶瓷壁画《阳光·大地·生命》、壁画《双狮图》。专著有《工业美术设计基础》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子淦(1920.2—2000.2)江苏南通人。擅长民间剪纸。民间艺人。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特级大师。出版有《王子淦剪纸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万古蟾(1900.1.18-1995.11.19),江苏南京人,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万籁鸣之孪生弟。192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先后在本校、上海大学、南京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任教。1900年1月18日生于南京。1920年,自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在母校以及南京美术专门学校任西画教员。1925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与其兄弟一同创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26年,进入长城画片公司任美工,其间万氏兄弟合作完成了中国首部无声动画《大闹画室》,他还独自完成了滑稽短片《一封寄回来的信》的创作。1930年,与兄弟一同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创作了《纸人捣乱记》。1931年,他们先后为联华影业公司与明星影片公司制作了《同胞速醒》、《精诚团结》、《狗侦探》、《民族痛史》、《龟兔赛跑》等多种题材的动画。1935年,创作了中国首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前往武汉与兄弟会合,在这里加入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卡通室,并参与创作了《抗战歌》、《抗战标语》等动画。1940年,出任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卡通部主任,期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9年赴香港,担任长城电影公司美工科长。1956年,万古蟾返回上海,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剪纸导演,并于1958年创作了剪纸片《猪八戒吃瓜》。此后他又先后导演了《渔童》、《济公斗蟋蟀》、《猴龟分树》、《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与钱运达合作导演)等众多动画片。他还曾担任过中国动画学会顾问,第五、七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职。1995年,逝世,享年95岁。2家庭背景万氏四兄弟出生于南京一个商人家庭。他们的父母一共生下十个男孩,其中三个出生不久即夭折,还有三个也因病先后去世,活下来的只有四个,这就是: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双胞胎),老五万超尘和老六万涤寰。万氏四兄弟从小就喜欢绘画。1919年,19岁的万籁鸣向上海商务印书馆投寄画稿,毛遂自荐,终于被录取在该馆美术部工作;不久,万古蟾考进上海美专西画科插班学习;万超尘则考进上海东方艺专装饰系。3主要作品1926年入长城画片室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1931年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动画片。1935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0年与其兄共同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1958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他创作的剪纸片,吸收皮影、窗花、剪纸等古老民间艺术,人物造型生动细腻,情调古朴典雅,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4所获荣誉<人参娃娃>于1961年获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1979年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金色的海螺》于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剪纸片<渔童>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万超尘(1906.10—1992.10)江苏南京人。擅长电影动画。1923年肄业于南京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及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装饰画系。1946年赴美国考察,参加美国电影工程师协会为会员。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广告片美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美术片作品有《小小英雄》、《骆驼献舞》、《机智的山羊》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汪观清(1931.2.21—)安徽歙县人。笔名耕牛莘堂主,自幼酷爱丹青,后到上海拜师学画,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历任上海十一联出版社美术编辑,新美术出版社专业连环画创作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黄山画院名誉院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汪观清,生于徽州,旅居上海,遂为沪上歙人,其弱冠涉乎知命,注重生活速写,创作连环画三十余年,所作画稿盈屋,长篇连环画《红日》获全国二等奖。名重南北,旋而潜心国画,注重墨韵,强调动感,自有造诣,1985年曾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1987年、1988年应邀两度到日本讲学和举办画展。先后有十三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原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又为中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黄山书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百草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民盟书画院院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退休后,曾旅居美国,加拿大多年。汪观清曾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名重南北,其作品《红日》、《雷锋》、《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南京路上好八连》、《斯巴达克》、《从奴隶到将军》等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环画《红日》,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画《爷爷把钟拆坏了》参加1960年全国美展;他致力于国画艺术的创作和探索,注重墨韵,强调动态,笔下的山水、人物极富情趣和个性,尤以画牛出名。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印尼、美国、德国、加拿大及中国台湾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汪观清画集》、《怎样画牛》、《名家教画》等画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耿雄(1923.12—2004)江苏吴县人。擅长丝绸印花图案设计。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丝绸艺人创作研究班结业。上海第七印绸厂图案设计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创作真丝印花绸新花样为历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选为展品。多次被评为全国设计优秀者及全国设计能手。作品有《丝绸美术设计》、《幽雅的兔子花》、《银色的雪景》。论文有《谈谈我的设计创作》、《设计生涯》和《中国丝绸印花发展史概述》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景泽原名吴永清,上海人。擅长美术评论。1947年在上海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漫画工学团,从事版画、漫画创作活动。1948年进入苏北解放区,在华中大学学习和工作,1949年曾任上海《青年报》和《解放日报》美术组组长,并参与美术评论活动。1961年调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持理论研究室工作。参加1979年版《辞海》美术条目的编写。八十年代后任上海市文化局社文美术处处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评论文章有《为山水传神》、《多样与独创》、《劳者多能》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万籁鸣(1900.1.18-1997.10.7)号籁翁,艺名马痴。世界动画大师,艺术大师,中国剪纸艺术第一人,动画电影创始人,世界著名导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江苏南京人。万古蟾的孪生兄。幼时自学绘画。1919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在美术部、活动影片部任职。1925年与弟古蟾摄制的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1926年参加长城画片公司,兄弟合作摄制成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9年去香港,1954年回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曾导演《野外的遭遇》、《大红花》等彩色动画短片。1961-1964年创作大型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原名万嘉综,出生于江苏南京。擅长电影动画、中国画。早年从事美术编辑、中西画研究和卡通画设计绘制工作,探索以中国画形式制作动画片,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他与万古蟾是孪生兄弟,自幼喜欢绘画,1919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先后在美术部、活!动影戏部任职。主要创作广告画,并为杂志绘插图和封面。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万籁鸣受美国动画片启发,联系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以及活动西洋镜的投影原理,开始和他的三个弟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研究动画电影。1925年与万古蟾摄制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始动画创作生涯。1926年与万古蟾合作,为长城画片公司制作中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0年又为大中华影片公司制作了《纸人捣乱记》等短片。1931年起与万古蟾先后在联华影业公司和明星影片公司制作动画短片,如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1931)、《精诚团结》(1931)、《民族痛史》(1932)、《血钱》(1932)等,以寓言故事为内容的《飞来祸》(1932)、《龟兔赛跑》(1932)、《蝗虫与蚂蚁》(1932)等。1935年制作了中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抗战爆发后,又制作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动画短片《抗战特辑》(1938)、《抗战标语》(1938)和《抗战歌辑》(1938)。1940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创作完成了胶片长达八千余尺的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动画技巧上达到了新的水平。1954年万籁鸣从香港回到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先后制作了《野外的遭遇》(1955)、《大红花》(1956)等动画片。出版有画册《人体表情美及人体图案美》、《魔法之笔》等。2逸闻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万籁鸣曾参加香港的一个筹款晚会,凭借的是他的剪影手艺。当时,嘉宾和明星跳一个舞要5港币,而想要万籁鸣替自己剪一个人影,需要花20港币。万籁鸣最喜欢的动物是猴子,他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都是以猴子为主角。他曾经说“世界上第一个上天的中国人是谁呢?孙悟空”。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离开人世。《大闹天宫》这部完全凭手工制作出来的动画片的鸿篇巨制,在4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一部经典传世之作。万籁鸣的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在他的身边还有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陪伴。未了缘1920年冬天,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一条弄堂里,邻里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个亭子间里,总是彻夜灯火通明,室内的房客,好像从来不睡觉似的。好奇的人不免要多方打听,原来这里是个特殊的电影实验室,一个特殊的创作班子———万氏四兄弟,正在搞卡通(即动画片)试验。四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当人们知道他们是在搞卡通试验后,就送给他们一个风趣的称号:万氏卡通。万氏四兄弟后来创作美术片时的署名依次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这是他们各人为自己起的号。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是孪生兄弟,相貌似极,许多老朋友也会错认。“万氏四兄弟”于1941年完成了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9年,万籁鸣去香港,1954年秋回到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把《西游记》绘成动画,是万籁鸣一直怀揣的梦想,特别是最激动人心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那一部分。万籁鸣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过自己同孙悟空这段未了的缘分,“在旧社会,我饱尝辛酸,始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我为之苦闷过,因为终日奔波,到处‘游说’,确实遭到资本家的白眼;我为之欣喜过,有某资本家愿意投资拍摄,我经之营之,花了半年多的心血,但到头来愿望还是成为泡影,资本家突然改弦更张,下令停止拍摄,因为物价飞涨,出售胶片药品比摄成影片获利还要多;我为之绝望过,因为动画事业到后来已经夭折,感到此生再也没有可能把‘大闹天宫’绘成动画了。”脱胎换骨动画片的特点之一为人物造型的独特性。平面的动画只有在准确、生动和优美的造型中才能赋予人物以各种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从而使他们成为鲜活的形象。万籁鸣曾表示对于孙悟空的形象他是熟稔,在解放前也曾经对《西游记》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做过造型设计,但是今天在银幕上的孙悟空的形象,已经脱胎换骨了,要从故事的新奇、趣味着眼,将孙悟空处理成一个喜剧式的小人物。将《西游记》原著改编为《大闹天宫》文学剧本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编导一身的万籁鸣同另一位编剧李克弱接下改编的任务后,首先面临着就是产生敢不敢“碰”的问题。结果选中了《西游记》前七回,反映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尖锐的冲突与斗争,认为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于是在《大闹天宫》文学剧本中,戏剧矛盾集中表现在孙悟空与以玉帝为首的统治者之间,而孙悟空勇敢机智、顽强不屈的性格也在这种冲突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完成夙愿万籁鸣老先生清楚地记得最后一场配音时的情景。“录音亭内战鼓咚咚,杀声震天,上影乐团的乐师们热烈地演奏着打击乐器,发出强烈而有节奏的巨响,大银幕上出现了见了几百次的孙悟空,我仍然是饶有兴味地注视着他。那天的孙悟空似乎是格外地神采奕奕,勇猛矫健,只见他穿着鹅黄色的上衣,大红的裤子,腰间束着虎皮短裙,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色的围巾,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金箍棒,与脚踏风火轮的哪吒杀成一团。锣鼓声越来越紧,好一场凶狠的厮杀,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银幕,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狠毒善变的哪吒哪里是孙悟空的对手,丢失了风火轮败下阵去,孙悟空指着狼狈逃跑的哪吒放声大笑起来……我吁了一口气,孙悟空的欢乐、胜利的笑声突然一下子攥住了我的感情,一阵浓郁的幸福感,浸淫到我的全身,我也笑了。一年多来在纸面上与之朝夕相处的孙悟空终于生龙活虎地站在我的面前,二十几年来一直耿耿于心、渴望能见之于动画的孙悟空终于诞生了。但,不知怎地,我眼眶里却是润湿的。“天堂休憩的悟空万籁鸣曾经说:世界上第一个上天的“中国人”是谁呢?孙悟空。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安静地离开人世。在老人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了人见人爱的孙大圣,大圣手搭凉棚,四处眺望。这位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在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后长眠,在他的身边还有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陪伴。主要作品到2013年初公开亮相的有万籁鸣先生署名。印章或提字的画作共32幅,其中真正是万籁鸣的真迹正品不多。有的是他人所画,万老落款。有的是他人所画,万老修改后落款。有的是他人和万老一起作画后有万老落款。在新中国反对迷信思想的历史过程中,因万老的三打白骨精中有妖魔鬼怪的情节。他的作品绝大部份被消毁。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众多国外艺术家,名人,记者,纷纷拜访。万老才重新执笔。但作品很少。89岁那年,万老由于手抖的原因作画更少。94岁时用3月时间完成了封笔作品‘寿桃图;。故真正万老原作很少见且价格很高。有猴子捞月,316000元。2010年交易于北京。大圣登基图,180000元1986年交易于上海。金猴献桃,15680元。[1]马踏飞燕,12100元。交易于广东。金猴献寿,奔马图12000元。长寿图,寿桃图,美猴王,飞马图,心中无私天地宽。睡马图,27780元。导演动画片1955:野外的遭遇1956:大红花1958:墙上的画(与李克弱合作)歌唱总路线美丽的小金鱼美妙的颜色1961:大闹天宫(上集,与唐澄合作)1964:大闹天宫(下集,与唐澄合作)与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联合编导动画片:1926: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大闹画室1930:纸人捣乱记1931-1932:同胞速醒精诚团结1934-1937:神秘的小侦探新潮抵抗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国货年漏洞民族痛史血钱航空救国骆驼献舞1938:抗战歌曲(七集)抗战标语(五集)1940:铁扇公主(详细资料)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神秘小侦探(1933)参与制作过的电影:大闹天宫40周年纪念版(1964)....导演大闹天宫40周年纪念版(1964)....编剧上海市少年儿童革命歌舞选辑(1965)....导演铁扇公主(1941)....导演大闹天宫(1965)....导演大闹天宫(1965)....编剧一代妖姬(1950)....置景王氏四侠(1950)....置景新红楼梦(1952)....美术(制作设计)花街(1950)....置景诗礼传家(1952)....美术(制作设计)方帽子(1952)....置景说谎世界(1950)....置景淑女图(1952)....美术(制作设计)娘惹(1952)....置景血染海棠红(1949)....置景妇人心(1952)....置景狂风之夜(1952)....美术(制作设计)血海仇(1951)....置景不知道的父亲(1952)....置景儿女经(1953)....置景大儿女经(1955)....背景设计都会交响曲(1954)....绘景深闺梦里人(1954)....置景深闺梦里人(1954)....美术(制作设计)孽海花(1953)....置景枇杷巷(1953)....置景寸草心(1953)....置景寸草心(1953)....美术(制作设计)中秋月(1953)....美术(制作设计)绝代佳人(1953)....美术(制作设计)绝代佳人(1953)....置景姊妹曲(1954)....置景不要离开我(1955)....美术(制作设计)视察专员(1955)....动画师视察专员(1955)....置景小舞娘(1956)....置景萝卜回来了(1959)....艺术指导兰花花(1958)....总美术兰花花(1958)....布景大侦探(1931)....导演龟兔竞走(1932)....导演国人速醒(1932)....导演血钱(1932)....导演精诚团结(1932)....总美术勿忘国耻(1932)....导演航空救国(1933)....总美术民族病史(1933)....总美术漏洞(1934)....总美术骆驼献舞(1935)....导演飞来福(1935)....导演抵抗(1935)....导演少年岳飞(1936)....导演野外的遭遇(1955)....导演大红花(1956)....导演墙上的画(1958)....导演歌唱总路线(1958)....导演美妙的颜色(1958)....导演美妙的颜色(1958)....动画师成就1961~1964年万籁鸣先生与唐澄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导演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全面发挥了多年来形成的精巧细腻的艺术风格,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以幽默而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造型,生动的情节,几年内创下了上亿票房,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并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无数奖项,此后的40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万籁鸣先生与有“日本漫画之神”之誉的手冢治虫也有深交,他与手冢治虫先生合作绘制的孙悟空携手阿童木稿图现收藏于北京电影纪念馆。万籁鸣先生后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顾问。万籁鸣先生在水彩画、水粉画、油画、钢笔画、木刻等方面都很有造诣。他的作品富于装饰性和幽默感,形象夸张生动,情趣盎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所执导的动画,人物性格鲜明,理想主义浓厚,冲突场面也充满装饰美感,是国产动画的里程碑。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伟戎(1934.2—)浙江鄞县人。擅长人物画、宣传画、水粉画。1956年毕业后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宣传画创作,先后任创作编辑,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作品有宣传画《争取农业更大丰收》、《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飞机喷农药》等。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美术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多幅创作。其中《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与同事哈琼文的作品《和平万岁》系上海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宣传画中的代表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水彩、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