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友石(1892.4—1965.5)别名道远,号履斋,又号罗峰山人。山东省招远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山东历城师范及中学教师。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擅长花鸟画,受陈师曾、吴昌硕影响较深,风格浑厚雄健。他是北京画院院委和画师。王友石是一位以艺术家身份从事地下活动的革命家。解放前以教书、卖画为生,曾开过多次个人画展。他是陈师曾的得意门生,在艺术思想上深受乃师影响。三、四十年代的北京画坛,临摹之风盛行。他力主写生,并通过“为花鸟写照”,把对象的物性、风神储于灵府,流注笔端。他主张以书法入画,提倡中锋用笔,画风朴茂敦厚。其书法碑帖兼重,以章草名世。花鸟以铁树、梅花、杨柳擅长。晚年所作梅花系列,鸿幅巨构,气势非凡,把梅花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融会成昂扬、坚贞、怒放的绘画意象,透视出老画家身心与时代的共振,人格与魂魄的写照。1914年入北京高等师范(今北师大)手工图画科。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同盟会、国民党。国民党叛变革命,他愤然退出。后投入抗日工作,他的家就是党的地下联络站。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参与“人民教育联盟”的组建工作。为和平解放北平,参与策动原北平守军司令侯镜如的起义工作。1956年参与北京画院的筹建,后出任党组成员、院委。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叶恭绰(1881年~1968年9月16日)字裕甫,又字誉虎、玉父,号遐翁、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广州番禺人,祖籍浙江余姚。祖父衍兰,字南雪,以金石、书画、文艺名世,父佩玱,字仲鸾,诗文、篆、隶靡不精究。家学渊源,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早年以交通事业为己任,力行交通救国。中年以后于诗文、考古、书画、鉴赏无不精湛。搜藏历代文物,品类颇广,至为丰富,为保存国宝不遗余力。文献古籍,经其整理,保存者尤多。文字改革,尽心尽力。书法用笔运腕,独有心得,精楷、行、草体,尤擅大字榜书,雄健豪放,绰约多姿,融会碑帖,自成一家。画则松石梅兰,尤喜画竹,多取元人神韵,秀劲隽上,直写胸臆。年登八秩,先后将所藏书画、典籍、文物重器尽数捐献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市有关机构,以垂永远,令人敬佩。叶恭绰致力艺术运动五十余年,至老不倦,是中国现代书画大师,20世纪著名文人、收藏家,重要的美术活动家和组织者。其著作甚丰,主要有《遐庵诗稿》、《遐庵清秘录》、《遐庵词》、《遐庵谈艺录》、《遐庵汇稿》、《矩园馀墨》、《历代藏经考略》、《梁代陵墓考》、《交通救国论》、《叶恭绰书画选集》、《叶恭绰画集》等。另编有《全清词钞》、《五代十国文》、《广东丛书》、《清代学者像传合集》等。祖父兰台(南雪)为清末翰林,曾官户部郎中、军机章京。父亲中年早逝,在祖父膝下长大,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佳句名世。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毕业。清末历任邮传部路政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民国后,历任路政司司长、交通部次长、总长、交通部长,并兼理交通银行、交通大学。民国24年(1935年)“上海市博物馆临时董事会”成立,叶恭绰任董事长。民国25年初《中国古泉学会》成立,叶恭绰任副会长。建国后,任北京中国画院首任院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代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叶恭绰性喜收藏古籍和文物。他花了大量财力,收藏稀世珍宝,如西周毛公鼎、晋王羲之《曹娥碑》、晋王献之《鸭头丸帖》、明唐寅《楝亭夜话图》等;收藏了大量乡镇专志、清人词集、清人传记、名僧翰墨、文物图录,如清人词集有5000余种,《全清词钞》有3196家。叶恭绰为保护文物不遗余力。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他准备避难香港。临行前,秘密将珍藏的7箱文物寄存在公共租界英商美艺公司仓库,其中一箱就是毛公鼎。民国29年,他的姨太太潘氏为侵吞财产,大兴讼事,并向日本宪兵队透露了毛公鼎藏在上海的消息。叶恭绰闻讯,急电侄子叶公超去上海主持讼事,并谆谆嘱托:毛公鼎不得变卖,不得典押,决不能流出国土。毛公鼎终于没被日军掠去。后来此鼎为发国难财的商人所得,抗战胜利后交“上海敌伪物资管理委员会”处理。上海市政府聘叶恭绰为毛公鼎保管委员会委员,并从军统局领回拨交南京中央博物院保存。叶恭绰还将大批珍贵古籍和文物捐献给图书馆、博物馆。民国32年将地理类藏书等906种3245册捐赠上海合众图书馆;珍藏的文物或捐赠,或出售,尽归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有关文化机构收藏。如《鸭头丸帖》归上海博物馆,《楝亭夜话图》归吉林省博物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鼎,号两石,字瞻农。男,汉族,河南舞阳人,192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1929年到北京拜齐白石为师习画。1937年返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并研习国画。1947年返京,1949年后经徐悲鸿介绍到北京展览工作室供职,1955年至1962年任北京市美术公司画师,1963年至1966年任北京中国画院专业画家。创作以写意为主,受吴昌硕、齐白石影响尤深。作品常以农家作物为题材,笔墨老辣,浑厚华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多次入选国内重大美术展览并在报刊上发表,《葫芦石榴图》参加全国美展并选入《花鸟画选集》及《北京画院中国画作品选集》。1987年,有作品入选文化部和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当代已故著名画家作品展”。生前曾在北京举办过个人画展。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遗作展。作品继承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写意派大师的优良传统,受吴昌硕、齐白石影响尤深。融书法、篆刻之笔法、刀味入画,笔墨纵放,笔力雄健,刚柔相济,骨气夺人,给人以绵里藏针的感觉。设色凝重,水、墨、色的结合恰到好处。创作以写意花鸟画为主,作品常以农家作物为题材,笔墨老辣,深厚华润,笔简意赅,具有深厚艺术创造力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其作品洋溢着蓬勃生机和活力,格调高雅清新。代表作有《葫芦》、《石榴图》、《松鹰图》、《葡萄》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孙福熙(1898.9—1962.6),字春苔,笔名丁一、春苔、寿明斋,浙江绍兴人。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省立第五师范,在县立敬敷学校、师范附小任教,1919年,去北京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馆长李大钊领导下勤奋工作,文史哲各系选课旁听,并与其兄孙伏园一起,结识鲁迅和许多进步的教授,曾参加“五四”运动。次年由蔡元培校长介绍,赴法国工读,先在里昂中法大学任秘书,后入法国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开始写作散文。1925年回国,在鲁迅帮助下,散文集《山野掇拾》由开明书店出版。归国后,先后出版散文集《归航》、《大西洋之滨》、小说集《春城》等。1928年,到杭州任国立西湖艺术学院教授。主编《艺风》杂志。1930年,再去法国攻读,在巴黎大学选听文学和艺术理论讲座。1931年归国,续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34年至1937年,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地举办全国性美展——艺风展览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先后到武汉、衡山、绍兴、昆明等地分展抗日美术作品。与李寄僧等人创办绍兴孑民美育院,主编《旅行》杂志。1938年后,历任绍兴稽山中学教师、校长,昆明友仁难童学校校长,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国文及法文教员并兼教务主任,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教授等。建国后,任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研究会主席。1951年,参加上海市第一次文代会,次年加入全国文艺工作者协会。1951年至1962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北京编译社高级编辑等。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工画菊花,花多叶少,别具风格。23至26年,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地举办全国性美展——艺风展览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创作抗日美术作品。先后到武汉、衡山、绍兴、昆明等地展出。27年返绍兴,任稽山中学教师并代理校长,发起创办绍兴孑民美育院。28年,去昆明任友仁难童学校校长,兼任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国文及法文教员,并兼教务主任。29年,与西南联大部分教授合编《呈贡县志》和《旅行》杂志。35年到上海,以卖画为生,并编辑《华侨通讯》。37年,任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并在杭州高级中学及国立艺专兼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研究会主席,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1年参加上海市第一次文代会。调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次年,加入全国文艺工作者协会。1954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后任北京编译社编译。其著作还有散文集《三湖游记》,特写集《早看西北》,译作《越南民间故事》,工艺美术专著《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及《孙福熙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汝贤,北京人。擅长中国画,尤长工笔画猫。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干部,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24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师范染织科,1933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7年转为专业画家,1938年加入画学研究会,1946年加入故都文物研究会,1949年加入新国画研究会,196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中小学美术教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干部。精于工笔,作品以画猫见长,作品有《耄耋图》等。著有《怎样画猫》和《宋瓷纹样》两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自幼得书画家传。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著有《非闇漫墨》、《艺兰记》、《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光绪十五年(1889)农历三月二十二日(阳历4月21日),于非闇在北京的四合院里诞生了。于家本是汉族,祖籍山东蓬莱,大约在他四代之前移居北京。其父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其母为满族人,1954年于非闇改随母亲祖籍并正式登记为满族。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众多文人墨客所赏识与效仿。代表作有《玉兰黄鹂图》、《红杏山鹧图》、《和平鸽图》、《果实来禽图》等。著《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都门养鸽记》、《都门艺菊记》、《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等。于非闇的弟子中,最出名的两位是田世光和俞致贞,田世光和俞致贞作为美院的教授,弟子很多,其中田世光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当属龚文桢、金鸿均等。于非闇46岁左右开始画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重古意是于非闇的一大特点,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于病中作了一幅《喜鹊柳树》,在题跋中写道:“从五代两宋到陈老莲是我学习传统第一阶段,专学赵佶是第二阶段,自后就我栽花养鸟一些知识从事写生,兼汲取民间画法,但文人画之经营位置亦未尝忽视。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体会到生活是创作的泉源,浓妆艳抹、淡妆素服以及一切表现技巧均以此出也。”这是他对一生艺术里程的重要总结。但师古而不泥古,创两宋双勾技法之新,自成画派。构图打破陈规,用笔刚柔相济,着色求艳丽而不俗。如画牡丹,取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而成,既能远观,又可近赏。且善于在画上题诗跋文,配以自刻印章,使画面饶有意趣。他艺风严谨,订有日课,未曾稍懈。在古物陈列所工作期间,接触到不少古画,并且经常出没于古董店,借古画临摹,汲取许多技法。还到北京故宫研究名作,开扩了眼界,提高了画艺。到沈阳故宫临摹黄筌《写生珍禽图》及赵佶《瑞鹤图》,继承现实主义传统。除学习卷轴画外,又学宋纯丝古朴的装饰手法。在勾线用笔上则以书法入,表现出形象的气骨。于非闇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就笔法而言,他初以赵子固、陈老莲笔法为本,兼得圆硬尖瘦之趣,后以赵佶瘦金书笔法入画,笔道有了粗细、软硬、顿挫,波磔的变化,不仅书意大增,且使线条具有表现质感、体积感、空间感的丰富变化。对于工笔花鸟画来说,能否很好地描绘出树木的枝干如同勾线设色一样,都是检验一个工笔画画家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参照。在工笔画中,如果把处于次要位置的枝干刻画得过于细致精到,虽然形象逼真,但在整体效果中就会显得喧宾夺主,影响主题。如果把枝与干的形态弱化,忽略它的存在,即使是突出主题,但对于画面本身就会缺乏协调,整体效果不够统一。有的画家之所以用写意的方式在工笔画中表现枝干,就是回避了这方面的欠缺。于非闇的《木笔山鹧图》,小枝与主干之间不仅在穿插避让上井然有序,主次关系明确,表现技巧也更生动自然。主干的线条虽然粗犷却不显粗糙,笔势稳重结实,细致的皴擦使枝干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再加上淡赭色的渲染,很有些西画的韵味。盛开的辛夷花娇柔轻灵,给人以恬淡宁静、端庄秀丽、平和安详之感。层层晕染的花瓣丰满滋润,仿佛是由晶莹的玛瑙雕琢而成,那轻灵滋润的样子,让人心旷神怡。填色上于非闇主张柔婉鲜华,《祥云瑞鸽》写五只飞翔的瑞鸽。五只鸽子的羽毛颜色极尽变化之妙,而每一鸽子的羽毛又有不同。与祥云的色彩变幻颇为呼应。并且在整体构图上生动、精到,耐人寻味。在于非闇的绘画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气韵,精到的笔法与色彩的艳丽并不像冲突,不会因“艳”而显出“俗”,正是绘画大师的高明之处。所以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整体的贯穿在于非闇的作品之中的,是一格基调,也是识别其作品的根本。在书法上,于非闇仍是以古为师,习宋徽宗赵佶独特的“瘦金体”书法,并且相当有造诣,是近代写“瘦金体”首屈一指的大师。对于工笔画家来说“瘦金体”不仅能够锻炼笔力,而且这种瘦硬的书法风格与工笔画相得益彰。《木笔山鹧图》中,用酣畅挺拔的“瘦金书”题写了一首白居易的诗《题灵隐寺红辛夷花一戏酬光上人》:“紫彩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颇见其趣。其书法配其工笔花鸟,古意更浓。于非闇的书画风格鲜明,并注重文化和内心的修养与绘画书法的结合,是一位全面的文人气的书画名家,可与张大千相媲美。因此,可知其艺术作品在今后的市场上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李勇,男,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个人简历:1989 - 2020,仁寿一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山水教学 本科 讲师重要参展:2002年,中国画《秋气洒然》《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入会资格2005年,中国画《草木有本心》首届中国写意画展 入会资格2020年,中国画《仁寿之域》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入会资格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黄国秀,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个人简历:1981 - 1983,重庆市第九十三中学 学习 高中 学生1984 - 2006,重庆西南制药二厂 化学制药 工人2006 - 2011,重庆渝州画院 画画 特聘重要参展:2002年,中国画《彝家春色》《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优秀奖2018年,中国画《浓荫翳日梦亦香》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2018年,中国画《略润烟霞别自芳》第九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中国画) 入选2018年,中国画《琼英流韵》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入选2019年,中国画《数茎风外婉清扬》第二届“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2019年,中国画《豆香离离映朝晖》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20周年——“客都梅州·风眠故里”全国中国画(山水.花鸟)作品展 入选2020年,中国画《秋韵》第三届“白山黑水. 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2020年,中国画《邮路情深秋意浓》第三届“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 入选2020年,中国画《和风清穆》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 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石文君,汉族,重庆人,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1971年-1975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五团二营兵团文工团 1975年-1980年云南省思茅江城县文工团 文艺 1981年-1997年重庆纺织木制配件厂管理 1987年-1989年四川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管理基础中专1997年-2016年重庆梦斋艺术创作中心美术教育 2016年-至今 重庆市渝中区红岩书画院画家重要参展:1999年,中国画《荷塘秋韵》《迎’99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入选1999年,中国画《春归图》《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奖展览》优秀奖2002年,中国画《芳姿照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2001年,中国画《南塘春色》《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奖赛》入选2013年,中国画《半窗花鸟》八大山人杯—全国花鸟画展览入选2002年,中国画《荷塘清秋》《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入选2007年,中国画《原野》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全国首届“草原情”中国画作品提名展入选2003年,中国画《野趣图》《2003’海潮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02年,中国画《巴东野秀》《欢庆十六大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入选1999年,中国画《春韵》世纪风情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04年,中国画《绿荫》《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苏 甦,男,汉族,1960年6月生,江苏宿迁人,民盟盟员。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民盟画院副院长。曾任民盟北碚区委委员、重庆市北碚区政协委员。代表作有中国画《春之声》《红尽乱山无限花》等,出版有《走进雨林—西双版纳花卉写生集》《苏更生作品集》等。2021年6月被聘任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