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40年出生,原籍河北省晋州市。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从师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李可染、刘凌沧等先生。1965年毕业后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至今。在四十余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不断吸收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艺术精华,融汇贯通,深入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如《大庆工人无冬天》、《太行情》、《秦始皇铸钟图》、《巨龙飞腾-庆祝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华夏新声》、《家乡春消息》、《百听不厌是乡音》、《瑞雪》、表现毛主席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伟大的友谊-毛泽东同志与斯诺先生》等,2005年用半年多时间创作了大型作品《烽火太行》。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先后被中南海、天安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1974年9月30日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和游园活动。1989年9月以“北京市作家艺术家代表团”团员的身份访问德国。1993年3月赴美国旧金山两次举办画展。1994年1月赴台北市参加“海峡两岸名画家联展”。1996年6月赴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画展。1996年12月、2001年12月赴新加坡两次举办画展。2002年8月随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访问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2003年9月以艺术顾问身份访问日本,参加庆祝中日建交30周年中日“和平-友谊”书画家文化艺术交流曾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名人录1996年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1999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颁发的“世界和平奖”2000年作品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并入编《百年中国画集》2007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赵永康(1958.4—)北京人。擅长油画、版画、设计、艺术教育。198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作品郁达夫小说插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连环画作品《丈夫》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另有大型建筑壁画、浮雕壁饰作品。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赵成民(1946.2—)吉林长春人。擅长雕塑、连环画。1966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历任北京料器厂设计室设计组长、北京画院创作员。作品有《老赤卫队员》、《盼》、《张志新》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赵以雄 天津市人。擅长油画。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北京画院一级画家。1959年赴长征路线写生,1965年赴越南写生,1975年以来,17次赴丝绸之路写生考察,环行了中国最大的沙漠,三次访问两河流域。完成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考察。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以丝路为专题的展览。作品《突厥石人》入选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30余幅油画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出版有《赵以雄新疆油画写生》、《丝路画行》、《丝绸古道行》、《高昌壁画辑佚》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河北省高邑县人。擅国画。北京市文化局。幼时在家乡读小学,1932年,考入县城的乡村师范,在学期间酷爱学习国画。1934年入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7月投奔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革命队伍,在冀西第一专员公署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入《冀西公报社》,编绘《山川画报》。1941年调太行区文联,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许多壁画、宣传画和年画。1944年创作连环画作品《生产救灾》。1952年,创作劳动模范李顺达连环画一套。同年,与画家古一舟、吴静波合作,创作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太行区文联理事,山西省美协副主席,担负了美术宣传战线的组织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调任华北杂志社编辑、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美工室书记、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顾问和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65年赴苏联主持中国美术展览。赵枫川曾连续四次被选为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离休。在家仍坚持作画、练习书法。他的作品曾历次参加全国书画展。曾为19个省市题字。1988年,赵枫川因病逝世,终年73岁。其中国画代表作品主要有《转移》、《公社生产队》、《太行红柿》、《黄山风景》、《十渡河山水》等;连环画代表作品主要有《李顺达》、《第一年》、《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获华北局嘉奖)等。作品还有《早春》、《丰收》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赵大鹏(1943.3—)辽宁大连人。擅长水粉画。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美术编辑。作品有《友谊长城》、《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伤逝》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赵不仁(1908年-1986年),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民盟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不仁原名赵仁、赵野农,字不忍。后取《老子》“造物不仁,以天下为刍狗”之义,改名不仁。号皖霍乡人、闲云、霍散人,斋号闷葫芦斋。安徽霍邱县众兴集赵河村人。他自幼酷爱书画,七岁读私塾,在老师的指导下临帖作画,打下坚实基础。十九岁离乡独闯京城,考入河北省公路局任小职员。1936年在冀察绥靖公署工作,作过宋哲元的秘书。后任北平《新民报》书记及事务主任、《世界时报》编辑部事务科科长、北平新闻行业协会秘书等职。工作之余,赵不仁仍画笔不离手,潜心于书画创作与研究。他用砚台研墨作画,从未用过墨汁,一生曾磨穿了几方鲁砚。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用了三年时间先后拜张大千、齐白石为师,两老师不仅把不仁当作弟子,还以友相待,常将各自的字画送给不仁。不仁从不以自己是谁的弟子而招摇世界,而是苦学勤练。此后他又向老画家吴镜汀、陈师曾求学问艺。在名师的指点下,赵不仁30多岁时已成为扬名京师的青年画家。其作品笔法古奇,气派雄壮,自成一家。他的山水画苍蔚古淡、笔力浑厚,设色清新峻逸。他远学宋、元画家董源、居然、黄公望,尤喜八大山人画意和石涛的笔墨淋漓,近师黄宾虹、张大千等名家,他学古不泥古,开拓创新,风格多样,集传统之大成,融诸家之法为己法,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新路。其《江天雪霁图卷》、《平湖泛舟》、《茅舍秋风》、《千帆竞发》等作品,以中锋作树,侧锋画山,枯笔湿笔结合,一气呵成,创造了笔墨山水的新风格。他的花鸟画也有许多独创之处,如《竹石图》、《梅雪争春》等,工谨精细,清幽宜人,挥洒自如,墨气苍然。他多画梅、兰、竹、石,意在表达“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的人格境界。他说,我画梅兰竹菊,就是要表达对“梅之傲骨,兰之幽香,竹之高仰,菊之傲霜,松之常青”的精神追求。赵不仁书法功力亦深,真草隶篆无一不精,而真正体现其艺术个性的是草书。草书虽有矩,但点划用笔、结构布局均较自由,易于体现书为心画的原则。不仁的草书有些怪,飞笔行文,如龙虎之姿,气贯宇宙,深得秦汉神韵,魏晋风骨。他还擅长朱拓、篆刻和治印,刀法酣劲,自成一格。景孤血先生评论说:“吾友赵不仁先生,名仁,多才多艺之艺术家也。”吴仲康赞其“性高洁,寡交游,襟怀浩荡,慷慨讴歌,中外知名书画金石家也。”赵不仁30年代与陆鸿年、曹克家、刘凌沧等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讲师。他也是中国书学研究会会员,并在该会担任讲师。他与名流刘凌沧等还发起成立“艺林画会”,并任会长,多次举办艺林画展。赵不仁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但他有一副助人心肠。那时他月工资是十二元,但在为天津水灾举办“个人书画展”后,却把画展获得的两千元收入全部捐给天津灾区。画家李苦禅家境贫寒,为了接济李苦禅,他将自己的工资送给李苦禅的家人。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战争侵略中国。面对国破家亡的民族悲剧,已蜚声艺坛的青年画家赵不仁义愤填膺,决心用画笔来战斗。当人们下班后,他躲在一间小屋里,反复构思,几夜不寐,最终创作出了反映中国人民抗战决心的国画《十破图》,画面上拓片、书笺、残画、古纸集于一纸,不仅残篇断页摹仿逼真,而且技艺高超,蕴涵着中华民族惨遭蹂躏、民族文化凋零、家亡国破的悲怆和愤慨。这幅画在《新民报》发表后,轰动一时,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了民众的抗战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他在河北满城县政府中做文秘工作时,有一次他得知当局要杀害被捕的八路军战士,于是他疏通关系,当夜将人秘密放走。1938年,赵不仁任职的《世界时报》被日军强行接管,他不甘当亡国奴,与著名画家曹克家组织艺林画展,在中山公园展出《十破图》。《新民报》等北平各报纷纷报道展出盛况,称“《十破图》精妙异常,可推巨擘”。日军将他叫回报社,恶狠狠地说:“你的《十破图》是什么画?”赵不仁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的《十破图》是中国画,画的是中国的国情。”日军官狠狠一拍桌子说:“你有意影射皇军,良心大大地坏了。你不是人,你不能在报社工作了。”赵不仁无一丝媚骨,一摔胳臂,愤然离开了报社。那一天他挥笔操刀刻了一块“闷葫芦斋”匾额悬挂在家门口,从此隐居家中,精心写字作画。失业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一直靠修藤椅、糊纸盒、卖冰棍、拾破烂为生,即使在生活穷困潦倒中也不卖自己的字画。解放后,赵不仁以与世无争的心境,依然隐居家中,整日邀游在墨海画卷之中。他在家收徒传艺,学生们不必交纳学费,年终时不过送给老师两瓶白酒。他一生为人正直,清高廉洁,淡泊名利,他教育学生学画也要先学做人,他经常告诫学生“人生莫被虚名累,学到愚时乃是贤。”多年来赵不仁整日在家默默无闻耕耘于墨海砚田,他没有一天放下画笔,每日必练字三百,他作画的桌子无衬毡,一张搓板翻过来也当画板用,最穷困时,“宣纸用尽无钱买,且就东窗纸一张”。文革动乱年代,赵不仁的家也遭到造反派的查抄,许多字画毁于一旦。他还被强行长年挖防空洞,白天挖防空洞,每天凌晨四点他就起床画画,仍不放下画笔。 七十年代末,赵不仁被落实政策,中国美协、北京市政府等领导和专家先后都来看望赵不仁,他终于走出了闷葫芦斋,搬进了新居,先后加入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并被聘为北京书画美术研究会理事。1984年被聘为北京文史馆研究馆员。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国画展在日本展出赵不仁的一副书法狂草使人们寻找到了曾因《十破图》享誉三十年代的老画家,在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名家鉴》、《世界名人录》将赵不仁的传略收入了该书中。此后,他的作品和传略被载人《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词典》等辞书。时隔近四十年,赵不仁重返画坛,使他迸发了更大的创作激情。他先后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宾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日友好医院、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为修复长城、拯救大熊猫捐献许多作品。他的作品不仅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机构收藏,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外博物馆也收藏了他的作品。中国美协书记刘讯说,赵不仁是不仁而有仁,他的画品、艺品和他的人品一样高。1981年中国美协北京分会在北海公园举办了“赵不仁书画展”,使赵不仁近半个世纪的精美作品尽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了广大观众。《十破图》第二次面世,他当年临危不惧的爱国热情,再次受到社会的好评。中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评价说:“赵不仁的书画非常好,字里画间功夫深厚,且有新意。尤其雪景山水,更有特色。这对研究传统书法绘画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看完画展后激动地赋诗一首:“不仁而有仁,十破向黎明;人间今已换,无险不可攀。”赵不仁晚年常以“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的精神鞭策自己,更加孜孜不倦、勤奋作画。其晚年创作多有率真、创新之作,渐入清新之境,作品如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更具审美意味。赵不仁一生孜孜以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书画艺术,创造了笔力雄厚、苍古高雅、设色超俗、清新峻逸的独特风格,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1986年4月在北京逝世。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赵今生(1924.6—)别名赵今升,山东莘县人。擅长中国画。1951年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调干班。历任北京艺术馆美术干部、北京西城文化馆美术组长。作品有《按水车》、《选种》、《婆妻之间》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