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江苏常熟人。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并曾任浙江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早年在故里从师李西山,继师陈迦盦,而立之年又师从吴湖帆,入“梅景书屋”。陆抑非24岁任教上海美专,先后达十五年,并兼任于新华艺专、苏州美专。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1959年应潘天寿院长之聘,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执教。代表作有《花好月圆》《春到农村》《秋葵》《一池春水》《白掠鸟》《龙吐珠》《九节兰》《白孔雀》等。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常熟等地举办过十余次大型书画展。不少精品被北京、上海、常熟、杭州、沈阳及美国纽约等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花鸟画谱》《陆抑非花鸟画辑》《陆抑非教学画稿》《陆抑非行草长卷》《陆抑非》大型画册、《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陆抑非》《荣宝斋画谱·陆抑非花鸟专集》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名家教学示范作品精选——陆抑非花鸟画示范作品》《非翁画语录》《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纪念盖老话三通》等画集、著作、论文。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邓白先生,(1906——2003)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书画家、陶瓷艺术家、工笔花鸟画家、艺术学科博士生导师。号白叟,别字曙光。广东东莞县人。1906年出生于莞城的一个中医家庭,自幼喜爱诗文书画,天资聪慧,兴趣广泛,曾师从居巢、居廉的弟子梁梅泉。一九二六年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钻研图案,师承名画家陈之佛。一九二九年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一九四0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助教,一九四二年后任国立艺专讲师、副教授。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一九六二年协助浙江省轻工业厅恢复龙泉青瓷生产,在自建的小窑中成功地烧制了仿南宋官窑青瓷,开展恢复郊坛窑的科研工作。建国以来,还曾参与修复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造像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设计工作。著述有《浙江民间工艺选集》、《略谈》《古代陶瓷装饰艺术》、《龙泉青瓷艺术成就》、中国陶瓷美术史纲》等。工笔花鸟画代表作有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和平春色》、广东厅的《岭南丹荔》等。原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理事、中国陶瓷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邓白教授是古瓷艺术研究专家,是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巨著《中国陶瓷史》惟一的艺术顾问,是中国陶瓷艺术理论研究的翘楚,他撰写的《略谈我国当代陶瓷的装饰艺术》和在古陶瓷国际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中国古陶瓷的艺术成就》,掀开了研究中国当代陶瓷装饰及其演变规律的序幕。艺术成就邓白教授从事艺术教育70年,不仅是当代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更是一位名重艺林的工笔重彩画家和书法家。他创作的工笔花鸟,形象生动,线条刚健有力,设色清雅秀美,极富装饰性。他的创作风格源于岭南画派,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其工笔花鸟画,有许多作品流传下来。如悬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和平春色》大屏风,赠予广东宾馆的《紫荆图》,北京饭店的《莺歌燕舞图》,东莞华侨大厦的《蝉鸣荔枝熟图》,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岭南丹荔》和《罗岗香雪》,四川乐至陈毅纪念馆的《西山红叶诗意》和东莞市政府会议厅的《岭南春讯图》等都是邓白先生的代表作。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呈现出一种音乐艺术的旋律美。他创作的瓷画,特别是六十年代创作的青花花鸟瓷画,其意境、风格、技法,均堪称一流。邓白先生在艺术史研究领域造诣高深,成就斐然。著有《潘天寿评传》、《图画见闻志》、《邓白美术文集》。他曾亲自组织有关人员对陶瓷美术史和陶瓷美术理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先后撰写出一大批有质量的陶瓷艺术专著和论文。为提高我国陶瓷美术艺术质量,促进陶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可循的理论依据。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之际,浙江龙泉窑厂在邓白等浙江美院和浙江大学有关专家的参与和帮助下,成功地制作了一批精致的茶具、餐具、花瓶、花盆等青瓷产品,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国庆献礼。1962年,浙江龙泉青瓷生产终于得以正式全面的恢复。邓白的《双环牡丹瓶》:高32厘米,胎骨厚实,釉层饱满丰润,釉色青碧柔和,有如翠玉,美名赛玉,代表龙泉窑青瓷的正色。在世界艺术博览中心:世界陶瓷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现珍藏在:世界收藏家协会。邓白亲自设计的“青瓷牡丹双耳瓶”,受到专家和消费者一致好评,大批量投入生产。1980年终于成功地烧制出了南宋郊合官窑的仿名瓷。1989年,轻工部及中国陶瓷学会正式授予恢复南宋官窑科研成果荣誉奖;1990年,文化部又授予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并推荐国家科委将该成果编入了《1990年重大科技成果汇编》。鉴于邓白先生在陶瓷艺术研究上的卓著成就,1980年,邓白先生被推选为全国陶瓷学会副理事长,出口古陶瓷学会名誉理事。邓白先生直到86岁高龄才正式退休,回家乡莞城居住。于2003年8月23日17时05分在东莞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8岁。邓白,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工艺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1908年9月3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自幼喜爱绘画,早年以学居廉、居巢为主,后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1929~1933年在中央大学艺术系随徐悲鸿、吕凤子和陈之佛等人学习西画、工笔花鸟画和图案。毕业后回家乡执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贵州安顺职业学校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1941年后,受聘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讲师、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1953年在该院彩墨画系及民间艺人进修班主持教学。翌年赴苏联及东欧诸国访问,并巡回经办中国工艺美术展览,回国后任该院中国画系主任。1958年调任工艺美术系主任,现任中国陶瓷美术史博士研究生导师。邓白擅长工笔花鸟画。其画构图严谨,线条遒劲,色泽妍丽,形神兼备,富有时代感和装饰性。为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作的《和平春色》广东厅的《岭南丹荔》《罗岗香雪》等是其代表作。工艺美术方面有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室内装饰等。在美术理论著述上亦较丰富,先后出版过《中国画论初探》、《图画见闻志注释》、《徐熙与黄筌》、《马远、夏圭》、《赵佶》、《潘天寿评传》、《中国古陶瓷的艺术成就》、《中国古陶瓷装饰研究》和《龙泉青瓷艺术成就》等书,主编有《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分册》(上卷),并参加过《中国陶瓷美术史纲》、《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丛书》等的编写工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吴谿(1906.3—1977.7)笔名吴茀之,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首领人。初名士绥,改名溪(溪),以字行,号溪子,别署广明畸士,又号逸道人。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人。幼承家学,酷爱美术,读书之暇,常临蒋南沙、挥南田工笔范本。1915年考取严州省立第九中学,名列第一。1919年拜陈友年为师,补习诗词、文史典籍。1922年进上海美专高科班,受吴昌硕大写意派的启发,改攻写意,深得奶庐神髓。毕业后,赴苏州第一师范和淮安中学执教美术,1928年出版《弗之画稿》,刘海粟题,“超逸高妙”。1929年回上海美专任教授兼沪江大学及附属中学美术导师。历任上海美专教授,杭州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工诗文书画,精研画论及古画鉴赏。工诗、文、书、画,擅长意笔花鸟画,对于国画理论及古画赏鉴,都有深厚修养。早年致力于蒋南沙、恽南田工整体系,弱冠至上海,曾受当代名画家吴昌硕、王一亭大写意画法的启发,以笔墨意趣为重,转爱白阳、青藤、八大、石涛及扬州八怪等奔放一路,深得社会人士好评,谓其笔墨健拔,气势磅礴,艳而不俗,多而不乱,有清丽超脱姿致。解放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师法自然和师我心的结合,从不似之似和无法之法中探求新风,努力反映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著有茀之画辑、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微随笔、吴溪吟草、茀之题画诗存等。1932年,与潘天寿、诸闻韵、张书旂,张振择五人组织“白社”画会,继承“扬州八怪”的革新精神,从事诗、书、画的研究,在沪、苏、宁、杭等地举办白社画展,出版白社画集。常与潘天寿出入上海诸收藏家之门,赏鉴历代名画真迹,眼界大开,艺事日进。在教学中,既能作画示范,又能阐明画理与画法,成为上海三十年代很受学生欢迎的名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在沪积极举办古今书画展,为捐募救国基金不遗余力。1939年赴滇任国立艺专教授,1941年8月任福建省立师专中国画教授,解放后,和潘天寿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校(即浙江美术学院前身)民族绘画研究室和彩墨画系工作期间,对民族绘画的研究和为学校鉴别、购进大量明、清书画珍品,作出贡献。1957年任国画系主任,紧密配合潘天寿对绘画虚无主义的批判,首创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的分科教学。强调中国画教学的独立性,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强调中国画造型是笔线造型,不赞成用明暗块面塑造的观念和方法作为中国画的造型训练内容;强调教书又教人,提倡人格教育。“文化大革命”中,作《篱菊图》、《松色不肯秋》,被诬为“黑画”,被批斗,于1977年7月26日逝世。吴弗之曾任浙江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常务理事。一生淡于名利,埋头于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擅长意笔花乌;间作山水、人物、走兽,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早年画风受吴昌硕影响甚多,后吸收青藤、自阳、石涛、李鲜诸家,自辟画风,形成丰润郁勃,炯娜多姿的独特风格在画史、画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在创作和教学之余,著书立说,著作甚丰。已出版和整理成册的除画辑、画集外,有《马远和夏圭》(与邓白合著)、《画论笔记》、《中国画十讲》、《画微随笔》、《吴豁吟草》、《义第之题画诗存》等。吴弗之工诗、文、书、画,擅写意花鸟,间山水。对于画论及古画鉴赏,都有较深修养。画初学蒋南沙、恽南田,后又取法青藤、八大诸家。书法遒逸、古朴。早岁毕业于上海美专,曾任教苏州第一师范和淮安中学。后与潘天寿等组织白社。历任上海美专教授、杭州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解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兼国画系主任,美协浙江分会常务理事。为民盟浙江省委委员。著有《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画微随笔》等。早期与潘天授等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创作和著述甚丰,为中国画的发展和培养美术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现代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是现代浙派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半丁,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半丁(有《陈半丁画册》),一字半痴,别署辟痴,又字静山。以字半丁行世。号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不须翁、老复丁、竹环、竹环斋主人、鉴湖钓徒、蓬莱山民、藐世头陀。室名一根草堂、五亩之园、竹环斋、莫自鸣馆。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14日出生。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谋生,十四岁就在兰溪一店当学徒。十五岁在转至钱庄学徒中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自言当时“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十九岁时随表叔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来上海于严小舫之小长庐馆拓印为业。20岁时赴上海,与任伯年、吴昌硕相识,后拜吴昌硕为师。40岁后到北京,初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后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擅花卉、山水、人物、走兽,以写意花卉最知名。除任颐、吴昌硕外,又师法赵之谦、徐渭、陈淳,吸收明清各家画法而独树一帜。作品笔墨苍润朴拙,色彩鲜丽、沉着,形象简练、概括,讲求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兼善摹印。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1970年1月29日卒于北京。陈半丁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写意花卉师承任伯年、吴昌硕,又师法陈淳、徐渭、石涛、李复堂、赵之谦诸家。书法以行草见长。作品有《卢橘夏熟》、《高枝带雨压雕栏》、《惟有黄花是故人》等。195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有《陈半丁画集》、《陈半丁花卉画谱》行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114条/12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