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沈迈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浙江湖州下昂乡竹墩村人。父瑞琳,母龚韵珊,均擅书画,有影印书画集及长喜斋论画诗印行。早年随母学画,后进上海震旦大学攻文学,获学士学位。曾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佥事科任职,参加过与苏联政府交涉收回领事裁判权及东正教教产谈判。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文科讲师、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北伐以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南京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因对政府腐败不满,愤而辞职,以卖画为生。曾与沈尹默合作开办书画展览三次,在书画界卓有声誉。1949年5月,沈迈士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任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又被聘为兼职画师。以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名誉理事、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是上海卢湾区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卢湾区政协常委。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沈迈士绘画师承家学,山水取法沈周,旁及诸家;花卉宗沈石田。并能指画。画风苍润,笔致雄秀。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著有“画家丛书”中的《王诜》,另有《沈迈士画集》传世。还长于书法,善作诗词。名人故事2011年是海派书画名宿沈迈士先生诞辰120周年。日前在“澄智堂”巧遇竹刻名家黄宏疆先生,作为沈老的孙女婿,谈起自己从一名排练教练“转业”走上艺术道路,他对沈老言传笔教、诲人不倦的情景至今不忘,深深怀念。宏疆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初刚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自己才30岁出头,觉得还年轻,又在沈老身边,就想学习书画艺术,那时沈老已过90高寿,见孙辈肯学自然高兴,便给他制定学习计划。除了每天练字习画之外,还让他学习古典文学和品读经典书画,每周要用古文写观赏心得,字数不论多少,但一定要交给沈老看。当时他几乎没有空余时间,一有空就忙着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再苦思冥想地完成作业,然后由老先生批改讲解,几年下来,使他学到许多知识,为艺术上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宏疆接着说,1985年冬至前夕,沈老已是95高寿,但思路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向沈老请教绘画的简约和复杂问题,沈老马上答道:“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各人的理解,简约要像欧阳修修史的名句:‘逸马杀犬于道’,复杂好比过年放焰火,越多越漂亮。”又问作画如何取法?沈老说:“取精用宏,博观约取。”还举例说明:“元代王蒙的山水画得繁密复杂但不塞迫,有气贯势足、浓郁苍莽之美,是国宝;而元代倪云林的山水画得‘逸笔草草’、删繁就简,有萧疏空灵、简约超逸之美,同样是国宝啊。就看你怎么去吸收,怎么去用了。”看到小辈好学,老人家非常开心,第二天还专门给自己写了一帧“博观约取”的条幅,并题款:“宏疆孙婿勤于问学,索书此句乃其心得也。”殷切教诲让宏疆终身受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孙悟音(1916.7—2002.1)别名孙汝,女,江苏吴县人。擅长中国画。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画教师、顾问。作品有《白鹇芭蕉》、《秋艳》、《金鱼》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沈绍伦(1935.7—)。上海嘉定人。擅长水彩画、宣传画。自学绘画,曾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青年美术研究班进修。1956年考入上海画片出版社任编辑。1957年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宣传画编辑,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水彩画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沈绍伦水彩画选集》。作品有《荷塘翠鸟》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上海青浦人。擅长连环画。1940年后曾从事电影动画及中学美术教学工作。1949年后历任上海新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科长、秘书。作品连环画《枯木逢春》、《木匠迎亲》、《寻人》、《三字经》,国画《三国演义》人物50余幅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又名弓玄。浙江镇海人。自幼习画,早年曾求学于上海白鹅绘画学校(由陈秋草创办)。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浙江《民族日报》美术编辑。1940年开始木刻版画创作。遂与野夫先后在浙江丽水、福建赤石经办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从事木刻用品生产与编辑出版版画讲义书刊,坚持通过通信联系方式对全国函授班的学员详尽答疑,积极致力于木刻版画的推广,壮大进步木刻队伍,培养了不少日后木刻运动和木刻创作的骨干成员。1946年,他在上海参加了“抗战八年木刻展”的筹备工作。1947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出任木刻函授班导师,并受聘于交通大学担任课外版画指导。长时间生活在内忧外患的革命风浪的漩涡里,见证了战争年代国统区人民悲惨生活的实态及各个历史事件的邵老,基于切身感受与真情实感,这一时期曾创作不少革命现实主义的木刻作品。其中尤以《街头》和《邹韬奋先生》两幅木刻版画最为著名,它们在中国新兴版画50年不平凡的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他参与了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的筹组工作,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后调至华东文化部从事年画、连环画改革工作。1954年调入中国美协上海分会担任业务组组长后,长期从事组织美术创作,学术研究与美术展览业务。工作之余,他以极大热情,创作了不少描绘新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和新生活的作品。继其早期木刻《街头》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他的套色木刻新作《改造荒滩》曾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美展”,年画《不让它吹倒》(合作)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年画二等奖”。他的不少作品,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数十年来,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要美展、版画展,曾赴苏、美、英、法、日、德等国展出,曾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国际有关机构与个人收藏。曾多次被国内、国际报刊、典籍所发表与辑入。其藏书票作品(见图)曾多次荣获“全国藏书票展”特别荣誉奖。1995年,他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邵克萍从艺55年画展”,向人们全方位而系统地展示了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辛勤栽培的累累硕果,其中几幅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描绘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新貌的气势磅礴版画力作,使人深觉震撼心灵。2000年,他向上海鲁迅博物馆捐赠出了自己历年来的版画原作65幅以及有关文稿、图书、资料,收藏于该馆设立的“邵克萍专库”,令人肃然起敬。他曾出版有《邵克萍版画集》、《上海新兴版画史》、《木刻的实习与创作》等专著。鉴于他对中国当代新兴木刻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1991年中国美协和中国版协授予他“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邵克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版画会副会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孙雪泥(1889.7—1965.7)又名鸿、杰生,字翠章,号枕流,别署枕流居士,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1917年创办生生美术公司,编辑《世界画报》,早期聘徐卓呆为编辑主任,后自任编辑主任。1928年,采用新制版工艺印刷《良友画报》,十分精美,很有声誉。1928年任中国画会常务理事。1931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又创办图画书局,出版儿童读物,同时首创绢扇面彩色胶印工艺,为印制国画团扇,在松江设有团扇制造厂。1945年后任会长。抗战前,在漕溪北路置地自建新厂房,引进半自动胶印机,1948年又引进哈立斯自动胶印机。1959年,因市政建设动迁,该厂并入中华印刷厂。1950年出席第一届全国出版工作会议。1953年至1958年间任上海画片出版社编辑部主任,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时被聘为画师。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农工民主党党员。曾于1962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1965年7月4日在上海逝世。五岁能剪纸,十六岁中科举,开始习画,临线装版画以及图案。一生专研绘事,工山水、花卉,尤擅鳞介、蔬果、梅花等。山水画继承云间画派,花果则宗明代孙克弘,所作风景和蔬果,淡雅秀逸,颇有韵致。作品有《花果山图》、《高山放牧图》等。作品有柳浪闻莺、春节欢度所见等。亦善于旧体诗,多写咏物之作,平易而富风趣,著有雪泥诗集。代表作《富春江上木排多》、《蔬菜梅花》入选1956年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西郊农事好》入选1960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渔业丰产》刊入《上海中国画选集》,《菜市归来》刊入《上海花鸟画选》。还曾主编《笑画》、《滑稽》、《俱乐部杂志》等画刊。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1971年6月1日,备受"文革"迫害的一代书法大师沈尹默,病逝于上海,享年88岁。沈尹默先生是陈毅先生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着有《二王法书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妻释义》等。出版主要书法集、字帖有《沈尹默法书集》、《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沈尹默入蜀词墨迹》等,约二十种。诗词著作有《秋明室杂诗》、《秋明室长短句》等。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书法

    职务

    画家简介:孙天仪(1890.12—1978)江苏扬州人。上海玉石雕刻厂工艺师,从事玉石雕刻六十多年。对于玉雕炉、瓶、彝、卤、尊、杯等产品有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设计制作的产品,造型稳重,古朴大方,纹饰多变,古色古香。曾为人民大会堂精心设计了一对青玉灯,受到好评。一九五六年选为蓬莱区政协委员,一九五七年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一九六o年当选为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一九六三年担任美协上海分会理事。设计作品有《珊瑚龙》等。孙天仪擅长仿古炉瓶的设计,对古代青铜器纹饰艺术的研究造诣尤深。他创作的青玉“宫灯”、碧玉“链条月琴瓶”和碧玉“周仲驹卣”等一批作品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艺术精品予以收藏。其中“宫灯”、“链条月琴瓶”作为国庆10周年礼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周仲驹卣”曾在北京、香港等地展览,受到中外宾客赞誉,后珍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珊瑚“独角龙”由上海博物馆收藏。他还善于识别玉石的性能、质地,对国内外数十种玉石材料十分熟悉。在设计制作时能按材定题,因料施艺。他的作品“独角龙”就是利用一支弯弯曲曲的珊瑚设计雕制而成的,使材料固有的自然美,经过艺术加工进一步显示出来。1962年,上海玉石雕刻厂为表彰和弘扬他的设计成果,举办了“孙天仪炉瓶设计图稿观摩展览会”,展出他当年设计的尊、爵杯、炉、鼎、彝、壶、瓶和天鸡等10个大类、22个花色图稿95张。上海炉瓶在全国玉雕艺术中自成流派。孙天仪则是“海派”炉瓶的主要创始人。他的作品造型稳重典雅,气度堂皇。青玉“宫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采用八角形流线条,方圆结合,以人物、山水等为器身画面,取凤纹、如意心纹饰器柱,八角层梯为器底;线条挺括,形象生动。他取中国古代青铜器、陶器、玉器的造型和纹饰之精华,应用于当代玉器。在继承传统的“虎面纹”、“龙纹”和“蔸纹”的同时,又发展了“云纹”、“香草纹”、“水浪纹”、“方花纹”和“雷纹”等百余种纹饰图案。他设计的炉瓶纹饰与造型融为一体,对称协调,浑厚庄重。碧玉“周仲驹卣”的卣盖是鱼鸟纹,卣身上半部是凤纹,下部是饕餮纹,并以细雷纹衬底,这些都是殷周时期的流行纹样,古色古香,与卣的器形相协调。加上雕刻花纹的高超技艺,线条宛如游丝,细入秋毫,平实板扎,清晰秀丽,更使作品生辉。孙天仪技艺全面、精深。他不但精于玉器设计、雕刻,而且还是位唯一善于玉器抛光的工艺师。1959年,他大胆改革抛光工艺,将氧化铬作添加剂用于玉器抛光工艺,增强了玉器光亮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58条/6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