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曾肇权(1927.1—)壮族,广西龙州人。擅长雕塑。1953年毕业于华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历任广州佛山石湾陶瓷创作室、广州雕塑工作室创作员、创作组长,高级美术师。作品有《母子猩猩》、《荣誉》(合作)、《李明瑞、俞作豫烈士像》等。《黄鹂的故事》参加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出版有《曾肇权雕塑作品集》。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郑观(1931.10—)湖北武汉人。擅长雕塑。1953年在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专雕塑系,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雕塑研究班。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作品有《延河摇篮曲》、《林则徐》、《蔡文姬》等。 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叶国良,1938年生,男,汉族,广东省龙川县人,1960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1985年加入全国美协,1987年当选江西省美协常务理事。高级美术师,雕塑家,广州美术中学高级教师。作品入选第四、六、七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城雕展及多届省美展,获江西省美展奖多次。曾在江西文艺学院任教。南昌市美术公司、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创作员。作品有《生命在于运动》、《革命年代》、《方志敏纪念像》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潘思伟,雕塑家。广东南海人。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的设计和制作。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1941年随画家黄少强学画,毕业于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曾在华南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工作。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及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汕头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全国美协常务理事。曾从岭南派画家黄少强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编辑本段社会兼职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的设计和制作。作品有《艰苦岁月》、《怒吼吧!中华》等,《白求恩像》(合作)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铜雕《开荒牛》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潘鹤水彩纪游》。广东省政府为其建立“潘鹤雕塑园”。年青时曾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称号。其艺术成就载入前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的《中国美术史》。编辑本段石雕作品参加上海城市雕塑国际研讨会,代表有英、美、德、法、意、日、俄、挪威雕塑家十二人。重作《当我长大的时候》石雕。开始创作《詹天佑纪念碑》。1979年潘鹤创作了广东省珠海市的著名地标《珠海渔女》。受国务院组团赴香港为97香港回归纪念像选点。受聘为97香港回归美术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及97香港回归雕塑大展艺术主持人。与雕塑系老师赴俄罗斯考察。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创作《陈嘉庚》铜像。为佛山创作桂华公园石景宜藏书楼环境雕塑群。为天津平津战役馆创作《周恩来》铜像。广西钦州港《孙中山》立像安装工程落成。创作《李萍》石像。为北京芦沟桥重塑《怒吼吧!睡狮》8米高铜狮。完成上海《无名烈士》石像安装工程。为天津制作《周恩来、邓颖超》双人全身石像。省美术馆展出潘鹤雕塑、油画、水彩一百件,共三个展场,展期半年。在2007年,潘鹤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与越秀东山少年宫的同学们举行了一场名为“与大家同行”的雕塑图画展.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赵蕴修(1915.1—)广东台山人。擅长雕塑。40年代初毕业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随刘开渠当助手。历任国立艺专讲师、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女少先队》、《二七大罢工》、《苏兆祯革命烈士》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胡博(1935.9—)广东新会人。1935年生于杭州,父母均毕业于燕京大学,父亲曾任上海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许是因为家学渊源,胡博先生给人的印象总是沉静而淡然,是一位勤于思考又善于思考的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先后任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佛山陶瓷研究所创作员、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1947-1953年就读于广州培正中学,从吴馥余、杨秋人先生学素描,从李素心先生学钢琴;1953-195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从程曼叔、萧传玖先生学雕塑,从胡善余先生学素描,从颜文梁、黄觉寺、金冶、王伯敏先生学理论;1958-1964年入湖南艺术学院工作,期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海陆丰农民自卫军》群像;1964-1978年,调广东佛山陶瓷研究所,期间创作的十余件陶瓷动物雕塑在北京展览,获刘开渠、华君武等先生好评;1978年调广州美术学院,期间创作《樊于期》,获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主要作品:《怀抱》、《鹿鸣》(合作),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烈士墓前》,入选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合力》,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樊于期》,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奖;及《喜开镰》、《本真态》、《一个朋友的肖像》、《晨》、《唐人诗意》、《大虎》等。论著:《雕塑之思》、《空谷足音》(合作编著)。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林毓豪(1940—1997),海南崖县(今海南省乐东县)人。著名雕塑家。1940年9月5日出生于海南岛黄流镇,家境贫寒。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同年分配到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70年调往广州雕塑院从事专业创作,为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广东省六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粤海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顾问,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海南大学客座教授。1981—1990年举办过四次个人作品展和两次联展。至今已有百多件作品分别参加国内外各类型美术作品展。分别获省市及全国性大奖20多次,多件作品被国内外收购和收藏。根据不完全统计,已在国内外百多家刊物发表作品千余件次,发表评论文章13篇。作品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世界雕塑全集》等,个人资料及作品载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选集》、《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多部艺术辞典和名人辞典,出版有《林毓豪雕塑集》、《林毓豪(广东美术家丝书)》等。至今,雕塑作品有300多件,代表作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原稿、《鹿回头》、《新花》、《奶汁》、《李纲像》、《孙中山胸像》、《鉴真登岸》等,其中已落成的大中型室外雕塑、纪念碑有30多件,分别耸立在南京、西安、广东、海南等地。水彩画有500多张,代表作为:《生命之诗》、《石体浮想#8226;自然#8226;人》等石体系列和树体系列。其雕塑隐秀耐看、内涵丰富。水彩画富有哲理性。由于多年刻苦创作,1978年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文化工作者,授予1981年度和1983年度广州市劳动模范,1982年度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并受记功奖励。广东电视台、电台,中央电视台,广州电台、电视台,海口电视台等多次播放过他的专题节目、专访以及展览、创作、社会活动等新闻报道。1993年6月被授予世界书画名人荣誉称号。1997年1月12日在广州病逝。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顺德人,1939年12月出生于南雄,祖籍广东顺德。195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做雕塑,1978年开始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期间于1980~1982年受文化部派赴意大利进修,并参加卡拉拉国际雕塑交流会,作品《少女像》获第二名。1980年——1982年受国家文化部派赴意大利进修雕塑。1981年参加“卡拉拉国防雕刻交流会”获第二名。历任广州美院雕塑系主任、广州美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院长、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美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39年,生于广东南雄县。1944年,南雄论陷,举家逃难到粤东平远县。1945年,参加抗战胜利火炬游行。1949年夏,举家迁回广州。1950年,父亲病逝,家贫,卖过香烟糖果。1955年,赴武昌读中南美专附中,开始美术的正规训练。附中四年,受苏联美术影响,打下扎实的素描基础。对油画产生浓厚兴趣,画了许多风景写生。附中四年,年年下乡,打下了生活基础。附中四年,打下了艺术创作基础和理论基础。1958年,随校回广州。学校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下乡四个月,宣传大跃进、人民公社,画了大量壁画、连环画和宣传画。1959年,被附中保送升入学院,选择雕塑专业,一年级创作《女生产队长》,《人民日报》发表,深受鼓舞。二年级创作《春》。三年级创作《民兵》。四年级创作《新娘》(石)。五年级创作毕业创作《年青人》。1964年,美院毕业。分配到省二轻厅工艺研究所,从事工艺雕刻厂的辅导工作,也搞过刺绣稿和扑克牌的设计。1966年,参加雕塑系的《圣婴院》泥塑创作。1967年赴南昌与唐大禧、刘仁毅等人创作《世界革命》,《中国革命》两组雕塑。1968年在广州参加大型毛主席像的创作及农讲所陈列馆的革命题材雕塑创作。1974年在广州农讲所旧址与潘鹤、唐大禧合作雕塑《占领总统府》,合作国画《创业者》;1975年与潘鹤合作创作《大刀进行曲》;1976年创作油画《1976-周总理像》,创作雕塑《学员农村调查》;1977年与熊德琴合作油画《毛主席与杨开慧》。1978年在北京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大型群雕创作;在军事博物馆参加《铜墙铁壁》创作。调广州美术学院任教。1979年与潘鹤合作大型雕塑《广州解放纪念像》。赴杭州浙讲美术学院参加出国留学考试。1980年由文化部派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主要学习石刻与铸铜技术。创作雕塑《农民》、《补天》、《小提琴》、《海风》等,并亲自铸铜。画了一批油画肖像。参加“卡拉拉国际雕刻交流会”获第二名,作品被当地收购。赴巴黎考察。1983年与潘鹤、胡传、潘雷合作中国大酒店外墙大型鎏金壁画。为中国大酒店大厅创作《奔月》、《射日》、《补天》、《盘古》四幅浮雕。创作《海边》(铜),《花城文学奖》(铜),《花城翻译奖》(铜)。1984年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创作珠海石景山雕塑群。为《羊城晚报》创作雕塑《金羊奖》,与潘鹤合作。1985年创作《珠江女》,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为海南红光农场创作《橡胶工人》(铜)。1986年为南雄烈士陵园创作《陈毅像》(石)。创作雕塑《奥林匹克之光》,获“全国体育美展”优秀奖。为惠州市创作《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东江女游击队员》(石),与潘鹤、李汉仪、张松鹤合作。为珠海市创作《苏兆征像》(铜),与李汉仪合作。为深圳市创作《友谊泉》(铜),与潘鹤合作。为广州市人民公园放大《新娘》(石)。1987年创作《希望》(鲁迅像)。为深圳博物馆创作《开拓者》(铜)。为流溪河水库创作《流溪河》(铜)。为香港友人创作《印第安人像》(铜)。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1988年为广州起义纪念馆创作《张太雷像》(石)。为鸦片战争博物馆创作《陈连升像》(石)、《节马》(铜)。为印尼友人创作铜像,为新加坡友人创作石像。为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创作《怒吼吧,中华》大型铜雕,与潘鹤、程允贤合作。理论散文集《在米开兰哲罗的故乡》一书出版。1989年为井冈山烈士公园创作《袁文才像》(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岑南佳果》浮雕四幅(铜),与刘仁毅合作。为江门幼师创作《园丁》(石)。为东莞理工学院创作《勤学》(石)。1990年为湛江市创作大型城雕《风正帆悬》。创作雕塑《千年》(铜)、《大洋》(石)、《大漠》(石)、《醉》(石)、《土地》、《初夏》(铜)、《射日》(铜)、《钢琴》(铜)、《大提琴》(石)。在香港中华文化中心举办“梁明诚吴海鹰雕塑油画展”。被选为广东美协副主席。随广东美术家代表团赴美考察并举办展览。1991年被任命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为广州美术馆创作石雕《醉花》。在德国美因茨博物馆举办“中国美术家代表四人展”。赴港举办“中国六位雕塑名家作品展”。1992年被任命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广州美术馆创作雕塑《观音》。为广州中山大学创作雕塑《洪秀全像》。为华南理工大学创作雕塑《一滴水》。1993年为东莞创作城雕《荷花》。为东莞清溪镇创作城雕《鹿城新世纪》1994年为肇庆七星岩创作《掌上明珠》(石)。为斗门市创作《世界妇女年》(铜)。为深圳创作《春天》(铜),后再赠新疆克拉玛依市。参加全国美代会,当选理事。1995年为湖南常德市师范学院创作《向未来》(铜)。为中山科学馆创作《蔡继友像》(石)。为新会市华济中学创作《梁华济像》(铜)。在北京主持“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展”,展出学院绘画、雕塑、设计作品千余件,包揽整座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任全国美展评委。1996年为“广州雕塑公园”创作《羊柱》(石)。为广州雕塑公园放大《海天》(铜)、《独生女》(石)为湛江图书馆创作外墙浮雕。赴日本东京女子美术大学举办展览,与该校建立姐妹学校关系。任全国体育美展评委。1997年为平津战役纪念馆创作《朱德像》(铜)。为东莞银城大厦放大《风浪》、《掷铁饼》(铜)。为清新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创作《金钩》(钢)。1998年为星海音乐厅创作《冼星海像》(铜)。为星海音乐厅放大《大提琴》(石)、《小提琴》(铜)、《钢琴》(铜)。为广东美术馆放大《风浪》(铜)、《海天》(铜)。为广州师范学院创作《陶行知》(石)。为广州教育学院创作《陶行知头像》(石)。赴俄罗斯考察。1999年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创作《自在》(铜)。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创作《十二花神柱》(石)。为广州市艺术博物院外墙创作《岩画浮雕》(石)。任全国美展评委。2000年6月,从院长岗位退下,身心得以解放。为韶关博物馆创作外墙浮雕《马坝人,韶文化》(石)。创作《采花归去》、《勒马》、《春》、《夏》、《摩西》、《高原》、《冼星海头像》。与吴宗建合作汕尾大型浮雕。任体育美展评委。2001年为番禺创作城雕《起飞》、《三色花》、《红莲》(不锈钢)。为上海市知识大道创作《华罗庚》、《关汉卿(铜)。受聘汕头大学客座教授。受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与潘鹤赴香港新图书馆举行雕塑展。2002年为广州马思聪纪念馆创作《演奏》(石)。创作《珠江母亲》。创作《高原之春》、《上马》、《信马》。创作《观音石》,创作另一座《冼星海》。作品《人》入选参加巴黎“中国当代美术展”。2003年为飞来峡水利枢纽创作大型雕塑《兰飘带》(不锈钢)。为河北北戴河体育公园创作《掰手腕》(铜)。为广州美术学院创作《胡一川像》(石)。为广东美术馆放大《新娘》(石)。出席全国美代会。2004年创作亲情系列《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创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创作《欢迎》。为广州小洲村创作大型雕塑《瀛洲》。创作“公园风景系列”《冷战》、《亲热》。创作《大陆与海岛》。创作气象系列《台风》、《大雾》。创作抗非典大型纪念碑《保卫生命》。任全国美展评委。2005年创作气象系列《雷电》、《大雪》。为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创作大型浮雕《百色起义》(石)。为百色起义纪念馆创作《跳崖壮士》。为百色起义纪念馆创作《韦拔群胸像》、《李明瑞胸像》、《张云逸胸像》。为花都创作《洪秀全像》(铜)。为北京华世纪坛创作《孙子》(铜)。历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广东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1989年至今,历任各界全国美展、省美展评委。享受国际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在米开朗基罗故乡》一书,论文在各报刊发表。雕塑作品有一百余座(件),代表作有:《新娘》、《人》、《大提琴》、《钢琴》、《海风》、《海天》、《醉花》、《风正帆悬》、《冼星海》等。作品《珠江女》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少女》获1981年意大利卡拉拉国际雕塑交流会第二名。出版有《在米开朗琪罗的故乡》、《梁明诚作品选》等,共计雕塑120余座(件),分别置放在广州、北京、长春、深圳、珠海、福州、宁波、东莞等城市及博物馆、美术馆,部分为海内外人士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李汉仪(1932.4—)广东东莞人。擅长雕塑。1953年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雕塑组毕业,1956年中南美专雕塑系毕业。历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教研组长、系副主任、教授、研究生、留学生导师。作品有花岗石雕《烽火年代》(广州人民公园)、《珠江岸边》(广州雕塑公园),浮雕《浴血淞泥》(合作)(广州十九路军烈士陵园)。室内作品有《水乡女民兵》、《珠江岸边》、《弓》、《阿诗玛》。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出版有《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李汉仪作品选》。历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南美专)雕塑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创作教研组组长、副系主任、雕塑艺术研究室副主任、雕塑艺术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导师。曾任珠海市城市雕塑顾问、,中国雕塑壁画总公司艺术委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州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在艺术创作上喜欢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抗争力量;同时又喜欢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创作有雕塑《搏斗》(1956年湖北青年美展一等奖,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木雕《珠江岸边》、《水乡女民兵〉》(中国美术馆藏),大理石雕《烽火年代》(广东美术馆藏),玻璃钢塑像《弓》(中国奥委会藏)和广州美术馆藏红粉石像《阿诗玛》等。主要城市雕塑创作有4500CM×480CM大型花岗石浮雕《浴血淞沪》(合作);花岗石雕像《烽火年代》(第2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珠江岸边》、铸铜像《东坡笠屐》、《容国团》、《弓》、红粉石像《工程师的眼睛》、不锈钢着色像《火凤凰》等30余座分布省内外。出版有《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集—李汉仪作品选》、合作主编《中国高等美术院校雕塑集—广州美术学院分卷》。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庄稼(1931.6—) 别名庄礼泰,广东普宁人。擅长雕塑。毕业于师范。1949年后工作于华南文工团,广州人民美术社。广东佛山市石湾美术陶瓷厂副厂长,二级美术师。作品有《唐太宗》,《诗圣杜甫》等。1931年生于广东省普宁县,1953年起拜刘传为师,从事石湾陶艺创作,曾任石湾美术陶瓷厂副厂长兼创作室主任,1988年与刘传、曾良、黄松坚、刘泽棉、梅文鼎、廖洪标一起,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庄稼大师曾多次随国家美术家代表团出访波兰、匈牙利、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退休后创办“陶花源陶艺创作室”,继续从事陶艺创作,培育后辈,对佛山陶瓷,乃至中国陶瓷贡献良多。53年的艺术生涯中,庄稼大师创作了许多陶塑作品,代表作包括《唐太宗》、《诗圣杜甫》、《弃官寻母》、《桂酒献擎天》、《塔吉克姑娘》、《丝绸之路》、《文姬归汉》等。不少作品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中国工艺珍品奖等奖项,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1997年3月,中央电视台在“东方之子”专题节目中,介绍了他的艺术成就。【庄稼先生】在陶艺理论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把撰写《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雕塑分集专论《二十世纪的中国陶瓷雕塑》的重任交给了【庄稼先生】。该专论内容涉及我国陶瓷雕塑的历史渊源、近百年的发展概况和艺术成就、各大陶瓷产区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知识面广、写作难度大。博学多才的【庄稼先生】大师放下手头的陶艺创作,历时一年半圆满完成,受到了广泛好评。 

    居住地区
    广东/佛山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87条/9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