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李克弱(1916.8—2001.1)别名刘圻,河南淮阳人。擅长年画、动画。1936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学习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从事解放军部队美术工作。历任《战士画报》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辑、导演、编剧等职。作品有《司马光破缸救幼童》、动画片《人参果》、《大闹天宫》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方增先,男,浙江省浦江县横溪镇西塘下人,(今属兰溪)。汉族,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作《粒粒皆辛苦》。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当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大学讲席教授。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西塘下村(今属兰溪西塘下村)。父亲方自成,原为当地小学教师;母周云鹊,家庭妇女。1934年去离家二里路的通津桥村外婆家住。读《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等。1943年就学通津桥私塾。由于私塾陈先生指点有方,接受并喜爱上中国古典文学,能阅读《唐诗》、《古文观止》等。1949年7月,考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作品在春季全院创作评比中名列前茅。秋,全院赴安徽皖北,参加两期土改。1953年夏,毕业于绘画系,毕业创作画油画《师与徒》。留校,转入本院创办的研究生班,指导老师为油画家黎冰鸿。1954年夏,研究生班毕业,分配入新创设的中国画系。后随同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敦煌考察队赴千佛洞,研究、临摹壁画三个月,又深入草原藏区写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时年春,由指导老师叶浅予、邓白、史岩、金浪带队,随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组织的文物考察队,赴敦煌千佛洞考察、临摹,为期三个月。7月、8月,在兰州天祝藏区深入生活,画彩墨画《拾蘑菇》。9月,回杭州创作《粒粒皆辛苦》。同年,黄宾虹去世,在吊唁仪式中作水墨画《黄宾虹像》。1956年,《粒粒皆辛苦》随中国画展去民主德国展出,并发表在该国美术杂志封面上。秋,去上海中国画院进修中国画,从指导老师王个簃研究吴昌硕派花卉四个月。1958年,随学生入农村现场教学,画大量速写。开始深入研究人体造型结构,结合教学,以线描作素描,试行中国画专业素描。夏,在浙江海宁海边农村现场教学,画海塘工程《驯服大海》。1960年,在浙江嵊县现场教学,画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速写。回杭州后创作《浙西三秋》。同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作水墨画《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63年,写《怎样画水墨人物画》。此书为新水墨人物写生技法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因而大受群众欢迎。1973年又再版,共出版几十万册。1964年创作《说红书》。1965年,《美术》第2期发表马贡戈撰写的《〈说红书〉的艺术成就》一文,指出《说红书》一画在艺术上是新人物画中最突出的代表作品。秋,因胃病加剧,去杭州屏风山疗养院治疗。1974年为画《艳阳天》插图,赴北京郊区密云县,搜集素材。1975年完成《艳阳天》水墨插图三十幅。这些插图后来由北京、上海、河北三地的出版社出版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单行本。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两项提案:一是建议恢复黄宾虹纪念馆,二是建议建立潘天寿纪念馆。(两项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第二年潘天寿纪念馆筹建。1979年被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工农兵画报》出《方增先作品选》专刊。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丛刊》上发表论文《人物画的造型问题》,针对全国各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人物专业基础课,首次提出必须改革的专论。创作《孔乙己》插图三十幅。1981年《美术》第9期发表江丰为《方增先画集》序撰写的《要突破中国画的无人之境》一文。1982年赴绍兴农村小镇,画《乡镇早市》。7月,浙江日报》刊登《方增先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文(来永祥撰文)。9月,香港《文汇报》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作品及《方增先人物新作》一文(马克撰文);《迎春花》第1期人物专号刊登《粒粒皆辛苦》、《孔乙己》、《艳阳天》插图、《李时珍》等作品及《为当代人传神写照》一文(马克撰文)。10月,《浙江画报》刊登《人物画家方增先》一文(郑朝撰文)。1983年,入上海中国画院。11月,安徽《画刊》刊登古装人物《深山鸟语》、《咏梅》、《步月》等。7月,赴青海玉树州藏族草原。9月,又赴青海藏区泽库草原。10月,画《帐棚里的笑声》。《中国文学》第9期刊登《屈原》、《牧牛》、《海燕像》等作品及《人物画家方增先》一文(李瑞林撰文)。198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帐棚里的笑声》参加全国美展,获上海地区优秀奖。同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随上海文化局文化代表团赴日本参加日本富山北陆书道院活动。台湾《雄狮美术》刊登作品《屈原》、《海燕》。1984年1985年7月,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深玛曲大草原。1985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1986年2月,再赴甘南夏河拉不楞寺庙会。8月,山东《艺术天地》刊登《方增先和他的水墨人物画》一文(徐虹撰文)。上海《书与画》第3期刊登《方增先近期水墨画》一文(吴亮撰文)。1988年10月,携上海近现代中国画展赴法在马赛、里昂展出,并参观巴黎主要博物馆。1989年7月16日《羊城晚报》发表《母亲》。10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美术创作的新收获》一文(邵大箴撰文),对《母亲》一画作评论。《母亲》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获银质奖、齐白石奖。1990年,香港《收藏天地》一文刊登《方增先简论》一文(徐虹撰文)。《美术》第5期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世界》一文(徐虹撰文)。6月,《香港明报》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人物》(周天黎撰文)。以上海文化代表团团长身份携中国画、版画、摄影作品赴日本横滨办展。1991年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授予该院终身董事和国际顾问。时年《母亲》获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奖。《美术》第2期刊登《方增先随访录》一文(陈秋田录)。5月,携上海中国画展赴澳门办展。6月,赴珠海创作古装巨幅作品《古文士图》,至12月,画成六十幅。同年11月辞去上海画院副院长一职。1993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受聘为上海大学讲席教授。1996年举办第一届上海双年展,任艺委会主任。1998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1998年举办第二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融合与拓展”,以水墨为表现形式。1999年被选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2000年举办国际性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日本NHK电视台专场播放节目近一小时。进入积墨画的探索,画《大山的回忆》。2001年用积墨法画《闲看行路人》、《行行复行行》。2002年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以“家”为主题的室内家居设计展,全国各艺术院校都参与,任展览总策划人。用积墨法画《家乡板凳龙》。参加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系列展——上海作品展。2003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草书兰亭序》。2004年获文化部文学艺术成果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草书后赤壁赋》。2005年画《穿旧裘皮的人》。作品参加在浙江潘天寿纪念馆举办的浙派人物画文献展。2006年举办跋涉者——方增先艺术回顾展。200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方增先》画册,《方增先图文回顾录》。创作《祭天》。2009年8月,完成《晒佛节——祈福》。浙江美术馆举办“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方增先人物画》。2010年举办“行行复行行——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于中国美术馆。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2月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慕白(1913.8—1991.4)浙江海宁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年画。1928年入上海稚英画室学习月份牌年画。他和金雪尘两人为“稚英画室”的顶梁柱。“稚英画室”早期,由杭稚英画月份牌中的人物,金雪尘为之配背景。后来李慕白的人物画得越来越好,杭稚英就让李慕白同金雪尘搭配合作,自己退居组织指导构图,担任对外联系工作。杭稚英对李慕白尤为重视,将自己的小姨嫁给李慕白,结为姻亲。1931年李慕白从师杭樨英、陈秋草学画。1949年后曾参加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室内壁画创作。1954年受聘为上海画片出版社特约年画作者。1956年受聘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约年画作者,并创办慕白画室,培养青年年画作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51—1952年全国新年画评奖中获奖;《采莲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武松打虎》1961年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与金雪尘合作的《女排夺魁》获1983年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和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誉奖章。1985年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荣誉奖。有《李慕白、金雪尘年画选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汪观清(1931.2.21—)安徽歙县人。笔名耕牛莘堂主,自幼酷爱丹青,后到上海拜师学画,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历任上海十一联出版社美术编辑,新美术出版社专业连环画创作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黄山画院名誉院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汪观清,生于徽州,旅居上海,遂为沪上歙人,其弱冠涉乎知命,注重生活速写,创作连环画三十余年,所作画稿盈屋,长篇连环画《红日》获全国二等奖。名重南北,旋而潜心国画,注重墨韵,强调动感,自有造诣,1985年曾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1987年、1988年应邀两度到日本讲学和举办画展。先后有十三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原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又为中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黄山书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百草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民盟书画院院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退休后,曾旅居美国,加拿大多年。汪观清曾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名重南北,其作品《红日》、《雷锋》、《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南京路上好八连》、《斯巴达克》、《从奴隶到将军》等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环画《红日》,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画《爷爷把钟拆坏了》参加1960年全国美展;他致力于国画艺术的创作和探索,注重墨韵,强调动态,笔下的山水、人物极富情趣和个性,尤以画牛出名。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印尼、美国、德国、加拿大及中国台湾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汪观清画集》、《怎样画牛》、《名家教画》等画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赵宏本(1915—2000),号赵卿,原籍江苏阜宁,生于上海;幼年临摹《芥子园画传》自学绘画。1932年,到上海民众书局投师学画连环画。初仿连环画前辈朱润斋的风格,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早期的代表作有《海京伯大马戏团》、《七侠五义》等。1937年,进业余日章夜校读书,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他十分重视连环画思想内容的选择,连续创作了《海国英雄》(郑成功的故事)、《戚继光》、《张巡殉国》等赞颂民族英雄,抨击侵略者的作品,以及《雷雨》、《弱女》等进步的现实题材的创作。1939年脱离业师独立创作谋生。四十年代,曾以张弓为笔名在《生活知识》半月刊上发表揭露日冠侵华暴行、支持反内战、反饥饿运动的政治讽刺画;1940年,赵宏本出面组织了连环画人联谊会,并协作绘制了《嘉定三屠》等宣传反暴政、反侵略的连环画。后又绘制了《阿Q正传》、《表》、《上海即景》、《天堂与地狱》、《爱迪生》、《少年笔耕》(摘自意大利名著《爱的教育》)以及《史可法》、《梅花岭》、《扬州十日》等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1943年与周杏生合作,坚持绘制《小快船》、《秋海棠》、《桃李劫》、《醒狮》、《咆哮的许家屯》等。此外,还曾把某些现实生活现象改编为古装故事,以讽喻现实,如《忍无可忍》、《报应到了》、《文武财神》等。他的这些内容健康、艺术性强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在连环画同行中也获得了较高的声誉,被称为连环画四大名旦之一;1945年后,上海成立连环图画、小说业改进研究会,赵宏本被推选为负责人之一。他还同纱厂工人一起参加护厂斗争,并编绘了《护厂斗争》的连环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创作了《赵一曼》、《血泪仇》、《救灾》、《英雄树》、《武松醉打蒋门神》、《将相和》、《白蛇传》、《桃花扇》等一大批连环画;1949年5月任上海新声出版社社长,组织创作出版新连环画,并参加创立上海市连环画作者联谊会,当选理事长。1950年调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任连环画组副组长;1951年调任华东人民出版社连环画科副科长。1952年调任新美术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1956年起一直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连环画创作室主任。1962年他与钱笑呆合作创作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翌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时被评为一等奖,后又以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出版发行;198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野间儿童画、插图比赛三等奖,1985年离休,2000年去世,享年85岁。赵宏本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从事连环画创作50余年,创作出版连环画350余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韩敏,浙江杭州人。1929年出生,幼承庭训,耽心翰墨。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从事连环画、年画创作,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上海书画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先後赴新加坡、澳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影响广泛。1952年起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擅长连环画,作品《郑板桥》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孩提时代,他随父母从西子湖畔的杭州迁至沪上的泰安路,那时此处还是城乡结合处,有青青的田野,潺潺的小河及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的农家小院,在从父学画之余,这片田园可是他童年时的乐园,抓蝈蝈、掏雀窝、捕蟋蟀、粘知了。而今一个多甲子过去了,朝花夕拾,童心不泯的他将这儿时记忆中的花鸟草虫再现于腕底笔端,为当代艺苑奉献了一本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生命感悟的《韩敏花鸟草虫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已年届七十又七的韩敏先生又有返朴归真、重回田园之意;他长期寓居于海上千年古刹龙华寺的一隅“塔影院”,日有翠竹蕉叶小鸟啼,夜有青灯黄卷诵经声,可谓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使他能超然于尘嚣俗事而专心致力于翰墨丹青,正是在这种“心远地自偏”的幽逸清寂的环境中,他所创作的这批花鸟草虫画,一如他的人物画那样,依然保持了华润、精致、典雅、诗化的笔墨追求和艺术品位,使人可赏、可读、可品。正是凭借着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精湛的造型能力,韩先生的花鸟草虫画构图饱满和谐而疏密自如,具有一种勃发清新的田园氛围,其红花绿叶或奇木秀石大都以阔笔挥洒,水墨晕染,重彩敷色,因而显得气势豪放而气韵雄浑,气息畅达而气格爽健,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娇艳妩媚的芍药、清香飘逸的兰花、绿叶纷披的修篁、格高韵清的荷花、疏影横斜的老梅等,充分展示了国画大写意的艺术表现力,突出了其笔墨形态意趣和色彩变幻效果,从中可见他对青藤、八大、板桥、苦铁、伯年等人画风的继传与开拓。是上海画坛韩氏五兄弟之老大由右至左(韩敏韩山韩澄韩伍韩硕)韩先生所画的鸟虫则十分精致、精微而精到,大都采用了一丝不苟的工笔勾勒,达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境界,深得白石老人神韵。如他画的螳螂、蜻蜓、蟋蟀等纤毫毕现,形态生动逼真,特别是知了羽翼上细细的纹线、头部上的黑色折光等都——一画出,可见功力造诣之深厚。记得笔者在年前的一篇文章中谈到韩先生能在一粒米上写10个字,韩先生读后想此功久没练矣,随后特地找了一粒米在上面书写,然后欣喜地告诉我说:此功没废,至今老夫依然能写10字矣。韩先生画的鸟类姿态灵动、形神相畅,注重于头部的精心勾画,因而极富情性。如翠鸟、竹雀、鹌鹑、飞燕、鹦鹉等造型生动、动感强烈,散发出郁勃的生命气韵。今岁时逢乙酉鸡年,韩先生此本画集的开卷压卷之作均为雄鸡,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从大红的鸡冠到金色的羽毛,都缜密勾勒,神采盎然,背衬以青翠的修竹,一派清新的阳刚之气扑面而来。韩先生熟谙诗文,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且擅长板桥六分半书,笔墨秀雅俊逸。在这本花鸟草虫集中,每一幅画都精心配置了古典诗文,从而增强了画面的内涵意境,如《知了墨竹》图上题诗曰:“邻家种新竹,时复过墙来。一片青葱色,居然为我栽。”从而使尺幅丹青弥散出浓郁的诗情,提升增强了作品的美学内涵,使画、诗、书相得益彰,令人味之无极,诚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韩敏连环画代表作有《郑板桥》、《黄冈竹楼记》、《紧急货物》。《郑板桥》参加1984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紧急货物》参加上海首届架上展览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俞云阶(1917.1—1992.5)现代著名画家。江苏常州人。1934年报考苏州美专,为校长颜文梁破格录取。1939年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吕斯百、黄君璧,1941年毕业。精于油画,兼长中国画。1942年在重庆举办个人中国画展。曾任国立艺专、苏州美专西画教授。1956年被推荐在北京进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进修。1957年被错划“右派”。1960年起在新创立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1965年入上海油画雕塑室从事专业创作。1979年经彻底平反,为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艺术顾问,上海画院兼职画师。1980年应邀赴日本讲学。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油画代表作有《嘉陵江边》、《吾国吾民》、《笛声》、《孵》、《巴金像》等。画风写实,注重表现现实题材。1956年所作油画《日日夜夜》,是新中国首次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的作品。1982年与夫人、油画家朱怀新在上海、南京、福州、南昌等地举办双人画展。198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俞云阶油画中国画展览”。出版有《俞云阶油画辑》、《俞云阶中国画、油画作品选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谷虹(1923.12-1988.11.15)原名怀深,笔名白芒,可风,福建永定人。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苏南日报》记者、编辑。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研究生班,分配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干部。1963年调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1943年起发表木刻作品计200幅左右,1947年所刻《失业者》为日本美术馆所收藏,并刊于内山嘉吉所选编的《中国木刻集》内。1948年曾刻《控诉》。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苏南日报社记者、编辑、画刊主编。不久入浙江美术学院为研究生。1953年入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画过连环画《反抗的火》、《红旗兄弟》。改编过的连环画文字脚本有《渔岛风云》、《苏联妈妈》、《机智的少年》等。所刻《拖拉机开来了》、《苗家的早晨》、《筑窑》三幅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他如《勇士唐诃》、《修筑江堤》、《传艺》、《石工》、《寂静的黄昏》等均为力作。撰写的美术评论有《艺事随录》、《思想·生活·政策》等。1979年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任美术编辑。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游龙姑(1923.8—1993.9)女,福建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宣传画。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曾任军政大学文工团员、美术教员、总政文化部美术创作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先后创作宣传画、年画、中国画、水彩画及油画百余幅,并出版或发表,或参加展览。代表作有宣传画《支援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1962年以中外文出版在国内外发行,并被日本东京讲谈社收入《现代世界》第一卷以彩版刊出。1991年所作宣传画《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获全国宣传画展三等奖,并以彩版刊于《美术》杂志1991年第10期。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郑家声(1933.12—)浙江宁波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1950年为上海大达书局学习生,1952年进新美术出版社,1956年并入上海美术出版社,任连环画创作员。曾任上海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作品有《智激美猴王》、《真假猴王》、《黑鹰骑士》、《毛主席在陕北》、中国画《永不生锈》、《喜看群山多一条》等。出版有画集《红楼梦》、《牡丹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