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以时别名以石,四川大足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196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雪夜上梁山》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优秀奖,《摇篮》(合作)、连环画《寻找巴山游击队》、《水浒》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论文有《浓郁的生活·朴实的艺术》、《在传统与现实中选择》、《俗文艺的高层次发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叠泉(1937.3—1994.1)四川邻水人。擅长版画。196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四川美术学院教师。作品有《农区新景》、《哺育图》,主编有《中日藏书票作品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龙生,1944年生于四川重庆。现为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于南京林业大学就读。1981年(四川及全党建党六十周年美展)油画《阳光下》获优秀奖、1982年油画《阳光下》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1983年《香港第一届四川油画展》、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油画《寄托》获优秀奖,水粉画《山村晨雾》同时入选《第六全国届美展》,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叙利亚中国小幅油画展》、1986年《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1987年《四川第二届油画展》油画《秋菊》获“金秋杯”奖,同画入选《中国第一届油画展》、1988年《西南艺术展》、1990年台湾高雄由“山艺术基金会”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王龙生画展》、1992年香港拾三艺廊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台湾高雄由“山艺术基金会”在炎黄艺术品举办第二次《王龙生画展》、1996年北京中国美术馆《第二届成都油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成琨(1920.11—1996)别名昆父,四川乐至人。擅长美术技法理论。1945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曾任教于南虹艺专、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西南美专。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明月(1938.2—)又名王灭,四川蓬安人。擅长版画、中国画及美术评论。1959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历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及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一级美术师。作品有《秋》、《出击》、《火海》、《集市》、《晨》、《川剧人物》等曾入选全国版画展。获全国版协五六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有写生集、画册等数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强年(1937.12—)广东高州人,擅长版画。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四川省美协驻会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艺术博物馆收藏。曾获“鲁迅版画奖”及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三等奖、《儿童文学》优秀美术作品奖。作品有《我们大队的支部书记》、《公社姑娘》等。作品入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作品选集》、《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多种画册。出版有《吴强年版画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四川达县。早年先后毕业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和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历任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长,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创作中心名誉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执教高等艺术院校40多年。兼善中西绘画、书法、篆刻和诗词等。参加海内外许多重要展示,其众多力作被收藏、出版或获奖。2009年5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厦门大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魏传义从艺60周年艺术回顾展。书画作品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办的国际大展授予《国际特等金奖》,荣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美术教育奖》,诗词作品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特等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从艺六十周年《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荣誉证书》和《特殊津贴》。主编出版《艺术教育学》、《魏传义艺术》、《魏传义中国花鸟画选》、《魏传义中国山水画选》、《海风阁诗稿》、《中国书画入门》VCD光盘。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八开精装《魏传义艺术作品集》,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联出版了《魏传义艺术人生》专辑及光盘。有许多艺术作品曾载入《中国当代新文艺大系》、《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选集》、《中国著名国画家百人作品选》、《当代中国画名家选集》和《中国书画家大师画典》等多种中外典籍。艺术家年表2010年5月7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魏传义从艺60周年回顾展,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八开《魏传义艺术作品集》;6月,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联、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大学在厦门美术馆举办魏传义从艺60周年回顾展;7月17日,中国文联颁发了魏传义从艺60周年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8月,到北京八达岭油画写生并创作了油画《八达岭》;10月,诗词《八十自寿》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特等奖;11月,到江西婺源油画写生并创作了油画《婺源》、《山村》二幅;12月,到厦门鼓浪屿油画写生并创作了油画《日光岩》、《大榕树》、《棕榈树林》三幅;2009年3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罗中立专题片录制;7月,参加在南京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工作会议;8月,参与策划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厦门创作中心和厦门市美术馆主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美术家协会厦门创作中心成立5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任该组织委员会主任;2008年5月,出席北京“纪念马克西莫夫中国执教50周年”系列活动;6月,参加中国美协采风组织的中国美协闽南采风活动,同美协副秘书长李荣海及著名画家30余人到惠安崇武创作基地写生创作;在天津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的理论研讨会;8月,由美术家协会厦门创作中心和建运北京建筑设计咨询公司联合创办美术刊物《海峡美术》创刊,被聘该刊物名誉主编;10月,应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创作中心的邀请,与中国美协厦门创作中心的画家白磊、牛惠民等赴新疆进行艺术交流和采风写生;11月,应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参加中国山西首届书画艺术界暨革命老区写生创作活动,游览了吕梁山、太行山,并向山西省委、省政府赠送“山川秀美新山西”五十米长巻创作和赠送仪式;12月5日,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西昌市政府主办“中国著名画家画西昌”活动及到泸沽湖采风;2007年4月,出席中国美术馆“何多苓画展”开幕式;4月,应青岛西海岸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之邀请,赴胶南考察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基地—青岛基地”选址建设事宜,并到高谷画院实地考察;5月,到河北承德地区采风,在兴隆县郊完成油画《白桦林》;5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在甘肃天水召开的全国创作中心工作会议和采风写生活动;6月,参与策划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全国中国画邀请展”,任副主委,并于12月在厦门美术馆开幕,应聘担任本次大展评审委员;7月,应邀在甘肃天水出席中国美术创作中心2006年工作会议;7月,到海拉尔、红海基尔湖、满洲里写生;7月,到辽宁丹东、东港市采风笔会;8月,应中国美协邀请出席内蒙古创作中心成立草原采风活动,中国美协各部领导及200余著名画家参加了成立仪式;10月,应邀出席在上海刘海栗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五十家油画作品展,出席了开幕式并剪彩。后到浙江绍兴访问作画,并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徐菁藤故居,游览了兰亭、水乡等名胜;11月,出席北京第三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并到中国军事博物馆看被馆藏作品《强渡乌江》;2006年4月,出席中国美术馆“靳尚谊艺术回顾展”并到北京植物园写生;5月,应中国美协河南创作中心邀请,出席相约太行大型活动在河南辉县举行,并参观八里沟、关山、南坪、郭亮村采风写生;5月,应邀参加中国美协陕西创作中心成立大会;6月,到成都黄龙溪及西昌等地采风并写生创作;7月,到北京十渡风景区、百里长峡写生,完成油画《太行牧马》中国画《紫藤》书法《沁园春?长沙》等作品;8月,到俄罗斯参观访问;10月,应邀参加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在福州成立,被聘为顾问;11月,参加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二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2005年4月,参加山东泰安“艺术之源泰山行”大型采风活动,参加了书画笔会,并参观孔庙游览了泰山;6月,应邀到福建东山县沃角渔村等地作油画写生;7月,参加新疆“著名画家助学扶贫”采风活动,并到阿尔泰山、额拉刺湖等地游览;7月,出席“魏传义北京艺术中心”系列活动,并到北京十渡风景区采风作画;8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与温州市政府举办的“中国著名画家画温州”活动;9月,应邀参加山东淄博美术馆成立暨中国美协首届精品展;10月,应邀出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成立大会,并参加研讨会、笔会采风活动;11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开幕式,策划组建中国美术家协会厦门创作中心,被聘为该中心名誉主任;2004年7月至8月,同林跃到四川南充、成都、阿坝洲、甘孜等地写生作画;8月。应人民美术出版社《国画》编辑部之邀请,到青岛参加“当代国画发展座谈会”暨笔会;10月,应邀出席山东烟台中国花鸟画研讨会,烟台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观察》主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研讨会,举办了中国当代花鸟画展,并组织到威海参观采风;2003年1月,福建省人大书画室出版了《魏传义山水画集》;5月,出席北京“马克西莫夫作品展”及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班座谈会;5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魏传义中国花鸟画集》;8月,参加中国美协巴蜀创作中心及徐悲鸿画院在四川的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并特聘为艺术顾问;8月12日至22日到西藏林芝地区尼洋河畔、鲁朗林海、色拉山游览,为朗县人民政府援建人民大会堂大厅作大幅画和书法,到日喀则参观扎布伦寺等,归途中参加堆龙德钦望果节的群众活动,并到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西藏博物馆等地参观;8月底,到成都由何多苓、刘虹、翟幼林、马一平等同志接待参观了成都美院,新津县观音寺,观看了唐代壁画;2002年应邀参加中国美协内蒙古第二次创作中心成立大会;8月,应达州日报社社长李明荣邀请,参加达州日报50周年庆祝活动;11月,在马来西亚举办魏传义书画展;2001年8月中旬,应内蒙古包头市政府、包头市旅游局邀请赴包头市参加笔会,先后参观了藏式寺五当召、草原赛汉塔拉、库布其沙漠东端的响沙湾写生,观看了蒙古族歌舞表演;9月,应邀到山东莱阳、青州笔会参观活动;10月,出版了《海风阁诗稿》;11月,应邀为解放军总参培训中心作画、写字;2000年9月,应邀与刘正成、张道兴、叶毓中一道为山东潍坊建行写字作画;11月中旬,应泰国泰中艺术家联合会、泰中经济贸易交流中心邀请,赴泰国参加泰中艺术联合会成立大会;会后去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参观访问;1999年7月,应邀出席中国美协在内蒙古首次成立创作中心并参加笔会活动;10月至12月,底应南京军区李乾元首长邀请,到甘肃天水麦积山、伏羲庙、敦煌、左公柳、酒泉、嘉峪关,青海的龙洋峡、塔尔寺,新疆交河古城、火焰山、千佛洞、胡扬林、清真寺、神仙湾哨所、魔鬼城等地参观采风活动,并为兰州军区及所到地方部队写字作画;1998年3月,在新加坡举办“魏传义艺术展”;1997年参加了河南省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邀请展;4月,随厦门市职教代表团访问台湾,并与张可同同志一道拜访陈立夫先生;1996年2月,应邀赴天津美院和唐山豪门集团参加11所高等美术院校领导座谈会交流经验,讨论美术教育问题;2月20日,受聘为中国曹雪芹书画院顾问;3月,中国画《岁寒三友》为旅顺博物馆收藏;5月10日,受聘任敦煌中国画院艺术顾问;6月,应全国第九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展出中国画《啄木鸟》。会后到乐山大佛寺、峨眉山金顶参观游览;6月13日,应邀去四川省诗书画院作画作学术讲座;6月24日至7月10日,第三次到湖北十堰,借省亲机会与二汽领导作画;随后偕同魏川晓、靳丽华、骆爱华、杨爱群到武当山、神农架游览;12月,福建美术出版出版了《魏传义艺术》画集;1995年1月10日,菲律宾《商报》专栏发表《海风阁诗稿(2)赠卡西娜博士》等16首;2月24日,菲律宾《商报》艺廊专栏发表《魏传义油画专辑》,刊载了洪毅然遗稿《魏传义油画艺术》,并选登油画《归车》、《晨星》等9幅作品;3月10日,菲律宾《商报》艺廊专栏发表魏传义书法选6幅;3月18日,亚洲圣仪艺术学院和桑巴里克安艺术中心在该院大教堂举办了《魏传义师生作品展》,展出师生作品56件;3月20日,由菲律宾厦门大学校友会、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菲中友好协会主办,菲律宾学群文艺社、敤首美术社办的《魏传义艺术展》,在华侨中学院展出80件作品;4月2日,菲《世界日报》发表魏传义访菲专页;4月4日至10日,由菲国立大学巴雅士博物馆、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魏传义书画展》在菲律宾大学博物馆展出,展出书画约80多件;4月26日,菲《商报》专栏发表《海风阁诗稿(3)》,选登《桑巴?艺术家》等10首作品;4月30日,受聘任“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艺术高级顾问;5月,赴京参加国家教委主办的《全国教师画展》作品评选和评奖活动,任中国画评委召集人;5月,受聘任美国剑桥世界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8月,中国画《荷》参加“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获优赏奖;8月,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8月18日,被载入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9月,偕同骆爱华去小三峡、白帝城、重庆等地游览;9月13日,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艺术教育学》,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二等奖;10月5日至25日,受聘云南大学荣誉教授,在该校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讲学、作画示范。并去西双版纳石林、大理等地参观写生;10月15日,续聘为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10月,任全国第八届美展和福建省艺术节书画展评委;11月,中国画《新荷》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1月18日,受聘任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荣誉顾问;11月28日至12月4日,参加由中国美协、《美术》杂志在广州召开的《90年代中国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会后与王朝闻、王琦、华夏等同志应邀去广州美院岭南画派纪念馆座谈及去西樵山等地游览;1994年1月,中国画《劲竹高风》参加“纪念宋庆龄一百周年书画展”,并被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收藏;1月7日,中国画《家园》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1月16日,受聘任厦门市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2月,受聘任中国武夷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同月《福建艺术》登载中国画《秋江归雁》、《鱼乐图》等四幅作品;3月,中国画《红梅》参加“海峡书画艺术展”;3月15日,受聘厦门书画教育研究院任院长;4月,受聘任福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文科分委员会委员;4月22日,出席由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在北京京丰宾馆召开的《90年代中国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4月28日,应李自强同志之邀同赴河南郑州、洛阳各地参观;5月1日,《美术家报》专题报导《魏传义艺术在京举办》,并选载中国画《晚风》;5月,载入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当代美术界名人录》;5月,载入中国美术馆编,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5月,中国画《红梅》参加《中国厦门—日本佐世保友好城市美术交流展》,5月30日,受聘厦门市政协书画室顾问;5月,载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92中国美术家》;6月3日,受聘任福建陶行知研究会书画院名誉院长;6月,办理退休手续,仍暂执行院长职务;6月,第6期《国画家》登载中国画《拾海蛎》、《春雨》等5幅作品;6月20日指导硕士研究生李剑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创作展览评分;7月5日,《美术》第7期《美术百家》专栏发表张方震所撰《画家?美术教育家魏传义》一文并选刊油画《归车》,中国画《春雨》等7幅作品;8月24日至9月2日,应香港远东艺术学院邀请和吴培文、焦金海等同志组成艺术家小组赴港访问、交流、讲学、参加《九二夏季音乐会》,访问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刘国松、金嘉伦教授、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施子清先生,并与会员座谈作画交流。访问新华分社翁新桥部长、香港乐团黄安源团长、香港美专、厦大校友会,并在波希艺术中心讲学、作画示范;8月28日,行书一幅参加《中国首届书画节国际书画大展》;9月,中国画《晓露》载入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墨彩大观》;9月,篆刻《草木有情》、《长乐》等七件作品载入海风出版社出版的《名印大观》;9月19日,主持召开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建院10周年庆典活动,在庆祝大会上作了题为《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讲话,并为《厦门大学校刊》发表;9月25日,中国画《路漫漫》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会》展出并任评审委员,应邀赴京出席了开幕式;10月,油画《晨星》载入第4期《中国油画》;10月15日至1994年4月15日,应邀赴菲律宾亚洲圣仪艺术学院和桑巴里克安艺术中心讲学、艺术研究与交流。在此期间,举办了两个中国画学习班,创作约100多件中国书画作品及诗稿30多首,并举办了展览;10月24日,受聘任厦门市美术家协会顾问;11月1日,受聘任华侨大学客座教授;11月4日菲律宾《商报》发表张方震撰文《画家、美术教育家魏传义》,并选刊中国画《太姥晨曦》等5幅画及1幅书法;12月1日,受聘为中国海南天涯海角名人馆艺术顾问;12月8日,载入《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12月13日,菲律宾《商报》发表《海风阁诗稿(1)》,选登《偶成》、《霜菊》等26首诗作;12月,美国传记协会授予“国际荣誉杯”;12月26日,受聘任福建积翠园艺术馆顾问;12月30日,菲律宾《商报》艺廊专栏发表了《魏传义篆刻选》,刊登了《民魂》、《自然而然》等17枚篆刻;1993年1月2日,《福建日报》刊登《魏传义艺术作品》专页;1月《美术耕耘》杂志1期发表了《人民的美术教育所走过来的路》一文;4月4日,菲律宾《世界日报》“艺林”专栏登载中国画《春暖》、《村居》等7幅作品;4月8日,出席由中国美协、《美术》编辑部主持在桂林召开的《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并组织笔会和到漓江游览写生;4月15日,《厦门大学》校刊登载黄曼霞撰文《人民?生活?艺术——访魏传义教授》;4月19日中国画《春常在》参加第七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作品为展馆收藏;5月,被载入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指导硕士研究生王耀伟、周培德等四人毕业论文答辩;7月,被载入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家人名录》;10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颁发荣誉证书,并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同月成立厦门书画教育研究院,并任院长;10月8日,中国画《荷花》参加福建第五届教师书法美术作品展获荣誉奖;11月9日,受聘为重庆石壶艺术研究会顾问;12月5日至11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魏传义艺术展》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了历年来创作的油画、中国画、书法篆刻、论著等约120多件,出席开幕式和莅临参观指导的有彭冲,张爱萍、魏传统、项南、陈昌本、徐文伯、陈明义、刘金美、王琦、谢筱迺、靳尚谊、古元、雷正民、曹大鹏、冯法祀、杨力舟、王春立、盛杨、丁井文、华夏、李天祥、詹建俊、韦启美、姚有多、李琦、高虹、林岗、闻立鹏、邓福星、孙美兰、李骏、孙滋溪、庞涛、马常利、张同霞、潘世勋、赵友萍、苏高礼、王仲、马振声、陈缓祥、刘禾、王文彬、时宜、包立民、刘龙庭、郎绍君、杨先让、奚静之、李树森、叶毓中、刘曦林、张士增、孙克、王伟、马克、郭淑兰、占布拉、李小可等领导和艺术界知名人士;12月7,日,《美术》主编华夏、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姚有多、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邓福星等首都20多位著名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在中国美术馆展厅举行了《魏传义艺术研讨会》,中央电视台和首都各重要报刊都报导消息,或刊登作品、文章;4月16日,《人民日报》第8版发表了王朝闻先生撰写的《泄云无定姿—致画家魏传义》一文;同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中国画《晚风》、油画《归车》、《晒场》、《伐木工》等作品;1992年为艺术教育学院新教学大楼创作壁画《太阳、生命、艺术》,并由袁敏、魏星云等制作完成;2月,为台湾画家曹玉岸撰写序文《曹玉岸的水墨画》;4月,载入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5月,指导油画教育和国画教育硕士生刘一菱、秦俭等论文答辩和毕业展览;中国画《山乡》参加“海峡两岸国画书法联展”;油画《娜姆卓玛》参加日本东京“中国现代美术大展”;6月,受聘为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9月,出席由国家教委在哈尔滨主持召开的《全国高等师范艺术教育改革研讨会》,并担任美术教育组的召集人;10月,出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当代美术史编撰研讨会》;10月,中国画《晓露》载入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墨彩大观》;10月,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1991年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画家大辞典》;油画《晨星》发表于福建画报第7期;香港《收藏天地》第五期发表王林《自在与从容——魏传义国画随感》评介文章,并选登中国画《新荷》、《春晖》等六幅作品;3月,《一个虔诚的探索者—魏传义》专题片在厦门电视台转播;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创作,任台湾刘耕谷、陈忠平等8位函授生花鸟画课;10月,主编国务院教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艺术教育学》专著,由重庆出版社精装出版;11月5日,应邀出席在北京饭店举行的授奖仪式,荣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美术教育奖”;1990年油画《晨星》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并发表于《美术》第11期;指导硕士研究生油画,花鸟画课;指导美国白伦美助理教授来华研究《中国美术课题》;中国画《静夜》参加福建省美展、六省一市美展,并选载于《福建画报》第8期;12月《江苏画刊》发表作品《静夜》、《万石岩》并登载邵大箴《致魏传义—走中西结合的路》;1989年1月,创作中国画《梅石图》参加当代中国花鸟画展,作品被“李可染纪念馆”收藏;2月,出席福建省第三次文代会,当选为省文联委员;6月12日,《厦门日报》发表郑澍撰文《从大巴山走向世界》,《菲华时报》转载此文并选刊中国画《春晖》、《万石岩》、《做功课》等;7月15日,《福建电视台》播放《一个虔诚的探索者——魏传义》专题片;9月,为厦门大学出版的《余纲书法篆刻选集》撰写序言:《余纲的书法与篆刻》;1988年晋升为教授,担任油画硕士研究生导师;4月中旬,上海《朵云》刊登了国画《放牧图》;5月20日,香港《新晚报》75期发表了《魏传义国画作品》专刊,并登载洪惠镇评介文章;8月1日至16日,由福建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美协分会、福建省人大画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魏传义画展》,在福州市五一广场展厅展出油画、中国画约62件作品。福建省陈明义、胡宏、程序、何少川等领导和艺术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8月15日,《福州晚报》登载叶崇正撰文《艺苑辟新域,霜鬓犹壮怀一——访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魏传义》;9月,中国画《路漫漫》、《丝绸之路》参加国际书画大展,获优秀奖;《福建文学》刊载了国画《新荷》、《双鹭》、《鱼乐图》、《春华图》、《春山归鸦》等;《厦门日报》发表中国画《家园》、《双鹭》等6幅作品及评介文章;10月,出版的《厦门书法》选载行书《佳节又重阳》条幅;中国画《万石岩》载入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海峡书画集》;10月18日,随团赴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平户市访问参观交流;1987年2月,赴惠安、崇武、大咋、小咋写生,创作国画《晚风》、《归牧》、《春雨》等多幅作品,中国画《晚风》参加福建省中国画展,获省“优秀奖”;中国画《红梅报春》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教师美展获“佳作奖”;增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兼涌泉书画社名誉社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闽南分校名誉校长、福建省人大画室副主任;4月,天津人美《画廊》22期发表了《在求索中前进》专论,并发表了22幅四川美院师生作品选登;5月,《美术》杂志发表了编辑张士增撰文《君子之乐——介绍画家美术教育家魏传义》,同期选登了油画《绿竹幽径》、《老人》、《簿暮》、《做功课》,中国画《蜀中景》、《秋韵》等作品;1986年8月,中国画《寒塘碧玉香》、《春暖》载入鹭江出版社的《厦门书画》;11月,到湖北十堰市东方汽车厂访问家兄魏川晓、二嫂靳丽华,并到十堰大学美术系、市艺术馆讲学作画示范;同月油画《春晖》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美术集;1985年1月,赴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院,北京画院、西安画院交流考察;2月,应邀同马一平赴厦门大学考察座谈关于筹办厦大艺术教育学院事项;9月,调厦门大学,任厦大艺术教育学院院长,兼艺术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学科评审委员、职称评审委员、艺术学科评审组长、福建省高教职称评审委员、福建省艺术学科评审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福建省美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画院院长、福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本学年任84级、85级花鸟画课;1984年3月,天津《画廊》1期刊登了油画《做功课》、《雪莲》、《巴格》等作品;4月,赴京筹办第二次《四川美术学院师生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约115件作品,中央美院组织了著名专家教授座谈,《美术》、《人民日报》等许多报刊均发表作品、评论文章和消息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油画《娜姆卓玛》参加四川美院第二次赴京油画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美术》84年第6期刊登;5月,由四川省政府调赴成都筹备成立四川省诗书画院兼任常务副院长,在此期间创作了中国画《双栖图》、《新荷》、《水仙》等30多件作品;1983年4月,深入达县苦竹溪、罗江口、蒲家乡、碑庙乡等地考察写生,并在达县举办美术讲座;同月油画《春晖》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油画》选刊第3期。5月,油画《春晖》载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油画选》,中旬与李茂虎等同赴阿坝小金、马尔康、双桥沟、红原县,若尔盖等地写生,创作油画《娜姆卓玛》、《晨光》等作品;同月晋升为副教授,任四川美院教务处长,重点分管全院创作科研,负责组织四川美院师生第二次赴京展览筹备工作;1982年1月至2月,赴京操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美协分会、四川美院主办的“四川美术学院师生油画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期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副主席华君武和《美术》杂志主编王琦主持,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与会三十多位著名美术理论家和画家一致热情地肯定了四川美院油画取得好成绩,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美术研究》等许多报刊均发表作品和评论文章;油画《春晖》、《热尔草原的春天》、《绿竹幽径》参加了赴京“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作品展”展出,《热尔草原的春天》为《美术研究》3期选载;油画《绿色的故乡》同年赴深圳“四川油画展”展出,被德国友人收藏;3月3日至13日,文化部委托四川美术学院筹办的,全国13所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创作教学座谈会在重庆四川美院召开。文化部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在大会上与张方震联合作了题为《我们是怎样进行油画创作教学的》的发言,全文发表于《美术》第6期和《新美术》总第9期;5月23日,《重庆日报》发表与张方震合写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论文;7月赴梓桐县文化馆举办绵阳地区美术培训班;8月15日,应《美术研究》第3期刊载魏传义专稿《谈油画77级毕业创作教学》,并选刊油画《热尔草原的春天》等作品;1981年指导四川美院油画77级罗中立、程丛林、高小华、周鸣祥、莫也等18位学生毕业创作;暑期创作油画《春晖》、《热尔草原的春天》;10月油画《玉龙山》刊登于天津《画廊》第7期;1980年赴京参加中央美术学院30周年校庆座淡会;油画《茶花》、《嘉陵春晓》参加校庆展览,登载于《美术》第8期和人民美术出版社《油画选辑》;3月至4月,赴绵阳市讲学,办美术培训班并举办个展,展出油画《明月峡》、中国画《剑门雄关》等40幅作品;5月,创作油画《绿竹幽径》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第二届亚洲美术展览;6月,赴若尔盖县写生收集素材;1979年创作油画《茶花》;任油画77级油画素描和创作课,并兼班主任;1978年1月,油画《翻身农奴迎亲人》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时发表于《文汇报》、《四川文艺》、《四川日报》;5月至10月,与李天祥、赵友萍、蔡振挥等同志去阿坝藏族地区红原县、九寨沟等地写生,作品曾在成都市和四川美院观摩展出;1977年与马一平同志合作油画《翻身农奴迎亲人》参加全国“双庆”美展;8月,组织油画教研室教师赴京参观“八一”美展,访问了中央美院艾中信、林岗教授及军事博物馆高虹同志等,返校后油画教研组组织讨论制订油画5年发展规划,并修订教学大纲。1976年春,去隆昌灌县等地考察写生,与杨必为、吴显林合作油画《钢城尽朝晖》,《重庆日报》发表并参加省、市美展;9月1日至10月15日,在四川什邡县三河乡、白云寺茶厂及四川美院工农美术班上创作课并举办什邡县干部美术研究班;1975年1至3月,在资阳县办内江地区美术培训班;4至6月,带油画专业学生去巫溪县上璜区体验生活进行创作;7月至9月,在重庆四川汽车制造厂体验生活,写生并为该厂办业余美术培训班;9月,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油画《藏族农工》选页;1969年因患慢性白血球减少症,在重庆市中华路斗室幽居养病;藉此得有几年时光博览诗、词、文、史及中外画论,并操习中国书画及篆刻;1968年为了躲避武斗,与同学一道去内江、自贡、成都等地后又去长江航运公司作宣传画,常在船上生活,往返于长江三峡、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参观写生,寄情于山水之间;1966年初赴荣经县大树公社农村体验生活,曾去大渡河考察写生,在大渡河激流中遇险沉船,幸免于难;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学校停课搞运动;1965年赴西藏工作一年,为西藏革命纪念馆与山南烈士纪念馆作画;曾在拉萨市澎波农场、邦堆公社、藏北高原、堆龙德钦县等地参观访问写生;创作壁画两幅和油画《藏族农工》、《古城堡的晨曦》等作品;1964年赴重庆南桐煤矿、天府煤矿体验生活,创作油画《矿山怒潮》,参加全国美展,《四川日报》发表;创作油画《铁姑娘》、《山乡货郎》参加建国十五周年四川省美展;指导油画60级毕业创作;曾去南温泉农村体验生活;1963年3月,指导油画59级毕业创作,带学生去彭县楠木公社体验生活,收集素材;9月,创作油画《荒原初犁》参加全国美展,曾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发表,新华通讯社发稿,后收入《魏传义艺术》专集出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62年赴若尔盖草原黑河牧场体验生活,写生创作约四个月,创作了《归车》、《黑河饮马》等多幅油画;10月,带学生在重庆市区和巴县白竹滩进行油画写生教学,创作油画《做功课》、《嘉陵春晓》等作品;1961年由农村调回学校任素描、油画及创作课;曾带学生去长江大桥工地、自贡市盐场和农场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进行创作;5月,创作油画《薄暮》参加全国美展,并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油画选辑》;1960年四川美院抽调教师五人组成农村工作组,任组长,下放重庆巴县劳动锻练,社会考查;在渔洞溪为巴县办农民美术培训班;1959年2月,赴贵州省江界河收集有关红军长征渡江素材,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军史画《强渡乌江》,作品现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油画作品选》选载了油画《歇晌》和《街道》,《歇晌》并另印大型单幅画发行;油画《铁锁崖》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风景画》选页;5月,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改为四川美术学院,晋升为四川美院讲师;1958年带领部分师生约25人组成文化辅导队,赴达县专区大巴山一带劳动,体验生活,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和创作;1957年5月,毕业创作《歇晌》和习作《街道》等参加油画训练班毕业作品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国家领导人朱德副主席亲临指导,人民日报副刊发表作品介绍,其中选载了《歇晌》一画;6至7月,随马克西莫夫教授带领油训班部份学员去武汉、三峡、重庆、成都、西安等地旅行写生并在各地美术院校参观、讲学;10月,油训班毕业后返回西南美术专科学校任57级油画、素描及创作课;1956年在北京郊区清河乡、姚家园、温泉村、河北省涞水县等地农村体验生活,收集毕业创作素材;1955年4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在苏联油画专家康?麦?马克西莫夫教授的指导下,对油画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这段时间有机会向吴作人、王式廓等诸位前辈老师请教学习;1953年8月,赴四川绵竹县考察年画,撰写《绵竹年画调查报告》(载1957年《四川省工艺美术资料汇编》);10月,院系调整,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调任助教;1952年9月,毕业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留校任助教,任绘画系创作课,曾带学生赴宝成铁路体验生活,指导创作,撰写《两个月的工地生活》一文在艺专学报《学习与研究》第二期发表;创作年画《新式步犁带回来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50年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在这期间曾向李有行、毕晋吉、张大千、白徵明(比利时人)等前辈老师请教学习;1947年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46年3月,赴成都,师从刘既明教授学习中国画;1941年考入达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后,曾向张风竹先生和黄毓灵先生学习中国画和西画;1928年5月2日,生于四川达县蒲家乡(古称绥定府清风乡老道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大同,1937年生,布依族,贵州安龙人。擅长油画,1954年在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后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雨过天晴》获全国美展银奖,《布依乡场》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佳作奖。作品曾多次赴亚欧美多国展出,受高度评价,曾在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上创中国在海外展示作品售价记录。在日本东京其作品亦数千万日元出售,被誉为“绘画艺术大师”,代表作被入选《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美术馆藏画选》、《中国当代油画》等典册,国家出版《王大同油画选》(1986年公费出版),《王大同油画》(2008年)。1979年创作的作品《雨过天晴》获全国美展二等奖,于美、加、苏、澳、日五国参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是当时中国艺术界首次走出国门展览的重要作品之一,被称为象征时代转换的佳作。作为新时期以来重庆美术最早在全国层面获得的最高奖,川美原院长叶毓山(已故)曾评价说:“从《雨过天晴》问世之后,我院作品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呈现了朝气勃勃的局面。”二十年前,王大同的写实风格有所变化,逐渐开始进行意向性探索,一方面他的写实画变得更加深入细致,《大漠孤魂》、《岸》、《沉思》、《印》、《消失的梦痕》等系列既接近于超级写实,又有别于照相写实。另一方面,他又开始尝试创作超现实绘画,《太初》、《三界》、《沉沦》、《毁灭》等系列,在国内艺术界评价甚高,画中是人体是非现实的真实,亦是心灵幻境的真实。后来王大同又着手将贵州傩戏古朴神秘的元素搬上油画,创作了雄浑敦厚的《蛮荒古俗》系列。生前,王大同对于自己画风的数次改变曾说:“我把艺术家的作品分成几个等级,一种是模仿前人,沿袭传统;一种是创作很有个性;另一种是风格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我希望自己是第三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伟(1930.11—)原名王玮,山西曲沃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53年到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5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历任四川人民出版社美编室编辑、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四川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198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年画艺委会副主任。水彩画《把它扶起来》获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有版画、中国画为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出版有《王伟画选》和《山也有脾气》随笔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吴一峰(1907.6—1998.1)名立,字一峰,以字行,别名大走客,汉族,浙江平湖人。早年在上海得余天遂指导书法,得翁子勤、朱天梵传授篆刻。1923年9月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后改入中国画系,1928年7月上海美专中国画系毕业。曾得刘海粟、朱天梵、陈伽庵、马企周等人相识,获益良多。1932年随黄宾虹自沪入蜀,受聘在四川艺术专科学校、东方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学书从颜真卿入手,隶书学《张迁碑》《曹全碑》,篆书学李斯、李阳冰并追溯两周金石文字,尤倾电讯于敦煌写经。喜作行草,运笔老辣劲健,气势贯畅,朴茂而多姿。篆刻则骎骎入古,游刃有余,自成面目。作品入选河南“国际书法展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等,在国内外多家专业报刊发表,被北京故宫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及国内多处风景名胜区收藏及被勒石。国内诸多名人学士用印出自其手。亦擅国画。出版有《吴一峰蜀游画集》、《吴一峰国画选》等。抗战时期创作《夔门风雨》入选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画展,并为英国博物馆收藏,刊于《中国与不列颠》一书。不少作品入选国风外重大美术作品展览,并在《美术》、《中国画》和香港《新晚报》等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收藏。1987年应邀赴新加坡讲演并举办个人画展。主要作品有《黔灵夕照》、《夔门风雨》、《大渡河放筏》、《峨眉积雪》、《窦图飞渡》、《嘉陵山色》、《巫峡风雨》、《峨嵋夜月》、《峨嵋》等。1933年参加“蓉社”。原四川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顾问,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1907年1907年:生于浙江平湖,谱名士濬,号“大走客”。1915年1915年:8岁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1920年1920年:13岁入上海澄衷中学读书,从高晓山习中国画,从余天遂习书法,从翁子勤习篆刻,开始接受全面系统的书画艺术教育;反复临摹珂罗版《中国名画集》和摹刻《十钟山房印举》;反复阅读《徐霞客游记》,立下将来用绘画作品去探索、表现徐霞客足迹的终生宏愿。1922年1922年:15岁与同班同学陆俨少因对中国书画、篆刻艺术的共同爱好而结为终生挚友;到上海嵩山路“嵩山草堂”,向冯超然老师行拜师礼。冯超然取“立马吴山第一峰”之义,赐名“立”,字“一峰”,遂以字行,并将该年定为自己的“艺术元年”。1923年1923年:16岁在“题襟馆”参加许铸成主持的“青年画会”,并结识吴昌硕、王一亭、任堇叔、俞语霜等书画界前辈。1924年1924年:17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业于刘海粟、朱天梵、郑午昌、方介堪、潘天寿、姜丹书、丰子恺、黄葆戉、陈摩;遍临刘海粟“存天阁”珍藏之历代名画原作;课余问道黄宾虹,为其私淑弟子。1925年1925年:18岁结识张善孖、张大千昆仲;因“五卅”事件,美专停课。请假休学半年回平湖老家专力向乡儒张咏清学习古文、诗词。1926年1926年:19岁在平湖学习古文、诗词;经朱天梵推荐,在松江县泗泾镇小学任教一年。1927年1927年:20岁秋,辞去教职返上海美专恢复学业,常往上海愚园路拜访郑午昌、谢公展、楼辛壶诸师,获教益良多,尤以郑午昌、朱天梵师指点最勤,点拨最精。1928年1928年:21岁由江小鹣推荐,镌刻南京中山陵“仰止亭”石碑,碑文由叶恭绰书写;六月,以春、夏、秋、冬山水四屏及《匡庐瀑布》参加“天马会第九届美术展览”;于上海美专毕业。1929年1929年:22岁。作品《蜀道图》参加“中华第一届全国美展”;冬,参加由郑午昌、孙学泥、谢公展、商笙伯等人发起组织的“蜜蜂画会”。1930年1930年:23岁7月,为于右任治印,发表于《蜜蜂画报》第十二期;10月,步行往浙江海宁观钱塘江潮,归作《钱塘江观潮》图册;1931年1931年:24岁6月,数幅作品参加“上海名人合作书画折扇”展览;10月,徒步浙江东西天目山、富春江等名胜游览写生,搜集创作素材。行前得黄宾虹、郑午昌、朱天梵、刘海粟、黄葆戉等题辞壮游。1932年1932年:25岁1月,以浙西旅游写生题材所创作的《天目山》、《莲花峰》等,参加“岁寒合作画展”;5月,与徐悲鸿、郎静山、吴湖帆、谢稚柳、李秋君、郑曼青等人,前往西门路张大千寓所,为其34岁生日祝寿;9月,随黄宾虹由上海入四川到成都讲学。行前海上诸师友谢玉岑、张大千、陈定山、钱瘦铁、经颐渊、、俞寄凡、马万里、贺天健等赠以墨宝壮行;9月15日与黄宾虹在上海登“永年”号轮船,溯长江西行,于9月27日抵达重庆。数日后,由重庆乘船至宜宾,再经岷江乘船抵乐山,与黄宾虹同游峨眉山。于11月6日乘汽车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成都;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聘请黄宾虹任该校国画系主任、教授,经黄宾虹推荐任该校及东方美专教授。1933年1933年:26岁立春日,成都书画界人士于市内少城公园通俗教育馆,欢迎黄宾虹、吴一峰入蜀讲学,并摄影留念;参与创办成都书画界社团组织“蓉社”;3月,在成都举办自己的首次个人金石书画展,售画所得全部捐济东北难民;8月,赴川北绵阳、梓潼、三台、射洪及涪江流域写生并考察古迹;11月,再赴川北游历写生。1934年1934年:27岁在川北剑阁、广元、阆中、昭化、苍溪等一带游历写生,创作多幅反映蜀道及嘉陵江风光的作品;12月,返浙江省亲,在汉口举办“吴一峰个人书画展览会”。在武汉结识陶北溟。1935年1935年:28岁5月,在四川三台结婚。婚后迁往重庆;秋,返成都,受聘于四川艺专,教授国画;1936年1936年:29岁5月,赴乐山写生游览,在凌云山乌尤寺拜识晚清名士、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熙。赵熙为其《壮游图》题诗。1937年1937年:30岁4月,东下省亲。在南京以写都江堰风貌的国画力作《离堆》图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在南京期间,与张大千、谢稚柳、方介堪等重逢。并结识黄君璧、于非闇等人;5月,以描绘蜀中风光的80余幅画作,在杭州市内湖滨体育馆大楼举办“吴一峰蜀游画展”,潘天寿、姜丹书出席画展。7月2日,“吴一峰蜀游画展”在上海市南京路大新公司美术厅举行。刘海粟、郑午昌、朱天梵、张大千、张善子、黄葆戉、谢公展、徐郎西等出席祝贺。郑午昌、张大千等为画作题辞,郑午昌为“画展”作序。中国画会编辑珂罗版《吴一峰蜀游画集》发行,郑午昌、朱天梵撰序;12月,四川省抗战动员委员会成立,聘为干事,讲授运用国画知识于抗战宣传之需要,参加抗战宣传。1938年1938年:31岁2月,在报纸撰文,呼吁在抗战时期加强对艺术和文物的保护;4月,被聘为四川省政府咨议;11月,专程往青城山上清宫看望刚从沦陷区回来的老友张大千,并与在成都迎晤避难入蜀的画友黄君璧、叶浅予、、郎静山、谢稚柳等。1939年1939年:32岁4月1日,《吴一峰画展》在成都春熙路举行,展出吴一峰所作南京、上海、杭州以及四川等地风景名胜画100余幅;4月21日,与黄梦元、屈义林、谢趣生、牟定文发起组织“四川美术研究会”;9月1日,以“川康绥靖公署参事”身份,奉命陪同苏联大使潘友新从成都前往峨眉山洪椿坪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递交国书。送走大使后,独游峨嵋诸胜景。12月,于成都西郊修建斋堂“一峰草堂”。1940年1940年:33岁日军逼近湖北三斗坪,满怀激愤创作的《夔门风雨》图。在蜀中与董寿平相识,并为董氏治印。年末,“一峰草堂”落成;1941年1941年:34岁3月,在蓉迎晤关山月、赵少昂、赵望云等画友。为关山月治印;4月,“四川美术协会”在成都祠堂街成立,任交际组组长,负责省内外画家的联络工作;冬,在重庆南岸第二十兵工厂,与在此供职谋生的老友陆俨少相晤。1942年1942年:35岁1月4日,“吴一峰四川名胜国画写生展览”在重庆夫子池新运服务所大厅举行,郭沫若、黄君璧、陆俨少等前往观赏祝贺;2月,为郭沫若治印;郭沫若为所绘工笔重彩《剑门行旅图》题诗;2月6日,应由各国驻渝大使馆妇女组成的“国际妇女会”之邀请,在重庆康宁路5号作了《国画之价值》的讲演。6月,在宜宾举办画展;9月,陆俨少由重庆来成都举办个人画展,下榻于“一峰草堂”。陆俨少为“一峰草堂”撰题楹联两幅,并为吴一峰夫人骆禧懋作水墨山水。秋,在绵阳举办画展;与谢无量同游窦圌山;1943年1943年:36岁1940年创作的《夔门风雨》被选送英国伦敦展览,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刊于《中国与不列颠》(英文版)一书中;吴作人至蓉,常相过从,并为吴作人治印;4月,在雅安举办个人画展;9月,陆俨少寄赠所作《一峰草堂图》。1944年1944年:37岁1月22日,“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提督街豫康银行举行,前往参观并祝贺画展成功;3月25日,四川美术协会在祠堂街举行庆祝首届全国美术节纪念大会,参与策划了本次大会的筹备工作;7月,“吴一峰纪游画展”在成都举行,陆俨少为画展作序;秋,“吴一峰纪游画展”在重庆举行,郭沫若、黄君璧、李可染、陆俨少等对展出的作品均极推崇。1945年1945年:38岁夏,在青城山整理历年画稿;秋,吴一峰在成都祠堂街四川美协展厅举办“吴一峰四川名胜国画写生展览”,结束后往赴重庆,拟往云南追循徐霞客游踪作滇西游历。1946年1946年:39岁1月,在重庆举办“吴一峰四川名胜写生画展”;2月,抵昆明。开始其独步追寻明代徐霞客足迹的滇西游历,在当时条件下,堪称惊世绝俗之艺术壮举;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举办《吴一峰四川名胜国画写生展览》;4月5日,以《徐霞客游记》为向导,只身独步,由昆明沿滇缅公路西行,一路风餐露宿,结伴马帮,探点苍之胜,寄玉龙之奇,泛澜沧、渡怒江,历时八个月。沿途考察,写生绘图,对滇西奇异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获得大量珍贵资料,满载而归;12月12日至18日,《吴一峰画展》在昆明南屏街重庆银行大楼举行。反映滇西风情的200幅国画,在这次的画展中亮相后,引起了轰动,画展办得极为成功。云南《正义报》对画展的盛况作了连续的报道及评论。1947年1947年:40岁春夏,在成都“一峰草堂”整理滇游画稿及游记;秋,为追循徐霞客游踪,再次出游。由川黔道经桐梓、松坎越娄山关往赴贵阳,与宋吟可、王渔父等画界朋友相识并交流画艺;独往安顺、镇宁,考查溶洞,观赏黄果树瀑布,创作有《安顺粮仓洞》、《黄果树瀑布》。返归贵阳后,晨游黔灵山,沿途写生勾画,直至夕阳西下,偶得奇景,触发灵感,遂创作了自己的名作《黔灵夕照》;冬,“吴一峰中国画展”在贵阳艺术馆隆重举行。1948年1948年:41岁春、夏,在贵州黔西北各地游历写生、举办画展;秋,“吴一峰西南纪游画展”在成都春熙路青年会隆重举行,全面展示其入蜀十五年中反映川、滇、黔名胜风景、风土人情的水墨、设色、工笔重彩、青绿没骨山水画共200余幅;与瑞典青年学者,现为国际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认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1949年1949年:42岁春、夏,在一峰草堂整理入蜀十五年来大量写生画稿、游记;10月10日,“吴一峰画展”在成都春熙路青年会展出,被誉为国画山水写生大师,本次展览为吴氏在建国前最后一次画展。1950年1950年:43岁为生计所迫,自1950-1956年春在一家汽修厂任仓库保管员。在此期间,仍埋首创作,潜心作画,写诗治印,勤耕不辍。1951年1951年:44岁在汽修厂上班,业余时间作画。1952年1952年:45岁开始构思创作反映岷江全流域风光的大型手卷《岷江胜概》图。1953年1953年:46岁业余时间创作反映描绘滇西风情的青绿山水《点苍胜集》;“全国第一届国画展览”在北京举行,以《点苍胜集》和《黔灵夕照》参加展览。展毕,《黔灵夕照》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54年1954年:47岁历时数年,长1900厘米、高17厘米的《岷江胜概》图手卷完成。手卷从岷江之源起,沿其流域至宜宾汇入长江止,举凡山川风景、古迹名胜、风土人情、市容城建、四季变化,都细致入微地收罗于图中;谢无量为手卷《岷江胜概》题写引首。1955年1955年:48岁3月,“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岷江胜概》手卷被推选展出,所获评价极高;4月,按中国美协安排,受四川省文化局派遣,沿修建中的宝成铁路线体验生活,实地写生,产生了一批反映成都至秦岭山川新貌的作品;5月,从广元乘舟沿嘉陵江顺流而下,经广元、阆中、南部、南充、合川、北碚而达重庆。这次沿嘉陵江写生旅行的最重要成果,是描绘宝成线建设及嘉陵江全流域风光的巨型手卷《嘉陵山色》图;《黔灵夕照》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单幅印制,在全国公开发行。1956年1956年:49岁4月,落实高级知识分子政策,调入四川省文化局,归队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并任群众文化工作室国画组组长;在成都迎晤老友李可染。李可染为吴夫人绘赠《看山图》;谢无量为《嘉陵山色》手卷题引首;冬,应成都军区政治部邀请,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通江、南江、巴中体验生活,搜集素材,为解放军建军30周年作画。《进军大巴山》被选参加1957年8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旋又归由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957年1957年:50岁1月,吴一峰携近作前往西安举办个人画展;6月,老同学、老朋友朱屺瞻、钱瘦铁从上海来成都,下榻于“一峰草堂”。临别,朱屺瞻以“一峰草堂”园中蔬果为题材,作《蔬果图》赠念。钱瘦铁则为其篆刻题辞;8月,重庆美协主办的“柯璜、吴一峰、王渔父、杨济川、钟道泉国画联合展览会”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以反映现实题材的40余幅作品参展。1958年1958年:51岁4月,因建议成立“四川国画院”被划为右派分子;被迫放下画笔,下放崇庆县大炼钢铁。与同为“右派”的流沙河在一个小组,负责砍伐木材供高炉燃料。此后,又被调到新繁县禾登场新民公社劳动改造。1961年1961年:54岁被调回成都原单位四川省文化局,摘去了右派分子帽子。被派往艺术馆建设工地看守工地。1962年1962年:55岁《黔灵夕照》图等数幅作品,参加了四川省举办的《建国十三周年美术优秀作品展》。展毕又到自贡、宜宾、万县等地巡回展,随展往行,旧地重游,写生作画;12月,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举办“冯灌父、吴一峰、伍瘦梅、周抡园、陈子庄”五人画展。1964年1964年:57岁被借调至四川省博物馆复制馆藏古画。1966年1966年:59岁“文革”爆发,受冲击被抄家,珍藏字画、创作资料损失巨大。1969年1969年:62岁运动中被定为“历史反革命,不戴帽子,由群众监督改造”;10月~12月,随省博物馆疏散到四川阿坝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利用劳动之余写生作画,创作出反映羌族民族风情的《羌寨金秋》等一批新作。1970年1970年:63岁由省博物馆调回四川省文化局,庚即被下放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米易县湾丘五七干校劳动。两年之间,体力劳动之余,仍禁不住此地青山绿水的诱惑,寻找间隙写生勾稿,创作了《五七干校全景图》、《木棉花开》、《五七干校医院》、《五七干校宿舍》等一批反映干校生活的新作品。1972年1972年65岁由干校回成都,被审查。1973年1973年:66岁其“历史反革命,不戴帽子,由群众监督改造”的决定撤销。1974年1974年:67岁成昆线体验生活,重游昆明。1977年1977年:70岁老友赵望云在西安逝世,赋诗致奠。1978年1978年:71岁出席成都市国画工作者座谈会。1979年1979年:72岁3月,落实政策,恢复名誉。以喜悦之心情,绘工笔重彩大青绿绢本山水图《峨嵋祥云》。又作《总理遗爱》图在《四川日报》发表。1980年1980年:73岁4月,四川电视台录制了专题节目《千里江山气势磅礴-介绍国画家吴一峰的手卷{嘉陵山色图}》;邓小平来川视察,以昔年在广安写生时所得之画稿,精心作画,在成都金牛宾馆面赠邓小平以志敬仰。与邓小平合影留念;10月,以73岁之年,从所在单位四川省群众艺术馆退休;11月,被刚成立的“成都画院”聘为画师、顾问。1981年1981年:74岁4月,与从广州来成都办画展的老朋友关山月两度相聚,并发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关山月画展观后》的文章;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来成都,与吴一峰在成都画院相晤,并互赠翰墨。1982年1982年:75岁9月,由重庆登舟东下,开始其退休后历时半年的旅游、写生。重游长江三峡,并游览大宁河小三峡,连续游览庐山、九华山、黄山等名胜,将沿途所见胜景,写生收入画稿,先后创作了《万州江畔小景》、《黄陵庙》、《三游洞》、《石钟山》、《黄山宿雾》等作品;11月,旧地重游了杭州众多名胜古迹,均写生为图,有《西湖春色》等多幅作品;与老朋友陆俨少等相聚,陆俨少为《嘉陵山色》手卷题跋;应邀前往浙江美院国画系作“山水画创作”的专题讲座;12月,应邀赴南京,参加南京艺术学院(上海美专为其前身)70周年校庆活动。拜访老校长、时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的刘海粟;在南京往清凉山拜谒了钦慕已久的明遗民画家龚贤(半千)故居以及中山陵、明孝陵,游览了玄武湖、燕子矶、栖霞山、莫愁湖;往游扬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地名胜;12月28日,回到已阔别45年的故乡平湖,与昔年老友和同胞姐妹会晤团聚。1983年1983年:76岁1月,由平湖至上海,与谢稚柳、程十发、曹养吾、胡倬云等会晤相聚。以次出游沿途写生画稿达上百幅,风景名胜游记上万字,归后所绘作品新材新景,画风嬗变,由清丽奇秀而为深厚雄浑,更时时透出“华滋”的消息;谢稚柳为《嘉陵山色》手卷题跋;夏秋之际,复游都江堰、青城山,又复游峨眉山,为峨嵋文管所作《峨嵋胜概》图留藏;8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一峰画选》正式发行。老朋友赵少昂题写书名。1984年1984年:77岁5月,陆俨少夫妇到成都,陪同陆俨少前往都江堰写生作画,探讨艺术;夏,六登峨嵋,且以77岁之龄徒步再登金顶;8月,《大渡河放筏》、《偶入青山》、《东坡诗意图》,选送至马来西亚参加《四川名画家作品展览》;10月,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11月受聘为新成立的四川省诗书画院画师,并与老友朱屺瞻、唐云、尹瘦石等在成都相晤。1985年1985年:78岁8月,往游距成都100公里的岷江上游支流皮条河两岸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探幽穴,钻险洞,观奇异各状的石钟乳、石笋,于深山绝壑之中,又获新的感受;9月,香港《新晚报》的“中国美术”第十四期上发表题为《踏破千山吴一峰》的专稿,专题介绍其绘画艺术;10月,前往岷江上游松潘、黄龙、九寨沟及南坪县、、江油县、德阳市等写生采风。在若干写生画稿的基础上,创作出《九寨沟天鹅湖》、《九寨沟五彩池》、《长海》等面目一新的作品。1986年1986年:79岁7月,应北京圆明园基金会之邀,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圆明园首届全国著名书画家联谊座谈会”,会后游览了泰山、孔庙、青岛、崂山,最后继住北京游览了长城等名胜;10月,以《峨岭祥云》和《大理杨升庵写韵楼》两幅作品,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四川省诗书画院书画作品展览》。在上海与上海画院的画家们广泛交流,并与老画友、老同学朱屺瞻、吴青霞愉快会晤。1987年1987年:80岁为四川省政府外宾接待室作气势磅礴的巨幅国画《峨嵋胜概》图;6月18日,《中国四川吴一峰书画展》在新加坡总商会展厅举行,展出80幅作品,其中尤以表现四川、云南、贵州的风景名胜最受瞩目;在新加坡期间,与潘受、王瑞璧、上海美专同学黄葆芳等相晤,并巧遇同时在此举办画展的老校长刘海粟。1988年1988年:81岁。6月,四川电视台以《千山万壑笔底来》为题专题再次介绍《嘉陵山色》手卷。1989年1989年:82岁。3月,以《峨嵋积雪》图获《四川中国画大展》丹青寿星奖;4月,被聘任为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及联络委员会委员。1990年1990年:83岁1月,往日本山梨县甲府市参加《吴一峰、李焕民二大巨匠美术展》,有80幅作品参展;5月,应邀赴香港,参加由香港书画学会主办的《四川与台湾同乡书画展览》,在港与赵少昂久别重逢。老友黄君璧专程从台湾飞抵香港相晤,香港《文汇报》对此特作报道。1991年1991年:84岁8月,应邀回家乡浙江平湖市参加庆典活动。以巨幅画作和书籍、画册留赠家乡。平湖市委宣传部特主持召开了“欢迎吴一峰先生艺术座谈会”;11月,应邀往珠海参加书画交流活动;专往深圳看望陆俨少。此次相聚为两位相交几十年的老同学、挚友的最后见面。陆俨少以自己新近出版的画集濡笔题字相赠;从珠海返广州,专赴广州美院看望老友关山月,随后又往访画友黎雄才。1992年1992年:85岁由刘海粟题写书名,陆俨少作序的《吴一峰画集》出版。6月5日,在广州举办“吴一峰画展”。关山月亲笔为画展题字并到场祝贺;6月17日,《吴一峰画展》在珠海举行;9月、11月,与四川省诗书画院摄制组人员先后前往江油窦团山、成都望江楼拍摄外景,配合完成由四川省诗书画院策划,前后历时10年之久的《吴一峰电视美术资料片》的全部摄制工作;11月14日,《吴一峰艺术生活七十周年书画展览》在成都市中心四川美术馆开幕,各界人士近千人到场参加开幕式并观展,关山月、李琦等老友致电祝贺。1994年1994年:87岁初夏,由家人陪同前往四川省诗书画院附近的成都百花潭桥头扶病现场写生,创作《诗书画院全景》图被四川省诗书画院收藏并刊载于建院10周年纪念册中。此画为其最后一次外出对景写生。1995年1995年:88岁因病在家休养。1997年1997年:90岁8月,“吴一峰九十回顾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展,同时发行画册《大走客吴一峰九十回顾画集》,传记《大走客吴一峰》,诗文选集《远行集》。1998年1998年:91岁1月,在成都逝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65条/7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