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原名吴树之、吴彭年,笔名平尼。福建云霄人。擅长版画、水墨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三十年代末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1941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5年初加入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参与筹备东南木刻巡回展。抗战胜利后,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并进上海美专。1948年参加浙东游击队后在军队工作。1958年创办《浙江画报》,主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播种者》、《搬运夫》(早期作品)、《今日大陈岛》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另有作品《老游击队员》、《飞向太平洋》、《牧驼图》、《反弹琵琶》、《觅》等。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收藏。1991年荣获“纪念新兴版画60年”奖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翁祖亮(1929.9—)。又名汪苇。浙江建德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曾任美术编辑。先后在浙江省文化局美术组、浙江省美展办公室、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工作。参加浙江画院组建工作,现为浙江画院高级画师、副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美术评论研究会理事、浙江中国画人物画研究会员成员、林凤眠艺术研究会理事。作品有《村头小景》等。作品《秋江》(戏剧人物)由中国美院收藏,《莺莺》(西厢人物)由青岛博物馆收藏,《河埠头》(汲水图)由德国Klotzbucher先生收藏。曾在杭州、台湾、德国举办个展。论文有《论肖像画的特点》等。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翁祖亮专册》,作品收入青岛博物馆编著的青岛百年市庆大画册。论文收入《林风眠研究文集》、《林风眠论》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德隆(1928.8—)。浙江东阳人。擅长书法、水彩画、水粉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留校在研究生班深造并任教三十五年退休(今中国美术学院)。曾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工艺美术系和美术教育系主任教授十多年。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吴德隆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访美,曾在芝加哥城波特画廊举办个人书法展,受到华人社区的好评,作品被收藏。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9年起担任浙江省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第一届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长。第二届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水彩画家协会名誉会长2007年由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首届中国书画“国魂·国艺”奖,吴德隆老师获得中国“国魂”奖,成为真正中国艺术家中的“国魂”。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有水粉画《东海渔村》、《渔村新居》、《北仓港码头》,水彩画《江边人家》等。出版有《怎样画速写》(合著),《水彩画基础技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于安徽歙县。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K.M.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此后长期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达三十余年。作品曾参加第六届中国美术展、88杭州中国油画邀请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学会首展、当代油画艺术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百年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等重要展出活动。1986年及2002年曾先后在巴黎举办个展。作品收入《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等大型画集。代表作有:《信》、《国际歌》、《渔火》、《暖风》、《潮》、《白鸽系列》等。著有《油画基础技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笃纯,生于1932年10月。乐清黄杨木雕世家“王家木雕”的第二代传承人,于其身为一代黄杨木雕宗师的父亲王凤祚一样他的一生亦是与黄杨木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个岁月走过,留下的是木之神灵,也是人间的一块美玉。王笃纯的人和作品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人,这是自然的结合,也是心底最纯真的表现。就像个赠人玫瑰,在他的手中和心中,我们感受到的既有木艺的芬芳,也有人间的影子。王笃纯善于表现女性形象,代表作“默想仕女”、“唐女”、“回娘家”等,体现了风姿艳逸,娇憨可掬的女性美。观赏他的作品,多少能感悟到古代仕女婀娜多姿的娟丽韵味。同时,王笃纯还善于雕鹅。鹅的各种姿态,或叫喊、或觅食、或拍翅、或跳水,都表现得十分传神。王笃纯的作品有《捉迷藏》、《水乡即景》、《两岸同根》、《快乐》、《乡音》等。[1]1997年集体首创国内最大型黄杨木拼雕群像《小刀会》,长2.4米,高0.85,深0.6米,共刻大小人物278个,战马5匹,配以城墙、古塔、桥梁、房屋等景物,历时16个月,作品被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收藏并展出。 1953年在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学习期间创作的“捉迷藏”选送莫斯科展览,发表于苏联《火星画报》,作品被上海博物馆收藏。“庆丰收”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98年《乡音》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作品被乐清市文物馆收藏;2000年的《高原之歌》获杭州西博会金奖。2000年的《江南之春》获杭博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1996年12月《创造·在继承中发展》一文,入选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年会暨民间艺术新论点发布会,获优秀论文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王笃法(1941.10—)别名王峰,浙江乐清人。擅长中国画、木雕。曾任乐清文化站美术干部。天马工艺雕刻厂技术厂长。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有《农业实现四化》、《田头即景》参加全国美展,黄杨木雕《母爱》和紫檀木雕《露甘观音》。著有论文《谈乐清梨木脸谱雕刻艺术》、《谈乐清竹刻笔筒雕刻艺术》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王流秋(1919—)广东朝安人。擅长油画。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1957年进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训班进修结业。历任《江淮画报社》记者、文工团美术股股长、军政治部美术队副队长。1951年到浙江美院任教,历任绘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浙江油画研究会会长。木刻作品收入《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历史画《转移》、《露宿》收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出版有《王流秋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德威河北高阳人。擅长油画。1938年曾在新安旅行团任美术组长、队长。1950年在杭州美术学院研究部研究生。1954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历任《儿童画报》、《华中少年画报》主编,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有《渡江战役》、《刘少奇同志在林区》、《英雄的姐妹们》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男,浙江台州人,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王伯敏花五十年时间,撰写美术界所迫切需要的六部美术专史,把我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以超前的悟性与创见,对古今书画艺术的评论,提出更新、更深层面的理解。有的编著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有的著作被国外学者翻释,出版外文本。王伯敏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1988年9月,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获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国图书奖”。1992年国务院授予王伯敏“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称号。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美协曾推其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是中国美术史界的优秀代表,也是中国美术史这门学科的杰出带头人。他以独具的慧眼,极高的悟性,超前的创见,开拓性地编著了《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画构图》、《唐画诗中看》、《古肖形印臆释》、《水墨画纵横谈》、《柏闽诗选》、《黄宾虹画语录》等四十多种专著,壹千多万字,在国内外出版。还有二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出《王伯敏美术文选》。《中国版画史》。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版画的发展,着重介绍明代版刻绘画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历史上出版最早的版画专史,被日本和英国翻译出版。五十万字的《中国绘画史》。既介绍画家,品评绘画作品,又述说绘画理论的发展。是我国于建国后率先出版的画史专著,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稳定了画史的编写体系,也是在本世纪下半叶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画学史著作。该书首获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全书二百五十万字,既勾勒了美术演变进展的脉络,又概括了美术发展的规律,堪称中华民族上下数千年美术艺术的缩影,标志着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此书荣获中国图书奖。在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之际,又获文化部首届文化艺术学科优秀成果奖。王伯敏艺术史学馆于2007年12月奠基修建。由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坐落于在王老家乡浙江省温岭市石夫人峰脚下的锦屏公园内,环境清幽。该馆占地145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分为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区、藏品库房及办公区四个区域,主要陈列王伯敏先生捐赠的手稿、著作、艺术作品及其收藏品等,将成为展示王老美术史论研究及艺术创作杰出业绩的一个窗口和开展文化交流、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活动的平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卓予,男,一九二七年生。江西南康人。擅雕塑。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分配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工作。1953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1957年回母校雕塑系任教。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1979年参加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赴意大利、法国考察。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浙江省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席。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潘天寿》(合作)、《赵伯先像》(合作)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春曲》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铁工》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拼搏者》、《陈毅像》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还有《红军过草地》、《夏日》、《李灿像》、《章太炎像》等;《拼搏者》和《春曲》曾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等。1953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昌起义”浮雕的创作、《毛主席纪念堂》群雕的创作。论著:《外国城市雕塑选》、《意大利的教堂艺术》。1927年5月生于江西南康潭口镇;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1951年毕业;毕业后在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工作一年;1953年调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美术创作组,参加浮雕创作;1957年回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1978至1987年担任系主任、教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江省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长、浙江省城市雕塑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第六届人大代表;1988年3月退休。王卓予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的得意弟子,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1951年毕业后在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工作一年。1953年跟随刘开渠、萧传玖先生进京,参与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这是中国雕塑史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项目,王卓予先生以他深厚、严谨的造型能力与萧传玖先生共同承担起南昌起义、渡江的浮雕创作,并参与辛亥革命部分的浮雕创作工作。1977年又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群雕的创作。1957年王卓予先生回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与萧传玖等老一辈雕塑家共同承担起雕塑系的教学重任。1976年“四人帮”刚刚被粉碎,国家秩序初步回复。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学校的教学秩序遭到彻底破坏,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王卓予先生以极大地勇气、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敢地肩负起恢复雕塑系正常教学秩序的重任,带领全系教师调整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筹备教学设施、编写教学大纲等等。在王卓予先生的积极带领下,全系教师共同努力使雕塑系各项工作圆满就绪,终于在1978年迎来了雕塑系文革后的第一届学生。1978至1987年王卓予先生担任雕塑系主任。在主持雕塑系工作的十年中,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为雕塑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在教学上他主张严格基础训练,亲自联系并领导了一些大规模的社会创作,如普陀山普济寺庙大殿佛像制作、克拉玛依矿史浮雕、宁夏展览馆建筑浮雕等。通过这些实践大大丰富了教师的创作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教的三十年中,他授课严肃认真,又不失和蔼可亲,在严谨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今,他的学生已遍及全国各大院校,成为教学、科研、创作的中坚力量。王卓予先生在艺坛上辛勤耕耘了四十余载,创作成果丰硕,代表作有《拼搏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春曲》、《陈毅像》、《聂耳像》、《戚继光像》、《冯雪峰像》和《晨读》等。他的作品具有朴素、敦厚、简逸而细腻真切、秀丽俊爽的艺术风格。1979年王卓予先生跟随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赴意大利、法国考察,回国后,他写下《意法游记》、《意大利的教堂艺术》等文章,还编撰出版了《外国城市雕塑选》,介绍国外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对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意见,这些都为我国城市建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120条/12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