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福建浦城人,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86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美术装潢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州市漆艺研究会理事。主要作品:1994.10油画《堤岸》福建省第六届教师美术书法展览三等奖,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1994.10油画《织》福建省第二届书画节作品展1999.7漆画《金秋》福建省第三届书画节获金奖;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1.7漆画《正午》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福建省美术作品展2002.5漆画《祥云》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福建展区)银奖,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2004漆画参加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年漆画展2004.10漆画《堤岸》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6.12漆画《潮汐》入选首届福建省漆艺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展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74年1月30日出生于福建南平。现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厦门分校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中卫雕塑工作室负责人,厦门中卫阳光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编辑本段作品1994年参与母校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创作浮雕《锦绣八闽》。1997年作品《一国两制》参与45周年校庆展。1998年作品《精卫》入选首届中国《槐花杯》环境雕塑大赛。1999年作品《马江海战》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0年《护古》获首届中国国际雕刻艺术节三等奖。2001年《一国两制》与《建设者》分别获庆祝“建党80周年”福建美术作品展三等奖与优秀奖。2001年作品《铁骨狂飚》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1年8月参加中国雕塑家赴欧洲学术考查活动。2002年5月1日在厦门工人文化宫举办中卫雕塑展。2003年《班超西行》入选全国首届壁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4年《望星空》、《护古》、《秋声》参加比利时雕塑展。2004年《武韵》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雕刻艺术节。林家卫的作品,先后在中国《雕塑》杂志、香港《时代华人》、山东《科技与艺术》、《美术大鉴》等文化艺术刊物上发表。

    居住地区
    福建/厦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福建福州人,生于195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现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高级讲师。长期从事水粉,水彩,丙烯等画种的创作。作品常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赴港台展览。1996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水彩画《光的守望》获福建省水彩画大展优秀奖。2002年水彩画《DreamingTime》在澳大利亚维克多港画展中获成就奖。水粉画《雨后炊烟》1995年入选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 水彩画《黄昏离歌》1996年入选石家庄全国水彩画艺术展水彩画《独旅》1998年入选青岛全国水彩粉画展水彩画《临界》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光的守望》2000年获福建省水彩画大展优秀奖水粉画《岛村》2002年入选宁波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展水彩画《DreamingTime》获澳大利亚维克多港画展成就奖水粉画《侧光》2004年入选纪念《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福州)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刘昌华(1942.8—)广东中山人。擅长连环画。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艺术系,后入伍。曾任《共青团支部》美术编辑,三明地区群艺馆、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作品《李白》、《牡丹亭》分别入选全国第二届、三届连环画绘画展,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林剑仆(1949.8—)福建泉州人。擅长油画、中国画。历任福建泉州文化馆乐器厂美工,泉州歌剧团舞台美术设计。作品有油画《侨乡春灯》、《海婴》,壁画《文化、贸易、友谊》等。

    居住地区
    福建/泉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卢宪民(1954.7—)安徽无为人。擅长木刻。自学美术。厦门海关税处副处长、厦门版协副秘书长。作品《鸽筝》、《乐》参加建党60周年、建军55周年全国美展,《阿里山人》获全军优秀作品奖,《团结舞》、《专业户》(组画)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风》入选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福建/厦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廖国宁(1946.10—)台湾台北人。擅长漆画、水彩画。1965年毕业于福建艺术学院舞台美术专业,留校任教。历任福建省博物馆美术设计,福建省美术展览馆馆长,二级美术师。 作品有《夜以继日》、《广厦》、《菊》、《归鸟》等,《窗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李国富,福建泉州人。擅长工艺美术。1918年开始刻纸,历任国营工艺美术厂刻纸车间主任、副厂长,福建泉州市工艺美术厂公司工艺美术家。出版有《李尧宝刻纸专集》,并制作各种工艺料丝灯等。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棋盘园,他能刻善画,全面继承了泉州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版、建筑、彩绘等艺术营养,拓展题材,讲究构图、意象、线条和装饰性,创造性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他所创作的阴刻图案,既是实用的油漆画工具又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刻纸艺术作品。20世纪20年代初,李尧宝应用刻纸技法镂空刻制油漆画样稿的办法创造出阴刻图案,深受油漆画同行的称赞并采用,还被广泛运用到了印花布、刺绣、木刻、石雕等行业,当成工业纸模。195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尧宝刻纸集》,风行海内外,一时洛阳纸贵

    居住地区
    福建/泉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福建福州人。擅长漆画、工艺美术设计。早年毕业于福建林森师范学校艺术科。1956年后历任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工艺美术学校副校长。福州市美协副主席。作品《孔雀开屏》、《鼓山春晓》、《闽江橘子红》及漆版画《林祥谦烈士陵园》、《黎明公社春来早》等参加全国美展及工艺美术展,皆获奖。主编有《巧夺天工》。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芝卿(1894-1976),福建福州人,我国著名的漆艺术家。他年求学于“福建工艺传习所”漆艺科,师从日本漆艺大师原田和闽籍清廷御工林鸿增。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在原田先生的邀请并资助,东渡扶桑,到长崎美术工艺专科学校深造,系统地学习了日本漆]:芝=的表现技法。回国后,他一致力于漆艺术技法语言的探索创新。他在传统漆艺纹饰技艺的基础上,吸收日本漆艺巾的“变涂”.“莳绘”等髹饰技法,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法表现手段。并且成功地将其运用到漆画实践叶l,创作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先验性漆画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奠基者”。他还积极促成了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成立,为工艺美术事业培养接班人,并亲自担任学校漆艺教师。他为了教学需要,整理出《福州漆器制作工艺》一,对普及漆工艺技术,规范漆艺表现语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他在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期间,将自己t多年所掌握的漆艺髹饰技法制成上百块技法样板,供后人学习和参考。这些宝贵的样板对丰富中国漆艺技法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是中国漆艺教学的直观教材。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髹漆技法,将日本传统漆艺莳绘变涂等技法与中国传统漆艺技法相结合,创造出多种新的髹漆工艺。六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精美作品,被中外国家博物馆收藏。20世纪50年代他将这些技术公布于世,并制成百余块漆饰样板,供后人学习参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漆器艺术的发展。先后创造了彩漆漂变、犀皮起皱、藓苔丝、松皮纹等技法。代表作品有《蝴蝶形果盒》、《闪光滚花鳞片瓶》等。髹漆自绍安以来,至于芝卿,有进一步发展。创作七宝砂,色纹奇巧,变幻百出,仿古铜、古玉、砖、瓦、陶瓷,无不乱真。早岁游学日本,但其作品富丽堂皇,富有民族风格,与日本所作,逈然不同。出国作品,得世界极高评价,非偶然也。又工画山水、花鸟,精细无匹,墨竹疏疏数笔,雨叶风枝,清劲有力。弟子评价据李老弟子回忆,他经常观察自然界气象变化和身边的事物,无论是晨云雾照、黄昏飞霞还是流水波纹、潮花激浪,甚至连屋漏水痕等都不放过。他说这些“皆可为师,皆可入饰”。我个人认为,李老的“漂漆流彩”并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翻皈、模仿,而是在对自然运动、变幻规律的启发下,对自然的升华。联系李老技法样板中使用不同方法制成的“水波纹”、“流云纹”“窑变纹”、“飞霞纹”、“漏痕纹”,哪一样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这创造源自他对漆性得心应手的掌握和娴熟自如的运用。是神奇的造化,燃起了他心中创造的火焰;是漆的魅力,升华了他对自然的情感。他从自然界的运动变幻中,领悟到了“巧夺天工”的漆艺技巧;在漆艺创作实践中,体会到了“朴素天成”的美学价值。南京艺术学院王琥教授对李芝卿先生在中国漆艺术运动中所做出的贡献是这样评价的:李芝卿无疑是福帅l这座漆艺术的重心城市里,涌现出的最突出的一位漆艺术家。他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一系列创新成就,不但催生了现代漆艺术表现形式的诞生和不断地完善,还使中国漆艺术界具备了与世界先进技术间接交流的可能。李芝卿先生对现代中国漆艺术运动所做出的极其特殊而重大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惠泽后人。漆艺技法李芝卿先生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丫我国的漆艺事业,是位极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后人收集整理李老独特的漆艺技法表现手段,把它归纳为五大类:(--·)“罩漆研磨”,(二)“描漆彩绘”,(三)“仿占堆塑”,(四)“嵌银填彩”,(五)“漂漆流彩”。今天我们重新阐释李老的漆艺技法,无疑对于今天的创作和教学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罩漆研磨”“罩漆”、“研磨”实际上是漆艺装饰中的两道工序,制作时利用漆刮、滚珠、树叶、画笔等“起纹”工具,沾色漆在中涂漆板上形成高低、厚薄的肌理纹样。由于磨显的程度不同,形成或隐或显,更为丰富的色彩、肌理效果。李老的“磨显的赤宝砂属此类手法制成,其具体制法经历了两个阶段。原始制法是在中涂漆板上髹道厚漆,均匀地洒上碎荷叶片。碎荷叶翘曲不平,入荫干固后被碎荷叶掩住。由于荷叶的隔绝关系,漆仍未干。这时把荷叶揭除,用煤油洗净未干之漆,遂呈现不规则的凹凸纹样。再用头发丝沾瓦灰全面擦洗,然后髹金底漆、贴银箔、罩红色透明漆,研磨、推光、揩青而成。得到隐在漆层下的自然肌理,它犹如红色的宝石之光彩,称“赤宝砂”(若罩绿色透明漆则为“绿宝砂”)。原始制法对研磨的要求相当严格和苛刻,因为纹样的肌理效果,完全是依靠漆层下银箔的反射得以呈现。一旦过度,磨穿漆层,水浸入银箔和漆层之间,银箔发生变形,像湿了的纸一样膨胀起来——就只能全部磨掉,重新开始。后来李老对原始制法进行改进。首先,“起纹”方法更加多样,只要能引起凹凸不平的纹样的方法皆可采用;其次,改银箔为银粉,增强了银底与漆面的附着力;最后,采取主动磨显的方法,增强纹样的空间层次感。此时磨显的纹样是最亮的部分,其次是漆层磨得较薄处的纹样,最深的是隐在漆层深处的纹样。在这里,“罩漆”、“研磨”已经不是漆艺中的一道普通的工序,而是主动表现对象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描漆彩绘”“描漆彩绘”是传统漆画中最常规的表现手法,在楚汉漆艺装饰中被大量使用。一般有先勾勒线条,再平涂色块;以及先平涂色块,再勾勒线条两种方法。“描漆彩绘”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描金绘、漆画绘、描油绘等多种形式。《髹饰录-坤集》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描金“其文各物备色,粉泽烂然如锦绣。细钩皱理以黑漆,或划理。又有彤质者,先以黑漆描出多为巧”。漆画“即古昔之文饰,而多是纯色画也。又有施蛋清而如画家所谓没骨者”。描油“既油色绘饰也。其文飞禽、走兽、昆虫、百花.云霞、人物,一一无不备天真之色。”《髹饰录·坤集》特专门辟“斓”、“复饰”、“纹间”对在“描漆彩绘”基础上采用多种装饰综合运用的手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李老的“描漆彩绘”融入了国画的表现手法。在白推光漆面上(以推光漆加钛自粉细碾后,髹涂中涂漆面,干固后,磨平.推光、擦揩),以黑漆(黑推光漆加乌烟)当焦墨进行勾勒,干固后,以蓝色漆(推光漆加透明蓝)晕染(用大拇子球弹染),产生类似国画花青渲染的效果,画面淡雅.古朴。李老常用此法表现山水,后人称之为“彩墨山水”漆画。代表作品有《鼓山万松湾》(1961)、《山溪秋色图》(1954)。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已很难再看到这两幅原作,但李老的“技法样板”中就有“彩墨山水”制法,可窥此画法之原貌:画面上绘耸立的山峰,山腰烟云弥漫,山脚是临水浅坡,左下角画几株松树,枝叶茂盛。全幅皴染兼备、层次分明、笔力遒劲。笔法虽效仿“清初四王”追求法度,但苍笔破墨、定青设色却有独到之处,颇见功力。黄宾虹先生曾评李老的“墨彩山水”日:“古朴清丽,集古人之长,尽趋笔意”。李老的传统国画山水功底颇深(诚如沈柔坚先生所赞:“用笔细挺、功力甚深、澹岩空灵、别具一格。",但并未食古不化。在创作中,他非常蓖视“师法自然”,强调写牛,到生活中去引发创作的灵感.到大自然中去收集山水画的素材。无论是南的武夷、福州的鼓山还是仙游的九鲤湖,在他的笔下都有精彩的表现。如果“彩墨山水”只是李老力图通过绘画性的语言来试图改造传统“描漆彩绘”中过于僵化的程式化模式的话,那么他的《武夷夕照》漆屏风,则让我们看到李老将漆艺特有的语言融人“传统漆画”的探索和努力。“仿古堆塑”“仿占堆塑”是指在堆起的纹样表面,进行仿古的装饰,“仿占”手法有仿铜、仿唐三彩、仿玉、仿玛瑙等。它以得模仿对象之风采,又不失漆艺装饰之特色者为停品。而“堆塑”的手法就更加#富,从形式上看有面型平堆.线形堆、浅浮雕、高浮雕等;从材料上看则分漆堆、灰堆,粉堆等。李老的“仿古堆塑”法在1957年为南京博物馆复制《司母戌大方鼎时一炮走红。其关键性技术是逼真地表现出铜鼎因年代久远,在鼎的表面形成的“铁锈铜斑”。他创造性地以瓦灰作为消光剂,住表面绿漆将干之时,用瓦灰轻刷而去其光泽;再局部敷洒些黄士,以仿青铜因或“埋”或“露”所形成的斑驳锈色;最后,用手指蘸古铜色漆轻抹鼎的局部(鼎表面纹样的最高处,鼎的转折处等),仿佛这些部位,因观赏者时常以手触摸,而显得特别的光亮。李老一生运用“仿古堆塑”法创作过许多作品,如《当代世界伟人胸像》(1938年)、毛主席浮雕》(1950年)、((打麻雀)(1959年)、《鲁迅浮雕》(1963年)等。李老还将此手法运用F漆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孔子杏增设教图》(1930年)和《海之鹰(1959年)。漆画《海之鹰表现的是屹立于海崖之上的雄鹰的英姿,背景是浪沫飞溅的大海。李老用粘土塑}I{雄鹰和岩崖,用石膏翻出印锦模;用生漆(70%)、推漆(30%,目的是增加硬度)加白土、壳灰(使之不出油,易干)搅拌,制成印锦料;再用印锦模印出纹样(雄鹰和海崖),用刀刃薄劈,粘于中涂漆面上。用枯笔蘸瓦灰,画出大海和飞溅的海浪;再通体髹古铜色漆,用瓦灰轻刷一遍,去其表面光泽。最后做局部调整,太亮的部分,用瓦灰消光;需要提亮的部分,用古铜色漆轻抹而成。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李老漆画创作的大家风范——雄鹰和海崖的塑造粗犷有力、生动自然;背景的海浪处理自由奔放,可称是溶雕塑与绘画为一体的杰作。“嵌银刻花”“嵌银刻花”存福州漆艺界的工艺术语叫“台花”,它的雏形是汉代“金银箔片镶嵌”即先在漆面上嵌以金银箔片,然后镂刻纹样。“金银箔片镶嵌”在唐代发展演变为“金银平脱”,即先镶嵌金银片,然后髹漆,干后磨显纹样。它广泛运用于唐代铜镜被面、琴体表面以及车马具的装饰上,由于金银昂贵,在国力衰落的中晚唐的肃宗(李亨)、武宗(李炎)两帝时,明令禁止使用“金银平脱”器,使一度盛行的“金银平脱”逐渐销声匿迹。李老受传统技艺的启发,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研制出“台花”技法,极大地丰富了福州漆艺的装饰技法。“台花”技法的工艺,具体有贴箔(关键要使锡箔平整地嵌于漆面上,用骨愀从箔片的中心部分向外平刮,排除多余漆液使之平整)、置稿、刻镂(刻时须将,刀锋微徽向外倾斜,并使刀锋镂穿箔片,剔除多余之锡片)、髹漆、磨显,推光(磨、擦、推,揩)六道工序。艺术效果明亮悦目,与嵌银无异。后人又根据装饰的形式手段,把“台花”技法细分为“台彩”、“台填”、“台银”三大类。李老“台花”技法的成功实施,关键取决于两项技术性的突破。其一是以锡代银,无论从艺术效果还是操作的可行性(平展性、柔软性)方面,锡箔皆优于银箔。其二是采用鱼胶为粘合剂(用鱼鳔熬煮后以提庄漆及水胶调和而成,三者比例为10%、70%、20%)。它的优点是与金属粘合的效果极佳,是传统木工艺的粘合剂。它相对于生漆慢干,且干固后又十分牢固。保证了贴上锡箔,入刀镂刻时,锡箔不会随刀的运行而移动,影响操作;并能利用其慢干的性能,顺利地剔去多余的锡箔。而生漆与金属粘合的性能不佳,漆不千时,入刀镂刻,刀行箔随,无法操作;一旦干固,根本无法入刀镂刻,更不用说剔除多余的银箔了。李老所制的“台花”漆器,后经“沈绍安兰记”的推广,逐渐成为福州漆艺的品牌产品。“漂漆流彩”“漂漆流彩”是指在漆液中加入汽油或樟脑油之类的稀释剂,让其色在漆面上自然漂流,形成纹样。是李老在继承传统“彰髹”方法的基础上,吸收日本“变涂”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表现手法。由于以此手法制成的纹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预知性”,所以其效果往往“人天参半,妙趣天戍”。李老最初使用此手法是为了在漆器表面仿制陶瓷的“窑变”效果。具体做法是:取两色推光漆加入汽油等稀释剂制戍漂流漆,先在漆面上髹涂一色推光漆,接着马上刷上另一色漂流漆,再采用“漂漏”、“刷丝”、“抽刮”、“点散”等工艺手法,使漆色形成自由流动、互相渗化的效果,然后入荫干固后,磨显而成。李老的漆画《武夷夕照》中的水纹就是采用“漂漆流彩”手法表现的。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