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温泉源(1935.8—)辽宁大连人。擅长儿童读物绘画、版画。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协儿童美术艺委会委员。儿童读物《大椅子》插图获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谁的小手帕》获全国少儿文艺作品评奖美术一等奖;1992年获IBBY国际安徒生儿童读物插图提名奖;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17年1月出生于山东烟台;1936年就读于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师从齐白石、常书鸿、潘天寿、王雪涛等名家;1947年7月与已故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两人一起经过逾千人的激烈竞逐,“过五关,斩六将”,获得法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留学。王熙民在法国留学期间,主攻雕塑和油画,先后师从让尼欧、布德尔等名家大师。1950年7月,新中国成立之初,怀抱爱国之心拒绝了国民党政府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被国务院赞誉为“爱国知识分子”。回国后,他被分配到革命博物馆工作,积极投身建国十周年庆典筹备工作;之后,他申请调到东北鲁艺工作。1953年,王熙民创作的大型雕塑《抗联游击队》,参加全国第一届军事展览并荣获八项优秀作品之一。1957年,率领东北鲁艺师生为全国农展馆中心广场创作群雕《人民公社万岁》,群雕高达9米,气势恢宏,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艺术经典巨作”。1961年,应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之邀成立建筑空间艺术研究室,并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就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了共识,作为引路人奠定了中国开拓建筑空间艺术的基础。1981年,受中央美术学院邀请成立壁画系,任研究生导师。他以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推陈出新,为中国的建筑艺术创造出新的理念与成就。1986年,他为合肥市设计的市标——《九狮》(高20米),被当地人民誉为“捍卫城市的守护神”。1989年,他为平顶山市创作的市标——《平顶山人民在腾飞》(38米高),曾被朱镕基总理称赞为“城市的号角”。1993年,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王熙民与夫人包阿华共同创作《全世界妇女和平、友谊、团结、进步》十组浮雕。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他创作了《龙马精神》。2012年,已经95岁高龄的王熙民先生不辞千里迢迢,携夫人包阿华教授与故乡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将代表自己与夫人毕生艺术成就的50多件代表作品永久捐赠家乡,莱山区特此设立“王熙民、包阿华艺术馆”,对两位老艺术家的经典杰作进行专门陈列与展示。在一个甲子多的艺术生涯中,王老以其刚正的人格,豪迈的创作风格,严谨的艺术态度,低调的生活方式赢得了社会的肯定。王老的作品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一个标志,他用艺术的形式,鼓舞着人们的信念,推动着向前的力量。几十载的潜心研究与艺术实践,王熙民先生不断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之精华,博采西洋艺术之技法,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形成了自身写实而又唯美、古典厚重兼具现代奔放的艺术风格。他是中国雕塑、壁画、绘画、建筑空间艺术的集大成者,其成就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相对于雕塑、壁画、建筑空间艺术方面的成就而言,王熙民先生的画作可以说是知之者不多,了解他绘画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格的人则更少之又少,这与他为人低调、淡泊名利的性格密不可分。但是,凡看过王老画作的行家里手,无不被他画作的立意之新颖、构图之奇特、笔法之豪迈、气势之雄伟、色彩之和谐所吸引而赞不绝口。受先师常书鸿、齐白石、潘天寿、王雪涛等名家的影响深刻,王熙民先生的画作常以中国画为基础,加入西洋油画技法与特色,中西合璧,独树一帜。正如王熙民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一直在追求民族形式和现代艺术的结合,比如,绘画讲究笔墨和色彩,我的画作以国画为基本,但色彩、明暗结合了西洋画的技法,这是我的特点。”上世纪40年代,南方江苏宜兴的吴冠中与北方山东烟台的王熙民“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层层选拔被公费派往法国学习西方艺术,两人都曾攻读油画,但因个性特质之不同,两位大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风格。曾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南有吴冠中,北有王熙民。”“王熙民先生的画作如同京剧,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诚如王熙民先生自己所言,“我的绘画追求气势!”虽非丹青之人,我们也可以看出“立意新颖、气势雄美、风格豪迈、飘逸灵动、俊朗明快”等特色确确实实是王熙民先生画作的突出特点。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叔晖(1912.8-1985.7)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是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1976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国画作品有《夜宴桃李园》;连环画作品有《孔雀东南飞》和《西厢记》等,《西厢记》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王叔晖作画题材以古代仕女为主,绘画人物造型含蓄中略加夸张,线描健劲有力,落墨洁净,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一代新气象。王叔晖学古不泥古,用她的话讲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同时,她也没有拒绝西方的绘画经验,合理的吸收了比例、解剖、透视等创作技巧。尤其在整体价值取向上,她追求的是纯中国的古典式审美情趣,在“尽精微”的工笔重彩画中追求“致广大”的生动气韵。这使王叔晖成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一代宗师。其作品有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单幅人物画有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晚年以《红楼梦》人物创作为主。其代表作《西厢记》所赢得的声誉远远超出了国界,《西厢记》特种邮票的发行,再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对王叔晖,著名画家潘兹是这样评价的:“王叔晖是老一辈著名的女画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以工笔重彩形式从事连环画创作,对连环画艺术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位。她的《西厢记》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的技法,细腻而生动地刻划了人物的形象,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的……中国连环画史将永远记载她的创辟之功和这部代表作品。”T82《西厢记》邮票的创作,动议产生于1979年,完成于1980年底,1983年2月发行,而王叔晖的第一部《西厢记》彩色连环画,是在1954年画的,前后历时近30年。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公布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把创作《西厢记》连环画的任务交给了王叔晖。选择这一题材当然有配合宣传的意思,但当时大概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一年后问世的这部连环画,竟成了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专家评价这套16幅本的《西厢记》连环画特点是:人物形神生动,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端丽,线条流畅刚劲。为画这组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几十年画仕女画的全部经验,也投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10年之后,这部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的“绘画一等奖。”1957年,王叔晖再次提笔,创作了128幅本的白描连环画《西厢记》。如果说前一次画《西厢记》所要求的是超越古人,那么这一次创作的要求是超越自己。然而,“文革”时,这部作品被判为“毒草”,118幅绘画原稿被销毁,唯存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0幅。1979年初,《西厢记》重印本发行,与第一版一样,印数在10万册以上,至今已成为连环画收藏者寻觅的珍品。1981年第一期《中国画报》将16幅本的工笔重彩连环画《西厢记》全部刊出,大受欢迎。1979年第四届全国文代会期间,王叔晖接受刘硕仁代表邮票发行局的邀请,答应创作《西厢记》邮票。她考虑,虽然仍是画仕女画,但专为邮票而作还是第一次,计划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决定在次年年底之前完稿。果然,王叔晖如期完成“惊艳”、“听琴”、“佳期”和“长亭”4幅邮票图稿。这4个场景在原来的16幅本连环画中都曾出现过,考虑到邮票的特点和局限,人物都尽量放大,占了画面的主要位置,同时舍去了次要人物和一些场景。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一位音乐家曾向画家指出,16幅本《西厢记》中“听琴”一幅有个小小错误:张生弹琴右手用了食指拨弦,其实应该用中指。这一提醒,王叔晖在心里记了多年,终于在这次再创作中得以改正。等1983年《西厢记》邮票发行这一年,王叔晖已71岁高龄。《50年精品连环画鉴赏》(段锡编著,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说:“《西厢记》绘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折转自然,飘洒俊逸,若金丝银线,丝丝入扣。人物形象刻划生动细腻,情感关注,设色淡雅素静。特别是莺莺高耸的发髻、鹅蛋般的脸形、飘洒的衣襟;张君瑞朴实的相貌、诚实的品格、对莺莺的痴情都令人难忘。环境、庭院画法严谨、规范、透视比例准确……这些,都成为后生学习研究、临习的楷模,也是王叔晖绘画艺术的风格特色。”仔细想想中国历史上那些弱女子们,像孟姜女、刘兰芝、祝英台、崔莺莺、林黛玉等,都是为自己的真实生命在笑,在哭,在爱,在恨,在生,在死,王叔晖为她们请命,为她们造型。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丫环仆人,在王叔晖的笔下都充满着人的尊严。王叔晖画出了“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治;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的东方女性美,那是充满了人格力量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王叔晖以女儿之身,深刻体验了中国妇女的深重苦难和神圣悲愤,经过自己感情世界的热烈燃烧和提炼,冷却成一种思想,一种情怀,一种品质,而超凡入圣。她笔下的人物情浓意抒,优雅恬静,境韵悠长。崔莺莺清丽文秀、脉脉情深,红娘机敏善良、情趣盎然,张生痴心一片、如醉如迷,都通过她流畅、细密的线条,色勒出传神的形态、动作、表情。而充分表达出来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活现于画中,肯有沁人心脾的美感,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人民网>>书画>>画家画廊>>流派透视)王叔晖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工笔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连坛女将,一部连环画《西厢记》名震大江南北,荣获第一届连环画创作一等奖。王叔晖先生下笔工细、恬静、稳扎稳打。线描一丝不敬,背影无不精心营造,具有中国画中工笔白描的特点,用得多为被称之“吴带当风”的壮叶描。她的作品“戏味”较浓,看她的画,就像在欣赏一出戏。先生笔下的女主角总是那么温柔端庄,美丽聪颖,但身边总是纠结着一些阻碍势力。如《西厢记》中的崔母,《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员外,《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兄长等,通过对他们这此配角的刻画,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坚贞、节烈。同时,王叔晖先生又对一些暗中给予主人公帮助的角色作出了生动的刻画,如《西》中的红娘,《梁》中的银心等,既不孤立主角,同时又能在故事情节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她们身上的戏味也青海省。王叔晖先生最擅长表现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女性。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既具有美丽的善良的特点,同时又赋于忠贞刚烈的个性。先生最擅长表现与描写具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表现悲剧,但不失浪漫色彩,《西相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生死牌》是其画风的典型代表。先生同时还擅长描绘传说的巾帼英雄,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木兰从军》中的花术兰等,纵观先生作品,堪称北派细笔连环画的典型先生作品,堪称北派细笔连环画的典型代表。《丹青四海生:大师王叔晖古典连环画珍藏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搜集了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王叔晖的《孔雀东南飞》《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杨门女将》《白娘子传奇》《桑园会》《木兰从军》《墨子救宋》八部经典作品。印制精美,精装64开,并配有高档礼盒。作品分类《西厢记》32开本人美出版《西厢记》创作了128幅本的白描连环画,原稿共有118幅,仅存于中国美术馆10幅,其它的全被销毁。《王叔晖连环画作品选》:人美出版32开,2009.10,第一版一次,开本:32《梁山伯与祝英台》:珍藏版单本,由连环画出版社出版,50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彩绘本:48开人美,平装,根据同名越剧剧本改编《生死牌》:人美,1980年2版2印,40开,量0.5-5万册。《桑园会》:珍藏版绘画连环画,60开单本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孔雀东南飞》:新品,50开,陕西人美出版,本册连环画根据汉代乐府民歌《焦促卿妻》和有关戏曲剧本编绘而成。《新白娘子传奇》:新品50开,陕西人美出版《杨门女将》77-79年,绘画版连环画,,48开,古典题材,单行本,人美平装本《木兰从军》:人美48开小精装花术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景博、井白,满族,北京人。研究员,1919年8月生,卒于1997年9月1日。共产党员。194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专、京华美专、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导师、讲师、教授,文物出版社第一编辑组组长,1962年到中国美术研究所。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史论》副主编、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大足石刻研究学会顾问,乐山大佛综合整治委员会顾问。自青年时期起,钻研金石学方面的著作,对形肖印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侧重石窟雕塑艺术研究。对我国雕塑艺术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所写专著受到美术专业者的重视。在研究中,注重知识的传播,自50年代以来,作过多次专题讲学,有美学、雕塑、篆刻玺印几方面。并去日本和印度进行考察。曾负责两届硕士研究生、一届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成果:《篆刻学讲义》(3万字),艺专讲课用;《中国北部石窟雕塑艺术》(3万字),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被列为《世界美术大系》(日文)参考书之一;《大足石刻》(2.5万字),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绘画故事》(10万字),198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王建墓石刻艺术》(3万字),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川佛教摩崖造像的艺术价值及现状》(4万字),1957年《现代佛学》连载;《几种有关金属工艺的传统技术方法》(4万字),载于1958年《文物参考资料》;《玺印探源》(2万字),载于1980年《文艺研究》;《中国石窟寺雕塑艺术》(1万字),载于1984年《美术史论》。另外发表其他文章数十篇,共计20余万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2年6月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1955年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设计邮票40多套150枚,主要作品:《儿童生活》、《北京风景》、《天鹅》、《万里长城》、《童话—咕咚》、《水仙花》和《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199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万维生邮票作品选》,自1979年开始创作手绘封和记事手绘封,1998年、2003年先后出版《万维生记事手绘封》第一集、第二集。1999年出版了《不了情——天鹅邮票的故事》专辑画册。2003年撰文编写自己邮票创作笔记和画邮票有关故事,出版《我画邮票的故事》专著。2001年将自己的邮票图稿及收藏的名人字画捐赠给故乡泉州,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拨地筹建“万维生邮票艺术馆”,2003年2月邮票艺术馆正式落成开馆,出版《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馆藏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上海人。擅长雕塑、美术教育。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1929年赴法国里昂美术学校,毕业后转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家Bauchard工作室学习。曾任教于重庆国立艺专、北平国立艺专,皆为教授兼雕塑系主任。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教研室主任,并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及北京建筑雕塑工厂两单位的顾问、指导。作品有《孙中山纪念碑设计》、《大禹浮雕》、《民族大团结浮雕群像》、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运动》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梅县人。擅长工艺美术。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3年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助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染织美术系主任。1958年参加北京民族文化宫、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美术设计。专著有《花的变化》、《染织图案基础》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寿松,(1930.6—)。字瘦松。福建福州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195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学习。1953年后任外文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装帧设计有英文版《毛泽东诗词》、《邓小平文选》及《红楼梦》、《茶馆》,均在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会获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家树(1929.10—)山东蓬莱人。擅长工艺美术设计、美术史论。1948年入北平国立艺专,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历任中央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中国工艺美术史》、《装饰艺术史话》、《中国工艺美术古今谈》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荣宪别名溪水,辽宁沈阳人。擅长书籍装帧。1945年肄业于北平艺专,1949年华北大学三部毕业。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美术编辑、副编审。封面设计《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在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获奖,《新文学史料》获全国期刊封面设计奖。封面设计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主席诗词》、《朱德诗选集》、《沫若诗词选》、《青春之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