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孙全洁(1927.3—)女,湖北江陵人。擅长插图美术。1952年南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历任人民教育出版社、贵州省教育厅教材组美术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副编审。作品有《萝卜回来了》、《奇妙的衣服》、《小黑马》、《自然》、《英语习字帖》等插图与范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景波(1945.1.28-)别名阿波,笔名卫舟、齐舸、墨涛,山东牟平人。196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毕业后,去中国美协云南分会工作。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1987年曾赴巴黎美术学院进修壁画并举办个人画展。曾为中央美院艺委会委员、壁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壁画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壁画。作品有油画《阿细新歌》、《阿佤山人》、《青海湖》、《鄂错湖》等,壁画《黄鹤楼史话》、《凝韵图》等。油画《阿佤妈妈》参加同代人画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佤山人家》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其它作品有为曲阜孔子故里创作的大型石膏壁刻《孔迹图》。出版有《人体艺术欣赏》讲座录像、《油画肖像技法画例》、《速写指要》、《景波素描集》。论文有《时代,民族与艺术个性》、《中西肖像油画技法源流概述》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承武(1930—已故)辽宁庄河人。擅长宣传画、装帧设计。195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系,后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美术编辑,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美术副编审、编审。197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展”赴日本东京、大阪展出设计的招贴画作品被该国收藏。获奖有英文版图书《中国人口及展望》、《京剧与梅兰芳》。画册装帧设计有《从威尼斯到大阪》、《中国老人》、《少林功夫》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沈云瑞(1930.6—)江苏吴江人。擅长装帧设计。1949年入上海开明书店(来京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开始从事书籍装帧、插图工作。作品曾参加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及第一、二、三届书籍装帧艺术展览。1985年参加首次“书籍艺术家十人作品联展”。封面设计《桑青与桃红》获1980年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封面奖,其他作品有《白求恩传略》、《十老诗选》、《艺海天涯》、《管桦文集》等。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装卷》。合著有《实用编辑学》,参与了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的《出版词典》和《编辑实用百科全书》的编辑撰稿工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邵瑞刚(1943.10—)浙江温州人,擅长中国画、电影美术设计。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美术师。宣传画《三岔口》获全国电影宣传画创作一等奖。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历史片《鸦片战争》(总美术师)获第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美术提名奖。中国画《马踏青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村路带我回家》由于出色的美术设计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黑炮事件》的美术设计接近现代派设计,黄的工作服、枯黄的管道、白色的会议室、大型的挂钟,色彩形象夸张提炼,使影片充满现代气息,处理得恰如其分。《野山》的造型是完全写实的,女主角头发擀了毡,其造型手法真实得象古典油画中质感的描绘,内外景、服装处理得真实统一。这两个片子风格截然不同,但在银幕造型设计上都同样处理得准确与贴切。《村路带我回家》是个恬淡、平实、透出一种忧郁诗情片子。邵瑞刚为全片营造出一种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诗情,描绘出一个充满田园气氛的世界,在一种平实、朴素、简洁的环境的烘托中,描绘出影片主人公乔叶叶的一颗美好的心灵。邵瑞刚用画面描绘出华北大地的凝重、多姿和生命力,表现了美好的心灵,表现了忧郁的诗意,表现了一种纯净的和谐。该片给色调在银幕上的驰骋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邵瑞刚在四时雨雾风雪、晨光夕照中捕捉华北农村的美。各种色彩的和谐运用,把观众带进一个纯净的世界。色彩语言赋予银幕视觉的诱惑力,使它浑厚、多姿、诱人而富有诗意。在室内景形象处理上,邵瑞刚抓住盼雨家从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横跨十几个春秋的室内陈设的细微变化,每一个具体的道具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变化。这种环境的兴衰,刻画了生活给予乔叶叶的砺炼。它是乔叶叶命运的直接写照。尽管这些细节不易被人察觉,但却是十分必要的。草垛是影片着重刻画的一个形象。邵瑞刚对草垛进行加工,找出草垛之间的形的穿插和变化,给草垛的外形及草垛顶形状赋予曲线和节奏,并给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合适的空间。2参与制作过的电影二十六个姑娘(1984)....美术(制作设计)良家妇女(1985)....美术(制作设计)失信的村庄(1986)....美术(制作设计)村路带我回家(1988)....美工如意(1982)....美术(制作设计)金匾背后(1988)....美术(制作设计)山重水复(1980)....美术(制作设计)边走边唱(1991)....美术指导血,总是热的(1983)....美工一叶小舟(1983)....美术(制作设计)天堂回信(1992)....美工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惠珍(1931.1——)别名孙惠。女,河北丰润人。擅长书籍装帧。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重工业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副编审。作品有《大胡子和长耳朵》、《小学生日记》、《幼儿百科问答》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邵柏林(1930—)邮票设计家、摄影家。天津市人。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主要受业于张光宇、张仃等教授,专习装饰美术,一九五三年毕业,分配于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编写有《邮票设计印刷工艺》等书。主要邮票设计作品有《中国青铜器》、《绿化祖国》、《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齐白石作品选》、《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等。邵柏林并长于风光摄影,代表作品有《石林深处》、《天安门广场哀痛之夜》等。《天安门广场哀痛之夜》,获一九七九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四·五运动”优秀摄影作品奖。曾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邮票总公司设计会徽和徽志。现为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师、《中国摄影》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0年,邵柏林在黄永玉原图绘制基础上,设计了中国首枚猴票。邵柏林曾为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设计纪念邮票及首日封,担任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的艺术顾问,主持设计了故宫博物院的院徽。邵柏林先生是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从事邮票设计工作近50年,设计创作过许多大家喜爱的作品,如我国首枚生肖票——《猴票》、《牡丹》、《齐白石作品选》、《唐·簪花仕女图》、《曾侯乙编钟》等均获得当年最佳邮票和首日封设计奖。除邮票设计外,他还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如大家熟知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徽、原中国电信标志、中国集邮总公司标志等,均出自他之手。为表彰他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1994年国务院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特别是20年前,他设计的《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邮票及首日封还获得了“1992平面设计在中国”大赛的金奖。对比20年后他设计的故宫博物院院徽,完全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理念、艺术风格、文化底蕴的一脉相传和独立创作完成的事实。中国电信的回纹“中”字的LOGO就是出自其手。其子为中国著名设计师、北京理想创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邵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培(1934—)浙江绍兴人。擅长儿童画。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历任《新少年报》、《中国少年报》美术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现在香港商报工作。作品有连载漫画《小虎子》等。出版有《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萨空了(1907-1988)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学家。擅长艺术理论。笔名了了、艾秋飙。蒙古族。原籍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1907年3月26日生于四川成都,1988年10月16日因病卒于北京。1925年参加“阿波罗画会”,1927年开始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北京晚报》编辑记者,1929年后任《世界日报》画刊编辑,《世界画报》总编辑,天津《大公报》艺术半月刊主编。1931年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教艺术理论课。1935年冬赴上海,任上海《立报》副刊主编、总编辑兼经理。1940年到重庆任《蜀报》总经理,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负责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著有《科学的新闻学概论》、《科学的艺术概论》、《宣传心理研究》等。有《萨空了文集》行世。1935年冬赴上海,任上海《立报》副刊主编、总编辑兼经理。在他主持下,《立报》实行精编主义,受到读者欢迎,成为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转移至香港创办《立报》。1938年秋同杜重远赴新疆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任《新疆日报》社社长。1940年到重庆任重庆《新蜀报》总经理。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迫去香港,同年秋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总经理。1943年5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于桂林和重庆的集中营。1945年6月经营救释放,在香港任《华商报》、《光明报》总经理。1949年6月在北平协助胡愈之创办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任秘书长,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人民政协报》总编辑(1983年后兼)等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8 

 19 

 下一页» 

 共184条/19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