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赵卫,1957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品《九月山村记事》于1986年入选「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作品奖而1988年《秋红时节》参加「北京国际水墨画展」亦获优秀作品奖。赵氏活跃于中外美术展览,1987年,与陈向迅、陈平、卢禹舜合作举办「四人山水画作品联展」,其后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联展」。1990年亦参加上海美术馆主办的「六人山水画集」和黑龙江省美术馆主办的「四人山水画展」。一年后,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山水画特别邀请展」和新加坡的「四人作品联展」。1995年作品《五色山村》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览。赵氏出版繁多,包括1987年的《赵卫、余龙山水画集》、1990年的《赵卫画集》、《赵卫画册》和《二十世纪中国水墨画系—赵卫》后作品先后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分别获铜奖、优秀作品奖、齐白石奖、中国美术创作奖,2005、2007、2010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均获奖。入选《百年中国画展》、《中国绘画五十年》等国家级大型展览和画集。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画展,出版有多部个人画集。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创造部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及研究员,中国政协委员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张正恒(1932年1月—2007年6月),著名中国山水画家,四川成都人,字悟恒,号三惭,繁思楼主人,出生于一个普通木匠之家。早年曾在成都红旗铁工厂做铁匠工作,他自幼热爱绘画艺术,早年曾拜成都老画家、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默躬先生为师画山水,也得益于陈子庄先生的教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工作。生前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央书画院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于2007年6月26日上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5岁。发展历程1955年因一幅山水扇面习作得以免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成为当年艺坛的一段佳话。他的作品得到了潘天寿、邓白、诸乐三、王伯敏等诸位教授的一致好评,并在潘天寿先生家中拜其为师,为潘先生入室弟子。1960年张正恒先生又在上海拜贺天健先生为师,其毕业时创作的作品《井冈山图》被毛泽东主席亲自收藏,该画后被收入《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作品集》。1989年,张正恒先生携弟子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张正恒王鉴师生画展”,展出之时,好评如潮。1990年张正恒先生又受中国美术家协会之邀,代表中国艺术家前往南斯拉夫参加“国际造型艺术节”,其作品引起了各国艺术家的极大关注,并受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艺术家的邀请访问。1996年张正恒先生出版了理论巨著《中国画要论》,见解之独到,震动学术界。张正恒先生潜心研究山水画40余载。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山水画进行了大胆创新,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美术界的好评和收藏界的喜爱。他的多幅作品都被国家级单位和重量级藏家收藏。著有《中国画要论》、《黄宾虹山水册》、《陈子庄画集》前言,并在宣传陈子庄先生的绘画艺术方面发挥了作用。其女儿张丹系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花鸟画家(博士).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张俊国(1945—)河北蠡县人。擅长中国画。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美术教材编辑出版中心主任,《中国小学美术》杂志主编。1994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张俊国画展》。出版有《皓月——张俊国中国画作品》。作品《蜀山黄龙景观》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邹建源 1957年4月生,湖南湘潭人。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三年,1977年考入湖南省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1980年毕业分配在湖南洙州市陶瓷厂从事艺术设计。198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主要成果:1980年《尝》获湖南省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并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虎虎如生》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立春、立夏》参加第四届全国年画展。1999年《乐园》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同年《钢筋铁骨筑长堤》获中央国家机关美展优秀作品奖。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8月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9月在北京艺海实业总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8月百米巨幅水墨人物长卷《二十四节气图》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10月参加大连首届华夏艺术博览会。1998年10月在可创艺苑举办个人画展,受邀赴美国举办个人画展。有100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法国、瑞典、日本、香港、台湾等友人收藏。部分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中国图片社》、《新闻出版报》、《北京晨报》、《美术》等报刊发表。出版有《邹建源画集》、《图说二十四节气》、连环画《西游记》、《卓亚和舒拉的故事》、《神奇的金印》、《牧羊人》、《猫皮姑娘》、《老鼠公主》、《海盗和女王》、《神马与王子》、《牧鹅姑娘》数套连环画集。《二十四节气图》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世界环球新闻电视及《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美术家通讯》等分别报道了百米巨幅水墨人物长卷《二十四节气图》的创作经过和体会。事迹被收入《中国青年当代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年鉴》《世界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大世界基尼斯大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张重梅(1927.10—2007.3)别名张崇美,河南内黄人。擅长中国画。1949年高等师范毕业,历任原平原省人民法院法纪宣教干事,中央二机部四局机关工会文教干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美编室负责人。一生痴于书画金石。曾师从徐悲鸿、陈半丁、王雪涛、萧劳诸大师学习诗文、书画及篆刻艺术,造诣深广。他数十年锲而不舍地耕耘,其人品、艺术造诣常为艺术同道所推崇。这位学者型的书画家终生为中国书画艺术奋斗不息。中国著名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编审张重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著有《花鸟画技法》、《人物画技法》、《山水画技法》等。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顾问,新加坡书法促进联盟名誉会长。专著计有《花鸟画技法》、《山水画技法》、《人物画技法》、《书法五要》、《题画学初探》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65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曾在江苏省国画院进修。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艺术品中心副处长。中国现代水墨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美国现代艺术交流学会会长,美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作品在全国美展及国际性大奖中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博物馆收藏。出版有《春晓——赵准旺中国画作品选》、《赵准旺长征路写生画选》、《赵准旺画集》等。出版画集著作二十余本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赵准旺彩墨画】赵准旺:1945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彩墨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幼年受家庭熏陶,酷爱绘画,受业于吴冠中、崔子范先生,曾在江苏国画院深造,问学于亚明先生,得其纵横挥洒之法。作品在全国美展及国际性大展中获奖。先后在世界各地(欧美亚太地区)举办30余次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法国艺术博物馆、德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部分作品在美国苏富比、嘉士德、中国翰海、嘉德、荣宝、保利、中贸圣佳等拍卖公司拍卖,取得了很好的拍卖业绩,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并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传记辞典》及美国《世界杰出人物与领袖人物传记》。出版有《万水千山途记-赵准旺写生作品展》、《赵准旺田园乡情画集》及《赵准旺北京四季风韵》等三十多种画册(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石真,张士增,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级《中国画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拍卖公司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书画学会名誉理事。1985年之前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组长、《中国美术》副主编。1986年赴法国讲学,在巴黎吉美东方博物馆讲授中国当代美术并举办展览。访问期间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夫人在爱丽舍宫的接见和宴请,还先后为法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政要作画。1992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率团访问日本,并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讲学。此后多次出访或办展览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瑞典等国家,作品被国际著名画廊和博物馆收藏。1992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20世纪知识分子名人录。此外艺术成就列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年鉴》、国家人事部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多种辞书。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艺术界》、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1988年担任北京国际水墨画展评委,1990年作品获加拿大国际美术展特别优秀奖。曾发表美术论文和评论100余篇。出版有《张士增画集》(一、二、三)、《中国画家张士增》、《旧居》系列、《说画、说人――张士增文集》等。张士增的作品早期以抽象水墨画为主,后主要以江南水乡风景为题材,创造出大写意风格描绘江南民居和园林建筑的构架,又结合写实手法描写江南风景的工写结合的艺术样式,在中国画界独树一帜,受到高度评价。他的花鸟画继承了传统写意花鸟画自由奔放的精神品质,又融入了西方绘画构成和色彩的观念,从笔墨和色彩两个方面创出了新的路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世人珍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振声(1943.7—)江苏扬州人。擅长中国画、油画、美术编辑。196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光明日报》美术摄影部主任,《光明日报》书画院院长。作品有《幽谷泉声》、《侗乡夜色》、《群峰耸翠》、《雨》、《故园》、《水乡即景》。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郑成扬,1939年1月生于广东普宁,华侨。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画院高级美术师、全国侨联宣传委员。作品多以侨乡风光入画。擅长画南方山水和水牛,有浓厚的乡情味。师从吴镜汀、张安治、白雪石、吴冠中、卫天霖、高冠华、俞致贞等人。1981年应全国侨联和中国美协之邀,赴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十多个侨乡地区风光写生作画,其中“山寨新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多次前往长江三峡,桂林,黄山等地采风。1984年应聘调到深圳从事国画创作,并任深圳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参与组建深圳画院。1982—1988年先后在北京、广东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发表于国内外多种报刊,选送香港、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巡展。“山雨图”、“新渔村”等获优秀美术作品奖、美术作品佳作奖。“侨乡”、“出峡图”等作品已被国内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中国建设》以七种文字介绍,1986年深圳电视台拍摄了电视专题片“画家郑成扬”,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深圳电视台播出。1989-1990年两次应邀赴泰国举办画展和写生。其简历入编《现代中国书画篆刻家名鉴》、《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及《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书。曾获得百家书画名家、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杰出艺术成就奖等荣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男,汉族,1934年生,河南省新乡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1年毕业创作《山河咏》,1964年创作《忽报人间曾伏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79年创作《烟霞天都》为人民大会堂陈列、收藏;1984年创作《漓江胜境图》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丹麦首相;1985年创作《江峡帆影》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巴西总统。80年代以来,陆续创作了反映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的巨幅《黄河》、《太行赞》、《龙羊峡之夜》、《燕山雪霁》、《砥柱》、《屹立》、《海》等。艺术生涯1959年创作《百花山》组图,参加全国青年美展,其中《百花山》一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61年毕业创作《山河咏》组图,获好评。被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收藏。1964年创作《忽报人间曾伏虎》参加“毛泽东诗词画展”被《人民日报》等多加报刊发表,并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天津艺术博物馆、沈阳博物馆等多处收藏。同时参加的《苍山如河残阳如血》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79年创作《烟霞天都》为人民大会堂陈列并收藏;198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展览,其中《黄山晓色》、《桂林甲山》两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创作巨幅《黄河》参加北京市春季美展获好评;1984年创作《漓江胜景图》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丹麦首相;1985年创作《江峡帆影》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巴西总统;1986年创作《龙羊峡之夜》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9年创作《冬巡图》参加北京市美展,为北京市美协收藏;1991年《燕山血霁》参加中日联合举办的“中国四季展”获银奖;1992年创作《屹立》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谈》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获唯一金奖;1994年创作《海》为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获奖作品,并获北京市庆祝建国45周年文艺作品一等奖;[1]绘画风格张凭的山水画具有英雄主义色彩。从60年代的《忽报人间曾伏虎》到80年代的《黄河》,90年代的《屹立》、《海》,构成一组深沉、高亢的英雄乐章。张凭创作历程中有两个特别闪光的时期:一是60年代初,他别创一格的历史题材山水画曾为当时的中国画创作带来新机;一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在自己的艺术进入成熟期以后又进行勇敢的开拓。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停地探索新规律进行艺术创造是艺术家的根本使命。”②张凭正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在对传统绘画观念、绘画语言的革新中,也实现着对自我的超越。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张凭在美院中国画系学习的那几年,有幸直接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先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根基,特别在山水画方面显露出才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一幅《百花山》是他1959年大学三年级时的作品,那是一幅画格清新的小青绿山水。1961年画毕业创作,当时都要画人物,他拿出在京郊画的写生,得到老师的支持,据此创作了十三幅一套的《山河咏》组画。画家潘洁兹在展览会上看到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一篇《山河咏赞》,称它“是新时代的田园诗”,“运用了多种传统手法而不落陈套,富有创造,体现出不同的地貌和时序”。张凭转益多师,1959年曾从李可染在丰沙铁路线一带学习对景创作;毕业后,1962年到江苏国画院在钱松画室学画;嗣后又与宗其香、陶一清一道带学生赴桂林写生。那个时期,张凭的画风清秀,在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这几位先生绘画风格对他的影响。1964年前后1964年前后,他的绘画风貌出现很大变化,画风转向沉着、雄秀。作于1964年的《忽报人间曾伏虎》写毛泽东《蝶恋花》词意,画面雄奇、壮阔,皓月如轮,礼花缤纷,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红旗似大潮涌动,所画的既有眼前所见之景,又是心中激荡之情。时空交汇,情景相融,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和谐统一。在画面处理上,以胶矾和水墨、重彩相结合,分寸适度,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意境,也发展了传统的绘画语言。在构图上取俯视角度,感觉空间极大。画面空白的安排、虚实关系和色彩的配置都费尽心思,作品的历史分量很重,而画得很空灵、很自如。此画后来被作为60年代初中国画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收入《中国美术50年》一书。同年所作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以山水画形式表现历史题材,画面磅礴、悲壮,构思创意也富于创造性,在画风上舍以往的清丽而*近李可染深厚、凝重的风格,从此,确定了他后来艺术发展的基本走向。张凭在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山水画科助教,李可染为他书写了“胸怀远志,不畏近难”作为座右铭。告诫他要从现在起,立大志向,潜下心来搞基本功,要有一股傻劲,不怕走“夜路”,要有如齐白石所说的,有经历“寂寞之道”的心理准备。张凭还记住了老师说的另一番话:“要做参天大树,不要做豆芽菜”。怀抱市侩心理,图浮名浮利,投机取巧的人成不了大艺术家。从事中国画要“大器晚成”。虽然早先直接受教于李可染的机会并不比其他同学更多,但后来通过在教学、创作实践中不断向老师请教,使他对李可染的艺术观和创作方法有了很深的领悟。他不为已取得的成就而陶醉,沉潜下来,从反复深入生活、研究理论、探索技巧几个方面,充实、提高自己。然而,挫折也接踵而来,先是美院的社教运动,随后是下放部队农场劳动。从1964年起,正当走向不惑之年的10年间,他只有半年时间拿起画笔,是奉调回京为北京饭店画了几十幅山水小品陈列画。事隔一年多,这些画和李可染、黄润华等人的作品一起在批“黑画”恶浪中受到无端批判。就这样,在动乱中错过了有可能出大量创作成果的宝贵年华,但却不曾挫伤他在艺术上锐意探索的勇气。就在粉碎“四人帮”前后那一年,他和黄润华合作,创作出巨幅的《红旗渠颂》,那是他俩深入太行山、辉县、林县等地,拄着木棍,顶着北风,艰难跋涉在红旗渠几十里陡峭渠埂上所得到的创作灵感。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张凭进入创作的旺盛时期。那几年,他连续下去,1977年赴湘潭、韶山;1978年沿长江写生;1979年去黄山;1980年到桂林,每次都有可观的创作收获。这些地方正是二、三十年前李可染万里写生足迹所经之处。张凭沿老师走过的路,对景创作,是对李可染创作经验的深入研究与验证过程,也是积累对生活认识与感受的重要过程。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他这一时期的绘画面貌更接近李可染的画风,并因此而招致不少非议。张凭心中感到压抑,但始终有自己很执拗的想法,他说:“老师健在的时候不学更待何时,我走的实际是一条近路。”他把这个阶段作为“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的时期,到一定火候,自然会“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收入《张凭山水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其中包括那个时期一些代表性作品,如《夔峡》、《烟霞天都》、《响雪》、《桂林甲山》等。他的作品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并未刻意摹仿老师画风。张凭在那些作品中表现出对于阳光与色彩的特殊敏感。有些对景写生、创作的小品如《阳朔古渡》、《碧潭》,光色交织,闪烁着如宝石般的晶莹辉光。在那个时期的作品中具有特殊分量的是1982年所作的巨幅《黄河》。张凭选择了九曲黄河最为壮观的壶口瀑布表现这一民族的摇篮。画面在364厘米的长幅上横向展开,浊浪排空,撼天动地,画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那奔腾咆哮的轰鸣,响着经历动乱之后的改革开放、亟图民族复兴的时代心声。画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曾在山西吉县,坐对大瀑布,抱病连画四天写生,作品的腹稿也就在切身感受中蕴酿成熟。大画完成,他押下“华夏魂魄”、“自强不息”两方印章。丹青无言,却是和万千观众肝胆相照。李可染肯定和鼓励了《黄河》一画在意境和技法上的独创精神。看到自己的老学生们在艺术上已臻成熟,及时地点拨他们:“要脱开写生,追求神韵”它成为张凭新的奋斗目标。80年代中期,张凭又开始新的探索,在一批表现雪景、夜景的作品中更鲜明地显示着画家的艺术个性和绘画语言的创造性。夜景、雪景能够涤除尘嚣,把复杂的物象单纯化,有助于更集中的表达意境,创造一个特定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作于此一时期的《太行赞》、《千秋》、《龙羊峡之夜》等,各有不同的境界。《太行赞》画峭壁千仞的巍巍太行山脚下深冬雪夜的山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向来是“行路难”的太行雪,在张凭笔下,它是作为对比,衬托有了盘山公路,有了水渠,有了电之后的山乡巨变。《千秋》表现月光如水的夏夜,万里长城沉浸在静谧、深湛的青蓝色调之中,令人兴起岁月悠悠,苍凉悲壮的历史感。作为姊妹篇的《龙羊峡的早晨》和《龙羊峡之夜》得自1986年赴青海龙羊峡水电站工地写生的感受。是以传统笔墨表现现代大工业题材的成功之作,那景象至为豪迈与壮丽。在这些作品中,张凭早先在《忽报人间曾伏虎》一画中成功运用过的胶矾与墨、彩结合的手法又有了新的发挥。胶矾是墨和颜色之外,形成中国画绘画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宣纸的生熟性能,胶矾与水、墨、色、纸、笔相互作用,能产生丰富的表现效果,而在具体运用中又是难度很大的。张凭运用胶矾画法绘雪景寒林,成功地创作了《冬猎图》、《冬巡图》、《燕山雪霁》等作品。创作契机缘于1986年元旦,去哈尔滨参加冰雪节,第一次见到银装玉砌的北国冰雪世界,使他兴奋不已,于是集中一段时间专画雪景,并由此而发展了笔墨表现技巧。他表现大雪覆盖的丛树使用胶矾不追求随机性效果,而是主动控制,处处见笔的,画过之后,在背面托色,使画面获得深厚的层次和统一的色调。《燕山雪霁》是“忆写昔游怀柔山村之印象”,燕山飞雪曾激动过无数诗人、画家,李白的《北风行》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为千古传诵,张凭画雪霁,也是深为燕山大雪之雄奇与莹洁所动情的。大地景象在画中被归纳为黑、白、灰三个调子,单纯而又无限丰富。天地极静,山极高极深邃,万籁无声中出现一个荷柴人,踩着河流中的石头走上陂岸,使莽苍世界顿时现出生机。进入90年代,张凭的艺术面貌出现巨大变化,接连推出一批很有分量的新作,包括作于1990年的《摇篮》;作于1991年的《磐石》、《砥柱》;作于1992年的《屹立》;作于1993年至1994年的《潮》、《欲曙》、《海》等一组海景画和手法一新的山水画《霜天》、《野渡》。这些作品题材、构思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艺术特色,就是象征性的精神内涵与精微具体表现手法的结合。作品多取局部构图,而凌厉、宏阔,气势不减于一幅全景画。在创作观念和绘画技法上,结合中与西、工与写,有不少新的突破。《摇篮》画黄河波涛,《砥柱》写三门峡砥柱山,皆是取其一隅概括那孕育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巨浸。《屹立》由珠穆朗玛峰的构思进一步概括、升华而来,借景抒情,歌颂民族不屈与奋进的精神。后来又由写江发展为写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张凭却从山与海的参照到“海即山也,山即海也”,它们都是大自然中的灵物,各有自己的性情。他在画海时,加入了对山的理解,同样以崇敬、赞叹、沉醉痴迷之情,表现大海的激扬、震怒、昂藏、宽博。张凭在他的海景画中努力追求笔墨的最大表力和丰富性,它将给中国画注入前所不曾有过的力度。他耐心地反复试验,摸索胶矾的最佳比例和托色的火候、方法,以求保持水墨的光彩和海水的层次、深度与动人的“表情”。其难度很大,有时会产生过腻的感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这是一位画家走向艺术高峰期的微观深入过程,是把一个时期内的艺术追求推向极致的表现,为了实现主要目标,有时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有所舍弃。超越这个阶段之后,会获得更大的表现自由,进入艺术创造的另一番天地。[2]所获荣誉《屹立》获1992年全国美展金奖。《海》为1994年全国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展获奖作品。1988年至1992年三次在日本东京等地举行个人画展并讲学。作品多次在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地区展出和出版。出版画集《张凭山水画集》(1984年中文版)《水墨天地——张凭山水画集》(1986年英文版)《张凭山水画集》(1992年日文版)出版艺术理论《山水画创作》(1991年)等专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