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汪大伟(WangDawei)男,安徽歙县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同年分配至上海美校任教。1989年在浙江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83年起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历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现任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主要从事数码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第六届文化艺术联合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执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地铁建设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艺术博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获奖情况:科研成果“中华五千年文化万里行教学改革”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美术(CD-ROM光盘)”获上海市高校教材一等奖。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导示规范指导手册,获上海市重大工程咨询二等奖(主持)2008年上海市教育名师2009年公共艺术实践教学研究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成果:1999年《上海研究生教育单位概论》CD-ROM光盘网站已通过市教委评审实施、出版(主持设计)1999年上海地铁1号、2号线人民公园出口环境设计(主持设计)1999年年面向21世纪的新兴学科——公共艺术设计(独立完成),入选《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网站”(主持设计)已通过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鉴定并投入实施1999年《地铁1号线黄陂路站壁画》设计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独立完成)2000年上海市政规划厅轨道交通展示区设计(主持设计)2000年《浦江映辉》地铁2号线陆家嘴车站站厅壁画设计(独立设计完成)2001年21世纪艺术设计前瞻(论文,独立完成),设计新潮2001年认识、创新(论文,独立完成),美术家通讯2001年东方绿舟《知识大道》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主持设计)2002年视觉艺术(论文,独立完成),新民晚报2002年上海市住宅博物馆(主持设计)2002年上海卢浦大桥纪念碑(主持设计)2003年《新语言——数码艺术与艺术设计》(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闪的文化》(论文,独立完成),《美术观察》2003年《岁寒三友——中国设计理念》(论文),“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003年《吴带当风》(论文)《晋唐宋元国宝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上海地铁南京路下沉式广场(主持设计)2004年秦南京市淮河景观设计工程(主持设计)2004年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形象设计(主持设计)2004年《寻桃花源记》(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呼唤“手”的回归》(论文,独立完成),上海工艺美术2004年上海M8线环艺规划设计(主持设计)2005年《数字艺术之“道”》(论文,独立完成),《美术观察》2006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文明馆)规划设计(参与策划与设计)2007年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导示规范指导手册,获上海市重大工程咨询二等奖(主持)2008年地铁7号线车站总体设计(主持)2009年世博会博物馆总体设计(主持)2010年上海宝山民间艺术博览馆总体设计(主持)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丁设:1972年12月出生浙江临海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专家油画工作室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上海个展瞰—丁设架上作品展(上海安德雷斯国际艺术中心东大名仓库)丁设2002-2006画室报告展(上海金茂大厦裙楼3F-5F)M50+1.5艺术开幕展(丁设作品展)(上海M50+1.5ART)群展2008年 《超以象外》中国抽象绘画作品展(澳门艺术博物馆)作品《中国风景10》获得杰出绘画奖并被澳门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穿越距离》西安-上海-澳大利亚中澳艺术家联展2007年上海优秀青年油画家提名展(上海徐汇艺术馆)70后艺术沙龙第一回展(上海聚画空间)60.70艺术家当代艺术展(上海外滩艺术馆)第十一届全军美展(中国美术馆)2006年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当代呈现》五角场800号艺术区开幕邀请展(上海五角场800号)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上海世贸商城)新锐上海2006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纸尚---艺术关怀》当代艺术家作品展(上海安德雷斯国际艺术中心)(广州美院美术馆) 《60后视点》(南京荣宝斋画廊)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兆荣(1941.12—)出生于江苏滨海县。一九六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先生。曾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江西省政协委员。现为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吴昌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有《雨后》、《方志敏在狱中》等。曾获江西省人民政府文艺创作一等奖、江西省美术创作一等奖。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性书展。擅长书法磨漆画,曾有多幅磨漆画参加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美展,曾为驻外使馆、国宾馆创作大型壁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浙江博物馆收藏,作品《毛主席重上井冈山》被外交部收藏。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郑邦谦,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个人简历:1994年-1997年,连云港赣榆广播电视大学 财务会计 中专 1997年-1999年,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 装潢艺术设计 大专 2015年-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 美术学(中国书画) 本科 2016年-2019年,东华大学 美术 艺术硕士 1999年-2002年,上海和瑞设计工作室 设计 设计师2002年-2004年,上海真堂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 美术指导2004年-2012年,上海灵诺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设计 设计总监2012年-至今,上海动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设计 艺术总监重要参展:2012年,平面设计《红处方》其他, 第23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 铜奖2009年,平面设计《jeep 4x4》其他,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银奖2015年,平面设计《上妆服饰艺术展》其他, 2015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展 最佳奖(金奖)2015年,平面设计《南京1937》其他, 南京大屠杀国家死难者公祭日海报展 评审奖2015年,平面设计《上妆服饰艺术展》其他, 台湾国际设计竞赛 评审特别奖2015年,平面设计《上妆服饰艺术展》其他, 丝路精神首届国际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 优秀奖2016年,平面设计《城市目光上海当代艺术展》其他, 上妆服饰艺术展 金点奖2016年,平面设计《城市目光上海当代艺术展》其他, 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年展 优异奖2009年,平面设计《三点水》其他, 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 入选2010年,平面设计《天亮说分手》其他, 捷克布尔诺国际海报双年展 入选2016年,平面设计《我在故宫修文物》其他, 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 入选2015年,平面设计《上阳台》其他, 波兰戏剧海报展 入选2010年,平面设计《乐行界》其他, 俄罗斯金蜜蜂国际设计展 入选2004年,平面设计《等待戈多》《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2019年,平面设计《城市目光上海当代艺术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顾平,字大平,号沚阜,男,1965年6月出生,安徽芜湖人。阜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学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书画文献学出站博士后,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视觉艺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研究》执行主编。1991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艺术史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著作有《林风眠》(1999)、《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2002)、《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南宋院体山水画风成因研究》(2004)、《美术教育学导论》(2006)、《返本开新——艺术史、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论集》(2006)、《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2008)、《美术考古学学科体系研究》(2009)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宋画院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美术考古学学科体系研究》等,并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1)、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5)、上海市优秀教师奖(2007)等奖项。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馥如,宇毓琨,1918年4月出生在无锡江溪桥一户书香之家。1935年考入上海白鹅艺专,专攻西洋美术,毕业后在沪自开“馥如画室”,专事广告设计,间或接些书画、扇面创作,多以戏文、仕女为主。抗战期间,受聘上海图片社创作月份牌,随后辞聘以自由职业者在家以“何其美”艺名自营月份牌制作。抗战胜利后,进艺辉图片社任设计室主任,专门制作娃娃年画,以炭笔勾勒,炭粉擦拭上色,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故有擦笔年画之称。解放后,图片社允许他在家创作,才移居无锡从事年画创作。为更好表现工农子弟形象,他创作了最为著名的《十二生肖娃娃图》,12个娃娃手执各自生肖,个个虎虎有神,尤其受到翻身农民的喜爱。1957年上海图片社更名上海美术出版社,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他深入生活,创作了《庆丰收》、《农家乐》等现代题材年画。以往出版社规定他每年创作2-3幅,“大跃进”开始后,规定每年要完成5-6幅。1961年为迎接建党40周年,他精心创作了《丹凤朝阳》,反映全国人民心向党的真挚感情。在大办农业的号召下,他又创作了《大公鸡》年画,以现代大农业为背景,雄鸡傲立崖头,身伴牡丹,脚随月季,预示中国人民定能战胜困难,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未来,印数达1000万张,还出口东南亚各国。这一年,杨馥如正式成为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会员。后来,社会政治动荡,年画被打入另册,他六口之家生活陷入困顿,市政协获知后,安排他进了无锡生化搪瓷厂,与工笔画家唐原道一起负责新产品图案设计。他设计的牡丹图,一时成为无锡市民新婚嫁娶的热销商品,不少牡丹面盆成为必备礼品。这一设计在1964年全国轻工新产品展销会上荣获轻工产品优秀设计奖。同年,他被吸收为中国美协会员,也是当时我市惟一一名在锡工作的全国美协会员。十年动乱,杨馥如被打入牛棚,拉过板车,后被下放苏北建湖。杨老为人有句名言:落拓时决不低三下四,顺畅时决不趾高气扬。在苏北几年,与苏北老乡交厚融洽,为村人写春联、出墙报。1973年乡里请他创作的《放学归来》,参加了全省美展,并一举夺魁,被省美术出版社在全省发行。粉碎“四人帮”后,此画重版发行。《新华日报》还专门发了一条消息,其中写道:“多少年没有看见的年画又与老百姓见面了,南京郊区出现了一位农民步行四十多里到南京买这幅年画的动人情景”。之后,杨馥如又创作了《丰收乐》等年画,均由省美术出版社出版。1978年他调回无锡,为了让小儿子顶替自己工作,他提前办了退休手续,在家专事创作。十多年时间,直至1992年10月19日逝世,他创作的多幅年画被港、浙、沪、津、皖、粤、陕等地出版社出版。杨馥如这时的年画,题材广泛,内容健康,形式通俗,以色彩绚丽、笔法细腻著称,尤其他调色讲究,现在打开当年的原稿依然光彩夺目,显示了其非凡的功力。据他的学生王梅青统计,八十年代以后,杨馥如每年创作达5幅,仅提供给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就达30幅,印数达六千万张,不少作品一版再版,单印数累计达二三百万张之巨。其中,1984年创作的《万象更新》在第三届全国年画展上获二等奖,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华东地区优秀作品奖。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钱笑呆(1911.11.6—1965.7.21):祖籍江西,出生于江苏阜宁县,我国著名连环画画家,曾任上海新华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员,被当时的连环画读者和出版者誉为上海"四大名旦"之一。代表作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楼梦》、清宫秘史》、《珍珠姑娘》等。钱笑呆,原名钱爱荃,7岁时便和父亲一起替人画肖像(水墨画),后家乡逢灾年,16岁便离开老家前往上海谋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画起连环画。他绘制的连环画偏重在文戏方面,以描绘古装仕女题材见长。他笔下的仕女,无论是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巾帼英雄,都描绘得那样细腻精巧。有娇羞、有含情、有天真、有英姿,在画面中始终给人以美的感受。在当时,钱笑呆的连环画作品拥有较多的家庭妇女读者。曾任上海新华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员。代表作有《青楼泪》、《红楼梦》、《洛阳桥》、《孤女春秋》、《佳人殉节》、《梁氏三姊妹》、《清宫秘史》、《泣残花》、《珍珠姑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他根据戏曲故事创作的连环画代表作还有京剧《红鬃烈马》、《宇宙锋》、《荀灌娘》、《秦香莲》、《打面缸》、越剧和锡剧《双珠凤》等等,被当时的连环画读者和出版者誉为"四大名旦"之一。1965年7月21日因脑溢血突发病逝,年仅53岁。在众多的连环画大家中,钱笑呆是称得上线描大家的。现在比较熟悉他作品的读者,大都是从他和赵宏本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的,其他看到的还有《吉平下毒》、河北版的《女儿国》等,但还有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题材优秀作品,现在已很少能见到。像《空城计》(与徐余兴合作)、《李时珍》、《五羊皮》等。钱笑呆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单线白描,其出色的造型艺术、简练流畅的线条,令连环画爱好者深为叹服。他笔下的人物个个生动,呼之欲出。又讲究画面美观,风格统一且构图上、透视上也有变化,仰视俯视的画面都有,也有特写的。就连他和汪玉山合作的页数极少的连环画《黄道婆》,也都是一丝不苟,笔笔精到。如果说张令涛画的“华丽”,董天野较“写实”,那钱笑呆就是国画中的“工笔淡彩”。有些作品较严谨,如《吉平下毒》、《芙蓉屏》等,有些则更见熟练和精细,代表作有上海版的《荆钗记》(与曹增潮合作),《穆桂英》等。尤其是他笔下的仕女,笔触细腻纤秀,人物体态轻盈秀丽,极受女读者欢迎,在当时连环画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企衡(1932.7—)上海崇明人。擅长漫画、根雕艺术。60年代前从事漫画创作,80年代开始根雕创作。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组秘书,国际联络部干事,内蒙古基层文化馆干部,吉林省画院专业创作员。作品有漫画《在漂亮的招牌背后》、根雕《泉》等。多次获“刘开渠根艺奖”评委特别奖,并被摄入电影《中国根艺》及电视《生命的秋天》。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行(1942.—)女,江苏常州人。擅长中国画、美术教育,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湖南长沙工作。现任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美展,曾赴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地展出。与詹鸿昌合作。作品《牧人与太阳》曾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递火者》曾荣获首届“中国体育美展”铜奖。作品参展《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首届中国体育美展》、《上海现代艺术展》(横浜)、《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台湾)、《中国女画家邀请展》(北京)、《上海美术馆现代美术展》(德国巡回)、《山海水墨》(七人展)(美国)、《海平线雕塑会花联展》(庆香港回归)、《上海美术大展》、《中、日、韩水墨之香》(韩国)、《第十届全国美展、上海展暨庆祝上海解放五十五周年美展》。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蒋振立,生于广西桂平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艺术委员会委员。任第五届、第六届、笫七届、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评委;第九届、笫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评委;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评委。任《中国水彩》杂志主编,《中国水彩年鉴》主编。水彩作品《慰忠魂》、《花》、《新居》分别入选第六届、笫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水彩展。水彩作品《黄山》、《天山放牧》、《漓江早晨》、《侗寨初雪》分别入选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水彩作品《巍巍群山》入选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秋色水乡》入选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双年展。出版著作有《蒋振立水彩画集》、《当代中国画家――蒋振立画辑》、《中国水彩画图史》(与人合著)。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41条/5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