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陈宗耀(1948.8—)湖北武汉人。擅长连环画、插图。1968年于武汉工艺美校,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绘画系。1973年调《武汉儿童》编辑部任美术编辑,后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美术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现任电子、卡通读物编辑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协连环、儿童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共责编图书60多种,复审图书30多种,其中策划和担任责任编辑、反映少数民族儿童生活的图书《我是中国的孩子》获全国第七届中国图书奖;绘画《我们的周围世界》获全国幼儿读物三等奖。作品《大马和小马》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我是中国的孩子》、《婴儿学习库》等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图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幼儿读物奖。论文有《儿童读物图画散论》。编辑《中华文明小百科》图书。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湖北沙市人。擅长插图、连环画。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后任长江文艺出版社装帧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美术文献》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人物业绩现为《美术文献》杂志主编、编审。作品有《金猴脱险》(儿童读物插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小木匠学手艺》获信谊儿童图画书大奖等。出版有《聪明的刘小三》(连环画),《我是中国的孩子》(图画书第六集》等。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辛克靖,男,中共党员,(1934—2012),出生于四川广安,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后留校任教,1958年主动申请到恩施少数民族山区支援文化建设长达27个春秋,1985年调入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担任中国画教授,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退休教授。他一生淡泊名利,埋头于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始终不渝的坚持扎根于生活及民族文化的沃土,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写生。从艺近60年,创作出版和发表了数以千计的美术作品:如1959年,24岁的他创作的国画《万丈天涧送飞泉》作为我省入选1960年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新落成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庆祝建国10周年的全国美术展览。这幅作品是湖北省入选的六幅作品中唯一一幅人物画,画面反映了土家族儿女战天斗地,治山治水的宏大场景。该画展出后《人民日报》、《中国建设》(英文)、《连环画报》(封面)、《湖北画报》等多家报刊争相发表;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1964年两次向全国发行近百万份年画。再如,1964年创作的《革命家史代代传》参加全国美展后,被中央对外文委组织两次出国展览,多家报刊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此两幅作品最近在湖北美术馆参加《回顾与展望——湖北省中国画艺术展》展出。他的多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多次获得金、银、铜及优秀作品奖。如2007年荣获首届文化艺术国际金奖、中国赛区美术类成果金奖;2007年10月荣获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类美术金奖(人类贡献奖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一项国际大奖);2008年3月,荣获由国家主席胡锦涛题写的“高瞻远瞩”的中华文艺复兴贡献人物称号;《美术》、《国画家》(美术类核心期刊)、《民族画报》、《中国文学》(英文、法文)、《中国报道》(世界语)、《中国建设》(英语)及《国画家报》、《世界文艺》、《印象中国》、《艺术与繁荣》及《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他的作品和艺术评价;《世界美术集》、《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百年经典——中国美术选集》、《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经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家经典》等60多部大型画集入选了他的国画作品。此外他还出版了《辛克靖山水画作品选》、《民族建筑线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画集》;国家邮政局还发行了中英文版的《辛克靖山水画作品选》明信片一套。近年来,他又将美术与建筑这两门视觉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事民族建筑艺术的研究,在全国建筑类核心期刊《建筑学报》、《华中建筑》、《新建筑》及《长江建设》、《中华建设》等多种建筑类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多次荣获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他撰写的《风格独特的土家族建筑艺术》荣获湖北省建筑文化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该论文于2009年入编《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与夫人李静淑合著出版了《中国古建筑装饰图典》,此外他还担任了五卷本大型巨著《中国民族建筑》、《湖北建筑集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编委。其美术创作及民族建筑的研究成果深得专家们的认可及称赞。如著名画家周韶华教授评价“我认为辛克靖就是这样一位勤耙苦做的耕耘者,他不羡时髦,寂寞索道,攀登鄂川交界的崇山峻岭,穿行在湘西云贵的丛林山寨,几十年固守如一,行路不知多少,写生不计其数,始终抱着建筑文化不放,终于汇集成册,是一个了不起的奉献”。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帕提古丽·库尔班(1944—)女,维吾尔族, 新疆伊宁人。擅长中国画、剪纸。196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当年分在新疆伊宁市文化馆工作,1976年调至湖北襄樊市书画院工作至今。副研究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悄悄话》、《梳妆》、《牧歌》、《惠安女》、雪》、《意趣》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剪纸《大力士》获全国第一次剪纸大展优秀奖,作品《浴》获全国第一次彩色剪纸展二等奖。

    居住地区
    湖北/襄樊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家骅(19476—)浙江海盐人。擅长年画。1966年毕业于浙江美院附中,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67年在群众艺术馆从事美术辅导工作,现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作品《情丝系南疆》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多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出版发表。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惠民(1937.7—)湖南湘乡人。擅长油画、美术教育。1964年湖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后历任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素描教研室主任。作品有《渡》、《净》、《海风》等。获1994年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出版有《素描教材》、《学生素描作品点评》(合编)等。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伍振权(1935.8—)广东台山人。擅长油画、壁画。196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后留校任教。1964年——1995年任职于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59年入湖北艺术学院任教,1966年进入湖北省美术。作品有油画《地下长城》、《晨》、《黑土》、《岁月》,壁画《赤壁之战》、《黄鹤颂》、《华夏戎诗》、《武当印象》、《回归》等。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徐公度擅长美术教育,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在武汉师范学院分院艺术系任教,1980年调江汉大学艺术系,主讲美术学理论课程,教授、艺术系副主任,武汉市美协副主席。主编《世界美术鉴赏词典》、《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等词典与教材。发表《花鸟画的“图式”说》等论文多篇。编撰摄制《绘画的世界》等美术电视系列片。1940年生,江苏吴县人。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油画系。1978年—1980年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任教,讲师。1980年—2002年江汉大学艺术系任教,副教授,教授。2003年—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艺术系任教,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长期从事绘画及美术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发表《论绘画的本质》、《夸张与变形》、《花鸟画的几个审美问题》、《花鸟画的“图式”说》、《中国史前雕刻起始的初探》、《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彩陶与西亚彩陶》、《我国古代岩画特色的浅探》、《服装美学寻探》等20余篇学术论文。[1]主编及参编《世界美术鉴赏词典》、《西方现代艺术词典》、《中华小百科:艺术卷》、《少年知识大全:美术部分》等多部美术辞典;主编美术教育电视片《绘画的世界》(30集)、《居室美化》(12集);编撰高校美术史教材《西方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现代美术部分》等。[1] 成就荣誉曾获湖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江汉大学艺术系及华科大分校艺术系系主任,武汉市美术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市美协副主席。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彭德(1946.5—)湖北天门人。擅长美术理论。197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长期从事基层美术工作,1984年调湖北美协。1988年调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一级美术师。现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教授。曾主编《美术思潮》、《楚艺术研究》、《楚文艺论集》、《美术文献》等。出版论文集《视觉革命》、专著《美术志》等。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翁文德笔名翁德,1938年出生,福建人。现居住湖北武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美术师、建筑工程师。曾任中国水电建设文协副秘书长,《江河文学》社副社长、美术编审,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秘书长、技术美学学会理事、顾问等职。现任湖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书画研究院院士。六十年代初以发表版画和钢笔速写涉步画坛。擅长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被多个美术馆收藏和出版。1976年作为国家考察队员参加过首次长江源头探险考察工作。曾为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成果展作壁画中国画。四十年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200多件和出版有《翁德江源行画辑》、《速写集》、《翁德国画作品精选集》等。“他的山水画多取材于江河建设,或直面于荒江峡谷,从巍伟河山的险峻中发掘人与大自然间,既抗争又和谐的内涵”。“他以雪山、牦牛入画,别具一格”。他还热心建筑和环境艺术研究,曾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和风景点作过建筑设计,并在《人民画报》、《中国》、《美术》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传略入典:1、《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P8952、《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P8203、《中国美术家年鉴1949—1989》中国美术馆编P7014、《中国文艺家传集》第四卷美术篇四川辞书出版社社会活动5、《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第三卷中国影视音像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P8836、《2000年中国美术全集》7、《中国人才库》社会活动及奖项●1976年参加中国首次长江源头探险,科考工作。●两次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山水画●《江源行》组画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散文集《大江源记》、《三峡画廊》等书刊作的装帧●插图参加书展和国际书刊沙龙展获创作优秀奖●1991、1994年作品两次获加拿大“枫叶奖”中国画创作优秀奖●1997年《跨世纪——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组画获速写新闻一等奖,●1997年冬,两幅中国画牦牛作品,被英国牛津大学,埃文斯博士(DrR.D.Evans)和福克斯教授(Prof.P.Fcex)分别收藏。●2004年10月作品《江源牦牛图》《天山牧马图》被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收藏。●《放歌风火山》获2005年“今日中国美术作品大展”银奖3作品评价:⒈“翁德其人及其画”《文汇》1984年副刊闵铁撰文⒉“工地画家翁德”《宜昌日报》1988年画评⒊“画家翁德印象”《襄樊日报》1991年画评⒋“一个描绘长江建设的画家”《中国妇女》1991年第12期英文版专栏画评⒌“翁德画牛”《长江文艺》1992年解民撰文⒍“壮丽的诗篇”《长江三峡工程报》1993年11月25日蒋廉声撰文⒎“牦牛的化身—画家翁德”《海口文化》1997年6月(报告文学)李继尧撰文⒏“大江源—评翁德传统中国画艺术”《中国妇女》1999年4月英文版杂志沈延太撰之⒐“画家翁德”《世界日报》1995年8月菲律宾田光撰文4社会兼职1、神农架林区政府、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顾问工程师2、《中国三峡工程报》、《中国三峡建设》杂志社—顾问3、湖北省技术美学学会—理事4、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5、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会长6、湖北书画研究院—院士、艺术委员会副主任7、湖北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中原书画院名誉院长

    居住地区
    湖北/武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73条/8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