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一九0三至一九七二)工艺美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染织美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浙江宁海县人。又名时遴,字云谷。1922年9月上海美专入西画系学习,1924年6月毕业。以后曾在重庆艺专、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等处任教,1938年9月至1939年1月任上海美专图案画实习教授。一九五六年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染织系主任。他设计的染织美术,具有独特的风格。作品有《腊涂壁挂》、《幸福》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秦仲文(1896~1974),原名秦裕荣,号仲文,后又以秦裕为笔名,别署梁子河村人,画室名群峰扶翠之居。1896年1月26日生于河北省遵化县梁子河村,1974年6月23日卒于北京。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自幼喜欢绘画,初临摹《芥子园画传》、《纫斋画》、《古今名人画稿》。1915年入北京大学法政系。书画师从章浩如先生,并曾得贺履之、陈师曾、汤定之、金城诸前辈指点;1918年参加蔡元培校长主办的中国画法研究会,1920年参加金城等创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担任研究员,用力于临摹古代名作。其山水画初学晚清奚冈、黄谷原、戴醇士诸家。后深入研习清初龚贤、查士标等人作品。因此,先生在书画史论和书画艺术上都打下了极其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他的画作浓郁沉厚、简括宁静,从技法到意蕴均富文气。其成名早于齐白石、徐悲鸿等人,是坚持笔墨为宗的我国传统北派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1921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即原北平艺专)、京华美术学院、国立北平艺专。解放后历任北京画院画师、院委、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性豪爽,能直言。1947年,在北平艺专任教(原国立北京艺专)时,与寿石工、李智超二教授一起,因对艺专中国画教学主张与徐悲鸿不同而发生激烈争论,反对徐悲鸿在中国画教学和创作中,生吞活剥照搬西画画法的“以素描为中国画造型基础”的教学法。当年暑期后三人被徐悲鸿解聘。这就是轰动其时的“三教授事件”,从此,在政治上遭受冷落;50年代中期,又著文与王逊进行中国画问题的论争,极力维护传统画法与特点。文革期间受迫害,据早年曾受业于秦仲文先生的当代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回忆:1974年秦仲文先生的国画《群鸡》被文化部定为“黑画”,并定性为“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战略”,最终秦先生积郁成疾于1974年秋去世。他是当年唯一受迫害致死的“黑画家”。1978年秦仲文先生和其他“黑画家”在政治上得到彻底平反[2]。秦仲文认真研摹过古代绘画,是一位有深厚笔墨功力的中国画家。他还谙熟诗词,长于书法,留下了画史著述,因此他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深入而贯通。50岁以前,秦仲文的画主要是临摹古人,以后则融入写生,努力突破古人规范,创造自己的面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他的作品最多,也更臻成熟,创作了《沙丰路上写生》、《岷山遇雨》、《岳阳楼》、《乌江天险》等作品。他以北方人的豪爽气质驾驭南派山水画的技巧,用笔坚挺有力,墨法精微,能在不大的画幅中表现阔大雄浑的气魄。他还善以行楷笔法画墨竹,风格清劲厚朴。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选集》、《秦仲文山水画集》、《秦仲文画选》等。秦仲文擅山水、墨竹,尤以水墨山水著称。其山水,综合王石谷、吴墨井,又上溯宋元,力求综合南北宗,喜以小斧劈皴,结景单纯,笔力坚凝,苍茫浑厚。解放后多有写生之作,但基本风格不变。秦仲文能诗文,长于美术史研究,1930年编著有《中国绘画学史》,是20世纪前半叶重要的美术史著之一。作品还有《岳阳城》、《晴麓横云图》、《大好河山图》(与胡佩衡合作)。20世纪50年代初,壮游川、黔、滇、桂、晋,以及京畿各地,创作了大量反映自然和人性之美的新意盎然的作品。晚年更兼画花鸟。墨竹,墨梅亦独树一帜,气韵非凡。秦仲文早年精研古法,50岁后从传统出发,融入写生,突破古人窠臼,画风骤变,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到60年代初期,他的山水画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秦仲文以北方人的豪爽气概驾驭南派山水画的表现手法,用坚挺有力,在咫尺之间表现出阔大雄浑的气魄。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秦仲文曾反复认真地研究过古代绘画,尤其是1920年进入金城创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后,金城收藏的名画、古物等使他得益非浅。长时间的观赏、研摹奠定了他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使之逐步成为一位具有深厚功力的国画家。秦仲文不但善画山水,还谙熟时词,长于书法,写过史论著述,他对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可以说是深入而贯通的。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现代画家。广东中山客家人,生于南美特列尼达。早年在英国受教育,1927年随父陈友仁到中国,在武汉人民论坛报英文版任漫画编辑。后又到莫斯科绘画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漫画家和记者先后在苏联和英国工作。1937-1938年在欧美与亚洲二十个城市展出中国画家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激发欧美人士援助中国。1946年以记者身份再度回国,访问毛泽东与蒋介石。1948年接受毛泽东建议,在伦敦建立新华社的一个分支机构。建国后来北京,参加国际新闻局工作。协助创办人民中国北京周报,并应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中国文学中国建设上发表大量漫画及文章。1971年前往美国讲学。著有苏维埃艺术与艺术家苏维埃绘画艺术新中国民间艺术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译著《马蒂斯》,著有《苏维埃艺术和艺术家》、《中国的戏剧》、《俄罗斯绘画》、《中国的绘画和木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邵建武别名剑武、南宫品,湖南湘阴人,国画家,擅长美术史。50岁后自号苦莲先生。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美术组副组长、主任编辑。从1982年进入媒体工作以来,邵建武在新华社工作15个年,人民日报社供职15年,现任人民日报美术版、收藏版主编。亲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近20年来的风雨历程,丰富的从业经验及深厚的行业资源,使邵建武逐渐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重要的操盘手之一。自2002年开始,邵建武参与有关机构的艺术品收藏工作,推进艺术品收藏及企业博物馆建设。先后与江苏力联、湖南电广传媒及中艺达晨等机构、基金合作,从事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他经手的重要艺术品包括齐白石的《祖国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傅抱石的《杜甫诗意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陆俨少的《春江不老图》、元青花鱼草纹大盘、清乾隆珐琅彩纸槌瓶等,操盘金额逾20亿元。出版有《二十世纪十大画家》《文化:风采中华》(合作)《中国画年鉴(1992)》《画外话·张仃卷》作为新华社专事文化报道的记者,邵建武多年与文物、博物馆、艺术拍卖界人士交往,又经历新时期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全过程,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诸方面(画廊、博览会、拍卖会)都有深入了解,并对玉器、漆器、陶瓷器、竹木牙雕等进行研究。多年深潜之后,自2002年开始,邵建武参与帮助有关机构的艺术品收藏工作,推进企业博物馆建设,成为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操盘手之一。2011年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邵建武颁发证书,聘请邵建武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画鉴赏中心客座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殿中(1951.1—)山东人。擅长连环画。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美术编辑,《故事画报》负责人。作品《万水千山》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铤而走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象群男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徐悲鸿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委员1990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0—2000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任职2000—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作品展2011李象群、张树国、陈连富联展北京中国作品《索罗斯》、《诗人毛泽东》、《胸像-3》、《时尚风衣》《午睡中的小女孩》、《休闲木凳》2011清华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成立暨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中国作品《红星照耀中国》2011具象的720小时作品《阳光下的毛泽东》北京中国2010十三陵当代国际艺术展北京中国作品《阳光下的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2010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年度展作品《菲菲》《于浩》伦敦英国2009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作品《阳光下的毛泽东》澳门中国2009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北京中国2009向祖国汇报——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精品展作品《阳光下的毛泽东》北京中国2009触觉——卢浮宫-中华世纪坛作品《家》北京中国2009中国美术世界行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巴黎法国2009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北京中国2009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年度展作品《少女胸像-2》伦敦英国2008视差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阳光下的毛泽东》北京中国2008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年度展作品《吴长江头像》《梁燕》伦敦英国2007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年度展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伦敦英国2006“红旗飘飘飘”798当代艺术展0工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06英国肖像雕塑年度展作品《山秀》伦敦英国2005中国雕塑百年邀请展作品《争霸春秋》上海中国798艺术节《各玩各的》作品《争霸春秋》北京中国798艺术节《临界》作品《0—100》北京中国2002“光洲国际双年展0+1中国六人展”光洲韩国2001法国秋季国际沙龙艺术展巴黎法国“中国风格”艺术展天地画廊巴黎法国2000“与摩尔对话”雕塑邀请展广州中国“人世间”光州国际双年展外围光州韩国1999“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1998“愚自乐园98国际雕塑创作营”桂林中国“雕塑五十年”雕塑创作室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上海博物馆上海中国1997“97中国雕塑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4“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3“第三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2“中国当代雕塑家邀请作品展”北京中国“21世纪中国——中央美院教师作品展”北京中国1991“91大子希望雕刻之森”日本国际展茨城日本1989“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84“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82“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获奖1991获日本91大子希望雕刻之森优秀奖茨城日本作品《等待太阳升起》1993获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特等奖北京中国《永恒的运转》1994获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优秀奖北京中国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作品《春天的微笑》1997获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北京中国作品《接力者》2001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北京中国作品《上兵伐谋》2001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北京中国作品《接力者》2003清华大学教师作品展铜奖北京中国作品《浮》2004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北京中国2006获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年度展攀格林新人奖伦敦英国作品《山秀》2009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十大精英人物北京中国2009宜兴中国城市雕塑大赛优秀奖宜兴中国作品《徐悲鸿》2009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北京中国作品《永恒的运转》收藏1991《等待太阳生起》日本茨域国际雕刻之森收藏茨城日本1993《永恒的运转》(之一)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洛桑瑞士1993《永恒的运转》(之二)中国美术馆收藏北京中国1997《接力者》(之一)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洛桑瑞士1998《流体》“愚自乐园”国际雕刻营收藏桂林中国1998《接力者》(之二)中国银行收藏北京中国1998《解冻》丹佛美国私人收藏丹佛美国1998《解冻》(之三)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北京中国1998《巴金》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北京中国1999《接力者》(之三)台湾私人收藏台湾2001《接力者》清华大学收藏北京中国2001《接力者》国立清华大学收藏台湾2001《郭沫若》中华世纪坛收藏北京中国2002《寄生》光洲双年展组委会收藏光洲韩国2003《浮》长春当代艺术馆收藏长春中国2003《融》广东美术馆收藏广州中国2005《巴金》中国美术馆收藏北京中国2007《红星照耀中国》被列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项目北京中国2008《春天的微笑》中国美术馆收藏北京中国2009《红星照耀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北京中国2009《苦难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北京中国2009《阳光下的毛泽东》中国美术馆收藏北京中国2009《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刘凤兰,1944年11月出生,河北人。专业:美术绘画。擅长水彩画。1961年至1964年先后就读于北京艺术学院附中和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候选送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68年本科毕业。1978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84年市委美术教研室主任,现任美术研究所的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授。曾任北京密云县文化馆任美术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水彩画学会会员(原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美术与摄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自1980年,从油画专业转入水彩画研究与创作为主,边教学边创作。成果显著,水平领先,在专业领域及国际部分区域中颇有影响,得到共识。始于1972年,油画作品陆续在美术馆参展。水彩作品先后入选全国七、八、九届美展,全国历届水彩画大展、1995世妇会女美术家作品展,屡屡参加国际级世界区域交流展和邀请展。曾获法国尼斯国际造型大展吉列特奖。作品陆续入编大型五集和全国重点刊物、报刊。作品《京城春雪》、《春光湖影》入选第七届、八届全国美展,《凤凰晨曦》、《小院阳光》入选第二届、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农家院》入选全国首届水彩画大展。代表作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中国水彩五史出版刘凤兰水彩画集及专集挂历。著作及论文代表作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中国水彩画史》、《现代中国美术》、《中国当代美术》、《台湾艺术家年鉴》、《美术》、《水彩艺术》,出版《刘凤兰水彩画集》及专集挂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陈进海(1946.1—)北京人。擅长陶艺。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任艺术设计展区评委。作品有《罐将烟》、《历史的沉积》、《秦韵》等。著有《装饰与人类文化》、《世界陶瓷艺术史》等。1946年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硕士研究生毕业。留院任教。曾在山东济南瓷用花纸厂设计室工作。2成就荣誉《装饰与人类文化》获1993年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世界陶瓷艺术史》获1999年国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艺术学三等奖;获2001年北京市优秀教材一等奖;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传统工艺.陶瓷卷.紫砂篇》中国科学研究院自然科学史“九五”重点工程。3主要论著《在回顾中展望未来》,2000年国际陶艺交流作品集导言;《陶艺观念谈》,论文发表于《装饰》杂志,2001年第3期;《陶瓷艺术的魅力——论艺术与科学有机融合》,论文发表于2002年《科学与艺术》论文集;《传承多种文化信息的“土”与“火”的艺术》,论文发表于《装饰》杂志,2003年第3期;《世界陶瓷通鉴》,著作,万卷出版社2004年出版;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学、韩国东亚大学、诚信女子大学、汉阳大学等处讲学;曾参加芬兰、埃及等国举办的国际陶艺研讨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江苏南通。1978年在云南博物馆举办个展,同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同时创作北京国际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礼赞》。1980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1982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访问,由哥伦比亚大学安排访问德·库宁、劳申伯、乔治·西戈等艺术家并在纽约举办演讲会,1983年应聘为波士顿塔夫茨大学访问艺术家,应邀为该校图书馆创作壁画《红+蓝+黄=白(关于两个中国神话)》,1984年应聘为哈佛大学访问艺术家,同时举办讲座和个展,1987年在纽约苏荷区画廊举办个展,1988年应邀参加汉城国际奥林匹克艺术大展,作品为韩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1996年应邀参加其创作巨型壁挂"人类寓言"在哈佛大学揭幕仪式。同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广立(1927.4—)女,河北青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擅长美术考古与绘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美术考古专著有《中国古代青铜金银纹饰》、《中国古代石刻纹样》、《神陶与瓷器》等。出版有《新中国考古收获》、《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等。论文与画册有《漫话西汉木俑的造型特点》、《东周青铜器刻纹》、《战国木俑》、《唐钗琐谈》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