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黄庆平(1949.4—)别名黄馨榀,江西南昌人。擅长雕塑、油画。江西省文联雕塑创作室美术员。作品有雕塑《发现·攀登》、油画《八·一起义》等。1984年以前参加过的大型美术创作活动有江西省井冈山斗争画展江西省万岁馆雕塑组八一起义纪念馆雕塑组井冈山黄洋界浮雕创作组井冈山茨坪南山工农兵雕塑组江西省市美展创作学习班省市工农业展览美工组江西影剧院美术师1985年调入江西省文联城市雕塑规划组省城市雕塑创作室1991年调入深圳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雕塑院作品曾入选第六届、第八届全国美展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当代雕塑艺术展2007年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及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美术作品还多次入选省市美展雕塑作品曾获省优秀奖和铜奖宣传画曾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城市雕塑在江西深圳湖北珠海均有建树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42年9月生,回族,湖南邵阳人。中国美协会员,1956年入广州美院附中(七年制),196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本科五年制)。历任湖南省美协理事、湖南省书籍装帧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少儿出版社期刊室负责人、美术编辑、湖南画报社副编审、广东江门市美协副主席,江门教育学院美术系任副教授、江门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等。在工笔画的探索中,他以“传神写意”为宗旨,熔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为一炉、融工写于一体,注重学习继承工笔画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广泛吸收融入各画种技法特长,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以及精神情感的追求,探寻画面形态与色彩关系的整体形式美感,尤着意于色彩技法的挖掘,以加强色彩表现力作为创新的追求。代表作《绿色宝库》、《美的心愿》、《山镇集市》、《彝山情》、《收获时节》、《昙花》、《康巴娃》、《古老的花纹》等,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逾30次,在广东、湖南及美国主办多次个展,作品曾获全国奖、省奖多次,并被国家与海外收藏。出版有《马志中画选》。??作品《绿色宝库》、《美的心愿》、《彝山情》等代表作

    居住地区
    广东/江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黄祖江,广东新会人。1931年9月出生于广东恩平。五十年代便有雕塑、宣传画、漫画、版画等作品发表和参加省市及全国美展。1959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攻读壁画专业本科,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1972年应约为《光明日报》、《人民中国》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1974年调回广州美术工作室任国画组组长。1980年广州中国画会成立,选为副会长。1982年广州画院成立,为画院专业画家,院务委员兼国画组组长。同时,在广州美术学院兼教,1986年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黄云画展”。著名画家李可染、吴冠中、彦涵、袁运甫、赖少其、杨之光等题词祝贺,关山月、黎雄才等参加开幕式。《广州日报》及《广东画报》,发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于风、姜今及王立、杨羽仪等写的评介文章。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黄谓渔在全国性学术刊物《美术史论》发表长篇学术文章《论黄云的山水画艺术》。著名画家张仃推荐在日本一美术杂志以整版篇幅介绍他的作品。有作品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泰国、新西兰等地展出,赴北京和香港等地参加展出文化交流活动。1987年调华南师范大学,创建和主持美术系工作。擅长国画山水画、壁画,特点质朴深厚、清新雅逸、装饰性强,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北墨南韵”的画家。著有《中国山水画史》,出版《黄云山水画选集》。1993年应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邀请赴美国讲学,在纽约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写生,先后在奥马哈和洛杉矾等地举办“黄云画展”,创作国画《大地微微暖气吹》等,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的有400多幅,美术论文《论中国画的装饰风》、《关于山水画的起源和演变》等,也发表50多篇。并有作品为省、市长作为礼品,赠送美国、日本、意大利等贵宾。有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美术学院和名人学者所收藏。有作品获省市专业文艺创作奖、首届红棉奖、优秀作品奖和国际凤凰杯荣誉金奖。出版大型画册《黄云画集》,并举办“黄云山水画研讨会”。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州书画学院副院长、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会长、广州南大诗书画社社长、中原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1930年10月11日生于上海,广东揭西人。中学时期曾师从著名书法家李健学习书法、篆刻。1949年入广州市艺专及南中美院,从高剑父学习中国画。1950年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学习,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3年毕业任教于武昌中南美专,1958年学校南迁广州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文革期间失去自由,停止教学及艺术活动至文革后恢复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美院副院长。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顾问、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广东美术家协会顾问,1954年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获“向科学文化进军奖”(中国美术馆藏),巨幅作品《雪夜送饭》获1959年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中国美术馆藏)。1991年获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中国画杰出成就奖”,1993年获美国加州及旧金山市政府荣誉奖状。代表作有《毛泽东主办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浴日图》(中国美术馆藏)、《矿山新兵》(中国美术馆藏)、《激扬文字》(中国美术馆藏)、《不灭的明灯》(中国军事博物馆藏)、《石鲁像》(美国康州大学藏)、《九八英雄颂》(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等。著作有《中国画人物画法》、《杨之光画集》、《杨之光书法集》、《杨之光诗选》等。1995年至1999年间将毕生心血全部作品一千余件捐赠给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内建立“杨之光艺术馆”专馆。2002年9月开展青少年创意思维基础教育的“杨之光美术中心”在广州市番禺区落成。2006年12月作品[矿山新兵].[激扬文字—1973年與鸥洋合作]被评为[广东美协成立50周年经典作品,2007年入选广东省50名[文化名人],2010年12月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11年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院士、2013年1月获第匚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马慈航(1904.5—1966.9)广东南海西樵山人。擅长中国画。自学绘画,二十年代末师承冯润芝、徐永青(徐咏青)、赵少昂、张大千。三十年代在广州开设“慈航实用美术学校”,在香港开设“马慈航画苑”。抗战胜利后任香港永发印务公司绘画部主任,并师承张大千学习敦煌唐宋技法。一九四九年返回广州,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画师。先后在香港、澳门、广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全国及省市级重要美术展览。其子马次航也是画家。马慈航擅山水、人物画,尤以表现渔区风貌见长。人物则吸取唐宋工笔重彩技法。自成风貌。作品有《荷花灯舞》、《出海》、《岭南佳果送劳模》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林蓝,广东潮州人,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现任广东画院院长,曾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创作处处长。国画作品《诗经——长歌清唱》入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白菊》获《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银奖,《天长地久》获《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提名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银辉》获《“黎昌杯”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铜奖,《盛世》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金华》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木棉》获《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优秀奖,《枇杷》获《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佳作奖,《缤纷》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公共艺术作品《广州长隆酒店》(合作)获《为中国而设计——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2004》金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四海一品》(合作)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优秀奖等。出版专著专集《林蓝画集》、《林蓝金版水墨》、《林蓝.线造型》、《中国画名家画库.花鸟卷(林蓝)》、《中国水墨收藏.林蓝卷》、《画品丛书.林蓝》、《新视野.当代名家中国画鉴赏系列丛书一林蓝》、《中国美术大事记.2009-林蓝艺术创作状态》、《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历史观—广东地域公共艺术研究》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广西灵山县人。1949年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科学习,1950年转学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部。1953年进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56年毕业后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石刻和素描。1959年调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雕塑。作品有石雕《向秀丽像》(参加1960年全国美展),石雕《彭湃像》(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以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铜像》,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在中国,石刻艺术历史悠久,留下的遗产亦极为丰富。但石刻艺人长期被视为低等工匠,随着许多西洋留学的雕塑家归国从事教学和创作,偏见逐渐消除,但限于条件,五六十年代还以石膏翻模为主,少有人直接打石,而曹崇恩却早在60年代即开始自己雕凿石刻。他生于1933年,广西灵山人。广州美院雕塑系教授。早年先后毕业于中南美专、中央美院雕塑系。《向秀丽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利用大理石晶莹洁白的石质,脸上磨光,头发和衣服上留下粗糙的刀纹,使之产生对比关系,成功地塑造了在扑救火灾中英勇献身的向秀丽神情坚定的英雄形象。创作以人物石刻肖像为主,作品多为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纪念地收藏。中国美术馆从50年代到90年代收藏了《向秀丽》、《彭湃》、《海鹰》、《夏衍》、《萨马兰奇》等多件作品。日本广岛被炸50周年,《母子爱》雕塑被选为广岛纪念碑,《讲广岛的故事》及《鲁迅像》先后被日本美术馆和仙台东北大学收藏。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了《顾拜旦》及《萨马兰奇》作品。90年代台湾国父纪念馆收藏了反映孙中山少年的《根》铜像。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创作了《听潮》及《珠还》两尊铜像,分别收藏在香港新华分社及香港特区政府。《珠还》铜像并为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曾在日本、香港及内地举办个人雕塑展览,编著出版《石刻艺术技法》和3本雕塑集。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 陈以雄(1952.8—)广东广州人。1980年毕业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留校任教。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留校任教。作品《海的儿女》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童年》、《古寨逢春》入选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虎门魂》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1941.10—)别名鄢同生,女,湖北武汉人。擅长雕塑。1965年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历任河北保定市工艺美校、湖北省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讲师,广东佛山市雕塑创作室创作员。作品有《炼铁工人》、《香溪》、

    居住地区
    广东/佛山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惠阳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编辑部副主任。曾任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研究部主任、艺术收藏评审委员、策展人、关山月艺术馆馆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关山月艺术研究会理事、赖少其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东九三学社书画院院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全国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首届中国连环画“金环奖”、中国美术“金彩奖”评选优秀奖、“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中国连环画报“十佳绘画奖”、“广州城市美术成就奖”、“广东当代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书画家奖”等。作品入选第八、第十届全国美展、第二、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第二至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当代中国水墨画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等。已出版《梦山笔谭——黄唯理美术文集》、《中国书道》杂志黄唯理专辑、《黄唯理国画集》等多种画集和著作。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