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工作经历1985年7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99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99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至今论文:《水景观设计》论文发表在《装饰》2000年第一期《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8月31日《北京城市广场群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国建设报》2001年10月9日《中外广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发表在《文汇报》2001年10月13日《北京城市广场群构想》论文发表在《装饰》2002年第六期《世界城市雕塑景观发展趋势》论文发表在《装饰》2003年第十一期《北京城市广场群概念设计》论文发表在《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第一期《城市艺术设计学初探》论文发表在《装饰》杂志2004年《生态美、历史美和创新美-北京城市艺术发展理念》《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优先规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论文发表《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二期《广义景观艺术设计学初探》论文发表《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五期论著:《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广场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城市形象艺术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环境景观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作品:中国画《秋境图》参加《98中国山水画展》1998年北京石雕图腾柱《孜格阿洛》参加《中国建筑艺术展》1999年北京中国画《墨梅图》参加《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并获提名奖2001年装置作品《卡尺》参加《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并获提名奖2001年景观设计作品《帆韵》获《深圳龙岗景观设施设计大赛》优秀奖2003年;同时获《全国第五届室内设计双年展》铜奖 2004年景观创作设计作品《开放之门》参加《中国北京2008“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2005年《郑宏城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创作作品展》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2008年景观艺术作品《开放之门》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08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学术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策展人研究方向:纤维艺术教学与研究学术主张:纤维艺术常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空间中最温暖人心的艺术,它独特的创作技法、丰富的肌理表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理想和处世态度。纤维艺术作品中充满自然气息的材料和手工制作的韵味,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现代生活中因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冷漠感和单调感,让“人情味”回归人间。纤维艺术教学与研究应该面向国际、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互动与超越。学术成果:1999—《春•夏•秋•冬》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2001—《昼与夜》、《山高水长》获“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2004—《高山流水》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04—《玄》获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奖2008—《行云流水》获北京奥运纤维艺术陈设展优秀作品奖2008—《车马行旅》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2008—获“光华龙腾奖”—2008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2009—第二届全国壁画展大展奖2000年以来,主要完成以下国内外项目:毛主席纪念堂《祖国大地》大型绒绣壁画;中共中央办公厅《山河壮丽》、《金色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纽约和休斯敦总领事馆《东方文明》、《文明之光》纤维艺术;Microsoft亚洲研究院《天籁之声》纤维艺术;IBM中国创新研究院《彩云追月》纤维艺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楼《山高水长》大型纤维艺术等应用课题的研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艺术史学者,批评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1961年生,浙江义乌人。文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200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绘画与城市规划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现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中国工艺美学史》、《中国设计史》、《设计的善意》、[1]《蝉声:一九九零年的记忆》(诗集)等;主编有《中国著名设计师学术访谈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陈叔亮文集》等。1983.9-1987.7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本科学士学位;1991.9-1995.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研究生文学博士学位。1981.12-1983.6浙江义乌地毯厂设计;1994.9~1996.8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讲师兼《装饰》杂志副主编;1996.9~2000.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杂志主编兼工艺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1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委员;2003.7~2005.7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美术学学科带头人汕头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汕头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2005.7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11-2007、6美国康奈尔大学艺术与建筑规划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8-201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尚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家,1952年生,北京人。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78.2——1982.1学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1982.2——1984.7硕士莫斯科高等艺术工业学校公费进修生(题:中世纪的中亚艺术)1986.10——1987.1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1988.9——1993.1博士工作经历黑龙江省嫩江县山河农场七分场知识青年1969.10——1978.2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后改名为工艺美术学系)讲师、副教授 1984.7—1999.11.19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副教授、教授1999.11.20——至今。承担主要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中国工艺美术史料学论文、论著、作品及科研成果:主要著作1《唐代工艺美术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2《元代工艺美术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3《林泉丘壑》,台北,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4《中国工艺美术史图说》(光盘图书),北京亚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5年。5《世界美术全集·中国五代宋元卷》(合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7《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工艺美术条目主编,撰写约80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即出8《中国美术百科全书·工艺美术卷》(主编,撰写约150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出9《中国丝绸史·魏晋南北朝章、元代章》,苏州大学出版社,即出10《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中国国家艺术史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古物新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家永山东烟台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收藏机构收藏。曾举办个人画展和相关专题联展出版有《杨家永黑白画》画集等。油画《晨风·绿云》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渔女》、《遥远的回忆》入选北京青年画会会员首展、国画《远山如黛》入选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教育背景1983年-1987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学习198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6年-1999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在职学习1999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75年插队1978年北京出版总署荣宝斋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带薪学习1987年留校任教至今副教授承担课程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专题 中国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版画史论文、论著、作品及科研成果《中国民间艺术——剪纸》1991年河北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199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非洲服饰》1998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乡土艺术》中英文版 1999年新世界出版社《软陶的设计与制作》2000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绳结的设计与制作》2000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黄河十四走——19世纪80年代民间艺术考察》2003年作家出版社《民间、黄河》2004年新型出版社关于《黄河十四走》 《黄河十四走》是一本以画家的文化考察笔记为线索的整个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美术)图集。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14次率队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是前无古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仅仅十几年,他们记录下大量的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今天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著名的老艺术家已经人亡艺死。我们今天在书里所看到的是一大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最后的绝响。作者杨先让和杨阳是中央美院和清华美术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黄河流域可以说是最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大区域、大文化圈。这里所产生的一切民间艺术活动又必然与这里的考古史、哲学史、古代史、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学科,在内涵和根源上密切相连。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获得认识和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本书文字部分根据作者数十万字原始考察笔记整理而成。14次考察的行程综述和100多个极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写组成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永久记录下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凝聚成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一本关于黄河流域传统文化记载的图书,黄永玉在评价此书时写到:《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敢(1969.6--)江苏丹阳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任教。专著《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译著《向大师学绘画--艺用解部》,编著《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发表论文《威廉.莫里斯及其美学思想初探》。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张坤,男,汉族,笔名润雨,1952年4月生于江苏省昆山市,祖籍山东,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旅游报社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首都美术记者协会监事长兼副秘书长,中华书画研究会名誉教授。张坤自幼受吴地文化熏染,酷爱绘画,9岁起入苏州市少年宫绘画班学习,12岁时参加江苏省少年儿童画展,18岁从戎,21岁起参加军队美术创作学习班。29岁起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张坤曾受到吴冠中、周思聪、钱绍武、刘勃舒等名师的教诲,得到刘秉江、罗怡、周秀清、金捷中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培养和帮助,并受到刘大为、陈玉先、张道兴等军队恩师的关心指导。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曾在北京举办三次个人画展和多次联展,在全军、全国的书画展览中曾获得金奖、银奖、铜奖、特别奖和优秀奖等。许多作品在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展出。传略、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家会员辞典》《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中国书画家》《中华英杰》等辞书。由于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其绘画形式多样,内容各异,题材广泛,涉及版画、漫画、插图、版式设计等。在国画专业上擅长人物、风景、花卉等。近年来,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钻研和探索,并形成个人风格。2011年:红色经典·张坤书画展在政协礼堂举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宋立民(1962.1----)北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7年7月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本科毕业,曾游历五十多个国家。1996年3月赴法国巴黎艺术中心研修,1999年7月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毕业,2009年7月获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学位,历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务办主任,清华大学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水彩画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吴良镛,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京大学著名校友。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专著《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谦谦风度的吴良镛,似乎文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吴先生自小就喜欢绘画。特别是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就读时,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著名绘画大师都在该校的艺术系执教。吴先生有幸聆听他们的演讲,欣赏他们的画展,观看他们的教学,深受其艺术熏陶。毕业后的那几年,他又徒步行走于重庆、贵州、云南一带,边走边画,曾有很多优秀的画作问世。吴先生告诉笔者,迄今为止,他已举办过7次画展,第一次举办画展是在1949年,最近的一次适逢他80岁生日。他也不无遗憾地说,后来由于战争以及各种运动或别的原因,很多珍贵的画作都丢失了。1990年,吴良镛先生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提名为该会荣誉资深会员,并被誉为“新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中国的建设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吴先生说,因为自己的阅历比较丰富,看问题相对细致,加上理论方面的修养,所以他时刻感觉到一种义务,希望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多引导年轻的同行们。年逾八旬的吴先生,仍致力于区域规划、人居环境、旧城改造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新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