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刘铁华(1917-1997),又名王军、石舞、刘流,中国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新兴木刻艺术家,革命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先后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委员、省美学协会副会长、黄河版画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刘铁华于1917年12月8日出生于河北省蓟县(今属天津市)下仑镇。1932年,刘铁华在白砥中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反帝大同盟”。1934年刘铁华毕业于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同年因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在北平被捕入狱。1937年被释放后,他到陕北受训,经历了“炼狱”,刘铁华的爱国激情越发高涨。1938年到1940年,刘铁华在西安全国抗敌漫画协会工作,主编了《抗敌画报》。1940年,刘铁华辗转来到重庆,结识了木刻家王琦、尚莫宗、酆中铁等。同年,刘铁华的木刻宣传画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艺术展览”,这是中国新兴版画在国外的首次展出。1942年,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成立,刘铁华任常务理事。他以中国木刻供应社的名义进行木刻工具、木板的供应以及木刻技艺的教授工作,直到抗战胜利。1943年,刘铁华的《丰收》参加第二届双十节全国木刻展览。1944年,刘铁华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个人木刻展,同年木刻作品《世界和平》在中华民国教育部全国美术第三届展览上获一等奖。抗战胜利后,刘铁华先后在北平惠中女中任校长、《北京新民报》担任美术编辑。新中国成立前,刘铁华一直都是国统区木刻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并主编杂志《美术家》、《抗敌画报》。1952年,刘铁华从北京调入河南,先后在平原师范学院、郑州师专、郑州艺术学院等处工作,1962年开始在河南大学美术系任教,教授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及美术欣赏等课程,他亲自编印教材、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创作、艺术考察等。刘铁华在高等教育战线奋斗了40余年,为河南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版画创作及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成为全国艺术界知名的版画家,被誉为中国新兴木刻的奠基人之一。刘铁华一生共发表作品160余件,他的木刻作品中国美术馆收藏22幅,天津美术馆收藏5幅,江苏美术馆收藏15幅,另外北京图书馆、西安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也有所收藏。刘铁华的作品深受鲁迅先生思想影响,采取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方法,多描写战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景象,充分反映了战时国统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劳动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所做的可歌可泣的壮举。其作品风格朴实简洁、节奏有力、饱含激情,深受老百姓喜爱。1962年刘铁华和王威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了二人木刻联展。他的木刻作品《鲁迅先生与美术工作者》、《塞外风光》、《铁塔》等都曾参加全国版画展览,《河南文艺》、《河南日报》等刊物也多次刊登他的作品。与此同时,刘铁华的理论研究成果也颇丰,论文在内地及香港的一些杂志上发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章耀达(1934.4—)别名单戈,浙江绍兴人。擅长油画、书籍装帧。1955年毕业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历任河南豫剧院美术设计,河南省文联《奔流》文艺月刊美术编辑。作品有宣传画《向雷锋同志学习》、连环画《芦荡小英雄》、封面设计《朝阳沟》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3年出生于河南温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河南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郑州画院顾问。擅人物,工写兼长,所作题材广泛,笔法精熟,人物性格鲜明。兼长山水、花鸟。1986年作品《鹤舞》入选日本“第十八届全国精选现代水墨画展”,《老石工》、《屈原》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美术》杂志等发表,获被收入作品集。曾在郑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亦擅连环画,1990年作品《读书去》入选《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电话:13523055669。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卢伟生(1932.4—)河南新郑县五里堡村人。擅长舞台美术设计。1953年毕业于开封美术专科学校。历任河南省歌剧团、省豫剧院、省木偶剧团、省京剧团舞台美术设计、一级舞台美术设计。设计有京剧《大闹天宫》、豫剧《朝阳沟》(合作)、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刘胡兰》、《苏东坡》、《报春花》、越调《扒瓜园》、木偶戏《白蛇传》等。豫剧《风流才子》获文化部舞美设计奖。很多设计被选送参加全国舞美展览。现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很多设计被选送参加全国舞美展览。现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天舒,原名黄继明,1940年11月出生,湖北新州人。擅长国画人物、山水。1964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现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国画《同路》、《千里友情一线牵》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给妹妹回信》入选“建国25周年全国美展”。《阿姨先洗》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荷塘之夏》入选日本“18回全国水墨画精选展”,获优秀奖。《长风万里送秋雁》入选“中日水墨画联展”,并为文化部对外展出公司收藏。《牧童》获“悉尼国际文化交流大奖”。另有《火神》、《木兰夜巡》、《选队长》、《希望》等作品在省内获一、二等奖。还创作有不少连环画、年画、插图等,由湖北、河南、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出版有《曹天舒国画选》。作品及传略收入十多部辞典。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美协理事、商丘市美协主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王邦彦,男,汉族,1921年3月生于河北完县。自幼酷爱绘画,1938年入伍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创办《冲锋画报》,主办《兵画兵画报》,发表木刻作品《牧羊人》、《月夜送粮》、《铁路大翻身》、《参军光荣》、《舍衣救穷人》和连环画《一个战士的转变》等。1950年在朝鲜战场创作肖像画《战斗英雄郭恩志》、连环画《独胆英雄杨胃良》、获朝鲜“三级国旗勋章”。在晋察冀工作期间,曾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国画系学习,受业于齐白石、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毕业后,先后任河南郑州艺术学院和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1980年调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任,1980年调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擅山水,所作笔墨浑厚酣畅,质朴自然。《春风》、《仙人开花》、《农村女电工》、《山谷声声》等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或编入画集,其中有的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委员,郑州书画院顾问,河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26年4月20日生于河南省巩县(现巩义市)河洛镇柏沟岭。当代中国书画家,版画家,诗人。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艺术作品出展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巴黎春季沙龙。作品曾获“鲁迅版画奖”和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特别设立的凤凰金奖等。2018年1月5日,陈天然先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2岁。[1]1934年——1941年上学,读《四书》、《诗经》,临《多宝塔碑》。1942年——1944年在家当农民,临《芥子园画传》。1945年——1948年当农村教师,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函授班学木刻。1948年——1953年任《新洛阳报》、《湖北日报》美术编辑。1953年——1960年在湖北省美术工作室和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供职,木刻《牛群》、《套耙》和《山地冬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全国版画展览,出展东欧各国,选入《十年来版画选集》。1960年——1966年任湖北艺术学院讲师和版画教研室主任。临摹历代碑帖和中外名画,常回故乡写生。木刻入选法文版《中国现代木刻》,出展日本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美术馆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博物馆收藏。1966年——1977年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和河南省美术展览办公室供职,下放农村劳动四年,通读并选修河南省博物馆库藏碑帖,木刻赴瑞士展览。[3]1978年以来曾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和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次率团访问日本。经常跋涉黄河两岸,寻味高原幽情,致力诗、书、画创作。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和书法展览,出展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巴黎春季沙龙,入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新中国美术50年》、《20世纪中国美术》、日本、法国及东南亚各国出版的书画集。为表彰他为发展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决定1992年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享受终身。人物逝世2018年1月5日,著名书画家陈天然先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2岁。出版著作1984年《陈天然画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天然精品书法对联陈天然精品书法对联(2张)1993年11月大型精装《陈天然书画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4年8月徐恩存著《诗情土地的跋涉者——陈天然的艺术世界》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11月由河南省艺术研究所、《东方艺术》杂志社组织召开的“陈天然艺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历时三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评论家、艺术史学者、教授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1995年1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和河南美术出版社联合组织召开的“《陈天然书画集》首发式暨陈天然书画艺术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6年5月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1996年6月《陈天然诗稿》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特别设立的凤凰金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会长片野孝志夫妇专程来郑州为先生颁奖。2001年5月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奖。2002年12月《守望故园——陈天然艺术研究文集》(张啸东主编),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今栋,北京人。擅长雕塑、绘画。现为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批准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河南文史研究官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在家学传统,出门画写生”是王今栋的自学之路,“画到山中只有我,艺到深处自儒雅”是王今栋的信念。王今栋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民间美术收藏者,他收藏民间美术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王先生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工作,接触了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和民间艺人。王今栋认为:“民间美术范围非常广,木版年画,还有皮影、剪纸、刺绣、泥玩具等。凡是民间的艺术,都属于民间美术。”1950年,开始从事连环画创作;1954年-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就学,本科毕业;1959年-1992年,分配到河南工作30余年,先后任教于郑州艺术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就职于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美展办公室;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任副馆长,在河南省雕塑艺术创作室任主任;并曾任两届河南省美协副主席、顾问;1980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8年,职称评定为“一级美术师”,同年被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 。1992年,在河南省雕塑书画院退休。王今栋从事美术工作50多年来,参加全国性美展30余次,获得省市以上奖29次,举办个人画展3次,个人收藏展3次,在全国、省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万字,建立大、中型城市雕塑20余件,出版有《中国古代车马》、《今栋速写白描选集》、《今栋美术论集》、《随缘拾艺》、《今栋山水画》(共五集),《紫丁余韵·山水画小品百图集》、《姑苏岁寒图(长卷)》、《随缘拾艺散论集》 、《山水画笔记》等。王今栋近年研创山水画,并撰写了《山水画笔记》50万字待出版。《大禹治水》(合作)、《济源烈士陵园》组雕(合作),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二七大罢工纪念碑》(合作)、《大禹纪念碑》(合作),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博览之光》,入选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展;及《吉鸿昌纪念碑》、《愚公移山》、《玄鸟生商》等。主要论著:《南阳汉画石研究》、《探索空间艺术》、《环境艺术与雕塑》等。1982年,在王今栋的努力下,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河南民间美术展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正是长期与民间艺人的深入接触,使王先生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王今栋十多年来收藏了不少民间美术的作品,包括皮影、年画、剪纸、泥玩具等。王今栋收藏的三千多件皮影,多是来自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覆盖面相当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王威,字肖佛,河南杞县人。研究版画、中国画。中学时代学工笔人物山水。195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原浙江美院)。历任《河南大众报》、《河南画报》、《奔流》杂志美术编辑,1959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河南大学美术系曾任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出席全国第四、第五次文代会及全国第三、第四、第五次美术家代表大会,当选四届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一届副主席、二届主席。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荣誉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顾问、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经常参加全国性大展,有些作品还曾在日本、英国、西班牙等国及中国港台等地展出或发行,其中有14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62年、1978年、1996年三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风格稳健严谨、朴实自然。1996年6月获中国“鲁迅版画奖”。出版有《王威素描集》。主要作品有《二七风暴》、《春暖出耕早》、《听涛》、《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等。在先生的从以六十周年画展宣传照片上八十高龄的画家王威,精神矍铄。从一九五○年发表作品六十年以来,王威培养出不少美术界精英,如马国强、李伯安、王宏剑、王颖生、肖红、谢冰毅、李明、袁汝波、韩学中等画家,创作发表了大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版画、山水画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十三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王威擅长版画国画,希望能将中国画推广学习。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赵的驴也牵来了》、《春耕》;六十年代的《棉花姑娘》、《春暖出耕早》;八十年代的《春到中原》、《山里红》等一批作品,均具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特征;《听涛》、《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毛主席在延安》等,技法精细熟稔,构图奇正相生,气魄宏大,意蕴深远。退休后,王威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山水创作。他谦虚地说,画一张画并不难,要想画一张有点艺术品味的,或有点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那真是太难了。王威抓住「传统」、「写生」两个法宝,承继宋北派画风,作品极善留白用虚,几乎走遍广袤华夏的山山水水,每一幅作品几乎都源自实地写生,满溢生命质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文荣(1931.8—)。上海嘉定人。擅国画。河南省博物馆。1950年入苏州美专,1955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美术系。历任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美术辅导,民间美术研究员,河南省博物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博物院画家。早年研习西画,画过多年油画、水彩、水粉画,创作了一些历史画和服务时政的作品。1970年后潜心于山水画的研究创作。常深入黄河、太行嵩岳等山山水水,进行静观默察,搜真探微,全身心地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在创作中,先由对景写生,进而追求意笔神韵。对中国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多年的探索在创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出版了画集,有作品被物馆、美术馆收藏。作品有《太行壁立》、《奔腾不息的黄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