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李智号十方斋主,法名永智,1937年生于河南新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嵩山少林寺院首任禅画大师、郑州画院副院长。其绘画手法新颖,不拘绳墨;置达摩祖师于佛、武、禅、石、水、木为一体,创中国禅画的一代新貌。曾多次应邀赴台湾、港澳地区、日本及东南亚举办禅画展示、讲学。作品在全国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多次获奖。出版有《少林达摩禅画集》、《李智作品集》、《李智指导.达摩实技教本》(日文版)、《李智禅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邓邦镇湖南宜章人。擅长油画。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河南省博物馆、省美展办公室、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河南书画院美术师、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现旅居海外。作品有《妈妈再见》、《路易·艾黎在写作》、《埃德加·斯诺》等。在新西兰旅居的著名画家邓邦镇先生1941年出生在太平里乡邓家湾村,是革命先驱邓中夏的亲侄儿,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是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版画和雕塑,以风景画、肖像画为主,举办过14次个人作品展,有百件作品为中国、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的领事馆和社会名流收藏,被新西兰《自立快报》称为“最杰出的大陆画家”。他创作的油画《长城》悬挂在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邓邦镇先生的夫人卢波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是湖南省平江人,也是他的同学,曾被《自立快报》称为“新西兰最杰出的雕塑家”。她的大型室外雕塑《路易?艾黎和他的中国学生们》屹立在新西兰南岛路易?艾黎的出生地春田市(SPRINGFIELD)。她以民族风格的雕塑和陶艺闻名画坛。鉴于他们的艺术水平和贡献,新西兰特许他们永久在新西兰居住。1991年以后,他们常往返于中国、新西兰之间,亦为奥克兰画家协会会员。到了新西兰的邓邦镇先生学会了驾车,他成了夫人的腿,而他夫人却是他的嘴,因为她有口非常流利的英语,还相当擅长给西方人打交道。他的小儿子和小儿媳继承了他们的事业,都同为画家。出生背景邓邦镇5岁时,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同时患了一场大病。那时,他的爷爷邓典谟和他的生身母亲已经离世。家里突然多了几个病人,父亲邓隆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为了隔离和给小邦镇养病,父亲把他送到了六七里外的周家湾的老表杨富时那里去带养。外出求学杨家非常富有,据说邓中夏当年外出求学的资费就基本是他出的。杨、邓两家走动比较频繁。小邦镇被送到周家湾,杨家大姑娘杨友怀接下了照顾小邦镇的任务。后来,杨友怀还成了他的继母。当时,小邦镇叫她为姑姑。邓家湾与铁路中间有座山挡着,天天都能听得到隆隆的火车声的小邦镇却看不到那火车,他不明白那火车到底是什么模样。到了周家湾,他过足了看火车的瘾。这里离铁路只有三四十米,姑姑天天都带着小邦镇去看火车,他兴奋得连梦里也跑火车。有天吃过晚饭他照例描红练字。描完以后,感觉那书页上还有很多空白,这时的他想到了自己那位喜欢画画的先生。为了培养学童的生活常识,他的先生在墙壁上挂满了自己画的如洗手、洗脸、漱口一类的画片,这些画片在他眼里特别生动,每当看过这些画片,小邦镇就有画画的冲动。这时的他又想起了那呜呜直叫的火车,心潮澎湃的他一鼓作气就在描红纸上画上了小火车。待姑姑来“验收”,发现小火车已经趴满了他的描红纸。顿时就几分不高兴姑姑说:“看明天先生打你的手心。”第二天,非交作业又没有其它作业可交的小邦镇无奈何地交上了那几张画满了火车的描红。先生一看就乐了,他没想到这个从来没有摸过画笔的五岁学童居然能够把火车画出立体感、透视感和速度感。先生转身拿出一叠白纸摸着小邦镇的头说:“喏,这些纸全部给你去画画。”原本是一双忐忑的小手高兴地接过先生递过来的白纸,他感到特别奇怪,天底下怎么还会有这么白的纸。自此,小邦镇爱上了画画。他的先生也不会相信,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小小鼓励,这邓家几十年后就会出一个大画家。初见外国人1950年,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军委决定把部分烈士遗属集中在北京进行照顾,小邦镇的继母杨友怀带着邦镇兄妹离开了邓家湾。北京住着一位著名的国际友人,他就是来自新西兰、无私支持中国人民抗日和解放事业的路易?艾黎。全国解放以后,以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为重的他拒绝了周恩来总理劝他结婚的好意,相反还了收十几个难民和烈士的子女作义子,以减轻中国政府的负担,邓邦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了这位国际友人的义子。亲蜜的父子他们之间的第一次见面可吓坏了小邦镇。初到北京、只有10岁的小邦镇第一次见到一个似山一样高大又有个大高鼻梁、皮肤相当白嫩、大手上长着长毛的外国人,紧张得一双小手也好象没有地方放。具有一颗童心的艾黎主动打破这种僵局:他为小邦镇买来不少水果、糖粒子、小人书,还主动趴下来让小邦镇骑在自己背上做骑马游戏,和早就收留下的几个义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路易·艾黎和小邦镇很快就打成了一对亲蜜的父子。此后,读住宿制学校的小邦镇每到星期天和寒暑假就要回到义父身边。每天,那位慈祥的义父都要为十几个义子轮番洗澡。绘画的天赋艾黎发现了小邦镇绘画的天赋。从邦镇15岁起,他便为义父的著作画插图。每次画插图之前,义父就要为他讲故事,让义子理解故事的真正内涵。每个星期天,义子要义父画一幅插图。艾黎还为邦镇在银行开了一个户,把自己给他的稿酬替他一一存进了银行。几年以后,青年邓邦镇竟然有了一笔颇为丰厚的存款。第一所小学邓邦镇的故乡邓家湾有所希望小学,这是宜章也是郴州的第一所希望学校,这所小学的立项和建设就倾注了邦镇先生的一片心血。1994年,是邓邦镇的伯父、革命先驱邓中夏的诞辰百周年纪念年。为缅怀先烈、为中夏故乡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宜章县决定建一所希望学校,而当时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通过邦镇先生去找相关的部门和领导。这年七月,时任团县委书记的黄耕樵、邓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邓昌县和太平里乡一名乡领导结队来到河南郑州拜见邦镇先生。本是非常繁忙的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这些来自家乡的基层干部径直上了北京。他想找邓小平的女儿邓榕,不巧,邓榕陪着父亲去了北戴河;他去找王兆国的儿子,不巧,对方也不在北京。情急之下,他找到担任外交部长多年、时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的黄华。老餐长与艾黎有很深的交情。八十几岁的老外长看完宜章替上来的报告转身就进了自己的书房,几十分钟以后,郑重其事地把自己刚刚写的一封亲笔信交到了邓邦镇手中。接下来,邦镇先生带着黄耕樵一行来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不想在这里被泼了一盆冷水:“你们湖南的老革命家太多了,谁都希望在自己家乡建希望学校,不少老革命还亲自往我们这里跑。因此这样的事情必须由你们湖南团省委签字同意,否则我们基金会肯定不会立项。”纪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事一时办不了,关键人物一时也找不到,宜章去的同志不免有些气馁。邦镇先生安慰道:“不要紧,我们分头去努力”。事后,回到郑州的他再次给老外长写信。接到他的来信后,老外长突然想到了曾任团中央书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同志,老外长连忙写了封信,亲自交到胡锦涛同志的秘书手中。不久,胡锦涛同志就在黄老先生的信函上作出批示,老外长如获至宝,立即跑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很快宜章也是郴州的第一所希望学校——中夏希望小学的建设项目就被确立下来。2004年10月4日,为这所小学剪彩还成了中夏百周年纪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回到了邓家湾今年11月,回国参加中新两国建交活动的邓邦镇先生23——27日携夫人抽空回到了邓家湾,26日还为希望学校捐赠了两台电脑和其他学习用品。在这里,他不时地向夫人卢波讲起自己儿时的邓家湾。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省平江县。1942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县。河南省雕塑书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1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66年毕业。1969年到河南省工作。先后在河南省博物馆,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首群众艺术馆工作。1981年至1984年曾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84年至98年在河南省雕塑书画院工作,曾任副院长。1992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好喜欢》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雕塑银奖,省美展一等奖,省文化艺术优秀创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路易.艾黎》头像于1991年由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收藏。《艾黎和他的中国学生》1991年立于新西兰。1996年为中国驻新西兰奥克兰总领事馆接待厅创作完成大型风景画《漓江春晓》。现旅居海外。作品有《渠水清凉》、《森林之子》、《艾黎和中国孩子们》等。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的粗砂陶雕塑《好喜欢》明显地吸收了汉代陶俑浑朴、稚拙、诙谐、夸张的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将民间花会中不同的舞蹈场景组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欣喜心情。特别是秧歌女的塑造,惟妙惟肖地抓住了踩鼓点的瞬间腰臀扭动的情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张松正生于1953年4月,河南孟州人。擅长版画及雕塑。1984年结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任郑州市群艺馆雕塑壁画院院长、副研究馆员。版画《翌日》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山风》、《绿色梦幻》分别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和第十届全国美展;《桔黄色》等入选全国版画展览,《山庄》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壁画《远古回声》、《神州乐》入选全国首届壁画大展,《远古回声》获佳作奖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雕塑《大潮汐》、《回声》分别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和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环艺作品《英名千古》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另有《山碑—红旗渠纪念雕塑》、《青铜之光》等城市雕塑落成。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谢翔(1939.1—)别名阿翔、德翔,广东潮州人。擅长雕塑。1964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雕塑系。曾在郑州师专、河南财院从事美术教育。1985年调河南省雕塑书画院,现为业务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省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雕塑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雕塑《洪湖八月》、《花雨》、《柳笛》等参加七次全国美展。《试论城市雕塑管理》等十多篇论文发表。作品有大型城雕《毛主席塑像》,《黄河母亲》(合作)、《医魂》、《牡丹仙子》(合作)、《医圣张仲景》、《长空》、《金凤瑞翔》、《天后像》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叶滨(1940.12—)别名叶照洒,广东博罗人。擅长油画。1964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历任河南省南阳县第二中学、郑州师范专科学校美术教员,河南财经学院贸易系教师。作品有《哺育》、《沸腾的黄河》、《八路军群像》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田崴(1957.7—)别名田岳生,河南滑县人。擅长油画。1972年入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83年于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历任中学美术教师、河南中州大学美术讲师。作品有《成材》、《开拓者》、《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肖像》等入选全国美展。“绝不重复自己”是田崴的艺术追求,在长期的绘画创作中,他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从写实到抽象,并在这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中获得创作的满足。他的作品注重结构的解析分离与重构,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用色极为优雅迷人。例如这张静物作品,以热烈的红色系绘就,画面中央那些小色块则令人联想到古斯塔夫·克里木特,充满色彩与形体的想象力。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豁志原名郑志裕,男,1934年7月出生于上海,汉族,历作《洛阳日报》美术编辑,河南省人民出版社连环画编辑,河南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常务委员。《对症下药》、《周亚夫军细柳》两则连环画入选六、七两届全国美展,国画《有教无类》获河南第八届美展一等奖,并入选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连环画脚本《英雄的雁》、《海灯法师》在全国第二、三届连环画评奖中分别获文学二、三等奖,参与编绘的《古文画丛》获首届中国美术图书奖;《绘画本中国古代史》获黄河流域美术图书一等奖;199年在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工作代表大会上获连环画工作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严文俊(1938.9—)浙江镇海人。擅长中国画。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基层文化馆、文化局创作组工作。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作品有《香飘四季》、《洛神凌波图》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郑玉昆河南登封人。擅长中国画、水彩画,1949年在郑州军分区宣传队搞舞台美术工作,1952年在哈军工学习,1953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1956年毕业后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1964年调入河南登封、开封搞群众文化工作。1971年调河南开封地区从事群众美术。1984年调郑州,任郑州画院院长。1989年创建中国少林书画研究院(后改为少林书画研究会),任会长。现为郑州画院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会长。作品《雪压青松》、《予西庄稼人》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作品《芦雁》收藏于法国巴黎博物馆。应邀在西安、开封、郑州、北京、新加坡、泰国、吉隆坡、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国内外都有报道。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外展览。出版有《郑玉昆画集》、《郑玉昆画选》、《郑玉昆水彩画集》、《郑玉昆作品选》、《画韵跋句》、《情融山河》等。郑玉昆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锻炼成长,在和平盛世的阳光下学到文化专业知识,在中原文化优厚地的沃土上滋养,又在改革开放多元化长空的环境中,光怪淋漓、五彩缤纷的视角里生活。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仍能平心静气地净化这块创作灵地,保持着清醒的良知,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以他不断创新的活力,升华着他的艺术才智。郑玉昆师承王盛烈、王绪阳教授,后于石鲁、邱石冥先生切磋学习深得教益。作品古朴豪放,有鲜明的北方画风。应邀在西安、开封、郑州、北京、新加坡、泰国、吉隆坡、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国内外都有报道。他是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外美术馆及博物馆不少都有收藏作品,出版过个人画册九本,题画诗四千多首,是中国八届美展评委,河南首届职称评委。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正大综艺》聘为嘉宾,省、市电视台都编、播过他的专题片。1994年河南文化厅、郑州市文化局等以及鲁迅、西安、四川、广州、天津、安徽等十四家美术学院及画院,在郑州举办“郑玉昆艺术研讨会”,出版有《评论集》,同时有全国二十一家报纸、杂志参与评论,人民日报1994年7月21日评论:“当代山水画家郑玉昆:作品意境深远、苍劲郁郁,是我国当代山水画家重要人物。“ 郑玉昆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