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杨静生,字雨樵,号无言斋主人,回族,1958年生于辽宁本溪,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本溪市国画家协会副主席。他自幼研习山水、花鸟画。擅画大写意,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既有西方绘画的博实厚重,又有中国画的飘逸灵动,画作恣意纵横,色彩奔放,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1958年出生于辽宁本溪。1985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辽东腊月》参加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水墨画展”。1989年:《堆玉》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残月》参加在苏联举办的“中国中青年国画展”。1990年:《峡江雨后》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白山黑水展”。1991年:于日本东京小山市举办的“十人展》。1992年:《荷》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1992年:《辽东腊月》在纪念“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画展”中获佳作奖1993年:《寒夜催春冰河融》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1997年:参加新加坡艺术博览会。1997年:在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任美术制作。1999年: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任美术制作。1999年:《荷乡雨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1年:《桐秋图》在“庆祝建党80周年美术精品展”中入选,并获辽宁展区银奖。2004年:《向日葵》入选“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国魂》获全国十届美展辽宁展区金奖。2007年:《脊上金秋》入选全国群星展,并获辽宁展区金奖。

    居住地区
    辽宁/本溪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号伏虎草堂主人,生于辽宁省盖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本溪市文联副主席及国家一级美术师。1949年出生。幼年随母亲描花绘草画人。十五岁时拜辽东名士李笑如为师。其艺术道路主要靠自学成家,专攻画虎,兼研山水及其他。他笔下的虎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被冠上“天下第一虎”的美誉。冯大中的作品《母与子》入选《中国美术五十年》(1942-1992)大型画集,《苏醒》、《母与子》入选《中国美术全集》,有18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多年来,他先后在北京、香港、日本、台湾、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举办展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1984年与宋雨桂合作的《苏醒》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85年作品《初雪》获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1988年作品《早春》获中国工笔画首届大展金牌;1991年作品《晚霞》获第二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银匠;1994年作品《霜晖》获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一等奖;1994年作品《艳阳》为全国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另有《相依》、《晓风残月》等作品先后在《美术》、《中国书画》等刊物上发表。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1996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名优秀画家,2000年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2年再次被辽宁省委授予“优秀专家”荣誉称号。其作品《苏醒》、《惊梦》入选“中国百年画展”及《中国百年画集》。日本、香港、荣宝斋等现以出版多种画集、画谱。冯大中注重人品画品之修炼,追求德艺双馨,尊师重道,上交不谄下交不骄,重情谊而不攀附,颇受画界称道。喜远游,漂萍无踪,以广见闻,归而躬耕砚田,潜心治艺,穷探无止之艺境。冯大中现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美协副主席。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卢鸿逵(1927.7.19-)。曾用名红葵,字卢荻,堂号阴晖草堂。江苏扬州人。1948年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1949年后,曾在扬州、上海从事中国画和染织图案设计。1952年后任辽宁省锦州印染厂、丹东丝绸印染厂图案设计室主任,1983年后任锦州印染厂副总工程师,高级染织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辽宁分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辽宁省工业美术协会理事,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省纺织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锦州市美协副主席。长於染织、工艺美术设计,兼长中国画。《春花孔雀》1973年评为全国优秀产品图案;《满园春色》1980年获全国优秀图案一等奖,《闪花兰花》1980年获全国优秀图案奖。1982年纺织工业部授予全国优秀设计人员称号。1987年获“全国首届最佳创作设计工作者”、“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卢鸿逵 卢鸿逵 (1927.7—)号芦荻,江苏扬州人。擅长图案设计、中国画。1948年毕业于扬州震旦高中,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在上海学习印染图案设计。1952年后历任辽宁锦州印染厂设计室主任、副总工程师、高级设计师、高级美术师,曾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锦州市美协主席、锦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主席。作品《满园青色》、《大观园》等获全国优秀图案评比一等奖。《深山峻岭中的公路》、《公社开红花》、《云起山更佳》等多次入选全国展览。有作品被新加坡、日本等国收藏。出版有《卢鸿逵画专辑》。作品《满园青色》、《大观园》等获全国优秀图案评比一等奖。《深山峻岭中的公路》、《公社开红花》、《云起山更佳》等多次入选全国展览。出版有《卢鸿逵画专辑》。

    居住地区
    辽宁/锦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955年生于辽宁省盖州市。曾被授予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六、七、八届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英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历任深圳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美术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1998年调入深圳大学艺术学院任教2008年被授予“世界著名华人美术家,国际友好和平艺术家”称号2009年被授予“优秀现实主义艺术家”称号2009年被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授予“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授予“荣誉教授”称号2010年被乌兹别克斯坦授予“艺术科学院士”称号2010年被柬埔寨授予“功勋艺术家”称号201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2014年国际和平艺术大展银奖2014年被法国授予“东方艺术骑士勋章”获奖情况: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铜奖,辽宁省政府文艺大奖1986年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1992年全国中国画人物大展金奖1992年全国当代艺术赴日本大展金奖1995年中国画大展优秀奖2014年上海国际和平艺术大奖银奖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纪清和(1939.6—)河北东光人。擅长版画、油画。1958年军校毕业后在某军政治部任美术创作员。辽宁电影制片厂美术室主任,二级美术师兼导演。油画《一茬新苗》、版画《灯火辉煌》入选全国美展,版画《杨靖宇将军》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战友》获第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美术片导演及美术设计《少女与魔鬼》、《夸父追日》获全国优秀作品奖。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49年3月2日生于大连金州区。自幼习画,1968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美术班;八九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研习班;曾先后供职于金州博物馆、金州区文化馆、大连市群众艺术馆;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美协理事、大连美协副主席兼油画会会长等。2012年——8月,第四回8+1展/大连广鹿岛2011年——12月,第三回8+1展/大连金州新区雕塑工厂2011年——6月,大连金石滩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于振立绘画艺术收藏展”/大连金石滩国际会议中心2010年——举办《第二回“8+1”艺术展》/工作室;参加《重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TOP展》/北京今日美术馆2009年——12月,在大连举办《归兮·于振立40年艺术展》。/大连劳动公园2008年——赴西班牙参加“意派——中国抽象艺术30年”展览/西班牙马德里参加“对应·应对——中美艺术家作品交流展”/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研讨会秦皇岛2006年——参加“第三空间——中国抽象文本艺术展”/上海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北京798艺术区2005年——参加“中国油画作品收藏展”。/上海美术馆2003年——7月,参加“开放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纪念展”。/中国美术馆10月,参加“形而上——上海抽象艺术展”,创作《点石成金》。/上海美术馆2002年——7月9日-7月16日,策划“8+1大连当代艺术展”,/大连"隆泉华庭"社区2001年——“K空间展”/沈阳12月26日,于振立工作室开放展。创作《彩虹系列》40余幅,其中30幅在“于振立工作室开放展”中赠送友人。/于振立工作室1999年——中国艺术对外展(韩国、美欧数国)1996年——参加“首届上海国际双年展”,其中四幅被上海美术馆收藏。/上海美术馆1995年——参加“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中国美术馆1994年——参加《中国首届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1993年——3月2日至3月7日,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是东三省首次进入中国美术馆的个人油画展,学术界及观众给予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中国美术馆,是第一次由批评家策展,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没有开幕式的一次展览。1992年——参加第一、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长春、广州1991年——参加王林主持的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广州美术馆4月,末赴日参加展览日本横滨、东京创作《生日手记》系列二十幅,作品参加“北京西三环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1990年——参加东三省《黑山白水绘画艺术展》,赴新加坡展出5幅抽象作品。油画作品《点划具象》被私人收藏家收藏。/新加坡1989——4月,《吃喜酒的女人们》等9幅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8人油画展”。/中国美术馆1988年——策划“88”人体大展。/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老桨》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上海美术馆1986年——组织大连—日本枥木县青年美展,其中《原》、《岸》赴日展出。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北京—大连”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懵懂的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4年——策划首届中国艺术节大连之夏小幅油画展。油画作品《国难》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海风》参加全国美展。两件人体油画作品赴日本、加拿大展出。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北京、成都、杭州、上海、西安、长沙、广州等九地同时展出。1983年——《涛声》参加辽宁省美术作品展并获金奖。油画《夏》参加全国九市青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馆小幅油画展北京1982年——创作油画《涛声》,中国画《离骚》参加大连·广东美术展。油画《海风》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辽宁小幅油画展”。书法作品参加辽南五市展。油画作品《浴》参加全国九城市各族青年美术展。1981年——《美术》杂志2月号发表《彭总故乡行诗意》。参加进京的“啊!东北!”画展。冷抽象油画《生命系列》8幅参加辽宁省油画研究会画展。油画《大路》在辽宁各地展出。1980年——创作《瑶琴洞传说》油画。创作油画《万家灯火》。创作《生命系列》。五件油画及素描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展出,创作表现主义风格油画《海岸》 系列。1978年——《泉》等油画作品参加辽宁省美展。1977年——油画作品《露宿街头》,参加首届全军美展,为大连市第一幅参加全国级展览的油画。1972年——参加由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在旅顺口区举办的油画技法班,学习苏联近代油画技法。1971年——一直到1985年,在金州、庄河、旅顺多次组织宣传画创作辅导班。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和各省出版社约稿,并参加全国宣传画展。

    居住地区
    辽宁/大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孙逊(1932.11—)别名孙承露。天津人。擅长油画。1949年在解放军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55年考入东北美专油画系。辽宁省沈阳市美协干部。作品有《坚守》、《一球定乾坤》、《跃向新高度》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惠斌-著名画家生于1942年,12岁摔伤致残,身高不足一米三。他没有进过美术院校,没有名师传授,纯靠勤奋加上悟性,四十多年来画过油画、连环画、年画、版画、水彩画,还有大量速写,终于在中国画领域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锦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锦州市政协委员。张惠斌17岁开始发表作品,其画作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书画》、《人民画报》、《美术》等报刊。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锦州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作过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广州美术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收藏。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引起巨大轰动。其作品魅力震撼大家,折服世俗。1991年应邀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北京出版《张惠斌中国画集》。1993年由香港出版《张惠斌书画集》。1996年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应邀赴马来西亚槟城州、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天津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艺苑奇人》。2000年出版《张惠斌画集》。1954年张惠斌意外摔伤,瘫痪卧床7年,从此他把绘画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和追求。当时他坐不起来,母亲就给他膝头放了一块板子,给他后背垫了个枕头,让他在画板上画画。他沿袭小学图画老师的教导画临摹,人物、风景、连环画,有什么资料临摹什么。家里的人,家里的物都成为他写生的对象。他白天画,晚上画,画得很辛苦,也画得很投入。他的感觉是,画画使他走向了原野,走向了大街,走向了大千世界。16岁时第一次入选锦州市美展,17岁开始在《锦州日报》发表作品并被聘为美术通讯员。但是由于伤残,他长到19岁时,身高不仅没有增高,反而比12岁时矮了几公分,身体也出现了畸形,甚至不能走路。就在19岁那一年,他重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课──学走路。跌倒了,爬起来,试着不用拐杖,最终甩掉了拐杖。在苦难的陪伴下,张惠斌学会的不仅是走路,也开始在美术方面崭露头角,显示了自己的天分。27岁,由于他在绘画上的出类拔萃,他被借调到锦州市古塔区搞美术创作。由于他的年画《抗大小学好》入选辽宁省纪念建国三十周年的美展,这幅画因得到当时的省革委会主任陈锡联的好评,他又被借调到省军区搞军事题材的美术创作,于是“机遇”又一次叩了他的门。他被调进了古塔区文化馆,作为“试用”型美术干部。当时的文化馆与电影院是一家,张惠斌到文化馆工作时,白天帮电影院组织观众、卖票,晚上电影散场后帮助打扫场地,当所有的人下班了,离去了,他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正式开始,直到前后左右所有的窗户的灯光都灭了,他那小屋的灯依然亮着。第二天清晨他还得早早起床开院子的门。他就这样夜复一夜的画,出版了一幅一幅年画、插图,一本一本连环画。他的作品不仅在辽宁出版,还被全国美展、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等发表或出版。从19岁“学会”走路以来,特别是成为区文化馆的一名正式美术干部以来,张惠斌便寻找一切机会走向生活的沃土,哪怕这“走”对于他是沉重的负担。他曾到锦州纺织厂画劳动模范,画女工;曾到铁合金厂画炉前班长,画炼钢工人;曾到南票大窑沟矿画采煤工人;曾到四季村、吉祥村画农业劳动模范、女民兵、普通农民;曾到中医院画老中医,女护士;曾到警备区画警卫战士;曾到市体委画在锦州集训的女排队员;曾到邮电局画邮递员、话务员;曾到剧团画京剧名演员……成千上万幅速写、素描、彩墨从他笔下产生,构成了他艺术创作丰厚的积淀。他不仅在锦州的大街小巷奔走,也走向离家很远的地方,走出了令健全人为之折服的奇迹。他走路是艰难的,但走路又是很有情趣的。难忘1981年的黄山之行,上到了黄山的最高景区——北海;难忘的1982年的瑶寨之行,在那外人不甚了然的深山,他领略了山路的艰险,领略了瑶族的风情,也领略了少数民族对远客的感情;难忘峨嵋修竹,难忘乐山大佛,难忘桂林山水,难忘云岗石窟,难忘临潼兵马俑,难忘大漠莫高窟……19岁以前他所期盼与奢望的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拥抱,对社会风情的领略,都因他能走路而实现了。1989年3月,张惠斌反映公安干警爱民的国画《眼睛》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作品展一等奖,在他应邀去北京为展出剪彩时,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有关领导和专家看到他的作品后,决定在中国美术馆为他举办个人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先生还为“张惠斌中国画展”题写了展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学仲先生这样评价张惠斌:“他画人物、写山水、绘花鸟、治篆刻,其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形象之准确,功底之深厚,赢得了艺术界广泛的赞誉。这些成就,即使是健康的画家也难以臻善,如今却由一位重残的画家躬行实践了,这不能不说是艺术领域里的奇迹。”1989年11月4日,张惠斌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西展厅开幕。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老将军杨成武剪彩,美术名家吴作人、李可染、刘开渠、黄均、齐良迟、范曾、侯一民、刘勃舒、沈希诚、王冠等出席了开幕式,展厅悬挂着张仃、沈鹏、白雪石、王学仲、黄胄、董寿平、范曾等三十余位书画界名流为画展的题词。范曾云:“心灵美奂,笔底含秀,值得天下画人崇敬。”锦州市市长胡占山对张惠斌说:“惠斌,你看到这个场面吗?你真是感动上帝了……”据中国美术馆售票处统计,展出8天,日均接待5000人次,包括一位“特殊”的观众,专程从昆明赶来的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张惠斌中国画展轰动京城,更是震撼了北京新闻界,到场的有中央电视台及首都50多家新闻单位记者共400多人,对张惠斌进行了专访。在画展结束之后,采访仍然持续了两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均做过专题报道。1991年9月,张惠斌中国画展先后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收藏家画苑举办,此间,张惠斌结识了华侨国际集团董事长、世界华人协会常务理事冯成,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在画展结束之后,每次冯成来大陆,都会事先与张惠斌联系,相约北京聚首。1993年冯成先生在香港出版了一本《冯成珍藏张惠斌书画集》,以《生活的强者》为题写下了画集的序言。北京出版《张惠斌中国画集》已成为中央美院的高级教材,可是他的国画技巧太深奥,就连他那很有名气的首席学生-晓锦[1](又名:张晓锦.刘锦美协会员[2](g0045号)也很难琢磨,而晓锦的国画经过国际书画科研院[晓锦国画专研组]进行了多年反复调研.称实属:独门绝技.奇特美术.国画技巧.实有当代"画坛奇才.艺苑奇人"和[一代宗师]之称!她晓锦那史无前例的独门绝技.奇特高超的精品.是世人无法临摹的.包括晓锦自已也一样无法复制!实属:极品.国宝!现任[晓锦美术馆]馆长[1]2006年在北京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中国书画金奖艺术家]荣誉证书称号,2010年10月--.随同国家领导人参加中国和意大利建交40周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所以学生们和社会上称:张惠斌老师为当代伟大的国画家也恰到其分。2004年.张惠斌在北京定居。张惠斌17岁开始发表作品。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锦州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作过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广州美术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收藏。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引起巨大轰动。其作品魅力震撼大家,折服世俗。吴作人题写展名,李可染、黄胄、董寿平、沈鹏、刘开渠、张仃、王学仲、范曾等二十多位书画界名流为画展题词。范曾云:“心灵美奂,笔底含秀,值得天下画人崇敬。”1991年应邀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北京出版《张惠斌中国画集》。1993年由香港出版《张惠斌书画集》。1996年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应邀赴马来西亚槟城州、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天津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艺苑奇人》。2000年出版了《张惠斌画集》。

    居住地区
    辽宁/锦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蓬静如(1930.7—)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擅长年画。曾在鲁艺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历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东北美专研究生、教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年画编辑室主任、调研室主任。曾在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中获年画编辑工作奖。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郑新雨,1947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生活在大连市,1968年毕业于辽宁艺师美术专业。曾任职于盖县文化馆、熊岳文化馆美工。1977年至1979年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1979年辽宁画院任画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田园画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主席,加拿大国际艺术家协会主席。1972年-2007年参加国家省级展22次,获得各种奖项数次。在国内外刊物、画集出版近百件作品。其代表作品《银雾》、《在这片树《银雾》、《在这片树林里》、《风》、《一支古老的歌》、《丰收歌舞》林里》、《风》、《一支古老的歌》、《丰收歌舞》、《驼峰》、《迁场》、《雪原》、《鄂温克的男人》、《鄂温克的女人》、《神笛》、《山高情深》、《多元文化.加拿大》。作品在新加坡、印度、香港、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美国举办个展和联展。1998年移居加拿大。1995年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自1995年至2011年先后在加拿大埃德蒙顿、温哥华、卡里加里、美国的休斯顿举办六次画展。2008年作品《多元文化.加拿大》悬挂在市中心丘吉尔广场。2007年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第十二届简欣省长绘画肖像。作品将永远陈列在省会议大厅,这是阿尔伯达省130年,首位华人画家得此荣誉。2002年担任加拿大国际艺术协会主席。2获奖作品《山高情深》中国画,辽宁省美展二等奖。1981年《额尔古纳河》中国画,关东画展优秀奖。1988年《战友》中国画,辽宁首届“先锋奖”。1989年《焚烟图》中国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二等奖。1980年《红霞河谷》中国画,辽宁省第二届国画展优秀奖。1988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优秀奖。1987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辽宁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优秀奖。1987年《众志成城》中国画,辽宁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93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辽宁省政府1979年-1989年十年优秀创作成果奖入选作品《向荒岛要粮》油画,文革后首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2年《丰收歌舞》中国画,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4年《伐木人》中国画,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82年《山高情深》中国画,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1982年《在这片树林里》中国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年《叶雪》水彩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年《分银币》连环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年《风》中国画,首届民族大家庭美术作品展。1986年《凝视》水彩画,全国水彩、粉画美术作品展。1986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1987年《长白篝火》中国画,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9年《长白篝火》中国画,辽宁省首届文化艺术节。1989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全国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美展。1987年《鄂温克的男人》中国画,辽宁省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画展。1991年《鄂温克的男人》中国画,北京中国画研究院。1991年《情深意长》磨漆画,中国体育美术展览。1985年《丰收歌舞》中国画,中国美术馆。1974年《情深意长》磨漆画,中国美术馆。1985年《风雪鸣驼图》中国画,毛主席纪念堂。1988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辽宁美术馆。1987年《虎》中国画,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博物馆。1996年《鄂温克的男人》中国画,中国美术馆。2007年作品收录《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现代工笔画画集《逝去的红叶》中国画,当代中国画画集《驼峰》中国画,呆呆中青年艺术家作品选《牧遇》中国画,美术(中国有代表性刊物)《牧歌》中国画,美术《牧归》中国画,美术《母牛》中国画,美术《一支古老的歌》中国画,美术《逝去的红叶》中国画,美术《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名家书画典藏《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美术家辞典《逝去的红叶》中国画,国际知名美术家大辞典《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此作品将载入中国美术史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