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贾大年,字永年,号贝希、石泉轩、葵苑主。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任报社,电视台美术编辑,记者。现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创作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美术总监,国际(韩国)文化交流院评审委员长。九洲书画院副秘书长。1977年起从事专业绘画,开始主攻葵花,形成独特风格。他致力于创作写意花鸟和工笔草虫画,尤其擅长表现葵花的朴实无华,在色彩的运用上,融入中西方艺术的特点,大胆创新,其代表作品有“田园交响曲”“静思蝉声”。许多作品曾参加大型展览,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多次获奖.1977年从事绘画创作,擅长写意花鸟,工笔虫草。1995年起主攻葵花,画风独特,尤其在色彩和创意上融入中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1980年,在故事片《樱》担任美术设计。《葵花》贾大年作品1987年为国际天文会议设计会标;1990年,作品《清泉》获得中国年鉴书画大赛一等奖。1992年应邀赴阿富汗王子宫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设计“慧木大碰撞”首日封;1998年为天文台设计“流星雨”首日封;1999年5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世纪名家绘画展”;2000年5月赴韩国参加“2000济州国际美术交流大展”荣获银奖;2000年7月获得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金奖;2001年1月中华世纪坛收藏“田园交响曲”、“太空画”;2004年作品被选入第五届中国兰花节百城名家兰溪精品展。2004年四幅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家四国巡回展览,2005年为《神州颂》国画长卷搭载“神州六号飞船”创作作品《葵花颂》,同年该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8年1月11日至14日,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新疆美协、兵团美协协办,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承办的“送欢乐、下基层”赴新疆慰问活动2010年1月9日贾大年《葵》主题画展在广州在二沙岛岭南会开幕。他致力于创作写意花鸟和工笔草虫画,尤其擅长表现葵花的朴实无华。在色彩的运用上融入中西方艺术的特点,大胆创新,并形成独特风格。他虽把视野拓展到西方艺术,但也没有把自己的根从民族美术和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拔走,他的画仍然是中国画。是深厚的中国文化,开放的时代和探索不怠的自己共同造就了画家贾大年,他属于民族,属于时代,也属于他自己。他的作品《田园交响曲》被中华世纪坛收藏;作品《奥运精神》被世界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收藏;作品《天趣》被载入中国近代书画选集;作品《向日葵》被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展览并收藏。作品《花魂》参加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作品《秋实之一,之二》载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画优秀作品选》花鸟篇;作品《冬天的记忆》参加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获优秀奖;作品《永恒的主题》被西班牙王宫博物馆收藏。近年来他随中国书画家代表团出访二十余个国家。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朱明德,著名画家。曾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兼政协主席;北京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理事。 曾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杂志。主持并主编了《北京城市角落调查》、《北京抗非典备忘录》、《首都科技反恐与科技创安》。 曾成功策划门头沟爨底下村的开发,曾为中央台“百家讲坛”成功策划“阎崇年正说清史十二帝”。 当兵开始文学创作,曾发表过小说、散文十多篇并出版文集《珍惜相遇》。所创作的电视剧本《京西寻根》1998年被北影拍成电视剧,在中央台、北京台播映。 自幼自学美术,四十年坚持画画,先后出版《访日速写日记》、《俄国、德国速写日记》、《广东、福建速写日记》、《中央党校学习生活速写日记》、《朱明德钢笔画选》、《朱明德生活感悟画》等画集。并在《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等报刊发表速写及漫画作品。近十年开始画国画,以十三年的水产生活为素材,创作水墨鱼,把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寄情于“鱼”。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秀进(1951-)女,河北任丘人,生于北京。汉族,大学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九洲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华夏名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湖社画会高级创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委会委员。受家庭熏陶自幼习画,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马德春、王明明、王西林。其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得好评,被推荐为2007年度亚洲新闻人物以及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艺术家称号”。曾在郑州、杭州、台州、北京荣宝斋举办个展。主要成就1997年在北京举办《十人联展》1999年在北京举办《三人联展》2002年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风情展大赛》特邀示范作品2004年在郑州举办个展2005年作品在杭州、台州举办个展2006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展览2007年作品《爱莲说》入选中国美协“草原情”提名展2008年初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个展2008年作品《在水一方》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奖情况1996年作品获《桂岭杯》国际书画美术展一等奖2001年作品获全国《三利杯》特别奖2002年作品《清风雅韵》入选中国美协城建杯2003年作品获《首都文艺联合会作品展》银奖2006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2006年参加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高研班优秀作品展获优秀奖2006年作品《南国情思》获中国美协《壶口杯》优秀奖2007年由其指导的广告片《纽约人寿》(水墨篇)在全球广告片中获“Telly”杯银奖主要作品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被作国礼赠送国际奥委会作品《紫藤挂云木》被外交部选定为几内亚大使馆收藏作品《清气满乾坤》被中央军委收藏作品《光明万年》被中南海收藏作品《绿静春深》获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入选并被收藏作品《碧水亭亭自在天》获“锦秀山河韩国展”优秀奖并被韩国“竹圃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1年起留校任教、任《设计》杂志执行编辑。曾任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景观规划实施处处长、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专家库成员,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课题组成员。曾获日本平山郁夫奖、获“中国之星”最佳设计奖、荣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及金手指奖、荣获中国设计贡献奖银奖。2008年荣获北京市委、市政府、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中国包装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获中国广告设计风云榜最具影响力平面设计师奖。主持设计的《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荣获2012香港印制大奖优异奖和2013中华印制大奖全场大奖。曾主持策划设计中国一汽、伊利集团、中信公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百余项品牌形象、活动推广、策划设计和城市形象景观推广策划项目。水墨画作参加中国水墨计画展。策展“光宇风格”张光宇设计展、北京国际设计周“手作之美”设计展、曾凡恕画迹展、上海艺术设计展“手工之城”设计展、设计为民生“12间”设计展等艺术设计展。出版《设计的故事》、《中国艺术美学散论》等书、在装饰、美术观察等专业期刊和报刊上发表中国现代设计的理论导向、创意设计产业的设计管理、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与公共艺术、现代手工设计等百余篇艺术设计论文、评论。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黑龙江人,祖籍山东。1965年生于黑龙江双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西城美术家协会理事,《画坛》杂志副主编,北京专职画家。人物经历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1993年作品《月香》荣获澳洲93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银奖,作品被悉尼中国画研究会收藏。199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97年作品《早春》获加拿大第三届枫叶杯大赛铜奖,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收藏。1997年于北京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作品《秋韵》获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主办的“99中国画摄影展”优秀奖,作品选入大型画集。2000年作品《远逝》获全国群众画摄影展银奖,并收入作品集,发表于《东方美术》杂志上。《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风采》、《东方美术》等多种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或专访,名字已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辞书。2000年入石齐工作室学习。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屡有获奖,被国内外相关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人物影响曾于北京、天津、山东、北戴河、深圳、厦门、中山、香港、马来西亚、巴西、古巴、德国、澳大利亚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大量作品或专访发表于《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中国连环画》、《中国画研究》、《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央视中国报道》、《美术博览》、《中国画》、《美术报》、《中国书道》、《画苑》等国内数十种刊物。名字已被收录于《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辞书。出版著作有《董小华仕女作品选》、《当代优秀美术家大系—董小华作品集》、《董小华作品欣赏》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张京华,1962年生于北京,1985年进入西藏写生,作品《高原之舟》入选全国美展;1987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壁画并开始临摹《法海寺壁画》;1989年入选《中国水墨新人奖》;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晁谷画展》;中国第一枚申奥邮折长卷绘画作者,全国居民身份证防伪标志设计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艺术总监,中国实力派年轻画家。全国居民身份证防伪标志设计者。中国首枚申奥邮折长卷《2008到北京》绘画作者。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美术家”。1987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壁画并开始临摹《法海寺壁画》。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晁谷画展》。2001年在中国水墨的实验中,着力表现残荷的水墨样式和生存状态,以及在花鸟画的取材上大胆创新,形成今日大家看到的残荷系列和野谷子系列。2002年以来对中国传统的生肖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刻划与表现,尤其是鼠、牛和虎的表现更是独具匠心。由杨柳青美术出版社出版《晁谷画鼠技法》《晁谷画牛技法》等。晁谷的画中那种感动是细腻的,但同时又充满强烈的震撼!晁谷的每幅作品都值得静静地,长时间地去阅读,不少人会赞叹他的画法,不少人会喜欢他的构图,还有不少人会用心研究他的色彩。晁谷笔下的物事,当一只、二只鼠与人们常见或不常见,可能或不可能的事物出现在一起时,这些不同的事物倾刻便爆发出了超越于它们生命本身的意义。它们共同的生命和灵魂所形成的价值就在于无声处震撼着每一位欣赏者。正是在这一点上,晁谷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法本身。他的作品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掌握了和创造了表现鼠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事物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灵魂去体验身外万物的灵魂,用自己的灵魂与它们对话。晁谷是把自己的生命与艺术,把自己的灵魂与万物的灵魂融合在一起的。生活中言语很少的他,与世界对话的就是他的艺术。在艺术的世界中,他的心纯净透明,他的爱深沉炽热,他的灵魂平和博大。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绘画语言也是无比纯净,洗炼,没有任何多余的浮燥之气。在当今中国画坛上,有一位颇受推崇和赞誉的画家,不少人叹服他的画法,喜好他的构图,还有更多人潜心研究他的色彩,他就是晁谷。晁谷笔下创作的绘画作品格调高雅,热情洋溢,颇具情调,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有机结合西方构图之技法。2008年在取得“金鼠”系列作品辉煌成就之后,晁谷游历祖国各地,特别是在陕西汉中地区,为2009年找到了重要创作题材。经过潜心研究,艰苦创作,“金牛”系列绘画作品现已经创作完成。牛的精神,在于辛勤耕耘,憨厚而不张扬,并蕴含着慷慨奋进之精神。晁谷用写实的绘画手法,结合了中国北派传统山水绘画线条刚劲、质感浑厚之精髓,将牛与自然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生动地刻画了牛的精神之所在。纵观当代画坛,画家对牛的刻画多以水墨构造形式出现,大多数以形态浓缩为创作契机。晁谷则以扎实稳健的绘画功底、准确的造型结构能力打破了当代国画牛画法的形式。正是在这种“接受传统”、“推陈出新”的宗旨指导下,晁谷的“金牛”系列之精湛程度,无不令人叹服。真正的艺术大家都应具有独立创作的个性,虽然在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各种流派,同时也可以用群体教学的方式进行延续,但是流派存在类似的因素,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真正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无不流露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整个画面反映的是属于艺术家本身对自然界万事的思考与认识,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真正永恒的艺术价值,才能成为社会共同的艺术财富。晁谷笔下的“金牛”之所以得以精准传神,有赖于他对造型能力的熟练把握,是与他早年临摹法海寺壁画的艰辛创作历程分不开的。法海寺壁画是明代壁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可与著名的敦煌壁画及永乐宫壁画相媲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难度之大是常人所不及的。晁谷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以常人无法达到的意志将寺内壁画全部临摹下来,为他未来的绘画艺术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们在观看绘画作品的同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影响,在思维方面会产生对环境事物的联想,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由于色彩不同,会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色彩有轻重感,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的感觉,低明度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晁谷结合西方绘画色彩关系的科学应用,吸取国画用色之精华,在“金牛”系列作品中娴熟地体现出用色彩造像、用色彩创造意境的艺术语言,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同时也具备了高度的学术研讨价值。中国邮政定于2011年9月12日发行《关公》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1985年进入西藏写生,作品《高原之舟》入选全国美展;1986年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连环画《骆驼祥子》、《鹦鹉雪衣》;1987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壁画并开始临摹《法海寺壁画》;1989年入选《中国水墨新人奖》;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晁谷画展》;1994年赴香港、韩国、日本、台湾等举办大型个人画展.2001年,中国奥申委和中国集邮总公司为实现奥运申办成功,联合为晁谷的20长卷巨制《2008落北京》印制出版中国首枚带邮资邮折长卷,画中2008只和平鸽缓缓飞落在北京的长城脚下,画面景色从雅典第一届奥运申办城画起,直到北京的长城,可谓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此邮折得到世人瞩目,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好评及收藏。此邮折在前几天的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中’以一百万鉴定这组画,此作品已被国际友人收藏。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潘松,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副教授。中国北京2008国际雕塑特别邀请展作品监制成员,第一至四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作品艺术监制,多次参加和独立设计、制作大型城市公共雕塑,现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1998年全国青年书画邀请展,获优秀奖;1999年“九届全国美展”;“北京十月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北京;“迎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北京;“中央工艺美院33人雕塑回顾展”,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作品展”,优秀奖,北京;“首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北京;2000年“天津2000年泰达国际城市雕塑大赛”,佳作奖,天津;2001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媒介与媒体”高级研修班;为安达市作整体的城市环境规划以及雕塑的设计、制作;2002年“2002年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大赛艺术展”,提名奖,北京;“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2003年“中国-长兴太湖明珠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大赛”,一等奖;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时代风采’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第十届全国美展”;为中国扶贫基金会设计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奖杯;2005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展”;“石油-环境-人”主题雕塑设计大赛,优秀奖;“北京市第四届新人新作展”,北京;2006年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方案征集中获奖;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中,《奥运春秋》等五个设计方案获奖;“北京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北京;“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年--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优秀作品奖,郑州;2007年“雕塑与城市的对话—2007上海国际年度雕塑展”,上海;“北京奥林匹克艺术之梦—2007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北京;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提名奖;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首届中韩当代雕塑展”,韩国首尔;“首届学院雕塑展”,北京;2010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北京;“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北京;公共艺术作品《和谐之林》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2011年“北方艺术-2011展”,德国;“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北京;作品被国家大剧院收藏;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优秀奖,芜湖;“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青年美术作品展,北京;2012年“朴”--潘松雕塑个展,798中国雕塑学会沙龙,北京;首届中国中国当代抽象雕塑展;“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北京;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教师”奖杯设计;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奖杯、奖牌设计;作品被常熟美术馆收藏;2013年“延伸”2013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大同;“师道--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师生联袂展”,北京、大同;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福建漳州;中央电视台“CCTV2013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奖杯设计;2014年中央电视台《人物》专题片:雕塑家-潘松;“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获奖2011年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优秀奖,芜湖;2010年公共艺术作品《和谐之林》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提名奖;2006年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方案征集中获奖;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中,《奥运春秋》等五个设计方案获奖;“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年--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优秀作品奖,郑州;2005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展”;“石油-环境-人”主题雕塑设计大赛,优秀奖;2003年“中国-长兴太湖明珠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大赛”,一等奖;2002年“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大赛艺术展”,提名奖,北京;2000年“天津2000年泰达国际城市雕塑大赛”,佳作奖,天津;199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作品展”,优秀奖,北京;1998年全国青年书画邀请展,获优秀奖;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尹刚,1965年出生,辽宁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雕塑家。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硕士学位。1990年任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2005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时空对话》、《开拓·进取》、《托起明天的太阳》、《赤卫队员》、《工人》、《奥林匹克精神》、《神牛》等。主要成就:2011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优秀课程奖;2010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获优秀工作者奖;2008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优秀员工奖;2007年作品获“‘对话•沟通——北京•世界’主题雕塑邀请展”三等奖;2006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优秀教师;2004年作品分别参加“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精品展”,2004年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2004年—2008年参加第三届至第七届“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蓝色空间雕塑作品展”;2003年作品分别参加“中国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雕塑精品展”;2002年作品获“韩国国际木雕大赛”特等奖,同年参加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2001年作品分别参加“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获公共艺术奖、“全国第五届体育美术作品展”;2000年参加“北京红领巾公园雕塑作品展”;1999年获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特殊鼓励奖;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十大杰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获“北京市职工书画摄影工艺品制作及收藏艺术展”佳作奖,并分别参加“九八步履十人雕塑展”及“全国第四届体育美术作品展”;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第二届“五优十佳”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4年参加“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1991年参加“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段军,北京人,生于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段军先生擅长山水画,正是画如其人,人如其画。其作品或厚重凝练、气势磅礴,或拙野飘逸、意境清远,仿佛蛮荒太古世外桃源。点缀其间的各种乡趣盎然的驴马牛羊、野舍村夫,又透露出画家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象。执着源于热爱,段军先生热爱自然热爱艺术,多年来遍游自然山川,广阅人间百态、,进行大量写生和艺术实践,近年来艺术创作渐入佳境,其作品于水墨酣畅之间透露出独特的自我感悟与抒发,正像画家在其博客雪萍山水居中所写:“千百年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任由人们解读和感叹,这份从容自在与和谐天成,也许正是真正的山水之魂吧!”某种程度上,这和谐天成的山水之魂也许恰好是段军先生本人的绝好写照。段军先生因画结缘,社会活动广泛,任北京中海人才教育中心董事长,北京中海画院院长兼法人、北京市传统艺术交流协会秘书长、海淀区万柳地区书画交流协会会长等。段军先生的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并获奖,作品发表于各大专业期刊和图书等,并被国内外藏家多次收藏。2000年作品《太行秋韵》入选《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展》;2003年作品《高原牧唱图》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2004年作品《秋山无尽》入选《首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2004年作品《无言的歌》入选《2004年“菜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2005年作品《我们都是神枪手》荣获《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银奖;2005年作品《山泉》《风烟无尽动秋山》入选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2005年作品《故乡的回忆》入选《首届中国写意作品展览》;2005年作品《秋高听泉图》荣获“京、渝、哈、兰”四市区书画联展银奖。出版《名家书画集——段军专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书画展纪念证书和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证书《高原牧唱图》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证书2004年“菜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证书《故乡的回忆》入选《首届中国写意作品展览》证书《山泉》《风烟无尽动秋山》入选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证书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李学功,男,汉族,生于北京,现任中国文化部侨联画院副院长、北京文学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之子艺术总监,国画艺术家、书法艺术家、作家、诗人。北京水墨中国杂志总社常务副社长、水墨中国画院名誉院长。自幼受家庭影响习书法,文学,1976年后随画家李苦禅先生,作家李准先生习国画、文学,1984年新体诗《清醒前的狂言》入选十人诗集<星门集>.1994年,随李准先生赴北大荒体验生活,对三江平原和北大荒有着深厚的感情,创作了反映黑土文化的创作2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风雪大荒原>,1997-1998年,所创作的8集电视连续剧《母亲》、10集电视连续剧《红布条》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山东摄制完成。1999年,为日本野山画院创作巨副书法作品《汉宫春》。2000年,国画作品《铁骨撑天图》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建设者之歌画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01年,国画作品《清心图》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百人扇面作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02年,国画作品《朱笔书天文》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2002年,长篇小说《风雪大荒原》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所作旧体诗词中26首以书法形式入刻全国26座大型碑林。2005年初,他曾为河北省革命老区易县金坡村捐资35万元人民币,兴建了“金坡李学功希望小学”。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