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郭嘉端。广东中山人。擅雕塑。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从事创作,副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作品有《马约翰教授》、《银枪熠熠》、《龙腾虎跃》(合作)、《杨石先校长》等。曾为武汉长江大桥、北京工人体育场、哈尔滨江边公园、清华大学等处完成较大型雕塑多件,其他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发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菏泽人。擅长雕塑。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5年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理事。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作品展览。作品曾获意大利拉维纳国际雕塑竞赛《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1985年)、《意大利共和国内政部长设银奖》(1990年)。作品曾为意大利拉维纳但丁中心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等处收藏。出版《张得蒂作品选集》、《雕塑教学》等。落于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的石雕《卓玛》等。中国美协理事。作品《东方的邀请》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宋庆龄纪念像》(合作)获全国城雕最佳奖,《日日夜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等。出版有《中国当代女雕塑家作品选集》、《雕塑家看国外雕塑》、《张得蒂作品选集》。??室外大型雕塑创作:曾为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长春、太原、徐州、杭州、金华、济南、曲阜等地创作纪念性雕塑及园林雕塑。曾为台湾花莲县大型宗教建筑创作。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菲律宾召开,曾代表我国创作大型室外雕塑《团结、和平、未来》,立于菲律宾国际会议大厦国际雕塑公园。参展:作品曾送往意大利、日本、新西兰、俄罗斯等欧、亚、非、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展出。在香港、新西兰举行作品联展。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获奖:1985年获意大利拉维纳国际雕塑竞赛“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1991年获意大利拉维纳国际雕塑竞赛意大利共和国内政部长设银奖。1986年获首届城市雕塑评奖最佳奖(合作),曾获第5届全国美展3等奖,第6届全国美展银质奖收藏:作品曾为中国美术馆、意大利拉维纳但丁中心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等收藏。教学及文化交流等:曾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城市雕塑研究班,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进修班教学工作,1985年应邀赴意大利领奖,参加国际雕塑及理论界学术研讨会及走访几大城市著名雕塑家。1991年赴欧洲八国考察搜集资料,出版《雕塑家看国外雕塑》一书。1993年应邀赴新西兰奥克兰艺术中心进行教学半年,在新西兰举行联展,1998年应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邀请赴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31年3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5年春至1948年夏在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绘画组学习。1948年至1956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做美术工作。1956年至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雕塑》杂志编委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等职。1961年创作《民兵》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63年到1980年创作木雕《民间演唱》曾参加全国性美展和赴台参加两岸雕塑家作品联展。1976年受命任毛主席纪念堂雕塑组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百多名雕塑家集体创作纪念堂大厅内的毛主席坐像和纪念堂前后广场上4组大纪念性群雕。1979年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开渠率领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赴意大利、法国访问考察,并著有访问记《雕林漫步》一书。 1984-1985年在北京石景山区政府支持下组织策划创建了"石景山雕塑公园"约有20多位雕塑家参加共计30多件作品。本人作品《卓玛》、《星星》等建在园内。1988年创作青铜雕塑《教育家徐特立》,纪念像立在北京理工大学、延安大学和长沙徐特立纪念馆中,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糜文焕江苏无锡人。擅长装饰美术。早年在新华大学肄业。曾在商务印书馆图画部、儿童书局编辑部、香港《星岛日报》从事美术编辑、绘画工作,为“漫画界抗敌协会”会员。1949年后任外文局中国建设杂志社美术编辑。著有《今日之儿童美术》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冯河一九三一年生。又名冯民勋。江苏沛县人。擅雕塑。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从事创作研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研究员。作品有《野牛》、《牛与豹》、《十里长街心相随》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曾用名郝绍来,1935年1月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安庄镇岳庄村人。擅长雕塑。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升为副教授,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原任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退休。主要作品《老黄忠》,1964年作的毕业作品创作。在全国高等美术学院毕业生展出中展出,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童年的伙伴》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包青天》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代表作品还有:1972年作的《女孩头像》,1974年的《农奴愤》,1980年创作的《女头像》,1982年创作的《童年的伙伴》,1985年《牧羊曲》,1989年《包青天》,1992年大型抽象雕塑《舞》(陈设在北京舞蹈学院,入选全国第二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高原牧歌》、《新秀》等。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创作。参加过的集体创作有:大型泥塑《农奴愤》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大型群雕集体创作,唐山抗震纪念碑浮雕的集体创作。还参加了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群雕的集体创作,其中有:《家破人亡》、《军民鱼水情》等。个人被录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世界名人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史超雄:1933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4年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1954—1993年先后在武汉大桥设计处、中央美院雕塑艺术研究所工作。1979—1980年在意大利国立大理石工业与工艺学院进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首都规划委员会委员。作品有《铁路工人》、《李时珍像》、《牡丹仙子》等。其中《牡丹仙子》,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李时珍》,入选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曾参加《中国美术辞典》和《大百科全书》美术篇雕塑专业条目撰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谭权书,1936年生,北京人。擅长版画。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承李桦先生。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教于中央美院附中。曾先后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木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讲师,副教授,美术系教授等职务。担任过大学本科、进修班、研究生、外国学者、留学生的指导教师,执教40余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原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版画》杂志编委,作品《长城小学》、《骏马奔驰》入选全国美展。著有《木刻教程新编》、《谭权书版画集》等。1987年《红鬃马》获北京版画展优秀奖,1988年获全国小版画、藏书票大奖展荣誉奖,1989年《萨罕妇女》获丝绸之路美术大展金奖。1990年获中国藏书票展金奖,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艺事业特殊贡献证书,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著作有《木刻教程新编》、《木刻艺术》、《版画辞林》(版画艺术卷撰稿人之一)、《版画艺术欣赏》及论文50余篇。传略1984年起刊入《世界名人录》(英国)及剑桥《亚太远东地区名人录》。擅长版画,作品有《草原车站》、《草原风云》、《骏马驰骋》。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及秘书长、《中国版画》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现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版画》主编。宋源文作品入选:英国布拉德福德第九届不列颠国际版画双年展,并获奖;《春汛》、《回旋曲》、《野花盛开的地方》入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长空万点觅归巢》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长空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姜维朴,山东黄县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文艺系;原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社总编辑,全国版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长。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响应全国第一届出版会议关于出版专业化的精神,决定成立人民美术出版社。1951年5月,《连环画报》(半月刊)正式创刊。1952年,为了解决连环画脚本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占领旧小人书市场,成立了“连环画脚本研究会”以期吸引本社以及社外美术界的参与;1953年,连环画册编辑室成立,姜维朴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55年,由姜维朴等改编,卜孝怀等绘画的长篇连环画库《水浒》(共二十六册)开始出版发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根据古典文学编绘的连环画库。1957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王叔晖绘连环画《西厢记》出版,7次再版重印达40万册。1971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出版工作会议,姜维朴参加大会,同年12月又参加文化部召开的年画、连环画出版工作座谈会。1970年《连环画报》拟恢复出版;1973年10月《连环画报》复刊,姜维朴主持编辑部工作;这一年编绘出版了一批以现代京剧为题材的连环画(《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1984年,《连环画艺术研究》丛书在姜维朴主持下出版《铁佛寺》、《翻身》、《狼牙山五壮士》、《三国演义》等。1985年12月,经文化部批准、姜维朴和部分编辑调出另成立《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在这期间,《连环画报》印数达120万份。曾任解放军华东军区华东画报社记者、上海华东画报社记者组长、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中国连环画》月刊主编,《连环画艺术》季刊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届理事、《美术》月刊编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著述有《连环画艺术论》、《连环画艺术欣赏》(合著)《鲁迅论连环画》等书。1960年获文化部先进工作者奖状,1991年获新闻出版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颁发的“连环画”工作荣誉奖。《鲁迅论连环画》、《要摄取事物的本质》、《连环画艺术论》、《新连环画艺术的三十五年》等;评论文章主要有《中国新连环画艺术的40年》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连环画编创出版的组织领导和理论研究工作。创作连环画文学脚本《穷捧子扭转乾坤》获1963年全国首届连环画评奖脚本一等奖。自50年代初至90年代主持编创出版优秀连环画如大型连环画库《水浒》、《岳飞传》、《戏曲画库》、《志愿军英雄传画库》等,在全国评奖中获一等奖的有《我要读书》、《西厢记》、《枫》、《人到中年》、《地球上的红飘带》等。1973年主持《连环画报》复刊,并主管该刊至1985年。1983年主持创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当选为会长,1985年主持创建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任总编辑、党委书记至1995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