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荣宪别名溪水,辽宁沈阳人。擅长书籍装帧。1945年肄业于北平艺专,1949年华北大学三部毕业。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美术编辑、副编审。封面设计《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在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获奖,《新文学史料》获全国期刊封面设计奖。封面设计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主席诗词》、《朱德诗选集》、《沫若诗词选》、《青春之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曹肇基,中国著名书法家、设计家、篆刻家。字建甫,号小草,室名小草屋。男,满族,1921年3月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硬笔书法研究会顾问,北京市东城区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美术部总体美术设计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幼年即酷爱金石书画,14岁师从傅叔达,研习书画及篆刻。篆刻初宗秦汉,后旁及浙、皖诸大家,偏爱黄易、奚冈、陈曼生,于吴昌硕、陈衡恪、赵古泥、齐白石、邓散木诸家无不潜心研究。印作苍浑朴厚,端严俊逸。亦擅书法,楷书从钟、王入手,遍临隋唐碑帖及北魏元氏诸墓帖,草书初学怀素,后得力于祝允明,陈献章诸家,精于玉篆,篆隶以孙星衍,邓石如诸家为楷模,上溯秦汉。书法篆刻格调古拙,苍浑泼辣。曹肇基先生擅长装饰美术设计。曾历任对外文委展览工作室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副研究员等职。1949年开始从事展览馆、博物馆、大型会场的美术设计。作品有苏联展览馆的部分美术设计、装饰布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会场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中部分单元的总体美术设计及陈列等。建国初期,曹先生在华大美术供应社工作时,应邀参加国庆筹委会的工作,并参与了天安门城楼国徽、观礼台、广场等的整体设计。1951年国庆节,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为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两侧书写仿宋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标语字。迄今为止,这两幅大字标语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在天安门广场已经屹立了半个多世纪。曹肇基先生书法功力深厚。1979年为中南海书“涵元殿”、“补桐书屋”、“八音克谐”、“兰宝”、“虚舟”、“西苑门”等楷体匾额。1982年为日本长崎孔子庙撰写楹联、匾额。他的特点是能书写多种字体,且模仿力极强。曹肇基先生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览,发表于多种报刊。为国内外治印甚多,深受欢迎。他亦擅书法,1978年作品入选日本长崎“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展”,1980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赴日本书法展,1986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五人书画作品展”(陈乔、曹肇基、郑于鹤、王雁、陈大章五人书画展)。作品多为国内外博物馆,纪念馆珍藏。其作品在北京保利剧院贵宾厅与艺术大师张大千、吴冠中的绘画精品,当代著名书法家曾一琰的作品一同悬挂并展出。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书法

    职务

    画家简介:张霖(1925.4—198912)别名张泽春,河北人。擅长舞台美术。1946年起在部队从事战地美术、舞台美术。195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任北京军区话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参加设计有《东方红》舞美装置、舞美设计话剧《不准出生的人》、《平津决战》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曾用名张贤范、安娜,湖南浏阳人。曾在湖南、爪哇等地任美术教员,后留学法国国立高等美专学油画。历任延安鲁艺教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兼联络部主任。1925年毕业于长沙衡粹女校图画科。1925年至1932年在印度尼西亚华侨学校任美术教员。1932年至1936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其间参加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和反帝大同盟,与曹若茗同志结婚,生长子曹依吾1936年冬参加巴黎《中国救国时报》工作。1938年回国任《新华日报》美术科主任。1939年在香港从事革命地下工作,生次子曹立吾。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1950年至1954年在汉口、广州从事外事工作。1954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任副秘书长、对外联络部副主任。1958年曾出访苏联和蒙古。1965年被评为全国妇女模范工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和油画。作品有中国画《乌江天险》、《菊花屏》和素描《蔡特金肖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王树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杰出的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1923年5月生于天津杨柳青镇,1945年进入天津市立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49年考入华北大学美术科,同年在北平市委文委会任美术干部。1952年至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专修美术史论。曾任职于北京美术工作室、《美术》杂志社,后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其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4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的首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颁发的“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王树村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学者。他十四岁时,看到日本占领下的天津,年画艺术遭受抢掠和烧毁,他的内心无限愤慨,并立志抢救民间木版年画。七十余年来,他节衣缩食,收藏了包括年画、纸马、石刻线画、灯片、玩具、剪纸、刺绣等诸多品类在内的万余件民间艺术珍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分别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社、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单位捐赠了藏品,这其中不少是孤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王树村先生是一位脚踏实地、笔耕不缀的学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他为实现少年时期立下的“中国的书要中国人自己写”的宏愿,克服重重困难,逆境中从不退缩,对民间美术研究倾注了毕生心血,为中国民间美术的学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1959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至今已撰写民间美术研究专著75部。其中,《杨柳青年画资料集》获1960年莱比锡国际书展银质奖,《中国美术全集·石刻线画、民间年画》、《中国民间四百宝相》等多部图书获得国家出版金奖,还有十余部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国外出版发行。其代表作为《中国民间美术史》,这是一项由他负责的国家艺术学重点规划项目,耗费了十年心血。全书70余万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渊源及历史发展,被学界公认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全面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的权威性专著”。1984年至2003年,王树村先生先后应邀赴澳大利亚、前苏联、新加波、日本、马来西亚、奥地利、冰岛及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并举办展览。目前,世界上已有二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王树村学术档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甲丰(1916.2—1997),字岬凤,别名山甲风,1916年2月生,卒于1997年2月18日。浙江省海宁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4年毕业于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主要学习素描、油画。曾从事教师、编辑、美术评论及翻译工作。1962年起一直在中国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专业为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统战系统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代表。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0年曾赴荷兰、比利时考察西方艺术与文化。历年来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印象派的再认识》(6.5万字),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重刊;《画廊中的思考》(11.4万字),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论西方写实绘画》(22.5万字),1989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遗著《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46.4万字),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表于报刊的文章数十篇,其中重要论文有:《西方潮流冲击下的日本近现代美术》(1.5万字),载于1985年《美术史论》第1、2期;《美国美术与“传统”》(1万字),载于1986年商务印书馆《美国研究》第2期;《临摹·译解·演奏》(1万字),1990年三联书店出版《中国文化》第2期;专题论文《传意》(英文,1.5万字),载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与美国俄亥俄大学合作编写的英文《比较艺术研究》一书,199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一三年生。字一虹,山西太谷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华北美专师范科。1937年毕业于北平华北大学艺术教育科,同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艺术指导。1938年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任抗大宣传干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东北工作,曾任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共沈阳市委秘书。1952年以来,历任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长,中央建筑工程部教育局副局长。1957年调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1963年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辽宁分会副主席。作品有《打回老家去》、《卧龙松》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京兰,女,湖北武汉人。擅长美术评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同年留校攻读造型艺术理论研究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论文有《李可染和他的山水艺术》、《徐悲鸿艺术思想研究》、《四川油画美好启示》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王文溥、字万石。山东肥城人。擅长油画、书法篆刻。1923年在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学习;1928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系,毕业后在该校研究室学习两年。1935年回国任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专西画系教授。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1946年随鲁艺工作团赴佳木斯,任东北画报社记者。1949年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东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局长。1954年调北京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曾历任合江日报社、东北画报社记者。1954年4月,率中国画家代表团赴苏联举办中国现代国画展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9年平反。1975年后在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8年后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早期油画作品有《日本妇女肖像》、《故乡之晨》、《破石膏》、《苹果和书》、《罂粟花》等。《自画像》(油画)、《日本妇女肖像》(油画),(均藏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即现在的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破石膏》(油画)参加1937年4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并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西画图案雕刻集》,《故都之晨》(油画)等,《简明艺用人体解剖图》是1941年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绘的教学图集,1951年10月、1952年5月先后由上海万叶出版社出版初版和二版。论文《国画与素描》(《美术研究》1957年第2期),《现代中国画展览作品目录序言》刊于1957年莫斯科出版的俄文版单行本。作品集有《王曼硕印存》(1981年天津杨柳青年画出版社出版),《王曼硕作品集》(1986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回忆录《忆鲁艺的美术教育》。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字春塘,别号三不子老人,卫辉市人,中国著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名誉院长、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追求艺术,为中国画的“变法”与创新不断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创作实践。他从1934年开始,到1957年长达23年的时间,一直追随齐白石大师,深得齐白石老人的赏识和赞誉,齐白石老人曾题“吾贤过我”赠之。退休后,卢光照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苦心耕耘,锐意创新,深得“齐派”大写意之精髓,并吸收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等人之笔墨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齐派”艺术,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前人的、独特的艺术之路,使他成为当今中国花鸟画大写意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所创作的花鸟画,不拘成法,不求形似,而重心灵描写和内在的神韵。落笔重如泰山,苍劲古崛,造型生动,色彩单纯明快,对比效果强烈,达到极佳的境界,其代表之一《红荷》巨幅,被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新华通讯社等处,都悬挂有他的大幅花鸟画。其作品曾荣获日本富士美术金章,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中国名画家集,还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多位外国首脑。卢光照先生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一生爱国。八年抗战期间,他活跃在抗战前线,随军参加临沂、台儿庄、徐州、横川、快活铺等战役。他以笔当枪,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诗配画、快板、剧本。他创作的《寒衣》、《清乡》等独幕剧,曾在抗日前线公演,深受广大军民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时刻关心国内外大事,晚年依旧每天坚持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他先后为卢沟桥抗日纪念馆、为修复长城、为残疾人基金会、抗洪救灾、亚运会、国际和平科学周、北京申奥、为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周年纪念等作画捐献,以表达热爱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他编辑的专著有《齐白石作品集》、《宋人画册》、《中国美术史纲》、《中国画论类编》、《现代花鸟画选》、《历代画家故事》、《三友合集》、《卢光照画集》及《卢光照程莉影近作集》等。2001年,为表达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卢光照与秦岭云、侯德昌在郑州举办了书画作品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