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梁任生(1931.9—),男,汉族,出生于北京,擅长美术教育、艺术设计。1952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曾受业于张仃、张光宇先生。1960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1954年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教师进修、兼课。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艺术设计研究所负责人、北京展览馆(前苏联综合性大展)美术设计师兼副馆长、《装饰》杂志负责人、常务副主编、《中国设计》杂志编委、学院学术委员、北京亚运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顾问。主要艺术设计及社会活动:国家国事、外事活动环境室内装饰设计;怀仁堂会场环境、室内装饰陈设设计;北京市首都群众节日游行总体设计兼市容审查;国外来华综合性展览中方专家代表并参与设计布展;初建北京新侨饭店室内装饰设计;国家元首级国礼策划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文化建设成就展》设计师兼设计组组长(赴国外参展),井冈山博物馆总体设计,革命史编辑革命根据地、旧址、故居策划与设计(方案),南昌八一广场设计(含主席台移位等城市中心区设计)。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饰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民艺》画报主编。真理源高级艺术顾问。作品有《擎灯人》、《池鱼》、《云遮不住月》、《羁鸟》等。出版有《大地集——实用美术论文选》、《中国现代陶瓷精品选》、《中国现代民间陶器》、《耘乐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绵璐,1929年生,汉族,北京市人。194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参加首都国庆节等活动的美术设计工作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的设计,研究少数民族图案及民间工艺美术。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委员。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艺术指导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作品著有《工艺美术与工艺美术教育》、《谈工艺美术教育》以及民间工艺美术论文多篇,与他人合编有《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中国染织纹样简史》、《花卉黑白画》、《工艺美术辞典》,还主持编写《中学美术》课本,主编两套《小学美术》、《中学美术》课本以及《中国民间美术丛书》。外界评价设计的多幅印染衣料、头巾、壁挂等被企业单位选用并投入生产,其中某些作品参加过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送往香港、西欧展出。访问过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瑞士、前苏联等国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谭树桐1925年1月生,卒于1987年10月24日。辽宁沈阳人,共产党员。1945年毕业于北平私立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1958年至1987年在中国美术研究所、文学艺术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曾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美术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专业特长魏晋南北朝、隋唐绘画、雕塑史研究。为撰写《中国美术史》隋唐卷收集资料于新疆殉职。编著作品有《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敦煌飞天艺术初探》、《浙江黄宾虹的山水画和黄山》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李化吉,一九三一年二月生。北京人。满族。擅壁画、油画。1949年北京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西南军区画报社、重庆《新华日报》社编辑。油画《闯王进京》1959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3年油画《文成公主》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作品还有《白蛇传》(壁画、合作)、《牧羊女》等。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留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壁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化部硕士授予权评审委员会委员。油画《闯王进京》1959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3年油画《文成公主》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作品还有《白蛇传》(壁画、合作)、《牧羊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生于湖北浠水,闻一多之子。闻立鹏从小喜欢文艺,1947年入北方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干部训练班,1958年从该院油画系毕业,后改入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油画作品《红烛颂》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大火》获北京美展二等奖、壁画《红烛序曲》获首届全国壁画展大奖、中国闻一多研究学会荣誉奖。主要著作有《艺术求索录》、《追寻至美-闻一多的美术》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焦焕之(1928.2—1982.6)河南洛阳人。擅长宣传画、书籍装帧设计。历任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美术创作员,中国电影出版社美编室副主任。自学美术。早年曾任中学教师。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干部团,后在汉口中南文化部艺术处工作。1952年调中国电影发行公司从事美术工作。1955年在中国电影出版社担任书刊装帧设计。1973年调人民美术出版社,曾任连环画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1979年回中国电影出版社,任美术编辑部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秘书长。擅长宣传画、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有电影宣传画《昆仑山上一棵草》、《红河浪》、《庆祝建国二十六周年》、《浪涛滚滚》等。《侦察兵》获中影公司一等奖,并参加1981年全国电影宣传画展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郑于鹤(1934.5—),江苏徐州人。擅长泥塑。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雕塑家。曾应邀在北京、香港、多伦多、东京、雅典等地举办过作品展,其作品被誉为既是中国传统的又是中国现代的。1950年拜“泥人张”张景祜为师,在泥人张工作室从事泥塑创作。历任中央工艺美院泥塑教员,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员,北京装潢印刷厂美术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戈壁鼓声》、《草原雄鹰》、《开拓辉煌》、《光环春秋》、“阿福系列”、“小泥塑系列”等。出版有《郑于鹤彩塑集》、《郑于鹤的泥人世界》、《郑于鹤雕塑艺术论集》等。郑于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作品有这几类:一类是脱胎于“泥人张”传统的写意型彩塑(如《虎妞》、《年年有余》及“于鹤阿福”等)与小动物(如《母子象》、《母子鹿》等)之类的玩具型泥塑,和以民俗小品形式出现的《回娘家》、《送公粮》与《扁担戏》等摆饰型泥塑。再一类是在泥塑基础上推出的以历史、戏曲人物及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塑像,如《华佗》、《桃园三结义》、《草原雄鹰》、《戈壁鼓声》等小型雕塑。还有一类是壁饰、面具、花具等装饰造型。本世纪以来,郑于鹤所进行的主要是城市与环境的大型雕塑、浮雕等的创作。如《苏州评弹》、《东方神韵》、《生日广场》《四大天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为新景点燕山塔陵所建造的两组大型雕塑:一组是位于塔陵正厅内外的《三世佛》与《四大天王》;另一组是置于通向塔陵甬道两侧的生肖群像。这两者可谓是近几年他在惨淡经营中取得预期效果的力作。郑于鹤一贯坚持的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具体创作时他主张一要表现出作品的内在气质,二要形式美。像他以往的作品那样,这两组塑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两个要求的完美体现上。[1]在《三世佛》所应突出表现的是作为救苦救难的佛的慈悲情怀,《四大天王》所应突出表现的是那强壮无比的守护神的潜在力量。对此二者,作者正好成功地既内在而又美观地予以表现了出来。在《三世佛》里,那佛的丰腴挺健、伟岸端庄的体态与悲天悯人而微露愉悦的神情;在《四大天王》里,那神的魁梧彪悍的身躯和叱咤风云的气概的描绘,都不是停留于体态与表情的表面,而是与佛的慈悲情怀、守护神的潜在力量的体现紧紧相连。而且所有这些效果都是正确发挥形式表达内容和形式自身的美的作用所形成的。这也就是他能够使作品既具有内在气质又有形式美的表现效果的原因。《生日广场》是二十四生肖群像的总称。用拟人化手法塑造生肖形象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郑于鹤虽沿用此法,但却有他自己的创造。历来被称为十二生肖的仅只为了作为生日属相的说明,不涉及属相的性别差异。而当艺术家要对之进行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时,就很自然地要考虑到性别的不同而运用内在的、外在表现的不同形式,因而郑于鹤不得不破例地将生肖象采取了雌雄性别的安排。这很可能是开了二十四生肖的先例。它的优越性就在于生肖形象的队伍更加壮大与丰富多彩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文慧中,一九二九年生。女。辽宁人。擅雕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于该院雕塑创作室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工作至今。现任中国雕塑创作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50年代作品《节日》1954年参加第5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展;《丰收》1955年获北京青年美术作品三等奖;《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浮雕1956-57年(朝鲜);《军民一致》群像主稿人,高350cm(军事博物馆)。60年代作品《播种》1960年参加纪念“三、八”节美展,《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配诗发表;《长征时期毛主席》1961年参加全国美展,《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天津画报》发表;《青年时代毛主席》1964年(韶山毛主席故居纪念馆)。70年代作品《战斗到最后一息》1973年(白求恩纪念馆);《杨靖宇将军》1978-79年(东北烈士纪念馆);《横眉冷对》1979年参加纪念张志新烈士美展,《文汇报》配诗发表。80年代作品《鲤鱼跳龙门》1980-84年,高300cm(北京、天津、邯郸等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985年(天文馆);《恽代英烈士》1987年,高220cm(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北国之春》1986年,高300cm,大理石(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清代名医-王清任》1985年(唐山煤矿医学院);《邓肇坚爵士》1989年,胸像,青铜(香港);《阮寿山将军》1989年。90年代作品《小憩》1990年,大理石(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团结、和平、进步》纪念碑,1991年(瓦努阿图共和国);《著名教育家-赵传家》1993年,青铜(上海);《著名外科医生-吴克让》1994年,青铜坐像;《著名法学家-张友渔》1996-97年,青铜(社科院法学所);《舜帝像》1998年,高330cm,锻铜;《宋教仁烈士》1998年,青铜(大连)。《团结、和平、进步》纪念碑于1992年建成,坐落于瓦努阿图共和国国会大厦前,雕像材料为青铜。碑座为黑色大理石,碑座背后铜牌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赠》。瓦努阿图共和国以雕像侧面形象做成200元的货币在本国流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字帝源,一九一九年生于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广东人。擅版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 古元院长与画家臧伯良会主席。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农村参加基层工作,业余进行木刻创作,参加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他创作了不少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并授予甲等奖。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曾参加革命博物馆的历史画创作。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作品有《减租会》、《烧毁旧地契》、《人桥》、《刘志丹和赤卫军》、《枣园灯光》等。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于1996年8月10日不幸病逝,享年77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擅长漫画。是我国著名的老画家。1924年9月生。1949年任《苏南日报》画刊编辑,开始创作漫画。1952年肄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起先后任 《漫画》月刊编辑、中国美术馆研究部编辑、1979年至1988年任《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编委。现为《人民日报社》社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 员。出版有《江帆漫画》、《江帆漫画选》、《外国漫画人像选集》等,并发表有研究文章《重视漫画艺术的形式美》等文章。作品《响尾蛇》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迎贵宾》1980获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比赛”大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