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金鸿钧,别名爱新觉罗鸿钧,满族,北京人。擅长中国工笔花鸟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常务理事。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并留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教授,花鸟画室主任,兼任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及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艺术经历1937年9月12日生于北京市。满族,爱新觉罗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15子和硕豫亲王多铎第12世孙。1950年—1953年北京市立五中初中学习,美术上受到郑宗鋆先生启蒙。1953年—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4年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1957年—196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5年,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老师亲授。入花鸟画科后师从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老师,为花鸟画科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创作《国色天香》为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收藏。1962年—197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画教师。197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1977年4月—创作《无暇》参加“北京市山水花鸟画展”、“北京市中国画展”,原作1978年1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创作《万紫千红》参加“北京市山水花鸟画展”。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1978年1月织举办的“第13次巡回展(中华人名共和国现代绘画展)。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后本人被列入伦敦国际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辞典》及剑桥大学出版的《远东和澳大利亚名人传记》。1979年创作《锦绣前程》参加“京津晋年画联展”。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1年创作《白夜来香》、《凌霄白羽》、《牡丹白头》、《月季双碟》参加香港“中国历年画展”,被香港出版1982年挂历,并在1984年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的《重彩花鸟画选》中发表。《白夜来香》、《凌霄白羽》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创作《晨》参加“北京市春季美展”。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创作《春色满园》,参加1984年第6届全国美展,在文化部全国年画第3次评奖中获3等奖。作品由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1983年创作《雨》参加“北京市工笔重彩画展”,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6年6月编绘《牡丹画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10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金鸿钧、许继庄、赵秀焕工笔花鸟画集》。1986年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3人展,新作《芦塘野趣》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8月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10人工笔花鸟画联展”,新作《霜重色更浓》,《枫叶白鸽》等10幅作品参展。1988年荣宝斋出版《工笔花鸟画谱》发表联展作品,并发表本人撰写的《工笔花鸟画的新风采》评介文章。同年被选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当代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枫叶白鸽》在南京“北京工笔重彩画展”上展出,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1989年创作写意花鸟画《报春》、《秋香》、《暖风》等参加“爱新觉罗氏族书画展”,并且在日本展出,在东京丸善柱式会社出版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族书画集》中发表。1989年2月受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公司”委派随“中国工笔画展”,赴印度新德里、宅布尔、安哥拉等地访问,举办3次讲座。作品《梧桐月色》被新德里国立美术学院收藏。1989年6月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金鸿钧工笔重彩花鸟画》明信卡。1990年10月创作《小牵牛花》参加“北京市中国画展”,原作被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1991年3月创作《生生不已》参加“当代工笔画学会第2次大展”并获3等奖。7月参加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1991年8月编绘《工笔花鸟技法》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2年1月创作《榕根》参加美院“20世纪——中国”大展。5月参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获铜牌将,并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1992年2月《金鸿钧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2年5—8月公派赴日本东京讲学3个月,在东京举办“爱新觉罗金鸿钧来日纪念展”。1992年6月创作《丛林珍卉》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展览”。同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9月创作《雨林晨曲》参加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展”。1994年4月创作《石壁榕根》参加“当代工笔画会第3次大展”,并获3等奖。1994年10月创作《榕林雨霁》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1994年10月创作《枝繁花盛》参加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举办的“全国首届民族百花美术作品展”获荣誉金奖,并被选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1994年11月创作《幽谷玉妆》参加国家民委举办的“中华民族书画大展”获“优秀民族艺术家”奖。1995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金鸿钧画展”,展出作品71幅。1995年6月创作《小牵牛花》,参加“’95中日现代水墨画交流展”。1995年9月创作《榕林雨霁》参加在韩国汉城举办的“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展”。任中央美术馆中国画系花鸟画室主任。1996年8月应邀赴香港访问,中艺香港公司为其个人举办“爱新觉罗金鸿钧画展”。1996年6—10月创作《南国早春》参加“’96中日现代水墨画交流展”并获金奖。1996年9—12月公赴派日本讲学,并在东京、神户举办个人画展。《金鸿钧小品集》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创作《落叶归根》参加为庆祝香港回归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先后在深圳、北京展出。1997年8月—9月应邀赴澳大利亚悉尼讲学访问,并在“名家艺术中心”举办“金鸿钧新作展”。1997年9月—10月应中日友好会馆的邀请,赴日本东京参加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而举办的“中国工笔花鸟山水画展”,展出作品22幅。1997年11月应邀赴台湾访问,进行艺术交流,有4幅作品参加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的“两岸著名书画家联合大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赵允安(1931.4—)女,浙江兰溪人。擅长美术教育、油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留校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1958年任教务主任,1979年任中央美院附中副校长,1984年任校长、副教授。1979年受文化部教育司委托起草《全国中等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方案(草案)》。1982年参加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材审定工作,并在《美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等杂志发表有关中等美术教育的文章。油画作品有《桃》、《红苹果》、《池塘》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景波(1945.1.28-)别名阿波,笔名卫舟、齐舸、墨涛,山东牟平人。196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毕业后,去中国美协云南分会工作。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1987年曾赴巴黎美术学院进修壁画并举办个人画展。曾为中央美院艺委会委员、壁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壁画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壁画。作品有油画《阿细新歌》、《阿佤山人》、《青海湖》、《鄂错湖》等,壁画《黄鹤楼史话》、《凝韵图》等。油画《阿佤妈妈》参加同代人画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佤山人家》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其它作品有为曲阜孔子故里创作的大型石膏壁刻《孔迹图》。出版有《人体艺术欣赏》讲座录像、《油画肖像技法画例》、《速写指要》、《景波素描集》。论文有《时代,民族与艺术个性》、《中西肖像油画技法源流概述》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许全群(1943.10—)河南鲁山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创作员。作品有《烟雨山色》、《秋染东湖》、《三打陶三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胡爽庵(1916.12—1988.10)别名胡剑鸣,近现代画虎名家。湖北襄阳人。擅长中国画。1935年拜画虎大师张善孖先生为师专画动物。后又拜张大千先生为师专画山水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中国画组、北京美术公司创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出版有《中国画选》、《虎》等。18岁到山东济南,在山东省政府交际处当科员,业馀自学绘画,尤爱画虎,1935年拜画虎大师张善子先生为师专画动物。后又拜张大千先生为师专画山水人物。1951年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曾在北京市美术中国画组、北京美术公司创作室从事中国画创作。出版有《中国画选》、《虎》等。 胡爽庵长期靠卖画维持生活,即使国画售价低廉时节,也画虎不移。他住在北京西城一间四合院的东房,画桌临窗,上有日光灯,旁边是张床。小屋里还堆放着宣纸。他往往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作画。女儿每天从自己家里给他送来一盒饭菜,这便是他一天的伙食。 一天,胡先生画了一只虎送给邻居。邻居看着这只雄威的猛虎说:“我妻子也属虎,如果再添一只雌虎,我们两只老虎相亲相爱,多好啊!胡先生什么时候画两只老虎送给我们?”胡先生听了没做任何表示,可是隔了一段时间,却真的送给邻居一幅双虎图。双虎图画得生动有趣,虎头对着虎尾,虎尾对着虎头,形成一个圆圈,互相追随,似争斗又不是争斗。它俩在一堆浓淡深浅不一的草丛中耳鬓厮磨,令人羡慕。这幅双虎图令满纸生风,如闻啸声于耳边。邻居如获至宝,对胡先生的平易近人,真诚待人非常感激。 胡先生是位心地善良,饱尝旧社会辛酸苦楚的老人。后来,他的命运发生转折,所画的虎很受日本顾客青睐,售价频频上升。于是,他迁入三室的单元新居。不过,室内依旧没有气派的摆设,也没有书籍之类,还是一张画桌、一堆宣纸和一些笔墨颜料。 1977年,日籍中国画研究学者包国勇慕名在北京拜访胡先生,说拟去台湾访问张大千。胡先生听了,灵机一动,欲借机向恩师表示思念之情,便请包国勇捎个信息。于是,他绘制一幅虎的图画,请包国勇代呈大千先生征求意见。1979年,81岁的张大千在台北双溪的摩耶精舍定居。除夕之夜,大千先生口占一绝句云: 家家爆竹闹如雷,旧俗犹然社火开。 还与儿孙同守岁,总缘少睡略持杯。 正月十五,大千先生作《红梅图》一幅并题诗,中有“看花堕泪倍思家”句,倾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此年七月,包国勇带着北京大风堂弟子胡爽庵的大幅虎图至摩耶精舍探望大千先生。其时,大千先生见了十分激动,当即在虎图旁摄影留念,并在画上题写道:“满纸风云,真所谓虎虎有生气,但愧不得见吾爽庵磅礴挥洒是也!”同时,大千先生还将近作《荷花图》托包国勇带去赠给胡爽庵,显示出师生的亲密友谊。张大千又作《雄石游鱼图》托包国勇转赠胡爽庵及北京的大风堂诸弟子和友人,其题诗上有“梦里江山谁阻隔”句。张大千还写信给胡爽庵说:“爽庵贤弟:包先生来谈近况,至欣慰,惟兄年已八十有三,双目昏瞀,左耳不复重听,右腿三年前跌伤,虽骨接好,行步亦须人扶。世乱如此,会唔无期,奈何奈何……” 事隔两年的1981年,包国勇又来到北京访问,将《荷花图》和《雄石游鱼图》等转交给胡爽庵。当时胡爽庵按捺不住要看大千原作的急切心情,便把画展示出来。在《荷花图》上,胡爽庵发现上面有一段笔力遒劲的话:“与爽庵弟别逾卅年矣,得见其画,为之喜慰;而予老矣,何时好得晤聚耶。”字字句句流露出大千先生与亲朋好友会晤相聚的殷切愿望,反映出他无限热爱祖国山川的浓厚乡情。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王世襄号畅安。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北京。汉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2003年12月3日,王世襄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从而成为获得该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位中国人。王世襄出身书香门第,小学至高中,就读北京美国学校,同时家中聘请国学耆宿,讲授文史诗词。193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获学士学位。1941年毕业于该校研究院,获硕士学位。论文为《中国画论研究·先秦至宋》。继在家中撰写论文元至清部分。1943年全稿完成后,赴重庆寻求工作。是年冬去川西李庄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驻平津区办事处任助理代表,清理追还抗战时期被敌伪劫夺之文物。一年中,经过侦察调查,奔走交涉,追还、征购数批文物,总数达2000馀件,一律由故宫博物院接收保管。1946年底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第四组专员,负责调查交涉归还文物事宜。次年初追还被劫夺的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106箱,由日本横滨押运到上海,经郑振铎派员接收。旋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1948年6月,被派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博物馆一年。期满后,拒绝了弗利尔美术馆、匹兹堡大学的聘请,返回故宫任原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陈列部主任,曾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一年。“三反”运动中,由于追回收缴珍贵文物众多,被列为重点审查对象,蒙冤拘留审查达十个月,经查明无问题开释后,文物局竟令其去劳动局登记自谋出路。1953年开始在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担任有关音乐史方面的研究,如设计布置中国古代音乐史陈列室,编纂《中国古代音乐书目》,撰写古琴曲《广陵散》说明,《信阳楚墓出土乐器调查》等。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对“三反”后的处理有意见,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摘帽”,宣布的当天调回文物局工作。他在离开文物岗位的整整十年中,利用一切业馀时间,坚持文物研究。诸如《髹饰录解说》一书的撰写,明式家具实物、技法、文献材料的收集,清代匠作则例的访求、整理、汇编等,都是这十年中惨淡经营、点滴积累而成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又一次受到冲击,1969年10月在患肺结核活动期中,下放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彻底平反。他从1962年调回文物单位到1994年退休,任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后改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古文献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85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个人。1991年7月起,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1月,其专著《明式家具珍赏》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4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还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成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尤其是对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1981年4月,在北京为联合国工发组织作有关中国传统家具的报告。1983年应邀赴伦敦剑桥大学作中国文物报告。1990年8月至9月出席其专著《明式家具研究》英文本首发式,在美国五大城市博物馆作有关家具的报告。1992年应美国旧金山民间艺术博物馆之邀,参加有关家具的座谈会。还先后多次应香港中文大学、东方陶瓷学会、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之邀,作关于家具、漆器、竹刻、文人趣味与工艺美术的报告或宣读论文。王世襄的著作颇多,主要有:《中国古代音乐书目》、《广陵散》(说明部分)、《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竹刻艺术》、《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明式家具珍赏》(并有英、法、德文本)、《中国古代漆器》(并有英文本)、《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与朱家溍合编)、《中国美术全集·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并有英文本)、《北京鸽哨》、《竹刻》、《蟋蟀谱集成》、《说葫芦》(中英双文本)、《美国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精品选》(中英文本。英文本,与CurtisEvarts合编)、《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包括历年撰写的文章一百多篇,彩色、黑白图数百幅)、《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王世襄多才多艺,擅书法与诗词,兴趣广泛,故某些著述超出一般文史工作者的研究范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飘香,堂号不华堂,镜真楼,河北省肃宁县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给予在文化艺术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证书,并获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和证书,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宾级专家称号和证书。其作品《日夜话丰年》获北京市优秀作品奖,为北京市美协收藏;《太行丰碑》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清净世界》获北京国际水墨画展’88大奖,1988年春,在中国美术馆、台北雄狮画廊、香港荣宝斋和中央美院陈列馆四度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分别在美国、法国、瑞士、日本、南朝鲜、苏联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出版有《贾又福画集》多种,《贾又福山水画选》、《贾又福画传》、《贾又福集》、《贾又福画语录》、《贾又福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张学俭(张剑)(1951.6—)山东烟台人。擅长电影美术、油画,国画。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摄影师、主任。先后担任《奸细》、《破雾》、《解放石家庄》等影片的美术、绘录工作,为《白求恩》、《最后一个军礼》、《四渡赤水》等多部影片创作电影宣传画,有些作品参加全国电影宣传画展览。创作大批油画,国画作品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并被国家级机构收藏。曾担仼中央级媒体的制片人,策划人。他领导的团队在业内有着骄人的业绩,策划,执行过国内外许多重大活动。他现为中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记协会员,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国节庆经济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部长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名家画院理亊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北京人。擅展览设计。1947—1950年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历任对外文委展览工作室副主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干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凝(1912.11—1992.10)别名左辉,辽宁大连人。擅长油画。1939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毕业。曾做美术教育工作多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