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陈永祥(1925.3~),男,江苏吴县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毕业。中央实验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理事,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台设计,清华大学建筑系二年制硕士研究生《伸出式舞台剧场》专题导师。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和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客座教授。主要设计代表作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龙须沟》(1953)、《雷雨》(1954)、《虎符》(1957)、《名优之死》(1957)、《带枪的人》(1957)、《蔡文姬》(1959)、《女店员》(1959)、《群猴》(1961)。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话剧——《桃花扇》、《最后一幕》、《大风歌》、《油漆未乾》等剧的舞台设计。这些作品都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民族色彩、民族气魄和民族气息。在传统书画上,他潜心研究民族传统书法。隶书、行书、皆精,隶书古朴浑拙力透纸背,行书清秀典雅潇洒流畅笔法圆润疑重流落自然。其辞条已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现代书画界名人大观》、《当代中国书画家宝鉴》、《世界书画名家大辞典》。其书法已通过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质ISC2000艺术品价值评审认定。其书法作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二十世纪“世界收藏”工程珍藏,2000年10月由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文物藏品收藏。自1992年起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段纯麟(1919.10—1991)别名岂年,江西南昌人。擅长舞台美术。1938年就学于国立艺专、上海美专。1948年在台湾博物馆研究高山族艺术。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京剧团舞台美术设计。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舞台美术设计有《无名英雄》、《红旗谱》、《春江琴魂》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丁永道(1927.1—)江苏镇江人。1942年先后在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学习“西画”。1951年毕业于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并留院工作。1953年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参加《美术》杂志筹备工作,为杂志编辑。1972年调人民美术出版社参加筹备《连环画报》复刊及编辑工作。1978年任《美术》杂志副主编、编审。中国林业美协顾问。80年代为历届全国连环画、年画评奖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中国年画研究会理事。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石真,张士增,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级《中国画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拍卖公司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书画学会名誉理事。1985年之前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组长、《中国美术》副主编。1986年赴法国讲学,在巴黎吉美东方博物馆讲授中国当代美术并举办展览。访问期间受到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夫人在爱丽舍宫的接见和宴请,还先后为法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政要作画。1992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率团访问日本,并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讲学。此后多次出访或办展览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瑞典等国家,作品被国际著名画廊和博物馆收藏。1992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20世纪知识分子名人录。此外艺术成就列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年鉴》、国家人事部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多种辞书。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艺术界》、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1988年担任北京国际水墨画展评委,1990年作品获加拿大国际美术展特别优秀奖。曾发表美术论文和评论100余篇。出版有《张士增画集》(一、二、三)、《中国画家张士增》、《旧居》系列、《说画、说人――张士增文集》等。张士增的作品早期以抽象水墨画为主,后主要以江南水乡风景为题材,创造出大写意风格描绘江南民居和园林建筑的构架,又结合写实手法描写江南风景的工写结合的艺术样式,在中国画界独树一帜,受到高度评价。他的花鸟画继承了传统写意花鸟画自由奔放的精神品质,又融入了西方绘画构成和色彩的观念,从笔墨和色彩两个方面创出了新的路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世人珍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孙全洁(1927.3—)女,湖北江陵人。擅长插图美术。1952年南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历任人民教育出版社、贵州省教育厅教材组美术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副编审。作品有《萝卜回来了》、《奇妙的衣服》、《小黑马》、《自然》、《英语习字帖》等插图与范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刘承汉(1930.6—)安徽泗县人。擅长插图、封面设计、版画。1952年南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历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绘图科编辑、副编审。作品有黑白木刻《苗岭春晓》、《偶遇》,插图《哥伦布》、《在伦敦的一个上午》、《军用小刀》,装帧设计《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国教育年鉴》,论文《教科书图画中的主要问题》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薛殿杰(1937.4—)辽宁辽阳人。1956年毕业于东北鲁迅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学。1962年毕业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累斯顿美术学院舞台美术系。中央实验话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一级舞美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设计作品有《阿Q正传》、《伽利略传》、《和氏璧》、《北京人》、《死无葬身之地》、《商海搭错船》、《三毛钱歌剧》、《生死场》等。《灵与肉》获1980年文化部设计一等奖,《商海搭错船》获文化部文华奖奖,《死无葬身之地》获文化部话剧调演优秀舞美设计奖、中国舞美学会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周美娟(1940.2—)女,浙江鄞县人。擅长动画、儿童漫画。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历任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动画工作室任动画设计。1979年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版厂进修。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动画专业讲师。作品有《晨》、《水印木刻》等。出版有低幼儿童漫画集、连环画《可笑的乌鸦》、《孔雀为什么这样美丽》等二十多种。封面画《春》,连环画《麻省》曾获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年度二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刘金涛(1922.5—)河北枣强人。擅长中国画装裱。1934年在北京琉璃厂裱画店学徒,1946年开设金涛斋裱画店装裱字画,1958年入荣宝斋,1960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裱画,曾为齐白石、徐悲鸿、田世光、蒋兆和、叶浅予等重要作品进行装裱。在京城上世纪60年代建的一幢居民楼里,有一套昏暗、家具简陋的两居室,住着一位不寻常的耄耋老人。当他从茶叶筒里掏出钥匙,打开柜门取出个纸包,小心翼翼地揭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纸,拿出个扇子展开时,你能看到扇面上画着一对寿桃,落款赫然是:“金涛老弟属,九十三岁白石老人。” “齐老师像我父亲一样,”老爷子睹物思人,至今念念不忘齐白石对他的叮嘱,“金涛啊,不要做裱画商人,要做裱画艺人。”提起这位装裱泰斗刘金涛,书画界几乎无人不知。他曾装裱过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24米长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齐白石赠毛泽东的《松鹰图》、邓小平赠日本天皇的《百驴图》、国家领导人赠尼克松的《鹰图》……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黄胄、吴作人、黄永玉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几乎都由他装裱。刘金涛6岁丧母,11岁时从老家河北枣强进京学徒,没盘缠,走了7天7夜。进城后流浪数日,才被老乡引荐到琉璃厂的“宝华斋”学裱画。“白天围着案子转,晚上睡凉炕。”刘金涛这样回忆当学徒的苦。除了管饭,掌柜分文不给,来裱画的画家看学徒可怜,常以画相赠。“张八爷(张大千)见我冬天没衣裳,就画张画,叫我去当铺当,当了两块钱,买件棉袄穿。”心灵手巧的刘金涛,在“宝华斋”苦熬10年,虽然离开时只挣得一卷麻袋片,但却掌握了装裱、揭裱字画的绝活。画中缺一块,他能不露痕迹地补上,多一块墨迹,他可将它“飞走”,还能把画的某部分“搬家”。他曾装裱一幅唐代吴道子画的《八十七神仙卷》。这幅千年古画破损甚多,污垢累累,画上侍女面容近乎包公。他用棉绒仔细贴在侍女脸上,然后泼上酒至棉绒湿透,点燃,拭去绒灰后,侍女顿时面若桃花。1946年,刘金涛在一家店铺的门道里开起小裱画铺。最困难时幸遇北平艺专校长徐悲鸿,他为徐悲鸿装裱了名作《愚公移山》和《九方皋》。徐悲鸿对他的手艺大加赞赏,并向齐白石推荐:“以后的画都请刘师傅装裱。”“您信得过的人,我也信得过。”从此,齐白石不仅请他装裱画,还托他采买,订席,陪看戏,视同家人,临终前一天还把未了心事托付他办。徐悲鸿看刘金涛的店铺狭小,遂请齐白石、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田世光、蒋兆和等著名画家吃饭,提出每人至少画3幅画,凑齐后开画展,收入归刘金涛开店,并亲拟新闻稿、发请柬。画展3天之内几十幅画被抢购一空。后来刘金涛在琉璃厂找到一家大店面,徐悲鸿又亲题匾额“金涛斋裱画”,落款为:“江南贫侠徐悲鸿。”刘金涛既是装裱高手,为人处事又谦和,除了画家,老舍、朱德、胡适、郭沫若、沈从文、冰心等名人,也慕名请他装裱字画,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老舍。“老舍先生真是好人啊。”刘金涛回忆说。1951年,在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婚宴上,徐悲鸿、梅兰芳等京城名人都在场。齐白石举杯说:“请大家为老舍先生干一杯。”老舍慢慢站起身,举起杯大声说:“谢谢白石先生盛情,不过,先请诸位为我们的装裱大师刘金涛干一杯。”说罢,一饮而尽。“金涛裱师艺坛无名英雄。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金涛占够天下七分而世人不知也。”这是黄永玉在刘金涛60岁生日时,为其画的祝寿像上题字。和刘金涛称兄道弟几十年,黄永玉为他画过十余幅像。画家们赞叹刘金涛的艺技,更看中他勤奋、忠厚、守信的人品。徐悲鸿曾在北平解放那天,为他画了幅牛图,上面有吴作人的题字“甘为孺子牛”。韩美林也为他画过幅牛图,题字“金涛一生牛”。刘金涛裱画常不收钱,画家们多以作品相赠,导致他收藏的名人字画,足以开个大型画展。不少亲友劝他把这些价值连城的收藏拍卖,但他视画如命:“卖了不行,卖了就把朋友卖了。”自打从中央工艺美院书画装裱室退休后,刘金涛忙活着应邀去广东、辽宁、山东、香港、加拿大等地,讲课和装裱字画。眼下,87岁的老爷子虽走路颤颤巍巍的,但仍在家给朋友裱画。他家的墙上立着几块大板子,上面贴着裱完未晾干的画,一张画得裱几天。“裱画成迷,不裱不行。”裱了76年画的刘金涛乐呵呵地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临友(1943.1—)内蒙古杭锦后旗人。擅长舞台美术,1962年中央美院附中毕业。196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历任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舞美设计,中央歌剧院一级舞美设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设计有歌剧《茶花女》、《绣花女》、《蝴蝶夫人》、《图兰朵》、《卡门》、《魔笛》、《歌仙》、《浮士德》、《马可·波罗》,音乐剧《乐器推销员》、《异想天开》,芭蕾舞剧《未代皇帝》、《花木兰》,木偶剧《美人鱼》等,其中《第一百个新娘》获全国舞美设计一等奖,获中国儿童文学优秀插图奖,歌剧《马可·波罗》获第二届舞美设计文华奖。歌剧《图兰多特》获1986年布拉格国际舞美工艺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