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刘汉(1932.8—)广东中山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1949年参军。1952年任中南军区防空兵文化处美术员。1955年后为职业画家。1984年后任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第二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代中国水墨联盟秘书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作品有连环画《红色风暴》、《黑山阻击战》、《红旗谱》等,中国画《天女散花》、《女娲补天》、《拓荒牛》等。近十年来曾在国内7次举办个人画展,1985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曾发表《线节奏与中国画革新》、《创造与继承的颠倒》、《拾回来你失落的明慧》等数篇专论文章。祖籍中山沙溪,1932年出生于广州。祖父刘思复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初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曾有过筹划用土制炸弹暗杀清水师提督李准的壮举;父亲刘石心在大革命时代当过进步刊物《劳动者》的编辑。家庭的影响赋予他天生的叛逆精神,而他在此后穷毕生精力在中国画走向方面的探求,更使他获得了惊世骇俗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成果。刘汉从小喜欢画画,因为祖父和父亲的关系,他从小就认识高剑父、徐悲鸿等画坛的前辈宗师,而且过从甚密。有趣的是,他却从没有把这些大师视为偶像,一心想的只是绘画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画。解放战争期间,刘汉参加了两广纵队的文工团宣传队,从外地回到了老家中山,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忘掉了画画。当在中山北部的潭州地区工作时,他曾画过一组连环画,以揭露恶霸地主的压榨农民血汗。由于工作太忙,这些画画好后就搁在一边,连自己也忘记放在哪里了。直到某个雷电交加的日子,当他又一次经过潭洲时,发现这些连环画竟被别人放大了画在村中的墙壁上。看到自己的涂鸦之作成了宣传革命的武器,令他从此对画画产生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50年代初,他从部队转业后,决定投考美院,却没有想到前路会是这样的坎坷。三次投考三次落榜。说也难以令人置信。十分不服气的他,就在此后数年间,凭着为梁斌的著名长篇小说《红旗谱》所作的插画,一举名扬天下,最后竟成了美院学生的范本!从50年代后期起,刘汉开始将精力投向中国画走向的研究上来。曾亲身经历和参与解放战争的刘汉,很希望自己拥有一种大气魄来反映大时代的变革。然而,在随后的“文革”年间,他不但不能继续从事绘画和研究,为了生活,还不得不去放下画笔当了建筑小工。等到文革结束,文化部恢复成立书画创作组(中国美术研究院前身)时,刘汉被邀请到书画创作组研究中国画的革新,并在80年代初首次将他的探索之作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画展,引起了轰动,被观众赞誉为具有“拨动心弦,激情的涡流掀翻展所的顶篷”的力度。他自己也郑重地将此视为“二十世纪文化的宏观探索”。可惜,由于这类课题很难成为商品卖钱,应之者寥寥。没有人愿接就自己来。自认理论基础薄弱的刘汉,前后花了十年时间,将中国画的历史,以及中西医学的碰撞、《孙子兵法》,还有中国体育腾飞等许多不同类别却具有内在关联的材料有机揉合,融会贯通,于1995年在《江苏画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上帝的青睐》。他在论文中宣称:“世界上古老民族里面,中国人有点特别,她站立不起来便罢,一旦昂然站起,就命定要遭际世纪的机遇,承受额外的负荷……谁叫他们身受上帝的青睐。”接着,他在对东西方的异同作出实事求是的比较后指出,“发扬中国宏观而锻造中西思维两优做出互补,可以兴中华,可以旺欧洲,可以昌世界”。他的理论像一个重磅炸弹,终于引起了学术界及美术界的关注。为了向年青一代讲授自己的观点,刘汉提出,希望能到中央民族学院教学,但是,由于他论点的新颖与急进,令墨守成规者难以接受,所以,他进学院教书的事几经反复,总是落实不了。有见及此,吴作人等著名画家为此事联名上书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胡耀邦收到信后,指示当时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办理。由于中央领导的亲自过问,刘汉才得以在1984-1990年期间在中央民族学院教书,他开设的理论课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刘汉认为,应该而且可以用传统的中国画线条来表现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他创作于80年代的《拓荒牛》、巨幅制作《来复枪洞穿我的胸膛》、《昆仑我的脊梁》,以及反映广州三元里百姓痛打英国侵略军,揭开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序幕的《牛栏岗大雨滂沱》等实践这一理论的画作,都曾名噪一时,具有罕见的豪雄与“野性”,十分引人注目,当然也颇招争议。刘汉曾于90年代末回到家乡中山举办画展。2004年6月,在应邀回中山参加文化名人推广月活动时,身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现代中国画水墨联盟秘书长、中国美协会员的刘汉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语惊四座。他说:“现代人都在崇尚西方文化,其实西方文化也有垃圾;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以为传统文化都是垃圾,结果是泼脏水连孩子也一齐泼出去。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正恒(1932年1月—2007年6月),著名中国山水画家,四川成都人,字悟恒,号三惭,繁思楼主人,出生于一个普通木匠之家。早年曾在成都红旗铁工厂做铁匠工作,他自幼热爱绘画艺术,早年曾拜成都老画家、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默躬先生为师画山水,也得益于陈子庄先生的教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工作。生前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央书画院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于2007年6月26日上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5岁。发展历程1955年因一幅山水扇面习作得以免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成为当年艺坛的一段佳话。他的作品得到了潘天寿、邓白、诸乐三、王伯敏等诸位教授的一致好评,并在潘天寿先生家中拜其为师,为潘先生入室弟子。1960年张正恒先生又在上海拜贺天健先生为师,其毕业时创作的作品《井冈山图》被毛泽东主席亲自收藏,该画后被收入《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作品集》。1989年,张正恒先生携弟子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张正恒王鉴师生画展”,展出之时,好评如潮。1990年张正恒先生又受中国美术家协会之邀,代表中国艺术家前往南斯拉夫参加“国际造型艺术节”,其作品引起了各国艺术家的极大关注,并受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艺术家的邀请访问。1996年张正恒先生出版了理论巨著《中国画要论》,见解之独到,震动学术界。张正恒先生潜心研究山水画40余载。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山水画进行了大胆创新,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美术界的好评和收藏界的喜爱。他的多幅作品都被国家级单位和重量级藏家收藏。著有《中国画要论》、《黄宾虹山水册》、《陈子庄画集》前言,并在宣传陈子庄先生的绘画艺术方面发挥了作用。其女儿张丹系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花鸟画家(博士).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邹士方(1949.6—)辽宁沈阳人,擅长美术评论。198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人民政协》报编辑、记者、副刊部副主任。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画作品曾参加全国性美展。美学专著有《朱光潜、宗白华论》、美学传记《宗白华评传》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靖江人。擅长水彩、水粉画和美术设计。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历任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组组长、陈列部副主任、设计研究所所长、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高级设计师。先后完成故宫博物院、中国长城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西藏博物馆等的陈列艺术总体设计。作品有《龙的艺术》、《说龙》、《常用图案构成》、《名胜风光图案》、《北京风光图案》、《动物图案集》、《博物馆陈列艺术》等专著及合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春晖(1930.5—)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锣乡人。擅长中国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美术教员、《兰州日报》、《甘肃日报》美编,《农民日报》美术组长。作品有木刻《炼油厂的早晨》、《炼铁炉火冲云霄》、《安装发电机》、《峡谷欢闹》,年画《五泉山》、《永不褪色》、《山乡新貌》,宣传画《庆祝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周年!》,中国画《大利加草原》、《高洁》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萧万庆(1939.2—)笔名鲁戈,山东潍县人。擅长中国画、装满设计。1954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国电影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美术编审。作品《中国电影画册》(装帧设计,合作)获全国首届美术图书展铜奖;《电影的解析》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奖。中国画有《双虎图》、《荷风》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俊国(1945—)河北蠡县人。擅长中国画。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美术教材编辑出版中心主任,《中国小学美术》杂志主编。1994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张俊国画展》。出版有《皓月——张俊国中国画作品》。作品《蜀山黄龙景观》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陈履生,1956年生于江苏扬中市。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在校学习期间两次获得刘海粟奖学金。1985年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任古典美术编辑室编辑、主任。2002年调中国画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研究员。2004年调中国美术馆,任学术一部主任,《中国美术馆》月刊常务副主编。2010年调中国国家博物馆,任馆长助理。30余年来潜心研究美术历史及理论,并从事美术批评、美术创作。获中央美院首届"张安治教授美术史论奖学基金",获"北京市文联2001年文艺评论二等奖",获文艺报2005年"年度理论创新"奖,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5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获文化部2006年优秀专家称号,获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出版著作(包括编著)50余种,其中有《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以"艺术"的名义》、《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等;发表各种论文数百篇。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个人画集5种、文集2种。建有私人博物馆"油灯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汉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吉首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于名川(1940.4—)山东烟台人。擅长中国画、水彩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曾任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美术编辑、设计,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室展科科长,人民美术出版社期刊丛刊编辑室主任并创办《中国艺术》,兼任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作品有《夜港》、《百子图》,《周恩来逝世一周年》获全国首日封最佳设计奖、《中国艺术》获全国书刊封面设计三等奖。编著有《胡一川画集》、《捐赠画集》、《全国美术院校报考指南》等。出版有《名川艺术作品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王复舜男,1939年7月生,辽宁沈阳人。1958年于辽宁沈阳美术专科毕业。1959年调北京民族文化宫从事美术专业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人才培训中心教授、丝绸之路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代民族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顾问、香港著名艺术家联合会艺术总鉴、北京民族文化宫画苑主任。曾荣获香港、台湾华夏艺术国际展银奖,荣获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六项金奖,并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书画展,电台、电视台作专题报道。发表美术作品百余件,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及外国首相、总统、议员、市长等所收藏。1995年7月为世界绿色地球网络组织义捐中国书画作品20余件,受到该组织的极高评价。主要作品及生平被辑入世界著名艺术家大典、世界现代美术家大辞典、二十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艺术家艺术品拍卖经典大鉴等数十种辞书中,同时被授予“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资格称号及荣获“世界艺术名人”资格审定委员会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出版有《王复舜作品集》、《王复舜作品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