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薛锋(1928.8—)江苏扬州人,擅长美术史论、中国画。1947年参加复旦大学地下学联活动。1949年后历任扬州市文化馆副馆长,扬州市美协副主席。扬州国画院画师,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美术馆鉴定顾问。曾主编《扬州文艺》、《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与王学林编撰《简明美术辞典》,与薛永年合著《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与薛翔合撰《髡残》等专著,与周积寅主编《中国画派研究丛书》及《中国美术史》清代卷。

    居住地区
    江苏/扬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潘觐缋,国画家。字野贤,别署江淮画鱼人。一九一七年二月十七日生于泰县俞垛(今泰州姜堰市俞垛镇)。一九三七年夏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汪亚尘等名家。一九四一年上海新华艺专毕业后曾从事中等艺术教育。一九四七年始一度以卖画为生。一九四九年任泰州人民教育馆文艺组副组长。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江苏省书画会副会长、泰州文联副主席、泰州市美术协会主席、泰州市书画院副院长等。二级美术师。一九九六年逝世。潘公生前性喜钓鱼、养鱼、观鱼,深谙鱼类的生活习性。其绘画生涯发轫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从师于汪亚尘、姜丹书、唐云等前辈,得过徐悲鸿、潘天寿等名家指导。早年在上海新华艺专习画时,深得画鱼名家汪亚尘先生法乳,与鱼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回家乡从教,兼画花鸟。建国前夕旅居泰州,以卖画兼职教书维生。后进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直至退休。为直观地体察、采集金鱼的外形风貌,潘公浸沉于缸盆之间,或清缸、净盆;或换水、捞虫,闲观鱼趣,乐此不疲。其创作达到“非鱼而知鱼之乐”的境界,终以画鱼名世。潘公笔下以鱼类为主要题材的花鸟画,五十年代初即为北京、上海、长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后应邀在南京、扬州、厦门、武汉、青岛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数百幅画作被国内报刊选用,在美国、西德、加拿大、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深得各界人士好评,并有《国画鱼类画法》等专著存世。一九七五年,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钱君陶为潘公治印两方,“江淮画鱼人”自此闻名。画鱼之难,在于画得鱼犹在水。张大千说过:要能表现出鱼在水中悠游的样子,才算是体会入微。潘公一改历代鱼类画家以俯视法入画的套路,从正面、侧面、背面乃至反面摹写金鱼形态。画游鱼,不管是停定缸盆时的悠闲自在,还是摆劲韧之翼出没于藻间的舒缓灵动,抑或是拖轻柔之纱穿梭于同类时的组合转换,均构图严谨,笔墨简洁,穿插巧妙,且不把鳞、鳍等物画得过于仔细、死凿,而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虽然不画水,但有宛在水中的感觉。诗人贺敬之观看潘公鱼画后赞叹:画中鱼很有动感,就像是在水中。鱼画之美,在于画出鱼尾的动势。潘公画鱼从尾画起,以尾定势,形成独特的鱼画风格。水中婀娜多姿的金鱼,月影中悠然自得的鲤群,追逐嬉戏的花斑鳜鱼,鱼尾处淡墨轻扫,给人以自然飘动之感。不同角度、不同幅度、不同游向、不同动势的游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有那与鱼水相依的蛙、蟹、鸭、白鹭、翠鸟和碧荷红莲、三两绿藻等,疏密虚实、水感极强,令人心旷神怡。一九八七年,由泰州书画院编辑,香港联华出版印刷公司出版的《江淮画鱼人潘觐缋画集》,收录潘公的百幅精品画作。国防部长张爱萍、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上海画院名誉院长唐云为画集题字。江苏省文联主席、作家李进在为画集撰写的序言中,借邑人郑板桥自题诗,略作修改以赠潘公,诗云:四十年来画鱼姿,日间挥洒夜间思,非鱼我却知鱼乐,画到生时是熟时。

    居住地区
    江苏/泰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男,原名显文,1915年1月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任教于河南中、小学。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46年主办《河南民报》之《美育》副刊。1949年后,相继于南京文工团、南京美术工厂、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历任江苏国画院画师,兼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人大代表。“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这是他的信条。早年他专攻山水,50年代至70年代以画人物画为主,创造出一批歌颂新中国的人物画、年画、招贴画、连环画。他的人物画,人景并茂,意境深遂,用传统沉稳厚实的线条、现代墨色并重的色块绘画,表现了典雅的造型,题材寓意深长,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力,突破了旧人物画技法上的局限性,重振了中国人物画。70年代后,他把艺术探索的目标转向山水画创作。其山水早年宗法“四王”,追师清湘、梅清诸家,对南宋刘、李、马、夏四家,也涉猎颇深,有传统功夫,又注重新意。笔下所绘的老松、长瀑、峰峦、房舍、舟楫,多有元明以来诸家的踪迹;笔墨凝重质朴,章法灵活,不露锋芒;画风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婀娜中见刚健之气,婉媚外显遒劲之韵。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的《天堑变通途》、藏江苏省美馆的《飞澜无声》、还有《庐山奇峰》、《长白山飞瀑》、《太行奇峰》等,尤其是为毛泽东主席纪念堂所绘制的巨幅山水画《黄洋界》(藏中国美术馆)及为中南海绘制的巨幛《云起千峰动,泉飞万壑鸣》等,均堪称现代山水画坛的珍品。晚年山水画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面积泼墨和重彩朱砂点的运用,既传统,更现代,画风显得异常新颖。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工作。1957年同傅抱石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魏紫熙成为江苏省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之一。魏紫熙把一生献给了艺术事业。在他病重期间,他仍不忘画画,仍惦念着心中的许多创造冲动,仍希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山水画佳作。魏紫熙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7日上午9:30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居住地区
    江苏/徐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 生于广东朝阳。原名汉卿,后更名翱,取字大羽,遂以字行。以大写意花鸟而著称,尤擅画雄鸡,兼及山水、书法、篆刻,得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真传。他的作品气势宏伟,笔力雄健,浑厚酣畅,文而不野,绝对看不到灰暗、低沉的情调,多是欣欣向荣的气象。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6年拜师齐白石。1948年任上海美专国画系写意花鸟画讲师。1950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1958年调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誉主任。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教育。擅长大写意花鸟、书法和篆刻。曾从姚世影、马公愚、诸乐三诸师学艺。书法以篆书、行草见长,中国画《并蒂呈祥》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书法篆刻作品曾参加第一、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1980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981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948年出版《陈大羽画集》,1982年出版《大羽画选》,1988年在日本出版《陈大羽作品集》。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吴樾人(1923.3—)笔名:柯明,曾用笔名:吕西安福建省福州人。出版专业审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早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长期从事报纸美术编辑和书籍装帧设计的工作。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自我探索、学习、提高,晚年尤其热衷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收集整理,并从中吸取精华,运用于学术交流和艺术创作中。例如:木版年画、剪刻纸、皮影、泥塑等。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浓郁的中国民族民间风格。在此基础上在水墨画中创作了《阿福》《荷花灯》等一系列作品;在此基础上曾经多次为国产动画片设计造型,其中著名的有:《红军桥》、《张飞审瓜》、《天书奇谭》等等;在此基础上曾经独创了“南京小泥人”(彩塑),展出后被南京工艺美术界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南京旅游工艺纪念品之一。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南京,现定居美国。历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高级美术编审。出版有《新花》(彩塑作品辑)、图画书《蛤蟆娃》、《金瓜儿银豆儿》(中国民间故事画册,中、日文版)、《阿福至至柯明水墨画选》、《柯明画集》(中、英、法、西文版)、)、《怎样画漫画》(1959年)等。美术电影造型设计有《红军桥》、《张飞审瓜》、木偶片《曹冲称象》,动画设计《好猫咪咪》本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黑公鸡》《天书奇谭》等。部分作品曾获得一九八0年度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奖,《金瓜儿银豆儿》一九八二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野间”儿童画书插图奖,一九八三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优秀造型奖,一九八四年捷克斯洛伐克国际书籍美术设计奖。《诸葛亮剥葱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梁传魁(1936.6—)江苏邳县人。擅长漫画。自学绘画,曾任邳县车辐大队俱乐部主任,后参加江苏省美术训练班学习。后在江苏邳县车辐山邮电局工作。作品有《飞机撞断玉米秆》、《花生丰收》、《牛是农家宝》等。

    居住地区
    江苏/徐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刘达江(1928.2—)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曾在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旁听,江苏省国画院进修。无锡市书画院画师。作品有《深山春早》、《春满湖山》、《试耕》等。

    居住地区
    江苏/无锡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李亚,1926年2月出生,江苏盐城人。养意斋主。1949年毕业于南京江宁师范美术科,先后就职于南京市文艺工作团、抚顺市文化宫、无锡市文联。1960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开始专业创作,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秘书。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理事、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颜真卿书画院名誉院长。艺术简历:1960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开始专业创作。1963年作品“公社鸡场”、“苗圃”发表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画小辑》。1972年作品“花开十里小蜂忙”(后改名“油菜花”)参加江苏省中国画展览。(此作品创花鸟画新风,在画坛引为轰动)。1979年应国家文化部邀请去北京澡鉴堂与朱屺瞻、李可染、吴作人等30余位画家共同创作,并受到叶剑英元帅接见。1980年江苏省文化局、江苏省美协、江苏省文化局主办了“李亚国画展”。1981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国画院主办的了“李亚揉纸画展”。同年江苏省电视台摄制发行“李亚揉纸画”专题片。1984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在日本北九洲、广岛等市举办了“李亚个人作品”巡展,并与日本美术界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1984年10月作品“春色”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在《人民日报》黄永玉发表的文章中得到高度评价。1986年作品“墨菊”参加江苏省花鸟画展,获荣誉奖。1990年《朵云》1期发表的《写意画之趋向探索》。1992年作品“绿梅小鸟”参加“加拿大国际书画创作第一届画展”,获“佳作奖”。1992年9月由上海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协主办的“李亚中国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1994年出版《李亚画集》,江苏省美术出版社出版。1998年作品“墨兰”被北京中央军委办公厅收藏。1998年出版《怎样画兰》,江苏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南京博物院举办李亚花鸟、山水、人物画展。同年7月,再次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美协、江苏省美术馆主办了“李亚书画探索展”。2004年捐画1700余件于南京博物院。艺术特色:李亚的笔墨技巧,经常处于多样性的探索和不停的变化中,有时求工,有时求拙,有时以少胜多,有时以多胜少,有时吸取阴阳凹凸,有时采用浑然迷蒙似与不似,更加诗意盎然。李亚善于博采众长,不仅继承文人画传统精华,并且在民间艺术画传统中,在儿童画天真稚拙中吸取了营养,融汇众流,丰富多彩,兼以喷、滴、洒、染交错应用,创造性地以求达到自己的思想和时代合拍。李亚的画,从工笔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从花鸟人物到山水,情趣广泛,新颖多变。早年作品《油菜花》的展出曾轰动画坛,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春色》在《人民日报》黄永玉的文章中获得好评。七十年代以创造独具风格的揉纸画而闻名于世,后来则以不断探新而称著。李亚在创作生涯中,有幸得到过傅抱石、潘天寿、钱松岩、李可染等大师的指教,一生中为不断创新而探索。在中老年画家中,富于开拓,难能可贵。《春江水暖》、《韵》、《盼》、《憩》等,为最新尝试。社会荣誉:作品曾在美、英、德、法等十多个国家展出并被博物馆收藏;还先后应邀在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联展、报刊发表,以及碑刻收藏。由于艺术成就突出,他的名字已被载入国内外多种权威性的书画家辞典与世界名人录。传略收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名鉴》、《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等十多部辞典,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杰出成就奖。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专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71年开始专业创作,现任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苏州大学兼职教授。画善山水、人物,兼擅书法。早年在美校专攻绘事之余,钻研中国画史论,并对古典文学、哲学均有涉猎。于山水画研习,取法由明代沈周而上宗“元四家”;人物画对南宋梁楷、明人陈洪绶、近代任颐诸大家最为推崇,故借鉴亦最多。他在长期的学习和创作中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而笔墨的优劣往往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全凭作者的修养和把握、鉴别。”因而于“笔墨”深下工夫,加上数十年来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才逐渐形成了“格高而思逸,笔精而墨妙”的山水、人物画格。作品以笔墨精湛,意境优美隽逸而著称画坛,被誉为“当代实力派”画家之一。作品有《陆游诗意》、《风尘三侠》、《张继枫桥夜泊诗意》等。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大夏。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进苏州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作品有《橹声破清晓》。出版有《水乡集市图》、《苏州园林图册》等。自幼喜爱绘画,无师自学。作品以苏州园林和江南山水风光为主,具有吴派清新典雅之风和鲜明个性特色,作品多次参加国内的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协主席、苏州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有《孙君良作品集》等。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