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易至群(1938.8—)别名易子,湖南邵阳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1960年广州美院中国画系任教,历任江西《南昌晚报》美术编辑、武汉画院,一级美术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作品《村史》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追花图》入选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豆选》入选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冼星海作曲》,《九歌图》入选第六、七届全国美展,《离骚辞意》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易至群新作选集》、《易至群画集》等。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笔名余叶(1934、2----)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原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研室主任,现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任专业委员会主任。1959年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1976年布置全国科普美展;1978年《毛主席思想光辉照耀安源山》进京筹展;197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3年《余叶花卉》在香港海天书局出版;1987年被选为广东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1991年著作《版画艺术》出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出席联合国教科文INSEA亚洲国际艺术教育研讨会,加入INSEA;1995年参加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的全国艺术院校版画学术年会;1996年由INSEA派遣到美国NJ、CA、AZ州属大学访问,考查艺术教育,返校后举行《余叶教授美国油画写生展》;1999-至今作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著作:《版画艺术》等七本,论文《李鳟的艺术追求》等三十篇;代表画作:中国画《革命摇篮井冈山》、《红色安源》、《波湖渔歌》等;版画《掘进曲》、《送瘟神》、《炉火正青》、《在自行车的王国里》等;油画《安源的曙光》、《北加红松林》、《圣经的故事》、《为了孩子们……STOP》;著作《版画艺术》获“ISEAA-亚洲优秀艺术教育书籍”称号;画作均参加国内外美展,被国内外馆展陈列或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男,1944年9月出生,江西波阳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景德镇书画院副院长,中、日陶艺展评委,国际陶瓷网顾问。1994年入编“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词典”,1997年入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作品《丹青不知人已老》获全国美展二等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载入中国文学法文月刊;《神农尝百草》获全国美展二等奖,并被载人《中国新文艺大系》;《秋风送爽》被审定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陈列,并被载入《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珍品(陶瓷卷)》;《沸腾的山寨》、《人与瓷》荣获第九届江西省美展一等奖。《秋韵》荣获第十届江西省美展一等奖。1993年、1994年、1995年分别在美国洛杉矶、上海、台中市举办个人陶艺展,2002年、2003年分别在新加坡、香港举办个人陶艺展。1995年著书《李菊生陶瓷艺术》,2002年著书《当代景德镇陶瓷作品集――李菊生作品选》,2005年著书《李菊生陶瓷艺术》;2010年出版荣宝斋画集《李菊生陶瓷艺术》;2002年编著《艺术陶瓷创作与技法》;1996年主编《中国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鉴赏》,2003年主编《景德镇当代美术作品集》。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万昊(1915.3—)江西都昌人。擅长油画。国立艺专第二届毕业生。1942年任桂林美专西洋画教授,历任苏州美专、江西省立陶专、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学院、武汉艺术师范学院、湖北艺术学院、江西文化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作品有《井冈山之晨》、《日寇的末日》、《抛刀》等。1912年3月14日出生于江西都昌县苏山乡万家畈村,与陶渊明祖居原籍苏山乡陶家畈村隔陇相望。都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域,钟灵毓秀之气,熏染陶冶着童年万昊。高祖万昌福为清道光年间景德镇三大窑户之一,人称三尊大佛,财物之盛,富甲一方。曾祖为进士,曾主讲庐山白鹿洞书院。祖父为瓷商。1925年在苏山朝阳庙读私塾。万昊三岁开始在父亲万籁鸣的指导下学习吟诗作画,七岁能作五言七绝和临碑摹帖,至十岁通晓音律,十三岁已经诗才横溢,作有诗句:“小桥流水绕吾家,秋尽沙头数蓼花,枫叶却随风脚去,寻诗不觉日西斜。”父亲见孩子执意学画籍以谋生亦表赞同,常勉励说:“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作孽钱!”1927年入武昌美术专门学校附中,学习水彩、素描。全家寄居武汉。父亲系中国早期军校保定军官学校首届毕业生,任北伐军七军参谋,他积极投身辛亥革命,曾随黄兴参加武昌起义,任督战官,后任李宗仁麾下中将平汉司令官,是位爱国将领。1935年毕业于苏州美专高中艺术科。同学有陈志华、杨祖述、费以复、董郁文等。学生们在颜文樑老师的教导下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一次,全校油画专业学员临摹颜文梁先生在法国回来的名画《鲁拉》摹本,还未正式学习油画的万昊被破例允许参加临习,结果表现最为出色,孙文林誉之为摹本翻版作。颜文梁亦在全校大会上说:“在你们身边就有很好的学习榜样,他的前途不可限量,他的名字就是万昊”。1939年1月26日,油画《皇军末日》、《无家可归》、《奸杀以后》参加国立艺专《抗敌画展》,反响强烈。《贵州晨报》报道:“……首先映入视线的是《皇军末日》。这是一幅宽阔而长大的布质油画。在一群高举着斧头和镰刀的农民包围中,所谓‘皇军’早就匍匐于地了,一个高大的须发苍然的老者,气昂昂雄纠纠的立在前面,手里紧握着一把鲜血淋漓的大刀,血债从那上面一滴滴的偿还了。这是一幅超凡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坚定了胜利的信念,稳固了抗战的决心。而《无家可归》这一幅,更使我们认清了谁是敌人,要安居乐业就必须把敌人逐出国境,那么抗战到底,便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再一转眼,便看见许多赤裸裸的女同胞,带着不能反抗的愤怒被敌人奸淫侮辱以至屠杀。看了这图画(《奸杀以后》),简直不相信大和民族还是人类。……”毕业于当时在昆明的国立艺专,系第二届学员。其间,每天早晚两次到校外写,起早贪黑,沉迷于光色的瞬息万变,成绩出类拔萃,深受老师喜爱。一次,全校同学各作抗日宣传画一幅代考试成绩,吕霞光当众指定万昊为其代审人。1940年万昊与钱家骏、范敬祥、金右昌、杨祖述等合作绘制的动画短片的《农家乐》由重庆励志社制作完成。《农家乐》讲述了祖国富饶美丽的农村被日本鬼子占领,男人们上前方打仗去了,爷爷、女儿、孙子三代人用各种巧妙的办法击退日本鬼子的故事。影片上映正值抗战的艰苦年代,它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上海乃至南洋一带的报纸纷纷有人撰稿推崇,对宣传抗日爱国起到一定作用。画家们随后又着手绘制两部短片,都因设备器材困难而中途夭折。与在国立艺专学习期间相识相恋的浙江绍兴女子夏叶结婚。当年,长子万滇宝在云南玉溪出生。1941年被聘为为桂林美专高级班西洋画教授、广西省立艺术馆研究员。9月9日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举办的广西全省美术作品展览在松坡中学开幕,分八个陈列室展出,连日观众达万人。万昊参展油画作品有《妹之像》、《薰豆腐干》等。3月28日桂林美术界为筹募美术工作室基金,举办募捐美展。展品有徐悲鸿、关山月、阳太阳、万昊、林素园、李桦等人的国画、油画、书法、木刻等作品二百余幅,叶浅予、张安治等名家亦有作品赞助。10月18日、万昊、阳太阳、陈仲纲、张在民、钟惠若、张兰芬、林恒之、黄超等联合举办的十一人油画展在广西百乐门大厦举行,万昊油画作品《芋》、《白衣战士》、《春耕》、《播种》、《静物》好评如潮。8月22日,万昊与龙月庐、关山月、阳太阳、李瘦石等十余人共同发起筹设桂林美术专修学校,学校设美术教育、西洋画、中国画三科,招生百余名。万昊任该校教授、教导主任。《大公报》报道。1942年1月1日万昊、阳太阳、陈仲纲、张在民、钟惠若、张兰芬、林恒之、黄超等十一人油画展再次在乐群社展出,连展三天。柳亚子、茅盾、欧阳予倩、李济深、李任仁、田汉等即场参观并为画展题字、题词。1月2日赴美丽川菜馆参加桂林美术界新年聚会,尹瘦石、沈同衡、陈海鹰等三十多人到会,与会者均以自画像代为签名。会上,万昊就修建美术工作室作了发言。万昊经常到很远的地方写生。一次写生回来,发现长子万滇宝患急性恶疾,当时社会动荡,缺医少药,孩子不幸夭折,年仅两岁。1943年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的李济深请名家为自己画了不少油画肖像,但他家里挂的还是万昊画的那一张。他对万昊说“你画的这张最有感觉,我太喜欢了!”。鼎力支持好朋友阳太阳创办初阳美术院,出任西画教授。1944年1月3日参加“初阳美术院师生作品展”暨“名家书画展”,李济深、柳亚子、田汉、林虎等名家亦捐出书画作品义卖,为初阳美术院筹款。万昊、阳太阳以及学生的作品引起热烈的反响。进步文化人士纷纷撰写评论。6月,次子万漓风在出生。名字取桂林漓江风光无限之意。李济深与柳亚子等人成立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16日,桂林文化界扩大动员宣传周之“美术日”。万昊为揭露日寇罪行,夜以继日,创作了四十余幅抗日宣传画,其中《抛刀》、《借用一夜》等在当日举行的美术抗日大游行中反响强烈。桂林沦陷。8月5日《大公报》发表了敏之的《流徙中的文艺中作者》,报道了桂林文艺工作者疏散流亡情况。万昊全家在学生杨钦的安排下,前往柳城县洛崖乡避难。所作油画人体、静物、风景不下百余幅,俱在伧徨逃难中失散。1945年在柳州创办南华艺专,万昊任校长,桂北师管区司令王赞斌任校董,林恒之任教务长,教授有杨秋人、阳太阳等。1947年抗战胜利,美专在苏州复校,师资紧缺,百废待兴。应恩师颜文樑盛情邀请,万昊辞去南华艺专校长之职,出任苏州美专西洋画教授,接授教务主任黄觉寺的油画课。校刊《艺浪》出版了“1946-47级毕业纪念号”,刊中介绍了万昊艺术经历并配发了大幅图片。教学期间写生于苏州,喜画水乡、小巷及晨曦夕阳。1948年于江西庐山创建白鹿洞画院,准备广授生徒,一展鸿愿,惜因时局动荡,竟未果而折。后在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任教。除教学外,亦作野外写生,在鄱阳乡里为父老画肖像。大女儿万菡芬出生。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全副武装进入景德镇,解放景德镇,一些人惊慌失措,夺路而逃:“*打进来了,快跑!”万昊镇定自若:“我为什么要跑?*也是中国人!”景德镇陶瓷专科学校改革,任校改委副主任兼艺术系主任、教授。接受有关方面的宣传任务,作连环画(素描)三百余幅1950年使用油画技法,创作《马、恩、列、斯、毛》系列瓷版画。7月12日,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在给万昊先生六百多字的书法长信中,探讨了瓷艺师资问题,并对万昊先生邮去的诗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万昊先生的诗词“工力甚深,难得!”徐龙森先生亦撰文指出:“清代以降,能作律诗的人已不多,油画家能作诗的更是凤毛麟角。万昊能作律诗,可见他对中西文化的把握是有著十分独特的能耐。……对这样一个学贯东西的画家而言,绘画,作诗,少人打扰的生活本身已经足够了。”二女儿万蒂芬出生。1952年景德镇陶专并入南昌大学,万昊任南昌大学艺术系教授。土地改革运动期间,接受组织上安排的宣传画绘制任务。期间加班加点,以每天完成十余张的速度,共绘制五百余幅。10月,全国院系调整,万昊与郑昌中、孙世灏、杨焱诸等一大批最优秀的教授被调入由湖北省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等院校合并的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省长邵式平在江西大旅社(现为八一起义纪念馆)设宴为万昊送行,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在武汉,万昊每天早起,作大量教学示范画,有静物,风景,肖像等。1953年三儿子万小岚出生。1956年苏联著名画家梅尼柯夫一行来武汉主持油画研究班。其间,万昊及杨立光等画家陪同赴庐山、黄山写生。万昊油画速写《庐山》令苏联专家刮目相看,他们对万昊油画的贵族气质、高雅格调以及对光和色的高超处理技法钦佩不已,一改苏联专家对中国油画界的轻薄态度。后来,该作品被苏联专家要求带回国内收藏、研究。油画《丛林》参加湖北省第一届美术展览。1957年8月,万昊回南昌与老乡、老同事兼好友余塞一家相聚;7日,为余塞夫人绘油画像。四儿子万小寒出生。1958年10月,武汉艺术师范学院与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5年制本科招生,万昊与杨立光、刘依闻等被聘为油画专业教授,成为油画专业的中坚力量;其间,每日带领学生起早贪黑,到学校周边写生,深得学生爱戴。绘有《春晓》、《东湖》、《长江大桥》等油画作品。1960年因在武汉长期不服水土,希望回家乡工作,写信给当时的江西文化艺术学院副院长雷震。武汉方面出于留人才的考虑,坚决不同意放行。后在江西有关方面的努力下,调任江西文化艺术学院美术教授。万昊与好友关山月、余塞等六位画家赴瑞金、兴国、井冈山等地旅行写生,创作了一批油画精品。万昊有每天早上练习太极拳的习惯。他面对《井冈山》等一些自己的写生作品、一边打拳、一边欣赏。他对学画的儿子万漓凤说,他的油画《井冈山》里有清新的空气。1961年11月19日,与雷震、王木天、彭宗秩赴圭峰写生多日,回昌后举办“圭峰写生观摩会”,召开师生座谈会。11月29日,写生作品《望郎峰》在江西日报刊登。油画代表作《自画像》创作完毕。原作后来在文革中作为“资本主义毒草”展出后去向不明。据谢天锡在2008年6月9日接受阎志强的采访录音中回忆:“这张画相当精彩,不亚于西欧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水平,而且,他在小笔触印象派色彩处理与水分感表现上更有独到之处。在我国油画历史上,要拿出这种水平的画,那是非常困难的,至少我从苏州美专毕业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好画。”“万昊素描了不起,人物造型绝对准确!”1962年4月,邵式平省长家牡丹花盛开,万昊应邀前往为牡丹作油画写生,回来后创作油画《牡丹》。万昊又赋诗一首,写成书法作品与油画一并赠予邵式平:“名花含笑欲依人,清绝娉婷绰约神。愧我无才难画本,可能辜负洛阳春。叠叠重重艳艳花,深深浅浅映窗纱。华堂留得春光在,好与西风斗物华。”1964年当选为江西省第三届政协委员。“万昊、雷震美术作品展”在江西省文艺学校举行。展出万昊油画风景以及雷震水墨戏剧人物共四十余幅。谢天锡在校刊《苗圃》撰文,对万昊油画艺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给与了高度评价。 1965年吴冠中来南昌,在余塞的陪同下拜会学兄万昊。吴冠中比万昊小七岁,系万昊下两届的学弟。1968年9月1日,文革中,万昊因在美术教学时开设人体写生课而被加以“反动学术权威”之罪名,关押进设在新建县农场的省委集训一队进行劳动改造。当时,“五、六十人挤睡一间大屋,副省长们、省文艺界著名人士、高级知识分子,均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在上下双层床铺上爬上爬下,苦不堪言。监管员见万昊先生厚道老实,令他当集训小组长。”文革中,数百幅油画、素描精品被搜缴一空。约数百万字的美术课讲稿、诗词等文稿均付之一炬。1971年7月,万昊从集训队放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心境苦闷。有时,万昊在路上遇见当年斗他的学生,他却笑呵呵地说:“当年斗我是听上面的话,解放我也是听上面的话,我不怪你们!”那几个学生听了感动得痛哭流涕,逢人便夸万教授豁达大度,宽以待人。1975年作诗寄托愁苦心境“我亦颠狂天地间,风尘冷落旧罗衫,莫因落落无人问,少买胭脂画牡丹。”创作自画像《你画什么?》,画面中,调色板上没有颜色,寓意世道黑白颠倒,无画可画。这是文革迄今,万昊绘画的唯一一张油画作品。1978年邵式平夫人在吴齐的陪同下,带着礼物赶到景德镇,请求万昊重画一幅邵式平生前(1965年3月逝世)最喜爱的油画《牡丹》,因为万昊原作已在文革动荡中丢失。历经文革摧残的万昊已万念俱灰,毫无画兴,遂婉言拒绝。当选为第四届江西省政协委员。为铁路南昌南站大厅画绘制巨幅油画《你办事我放心》。1980年6月6日,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万昊当选为副主席。7月,江西油画学会成立。万昊当选为首任会长;马宏道、施绍辰、胡敬修任副会长。任江西陶瓷学院教授。1983年当选为第五届江西省政协委员。1月,连续创作了一批规格为75cm*55cm较大尺寸的油画风景精品,其中有《鄱湖春暖》、《三峡风光》等。1月17日,中国美协江西分会三届二次理事会在南昌召开,会期三天,副主席万昊出席。1984年1月11日,全省美术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期三天,副主席万昊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文化厅副厅长李坚建议《江西画报》为万昊做一个油画艺术专题报道,万昊表示,应该把更多的宣传机会让给年轻画家。参加省五届政协二次会议。此时,文革遗毒一去不再,改革开放欣欣向荣,老人心潮澎湃,即兴赋诗:“洪都盛会喜盈盈,南浦西山无限情,农村繁荣商业旺,人人都道党英明。”“似水流年去不回,丹青老迈愧无为,明朝要借东风力,多写江山入画题。”1986年2月24日,江西油画学会年会在省美协会议室举行,会议对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万昊担任学会顾问。7月7至10日,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万昊与胡献雅、彭友善、梁邦楚、毕渊明等老画家被聘请为顾问。 1987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离休后,赋诗濡墨,笔耕不辍。创作人体以及三峡、水乡、静物、鄱湖等风景油画二百余幅。1995年一百余幅油画作品被上海东海堂画廊徐龙森先生分两次购买收藏。1996年1月1日,《万昊油画集》由台湾敦煌艺术公司出版发行;1月26日至2月17日,“中国第二代前辈油画家万昊画展”在台北敦煌艺术中心举行。台湾《典藏》杂志载文《隐于画中的万昊》。文章认为:“万昊的风景画,往往在弥漫开的色彩中,小笔触将阳光折射下在空气中那种能感受但又无法捉摸的闪烁不定的水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山峡风景作品中,此类手法运用得心应手”,“昊有三癖:画画、吟诗、饮茶。”4月28日油画《月色下的小路》(32*40.5cm)、《水乡周庄》(38*45.1cm)、《葡萄》(38*45cm参加香港佳士得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分别以人民币26,818元、29,256元、34,132元成交。加佣金约合2.5万元/平尺。另有油画《苹果》(38*45cm)在香港佳士得以人民币20,700元成交,具体时间不详。7月12日,徐龙森在给湖北省一位老画家的信中慨叹说:“万昊先生才华横溢,然晚年作画条件较差,常令我扼腕。”徐先生亦当着湖北美术学院的几位教师谈到万昊先生的新印象派油画作品时称:“可以说当今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万先生的水平了。他的油画用色令我崇拜不已,太好了!”1997年《美术学研究》杂志第一期刊载徐龙森先生文章《从幻毁中获得解脱——万昊人生观的二次蜕变》。文章认为:“在万昊晚年的油画作品中,除却上述的基本特征外,集中地表现在诗意词境的渗透,读万昊的画犹如吟唱纳兰性德(容若)的词,幽远、凄艳、宛约又不失率真,每读一遍均有一层体会,每揭去一层朦胧又多了一份淡泊,抹去淡泊却又见到幽远的空旷,直达你的四肢百骸。这在西方油画中是无法体验到的,这正是万昊区别于法国外光派大师们的地方。”1998年不顾年老体迈,回故乡都昌探望,目睹故乡崭新面貌感到格外高兴。万昊退休后曾多次提出要到万家畈定居,魂牵梦绕的美丽故乡是他灵魂栖憩的理想之地。“万昊先生的油画、诗词、他的美学思想、艺术风格,犹如自己的肉体、灵魂,都与故乡田园文化分隔不开。”万昊油画《深秋》(32*41cm)在台湾甄藏艺术品拍卖中,以人民币138,000元成交。加佣金约合12.9万元/平尺。(据北京“嘉德在线”全球华人艺术品拍卖成交数据库提供的纪录,具体拍卖日期不详)2001年第二期《文史大观》杂志刊登万圣兴先生的文章《万昊与他创立的新印象派油画》,文章认为“万昊教授研究自然,注重自然光、色、形的整体效果,强调作品的民族性、真实性、建筑性、整体性。重视质感、空间感和空气的流动感。不扭曲变形自然本真的性灵,以平淡的心态,冷暖色的基调,凭着感觉来表现物体的真善美,使画面产生出闪烁效果和高雅超逸的东方情调。”4月,《心桥》杂志转载了该文。接受万圣兴先生的采访时,万昊在沧桑中不无超凡的自信:“梵高活着的时候只卖出了一张画,而且只卖了4英镑!我的画,以后有人看懂了,就不得了了!”4月7日、9日,江西卫视在《中国江西》栏中播放了专题片《万昊与新印象派油画》。该专题片向广大观众热情介绍了万昊教授创立的新印象派油画作品,认为万昊教授“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印象派油画的崭新天地,完成了从继承到发展,从发展到创立的艰难过程”,“万昊教授开拓性的创造,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一笔宝贵的财富,亦丰富了世界绘画史。”2005年11月,万昊女婿陈国涛先生所著《沧海求珠》一书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人物通讯《新印象派油画家、景德镇陶瓷学院万昊教授写真》,文章对万昊的艺术与生平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12月6日,油画《鄱湖风景》(32*42cm)参加保利上海2005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以人民币33,000元成交,加佣金约合3.0万元/平尺。2006年8月27日,万昊的两幅油画《女人体》、《桔子与杯子》在第六届江西名家艺术品保真拍卖会上作为非卖品向各位收藏家展示,引起了江西收藏界广泛关注。2007年1月13日,油画《荔枝》(36*45cm)参加西泠印社2006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以人民币46,200元成交,加佣金约合3.5万元/平尺。7月2日,创作油画《山魂》,九十六岁高龄画笔不老;10月3日,江西省文化厅阎志强一行专程赴景德镇看望万昊,就万昊油画艺术的抢救性发掘与保护进行调研;《古南秋寒诗词集》整理完毕,共收集万昊诗词作品近200首。2008年4月12日岩默第二次赴景德镇,以拍摄、录音的方式整理万昊先生艺术资料。5月10日著名老画家段輗在与阎志强谈到万昊时动情地说:“万老师,那还了得!在中国油画界,他的艺术是最好的。我在湖北艺术学院读书时,同学们都很崇拜它。他的艺术独树一帜,和当时占据学院主流的留法的武昌艺专学派并驾齐驱,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万老师不应该回江西哟,他太清高了,埋没啰!可惜哟!”6月9日,著名油画家陈松茂先生在接受阎志强采访时说:“文革以前,我曾到万昊家拜访,看过他一些画。我感觉,他研究印象主义,得到的是精神而不是表象。他对物象的光色处理,比传统的印象主义绘画更空灵、更简约、更耐品。他常常追求一种湿气弥漫的朦胧意境,这种独创的表现手法在当时影响很大,许多画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包括著名画家余塞教授。非常遗憾的是,当时受全国苏派油画大潮的影响,我主动接触万昊的意识不强,错过了向他学习讨教的宝贵机会。现在,像他这样的绘画大家已经不多了。整理他的作品,对研究油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邹良材汉族,1944年12月生,福建上杭人。196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主任、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西书画院特聘画家、省文史馆特聘画家。美术创作擅长人物、山水。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主要作品有中国画《重上井岗山》、《赣粤边秋熟》、《多少楼台烟雨中》、《秋染硃砂冲》、《巍巍井冈》等。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首届全国国画小品精品展优秀奖、全国高师美术教师作品大奖赛优秀奖及省美展多次奖项。作品曾被文化部、国内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画院及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和港台地区美术馆和个人收藏并由多家出版社出版。曾主持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大型壁画创作。传略入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毛士博(1928.6—2001.1)江西萍乡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1941—1944年在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学习陶瓷美术。历任《江西日报》美术编辑、美术摄影组副组长、文艺处副处长,高级编辑,江西省美协副主席。作品有国画《山村医生》、《买山货》,漫画《止血膏药》、《东拼西凑》等。论文有《论周国桢的瓷雕艺术》、《我国传统艺术中抽象因素初探》等。

    居住地区
    江西/萍乡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梁书,字凯世,号惕生。1905年4月生,江西万安人。1929~1932年就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等名师,毕业后留校任副教授,与众师共研画事,其后分别被聘为上海美专和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教授。1930年参加黄宾虹、郑午昌等创办的“蜜蜂画会”。1935年期间与潘天寿、张书旗、诸乐山、吴弗之等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巡回举办“白社”画展。其作品《庐山枫叶》、《庐山飞瀑》经张大千、何香凝推荐曾远涉德国、日本展出。1938年参加郭沫若组织的抗日战地服务团,并任总干事。次年与傅抱石在江西大旅社联办中国画展。1959年作品《井冈山全图》、《大茅山春天》参加全国美展,并先后在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展出。梁书曾多次在赣州、南昌、杭州、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江西画院顾问,江西中国画研究院顾问,日·中艺苑顾问,万安政协副主席。1998年8月逝世,享年94岁。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当代书画篆刻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在校长刘海粟及教师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等人的指导下认真进行了专业学习,临摹了唐,宋,元,明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如王蒙的《清下隐居图》,黄子久的《富春江长卷》,王维的《雪霁图》,郑板桥的《竹石》等,通过这些作品的临摹,学习,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同时在笔墨技法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1年在校学习期间认识了张大千先生,当时张先生是学校的教授,对中国画具有很深的造诣,他常对梁书说:"攻学画艺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绘万张画,始能登堂入室,得其奥秘".在谈到古为今用的问题时又说:"师古人是为了超越古人,师造化是为了向生活学习.如不师古人,不师造化,所谓个人风格和时代气息,就无从产生,无所依托".这些教导使梁书深受启发,对他以后从事画艺勤学苦练,深入生活,揣摸六法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进行毕业创作时,先后到普陀,杭州,富春江等地收集素材,创作了《桐芦渔船》,《普陀石佛》,《西子湖畔》,《灵隐寺》,《铁塘潮》等作品,在毕业展览中得到学校师生的赞赏,并以优异成绩留在母校担任国画系助教.留校任教期间,张大千先生介绍他结识了当时的著名画家何香凝女士,并得到她的教诲.那时何女士受绘醒狮,形象浑俊,气势凌云,她绘的梅花更是色彩妍丽,气节犹劲.何女士常说:"绘画首先要立意,人家绘狮喜欢绘睡狮,我偏爱绘醒狮,用它来比喻我们的民族已经觉醒."她又说:"我们是中国人就要画中国的山水花鸟,以此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尤其是山水画家,更应该给祖国的山河增添色彩,把为民族争光作为己任."何女士这些爱国主义的至理名言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导,给梁书开拓了眼界,陶冶了爱国情操,美化了他的心灵.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他毅然登上庐山,创作了《牯岭红叶》和《香炉飞爆》.前者注入了向往祖国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后者溶进了李白《庐山飞瀑》一诗的意境,受到大千先生和香凝女士的一致赞赏,并被分别推荐到柏林和东京参加"中德"和"中日"美术展览,使他崭露头角,从而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关注.1934年又参加潘天寿,诸闻韵,吴茀之,张振铎,诸乐三等人组织的"白社画会",并有多幅作品参加了由"白社"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举办的画展.同时还与王济远合编中华美术课程教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年在开封与沈逸千等人创办美术公司,开办美术研究所,为河南培养美术人才.翌年,赴泰山旅行写生,作有《泰山古松》,《南天门日出》,《古松峥嵘》等画.1938年赴南阳担任抗日救亡青年学生训练班美术教员,作国画《百松图》鼓舞南下沦陷学生们的斗志,落墨五十株墨松,青松,老松,各具特色,坚韧挺拨,苍劲有力,以示抗战意志牢不可破.同年三月转赴洛阳参加郭沫若先生组织的抗日战地服务团任总干事,作漫画《抗日铁拳头》,《打倒鬼子兵》,《胜利抗战歌》与国画《洛阳之晨》,《张飞松》,《松柏常青图》;六月赴武汉与陈伟华女士结婚;九月赴宜昌作《三友洞》,《西陵峡》,《桔乡彤彤》,《望江亭》等画;十月携眷返赣,途径洞庭湖,作国画《夜泊洞庭湖》。1939年在南昌江西大旅社与傅抱石联合举办国画展览.后来服务桑梓,在万年担任美术教师.1944年冬,日本侵略军攻入万安时,与爱人带着两个孩子逃到会昌,瑞金,一度以卖画为生,曾在赣州举行个人画展.1946年战乱中爱人病故,接着自己又生病,在生活困难,心情极端悲痛的情况下携带孩子重返万安.当时他的处境极为艰难,但仍坚持作画,并寄情于祖国的山山水水.1948年作赣江游,来往于十八滩,绘有《惶恐滩》,《黄泉滩》,《龟石滩》等作品.五月重上庐山,绘有《五老峰》,《含鄱口风光》,《三叠泉》,《三宝树》等作品。1949年万安解放,人民政府安排梁书到万安中学教美术课,同时参加支前宣传工作,当时他带着喜悦的心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绘制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画像,创作了国画《毛主席高瞻远瞩》,《朱总司令骑马督战》,《人民支援前线》,《东方红》,《秧歌舞》,《庆祝人民胜利》等作品.1951年调到万安县文化馆,创办了群众美术学习班,为培养全县业余美术人才和活跃全县美术活动作出了贡献.从1959年开始,潜心于国画创作,绘有国画长卷《井冈山全图》,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参加了全国美术展览,并在1960年《美术》杂志上发表.为了进一步反映井冈山题材的创作。1963~1965年整整三年,他长期住在井冈山体验生活,创作国画一百余幅,其中有《黄洋界哨口》,《朱砂冲哨口》,《八面山哨口》,《毛主席大井旧居遗址》,《井冈山羊场》,《井冈山龙潭五瀑》,《茨坪曙光》,《井冈山小学》,《井冈山公路》,《黄凸林场》,《砂子口电站》,《井冈山垦殖场》等作品,参加了各地展览.1964年又先后赴庐山,大茅山,圭峰,茅家岭等地写生,绘有《庐山全景图》,《大茅山之春》,《大茅山风光》,《蜈蜂洞》,《圭峰》等作品.1965年应石凌鹤邀请赴黄山写生,作国画《黄山风光》,《西海云雾图》,《迎客松》,《人字瀑》,《飞来石》等.1966年重上井冈山,作《井冈山主峰》,《井冈山游击洞》,《井冈山五马朝阳》,《井冈山春色》,《大井春早》,《朱砂冲》等.1967年至1973年"四人帮"横行期间,梁书被"揪斗",下放农村,不仅遭受折磨,而且几十年来收藏的文物字画以及个人创作的书画作品,先后被抄四次,抢劫一空.在这六年时间里,他无法作画,财物损失巨大,时间浪费尤为可惜,精神也受到沉重的打击.直到1974年得到平反,调回县文化馆搞创作.重新工作后,他积极为文化馆举办农民美术创作学习组,同时创作了国画《柳鱼图》,《芭蕉和小鸡》,《竹梅图》以及《巍巍井冈山》,《茨坪全景》,《井冈山竹》等.1976年由省美协组织到广西桂林和湖南衡阳等地旅行写生,绘有《漓江秋水》,《阳朔风光》,《月牙山亭》,《南岳古松》,《半山亭》,《南天门云日》,《大佛寺》等作品.1978年省美协组织庆祝"八一"建军节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0周年的创作,他又绘制了《井冈山全图》.1978年又应县文联邀请组织和带领青年农民业余美术爱好者赴黄山旅行写生,创作《黄山全图》,《天都峰》,《蔓笔生花》,《黄山云》,《黄山雾雨》,《黄山松》等.1979年作《鹰击长空》,《鹰松》,《急流放排》,《鱼乐图》,《万年青》,《寒江垂钓》等.1980年四上井冈山,对井冈山的竹子特别感兴趣,作泼墨《风竹》,《雨竹》,《夜竹》图,其中《雨竹》由庐山博物馆收藏.翌年,赴重庆游南温泉,北温泉,作《山城朝晖图》,《三峡风光》,《李白夜吟》,《巫山帆影》,《一山瀑布归三峡》,《山城之夜》,《巫山神女峰》,《入峡》,《巫山图》等.途中并转赴峨嵋山作《峨嵋古道》,《峨嵋古寺》,《金顶暮色》,《雨后青山分外明》,《葛洲坝长江水电宏图》(发表在星火杂志).1983年作《水乡秀色》,《斗鸡图》,《金鱼》,《山鹰》,《八哥鸣春》,《青松不老泉不歇》,《秋风吹下红雨来》,《归鱼》,《母唤群雏》等.1984年作《竹梅》,《松柏常青图》,《江城幽居》,《荷蟹》,《书童山》,《象鼻山》,《雪松》,《墨竹崖瀑》,《漓江水乡》,《霜叶红于二月花》,《井冈又添一明珠》,《罗汉松》,《洞庭春色》,《南岳庙》,《梅岭晨光》,《西山风光》,《松瀑图》,《秋山红叶》,《葫芦》,《流水三千丈》等,八月参加赣南行署举办的中秋画会,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的著名画家胡一川,黎雄才,赵世光,俞云阶等一道作了多幅作品,相互交流经验,并参加展览,绘了十几幅作品给当地留作纪念.1985年作《树树穿云》,《江虹》,《山谷青色》,《寿松》,《黄山勾月挂天空》,《黄山之秋》,《明月松间》,《三青山》等.艺术成就梁先生几十年来的艺术创作生活,一贯辛勤劳动,创作了数以百计的美术作品,硕果累累,为国家创造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不仅在探索绘画创作道路上,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绘画的优秀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学术研究与道德修养方面也勤奋努力,虚怀若谷,为人正直,素志淡薄,远名利得失而沉醉于笔墨耕耘之中.在绘画创作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深厚的造诣.特别是在学习传统笔墨技法和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他常常谈及:"……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有生活,要到生活激流中去,到祖国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分析和研究.要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和奥秘,了解山峦的性质和规律,并使它成为自我表现形式的依据,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跑遍祖国的名山大川,不仅五上井冈山,三上庐山,三上黄山,而且先后游览过普陀,钱塘江,富春江,西湖,洞庭湖,泰山,衡山,桂林,长江三峡,青城山,峨嵋山,大茅山,圭峰等名山大川,实现了"搜尽奇打草稿"的素愿,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庐山枫叶》,《庐山飞瀑》,《井冈山全景》,《大茅山之春》,《黄山烟云》,《西海群峰》,《五老峰》,《含鄱口风光》,《葛洲坝电站》,《金顶暮色》,《漓江秋水》,《阳朔风光》,《南岳古松》,《桐芦渔船》,《钱塘潮》,《西子湖畔》,《夜泊洞庭》,《雨竹》等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参加了国内外美术展览,有的分别在《中国画》,《美术》,《星火》等杂志及各报刊发表,有的为博物馆收藏.说到深入生活梁书先生感触尤深,他以傅抱石先生的话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汇集为一股新的艺术潮流,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傅先生强调旅行写生,曾辗转东北,华北等地作了一次长达一万多公里的旅行写生.梁书认为傅抱石的画是随着自己的时代而获得新的感受,并从新感受中产生他的作品.因此梁老深信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梁书先生学说:"画家要踏踏实实地对笔墨下工夫.如果画家没有早期的基本功力和中期对生活的融会贯通,就不可能有画家的创作成就.笔墨技巧修养越高,见识越广,你在生活中就越能发现新的构思,才能做到笔墨浑厚,色彩明亮,线条挺秀,构图新颖."他在这方面是深有体会的.另外,他还说:"不论用什么表现手法,笔墨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笔是骨力,墨是精华,墨能分层次,浓淡,疏密,取之适当就能气韵生动,无论用什么笔,中峰,侧峰,逆峰,卧峰,得其要领,都有它独特的创造性和生动性.因此笔墨技巧是有很深的研究的,下笔要自然流畅的精神,用墨要有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果作者能朝这方面发展,那么他必然会任感情自然流泻而得到运用自如的效果."古往今来,为了探索艺术真谛,多少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他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作用,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优秀作品.梁书先生已有八十一岁的高龄了,可是他仍壮心不已,丹青不知老将至,他在一幅《竹》画中题诗写道:"老节新枝梗,清淡享大年,绎思挥彩笔,寄情山水间".以表示他虽已年迈,仍要发挥余热,在耄耋之年,尽力贡献自己的才能,为四化建设出力.这里我谨录顾亭林诗句"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犹着花",以表达我对梁老的祝愿!

    居住地区
    江西/吉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周国桢,男,1931年生,湖南省安仁县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原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雕塑协会会长、景德镇市美协名誉主席、高岭陶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988年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轻工业科技先锋”称号,1991年被定为景德镇市拔尖人才,1992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他是我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又是陶艺教育家,被中外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和“陶艺泰斗”。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当代杰出的陶艺家、画家,更是杰出的陶艺教育家。曾被英、美等国多家国际名人中心列为“世界名人”,1992年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其“世纪勋章”。曾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等地举办个展十多余次,于澳门及新加坡等地联展多次,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及海内外私人收藏其作品甚多;四川美术出版社、香港文化促进中心等为其出版了专辑。英美等三家国际名人中心将周国桢列为“世界名人”;1992年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周国桢“世纪勋章”。

    居住地区
    江西/景德镇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字大河,高级书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广西艺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顾问,日本在日中国书画篆刻家联盟顾问,泰山艺术研究院教授。改革开放后,他率先提出反向艺术观念,独创单双管逆向体书画,曾到沈阳、黄山等地表演,被誉为中华一绝。其书画作品多次展出于国内外。‘96彩墨作品参加纽约、东京、多伦多联合举办的“长城颂艺术大展”,获创新奖奖及金色奖牌。’99书画作品在泰国举办的国际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评奖中获荣誉金奖,2000年书画各一件参加迎澳门回归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展获荣誉金奖。其作品广为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个人广为收藏。艺术简历载入《世界华人艺术家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华人卷、《世界书画篆刻家辞典》等20多种辞书。2001年湖南东方名人文化研究院特聘为常务顾问,并授予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等单位授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称号,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等单位授予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特邀名家”称号。作品《雨夜》、《课堂》参加全国美展,代表作品有《被歼》、《双鸡图》、《行草》、《华夏魂》、《巴山日出》等。《论中国指墨艺术和反向艺术观念》获优秀论文奖。

    居住地区
    江西/南昌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西临川人,中国画家,陶瓷美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号青花楼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理事、八大山人研究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鼻烟壶研究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文联委员、九三学社成员、景德镇书画院特级画师。1954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班学习。他擅长人物、山水、花鸟、金石、并从事陶瓷青花、粉彩设计、创作、68年以来,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各大刊物上发表。1978年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作品《江山如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由邓小平作为国礼曾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并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88、90、94年分别应邀到日本、新加坡讲学并举办个展。97、99年应邀赴广东等地举办个人陶瓷作品展。作品入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日现代美术通鉴》、《20世纪国际美术精品博览》等,93年出版《傅尧笙陶瓷国画集》。傅尧笙是出生在一个陶瓷艺术之家,其父傅题寿是艺术瓷厂专科学校的图案老师,但他的陶艺术却并非家传。傅尧笙家住在詹家下弄,这是景德镇当时最为有名的红店“集中营”。生长在这种陶瓷的世界里,傅尧笙自小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由于傅尧笙是父母的第11胎,也是惟一带活下来的,加上患有肺结核病,所以对他非常疼爱的父母,在对其进行燕窝不断地保养同时,始终坚持不让他去学画瓷器那种很吃苦的手艺活。外界的力量并未干扰傅尧笙对陶瓷艺术的追求,每天在父母上班的时候,他都喜欢跑到弄堂里的红店,静静地看着红店老艺人画瓷器,偷偷地躲在家中,用纸板将煤油灯光遮拦,不让父母发现,悄悄地自揣自摩地练习。终于有一天,傅尧笙学画的事被父亲发现了,老人没有对儿子的这种不听话而悖然大怒,相反,他为儿子自学的那种精神和达到的那种水平所震惊。12岁那年,他被父亲送进了艺术瓷厂,名正言顺地学起了画瓷活。由于技艺的高超,傅尧笙在艺术瓷厂从事绘画艺术后,曾先后调任过瓷业公司设计室、陶瓷美术合作社及新成立的陶瓷研究所工作。景德镇陶瓷的最大特点是经得起岁月刻刀的考验,但这只是青花和颜色釉之类的产品,釉上红花长久存放之后,便会出现变色,如果遇有腐蚀性东西还会完全褪去。如何才能使釉上红花不会褪色呢?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之后,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傅尧笙。有一次,傅尧笙从珠宝加工店经过,里面的加工碎屑引起了他的创新灵感。“用天然色的宝石翡钻配成颜料,肯定可以攻克这一难题。”于是,傅尧笙向珠宝店以低价将一些碎屑全部收购,然后加以研磨调制,并画在瓷器上进行烧制。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这一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用宝石彩画的瓷器不仅色泽亮度极高,质感良好,而且经得起腐蚀。傅尧笙的宝石彩成功了,这是陶瓷艺术创作的一大发明。遗憾的是,这些秘方在他去世后竟失传了。

    居住地区
    江西/抚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