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达榴生(1937.7—)江苏南通人。擅长雕塑。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作品《书记》、《宝贝》、《细雨》、《峥嵘岁月》分别入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美展。《为了同一目标》、《凌云揽月》、《星座》分别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鹤与少女》入选第一届全国城市雕塑方案展木雕,《宝贝》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城市园林雕塑有《穿越时空》(不锈钢)、《世纪之光》、《晨练》(青铜)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仲兆鼎(1936.7—)江苏海安人。擅长雕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51年进修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美术组。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留校任教,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劳动课》、《山里姑娘》、《闻莺》、《明珠》参加第五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展。合作《秋瑾》、《君子莲》获第二届全国城雕展优秀奖,《春晓》获三届全国城雕展优秀奖,《开渠大师》像为安徽刘开渠纪念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周轻鼎,湖南省安仁县人,现代雕塑家,我国动物瓷雕的奠基者。24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东渡日本留学,继而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先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罗丹的学生让·布舍门下学习雕塑,再到里昂专门学习动物雕塑,并在法国学习、生活、工作达15年。1945年12月回国,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后改任民间美术系主任),致力于动物雕塑的研究、创作和教学,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他承继法国写实雕塑传统,重视师法自然,注重表现动物生命力,力求形神兼具,不尚藻饰,语言洗练、生动,饶有情趣,富有诗情画意。周轻鼎的父亲是清末秀才,以教私塾为业,能书善画。周轻鼎幼时,受母亲影响,喜欢用米粉团子和黄胶泥捏各种动物,又受父亲指教临摹山水花鸟画。20岁左右教家庭蒙馆,24岁到北京谋生,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师范科。1926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川端绘画学校学画。1931年留学法国,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毕业后在里昂创作动物雕塑,作品曾在巴黎春季沙龙和里昂美术展览中获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周轻鼎由巴黎转到里昂,专门学习动物雕塑,为他后来从事动物雕刻奠定了基础。1945年12月回国,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雕塑系主任,后又改任民间美术系主任。1946年随学校到杭州。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创作了浮雕《八口之家》和圆雕草图《流民图》,表现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周轻鼎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1958年改任民间美术系主任。50年代初期,为上海西郊公园创作雕塑熊猫群,为杭州西泠桥畔创作梅花鹿群,为南京、无锡创作仙鹤和骏马,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动物雕塑家。“文革”中他苦心建造的动物雕塑几乎全部被毁。“文革”结束后,他依然陶醉于动物雕塑。他主要通过动物的眼、嘴、耳、尾捕捉动物表情,表现动物或凶猛、或善良、或和顺、或可爱的性格,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诗情。在瓷塑动物中他又巧妙地将物形与色釉融一,别有一番情趣。20世纪60年代后,他由教学工作转到动物雕塑创作上,先后到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等地陶瓷厂做陶塑。他还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办过动物雕塑培训班。1962年,在上海举办周轻鼎小型动物雕塑展。周轻鼎擅长动物雕塑,注重于动静不同之时观取动物之天性,表现手法自由流畅,一气呵成。所作动物生动自然,神气毕现,饶有情趣。出版有《周轻鼎动物雕塑选集》《周轻鼎谈动物雕塑》。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25年9月出生于中国浙江兰溪市。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教,曾任教研组长,副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和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和研究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长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香港国际画院特聘高级名誉顾问。创作了雕塑290余件,分部全国各地的纪念塑像有:吴敬梓、祖冲之、顾炎武、文天祥、骆宾王、朱丹溪、孔子、鲁迅、志愿军、毛泽东等。并主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攻打敌营”大型浮雕等。不少雕塑参加全国美展,有的曾获国家奖。94年因美国中西书画家协会邀请举行二次学术讲座,办了一个美术班。铜质《罐舞》、《浴女》95年荣获美国奥克兰特别贡献奖。多次参加国际美展。而且在东南亚各国。在美国、法国举办个人美展,并得到同行界和各界人士及“世界日报”、“密西根报”、“欧洲日报”、“星岛日报”等好评,并促进了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他还出版了《雕塑艺术》(华东区大学优秀教材荣获二等奖)、《人物雕塑技法》、《凝固的旋律》(中外雕塑艺术)、《雕塑技法》、《叶庆文雕塑选集》等六部著作及论文七十余万字,200余幅插图、400余幅图录。后期兼研国画,擅长花鸟题材;参加全国性书画大展赛中。曾获金奖三次、特等奖三次、银奖、二等奖、精品奖九次。《我怎样走上艺术道路》被载入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荣获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从四十年代直到现在辛勤创作,留存下来的一批雕塑、绘画作品,奉献家乡人民,为此兰溪市人民政府建立叶庆文艺术馆,作永久保存。平生事迹、作品被入编《世界当代名家书画大典》、《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20世纪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中外书画家简明辞典》等二百二十余部大型辞书。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应真华(1929—)浙江奉化人。擅长雕塑。1954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任上海雕塑创作室领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参加大连《苏军烈士纪念碑》雕塑。作品《鲁迅》、《青年鲁迅》分别由上海、绍兴鲁迅纪念馆收藏,《女拖拉机手》参加1959年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秋瑾纪念碑》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展优秀奖。作品有《崛起》、《奉献》、《三江颂》、《骏马》等城雕。其主要雕塑作品《女拖拉机手》曾参加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并被中国革命艺术博物馆收藏;大型雕塑《崛起》、《奉献》立于秦山核电站;《鲁迅雕塑系列》被上海、绍兴两市的鲁迅纪念馆收藏,其中的《鲁迅纪念像》获上海市美展一等奖;《毛主席纪念碑》立在长沙岳麓山:《竺可桢像》立于浙江大学,并成为浙大的标志之一;立于杭州西湖边的《秋瑾烈士纪念碑》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并入选《世界雕塑全集》;《跳水》获浙江省优秀奖,并由国家体育总局收藏。应真华教授被收录在《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许叔阳(1927—)上海人。擅长雕塑。1948年毕业于苏州美专(沪校)西画系,1954年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雕塑研究生班毕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君子莲》、《秋瑾》纪念像均获首届全国城雕展优秀奖,《猫头鹰和孩子们》、《鲁迅》纪念像、《出海》、《山鬼》、《邓中夏》、《陈毅与粟裕》等。参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烈士就义群像》创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沙志迪(1930.6—1997.5)江苏江阴人。擅长雕塑。1949年在上海美专绘画系学习。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后毕业于该院研究生班。任中国美术院雕塑系副教授。作品有《朝阳》、《白求恩》、《柯棣华》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潘雨辰  别名震辰,浙江文成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美术家协会与雕塑家协会会员。擅长雕塑。13岁拜师朱云明学青田石雕技艺,并自学绘画。满师后以石雕为业。195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美术创作室创作员。1958年教于浙江美院。1963年调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任石雕专业创作员。历任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有《罗盛教》、《故乡人物图》、《葡萄丰收》等。名作《罗盛教》、《铁骑奔流》均由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幸福时代的儿童》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给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丰收舞》被作为中国著名艺术家作品参加苏联莫斯科造型美术品展览。优秀作品《红楼梦十二金钗》、《八骏图》、《孙中山》等均由美国等地区博物馆或收藏家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马凤棠,男(1914.9—2001.2)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厦厉墅村人。擅长擅长于设计创作,各种雕法得心应手,雕镂精细。14岁离乡去上海,在胞兄马凤郁的作坊里学雕花。1950年进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工作,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省民间美术研究室负责人,民间美术系副主任,从事木雕教学与创作,并竭力扶持东阳木雕的复元和振兴。1962年,他出任民间工艺研究所副所长,主管全所业务,协助浙江省的主要工艺厂开发新产品。代表作品《三打祝家庄》出口墨西哥《民族大团结》和《李时珍》被北京故宫收藏《祥林嫂》被鲁纪念馆收藏《南昌工人纠察队》和《抢修涂家埠大桥》被南昌纪念馆收藏《山川新面貌》被中山纪念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卓予,男,一九二七年生。江西南康人。擅雕塑。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分配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工作。1953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1957年回母校雕塑系任教。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1979年参加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赴意大利、法国考察。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浙江省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席。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潘天寿》(合作)、《赵伯先像》(合作)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春曲》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铁工》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拼搏者》、《陈毅像》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还有《红军过草地》、《夏日》、《李灿像》、《章太炎像》等;《拼搏者》和《春曲》曾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等。1953年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昌起义”浮雕的创作、《毛主席纪念堂》群雕的创作。论著:《外国城市雕塑选》、《意大利的教堂艺术》。1927年5月生于江西南康潭口镇;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1951年毕业;毕业后在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工作一年;1953年调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美术创作组,参加浮雕创作;1957年回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1978至1987年担任系主任、教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江省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长、浙江省城市雕塑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第六届人大代表;1988年3月退休。王卓予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的得意弟子,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雕塑家。1951年毕业后在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工作一年。1953年跟随刘开渠、萧传玖先生进京,参与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这是中国雕塑史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项目,王卓予先生以他深厚、严谨的造型能力与萧传玖先生共同承担起南昌起义、渡江的浮雕创作,并参与辛亥革命部分的浮雕创作工作。1977年又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群雕的创作。1957年王卓予先生回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与萧传玖等老一辈雕塑家共同承担起雕塑系的教学重任。1976年“四人帮”刚刚被粉碎,国家秩序初步回复。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学校的教学秩序遭到彻底破坏,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王卓予先生以极大地勇气、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敢地肩负起恢复雕塑系正常教学秩序的重任,带领全系教师调整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筹备教学设施、编写教学大纲等等。在王卓予先生的积极带领下,全系教师共同努力使雕塑系各项工作圆满就绪,终于在1978年迎来了雕塑系文革后的第一届学生。1978至1987年王卓予先生担任雕塑系主任。在主持雕塑系工作的十年中,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为雕塑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在教学上他主张严格基础训练,亲自联系并领导了一些大规模的社会创作,如普陀山普济寺庙大殿佛像制作、克拉玛依矿史浮雕、宁夏展览馆建筑浮雕等。通过这些实践大大丰富了教师的创作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教的三十年中,他授课严肃认真,又不失和蔼可亲,在严谨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今,他的学生已遍及全国各大院校,成为教学、科研、创作的中坚力量。王卓予先生在艺坛上辛勤耕耘了四十余载,创作成果丰硕,代表作有《拼搏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春曲》、《陈毅像》、《聂耳像》、《戚继光像》、《冯雪峰像》和《晨读》等。他的作品具有朴素、敦厚、简逸而细腻真切、秀丽俊爽的艺术风格。1979年王卓予先生跟随中国雕塑家代表团赴意大利、法国考察,回国后,他写下《意法游记》、《意大利的教堂艺术》等文章,还编撰出版了《外国城市雕塑选》,介绍国外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对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意见,这些都为我国城市建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3 

 94 

 下一页» 

 共939条/94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