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余文治重庆人。擅长水彩画。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历任重庆大学建筑系讲师,国立剧专副教授,西南美专、西南工专建筑科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美术研究室主任、教授。1927-1933年就读于北平艺术学院西画系,当时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出任该院院长兼西画系主任。并直接教授素描等课程,使其受益匪浅,6年的预科和本科学习为今后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曾先手担任中国美术教员,重庆大学建筑系讲师,国立剧专副教授,西南美专教授兼西画系主任等职。解放后任重庆大学、西南工专、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改为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教授。直至1990年才离开教学岗位。在长达近60年的美术教学和创作生涯中,余老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充分利用每年暑假带学生去各地风景名胜进行水彩画实习的机会,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创作了大量水彩画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曾先后在全国及省、市美展上展出,获得好评。十分可惜的是,这些作品在文革中惨遭浩劫,数十年心血付之东流。文革后迎来艺术的春天,此时余老已经年近花甲,他没有忘记艺术家的责任和良知,为了创作更多的作品,让人民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他重新背起了画板踏上了艰辛的征程。在广泛收集长江沿岸人文景观素材的基础上,与简以正教授一道,创作了巨幅壁画《碧水青山》和《大江东去》。这两幅巨作各长25米,宽2米,其画面气势恢宏,长江沿岸景色尽收眼底。该画卷作为历史的见证在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更显其重要价值。作品有《黄山烟云》、《千年银杏》、《大江东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朱炜君(1922.11—)别名朱萼,女,四川成都人。擅长中国画。历任成都市蜀锦研究所、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都市蜀锦厂工艺美术设计。设计有《蜀锦纹样》、《和平鸽》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罗次冰(1927.10—)四川成都人。擅长工艺美术、水彩画。1949年毕业于四川省立艺专应用艺术科印染专业。历任川大附中、威州师范、成都工艺美术学校教师,四川第一棉纺织印染厂、成都织巾厂设计室主任、高级美术设计师。出版编著《四川羌族挑绣图案》、《五福临门》、《青城银杏》、《罗次冰水彩画集》。水彩画、年画、国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夏培耀1936年生,重庆江津人。历任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油画系主任、油画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获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八十年代先后在新疆、贵阳、兰州、渡口等地举办《夏培耀油画展》,九十年代在新加坡、台湾举办《夏培耀油画艺术展》。油画《牧羊女》、《乐山大佛》、《金花》等数十件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收藏家收藏,数件作品被中央文化部、中国驻外使馆、中国美术馆收藏。1955年: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学习。1956年:绘画系建立油画专业,成为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该年学校改为四川美术学院)1960年:中央文化部委托浙江美术学院在杭州举办《罗马尼亚博巴教授油画训练班》,全国八大美术学院分别派出青年教师应考,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唯一人选,考上该班,进行了两年研究生性质的学习。1962年:从浙江美术学院罗马尼亚博巴教授油画研究班毕业回到四川美术学院任教,在学院举办了博巴训练班学习成绩汇报展,由于罗训班的学习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的艺术风格,与国内流行的“苏式”油画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在重庆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学院和系领导为了让他进一步消化和实践在罗训班学习的成果,让他独立带一个班(本科二年级)以“罗派”为特点来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试点。1964年:作品《血泪仇》、《山乡之春》、《菊》等参加四川首届油画展。同年,“罗派班”学员以优异成绩毕业,中央文化部举办首届高等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该班学生有四件作品入选。1965年:到长江三峡航道段深入生活,作《洪流丹心》参加全国美展。1966年:参加省美术工作队在汉源县大渡河边的大树公社深入生活,由于爆发文化大革命,使已进入的大型创作半途而废。1970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漫延全国,由于“博巴训练班”的不同风格和艺术见解,加之回校后独立主持一个“罗派班”,刹时间成为革命的罪人、修正主义分黑染匠、反动学术权威,被抄走所有作品开“黑画展览”,致使大量作品被洗劫、破坏。1972年—1973年:邓小平复出,文化大革命稍有平静,得以重返大渡河深入生活,此间画了一系列大渡河儿女的肖像,特别在安顺场寻访到1935年运送中国工农红军抢渡大渡河的老船工,并为他们画像作纪念。1974年:作《大渡河上娘子军》参加四川省美展,四川人民出版社单页出版发行,《四川画报》封底发表。1977年:率工农兵学员作毕业创作,先后在米亚罗林场和阿坝红原草地藏区深入生活,此间画了一批林区和大草原风景,以及藏族同胞的肖像画。1978年:作《少女肖像》。创作高峰期1979年:作《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合作)参加全国美展获三等奖,四川省优秀文艺奖,优秀美术作品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少女肖像》、《大学生肖像》、《桂林七星崖》在上海人美《美术丛刊》第11期发表;《月夜》四川画报发表;《村姑》红岩文学刊物发表。1980年:作品《乐山大佛》代表中国油画参加首届国际美展——日本福冈第二届亚洲国际美展;并被台湾收藏家收藏。同年到著名风影区九寨沟写生,画了一系列九寨沟风景。1981年:《夏培耀油画写生展》先后在贵阳市、渡口市、兰州市和西南师范大学展出。同年,应邀在渡口市和新疆地区讲学,在讲学之余外出写生,画了一批云南大理、丽江、新疆天山南北的风景和白族、维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的人物肖像;赴敦煌考察并临摹部份壁画;作品《宝葳》在《四川画报》上发表,并被新加坡收藏家收藏。1982年:《金花》、《月晕》参加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展》。同年出任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1983年:浙江《富春江》画报对其油画艺术作品进行专页报道。1984年:作品《梁祝》参加香港《四川油画展》;作品《金花》被日本收藏家收藏;作《仙人掌与宝石花》。1985年:《飞》参加首届中国体育美展。1986年:主编《中国高等美术作品全集》素描、油画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出版《夏培耀油画选》(四川美术出版社);画论被吉林美术出版社收入《当代中国美术家画语类编》;同年率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家代表团赴美国纽约、华盛顿、费城等地作学术访问和讲学。1987年:《星空》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浙江《大众美术报》以《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对其油画艺术作专版介绍);《梁祝》、《不尽长江滚滚流》参加加拿大中国艺术节《现代绘画展》;《远眺七星山》、《漓江晨曦》被日本国赞交社《名家画桂林》大型画册收入。1988年:赴欧洲法国、德国、南斯拉夫等国作学术访问;作品《梁祝》、《通往山里的公路》参加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中国现代绘画展》;《梁祝》被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收藏;同年创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出任首任系主任。1989年:应邀在乐山师范学院、自贡师范学院、自贡画院讲学。1990年:作品《戊戌变法六君子》参加纪念黄遵宪诞生一百四十二周年国际书画展,被黄遵宪纪念馆收藏,并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中央文化部外联局收藏《红红的高粱》、《沃土》、《晨曦》、《村姑》、《老奶奶》等作品;《阳光下》参加首届中国油画精品展。1991年:《瑞雪》、《等待出栏的羊群》、《艳阳天》、《生生息息》、《清溪》、《山野》等作品被日本收藏家收藏。作《寂静的河滩》、《三个进城的阿咪子》、《卖鸡妇》等作品。1992年:作《新裙子》、《大花牛与它的主人》、《春风》、《初春的太阳》、《羊司令》、《黑披风》等作品;论文《漫游奥赛随想》在《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上发表;为四川省文联成立四十周年撰写《四川油画四十年》,被收入四川省文联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93年:《乡渡》参加韩国《中国综合艺术展》,被中央文化部外联局收藏。作《梨花盛开》、《树荫下》、《白披风》等作品。《西南经济日报》以题为《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夏培耀教授油画艺术菅见》对学术成就作专版介绍。1994年:《高原魂》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美术作品奖;广为收藏《牧羊女》、《三个进城的阿咪子》、《卖鸡妇》在美国展出;《牧羊女》被美国收藏家收藏;《大花牛和它的主人》、《情系天涯》被台湾收藏家收藏。1995年:在新加坡举办《夏培耀油画艺术展》,新加坡《亚洲艺术家》用8页篇幅作专版介绍,新加坡主要媒体《联合早报》、《海峡时报》、《美国人报》、《电视周报》均有专版介绍、评论,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展出期间有二十件作品被新加坡收藏家收藏。1996年:作品《山》参加台湾《中国当代名家油画百人大展》;作《阳春三月》、《小镇》、《故乡的小河》、《清溪河》等作品。1997年:作《牧歌》、《山花》、《山乡春讯》、《梧桐秋叶》等作品,同年重返米亚罗写生。1998年:到大巴山写生,画《金秋大巴山》系列,作《池塘》、《山花烂漫》等作品。1999年:作《伟业千秋》、《牧羊人》、《夔门乌龟石》、《老井》等作品。2000年:《牦牛》系列、《夕照草原》(国内收藏家收藏);作《回家的小路》等作品;《山乡春讯》参加新加坡《中国油画百家展》。2001年:作巨幅风景画创作画《三峡行》;起草大型主题画创作杜甫诗意画《兵车行》。2002年:重返云南丽江写生,作《古城小巷》、《纳西农家》、《丽江古城》、《戏水拉什海》、《村道》、《放牧香格里拉》等作品。2003年:作巨幅风景画创作《激流狂想曲》;作《丛林碧玉》、《小黄菊》;完成杜甫诗意画《兵车行》大型主题画创作。2004年:作《香格里拉草原》等作品;《美术》杂志以两页特大版面发表《兵车行—杜甫诗意画》。2005年:《宝贝》、《小溪》、《萨垂那舍身饲虎》——敦煌壁画移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刘石父(1934.2—)仡佬族,贵州石阡人。擅长版画。195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贵州省美协创作员,四川《红领巾》杂志社美编,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美编室副主任、副编审。作品《剪羊毛·织毛衣》获全国第一届年画展集体奖,《比衣》、《问答》获第一届青年美展奖,《好事多磨》获中国少数民族百花展金奖,《爱》、《小会计》、《村头小店》等入选全国版画展。编辑出版《366日世界名人邮票集》三册,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论文《儿童画·画儿童·为儿童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林昌骏,1934年12月生于四川南充市。1950年参军从事美术工作,1954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师从冯建吴、李文信诸先生,现为四川美院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台湾地区美协荣誉理事、国际文人画家联谊会常任理事。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际美术展览。作品《踢毽子》参加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支援红军北上》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丁佑君》参加第三届全国美展。80年代以来许多作品被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际友人珍藏,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收藏家收藏。个人艺术简历被列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中国艺术家名人录》、《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世界美术全集》(华人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龙实(1918.4—2016.11)别名龙实向,广东高州人。1918年出生,1938年在延安学习,同年参军,曾任“战士报”记者“山东画报”“华东画报”主编,解放后,先后任上海军管会美术室副主任,重庆市中共沙坪坝区区委宣传部长,区委第一副书记,代书记,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和市文联党组书记,秘书长,1958年错划右派1979年改正。此后任市文联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院长,重庆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离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雕塑、水彩画、美术教育。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历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山东画报记者、编辑、主编,解放军华东军区华东画报主编、社长,重庆市文联及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秘书长,党组书记,市文联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重庆市文联顾问。作品曾在报刊发表及参加展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何豪亮(1928.2—)别名何苦,四川营山人。擅长漆器、漆画。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参与《中国漆艺美术史》的编写工作。历任四川美院工艺系副主任、漆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为人民大会堂作鹦鹉玉兰果盘和脱胎玉兰花瓶收入《中国工艺美术丛书》,《梅桩笔筒》、《太空盘》、《继承》、《星球盘》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漆画《丰收画》获全国漆画展工艺奖,出版有《漆艺髹饰学》等。1961年,何豪亮参加文化部高等美术院校教材编写小组《漆艺史》编写工作,数十年来把全部精力贡献给漆工艺的研究,制作和教学。创作的漆器漆画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为人民大会堂作《鹦鹉玉兰果盘》《脱胎玉兰花瓶》收入《中国工艺美术丛书中国漆器篇`四川漆器》。《梅桩笔筒》《太空盘》《藏族荣具》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漆画《继承》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论文《国漆现状之思考》获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与夫人陶世智合作《漆艺髹饰学》详细阐述漆艺理论及技法,记录了全国各地漆工厂的工艺特色,上征古代文献,旁稽邻近国家,是一部重要的漆艺理论总结。《彝族漆器现代餐具探索》、《凉山彝族漆艺溯源》对地方少数民族漆器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出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曾先后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后文革时代“伤痕艺术”及“四川画派”的创始人。至九十年代起先后受邀于美国堪萨斯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多所国际国内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受邀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及研究生导师,现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1978年创作油画《为什么》入选1979年全国美术大展并与油画《我爱油田》同获银奖,作品被美术馆收藏。1982年油画巨作《赶火车》获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1985年底移居美国,曾应邀于美国亚太博物馆、宾尔博物馆、卡尼博物馆、纽约哈默画廊等重要国际艺术展览机构举办的个展。1998年获得美国CAC第89届艺术大展金牌奖。发表著作有《高小华画肖像》、《高小华彝人油画选》等。作品广为欧美、亚太各地博物馆、画廊及个人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马如骐(191311—20022)浙江龙游人。擅长油画、水彩画。1933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7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历任中学美术教师、重庆市文化局美术公司美术部主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作品有《赤卫军痛歼圣母团》、《贴春联》、《水电站》等,《夏》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