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笔名金易,祖籍广东潮阳两英鹤联乡人,1949年2月出生于上海,1979年在上海开始漫画创作,(早年习油画),1965年进上海内燃机厂任工会宣传干事,1979年开始漫画创作;1983年由上海调入深圳特区报任美编,后任美术组组长,创作勤奋,曾多次获国际漫画奖,省一等奖,全国奖及各类奖励多项。1993年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作品“截错了”被选作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作品《真棒》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围观》入选华通杯93中国漫画展;《尊重人才》入选中国漫画展。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赵澄襄(澄子),女,1953年9月出生于广东汕头,祖籍湖北襄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汕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汕头画院画师。曾任汕头特区晚报美编部、副刊部主任。在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深造,毕业于北京画院首届中国画高级创作班。  展览:1994《乡情》、《鱼盘》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广州)1995《安谧》、《花地》、《甜梦》、《月光溶溶》等入选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览(北京)1997《清韵图》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北京)1998《旧物情思》入选世纪之星中国艺术双年展(加拿大多伦多)1999《清居闲情图》、《午后的时光》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汕头福州)1999《雅舍茶香图》入选鑫光杯迎澳门回归中国画精品展(珠海)2000《午后时光请来喝茶》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义乌)2001《一日清闲一日福》入选中国当代名家水墨精品展(香港)2002《雅舍和风》、《清风明月》入选中国风情水墨画展(新加坡)2002《门神》、《窗里窗外乡情》、《昨日情怀》传承与创造-北京画院中国画高级创作班作品展(北京)2003《好日子》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大连)2003《雅舍风情》入选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北京)2004《闲情逸韵图》入选中法文化年~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法国巴黎)2004《书香陶韵图》入选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山东)2004《时光的声音》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杭州)2004《隔窗望乡情》入选傅抱石奖~南京水墨传媒三年展(南京)现代剪纸作品多次获全国金奖;国画作品获省展银奖。个展:1995“赵澄襄剪纸艺术展”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2000“雅舍和风-赵澄襄画展”香港乐明轩2000“赵澄襄绘画剪纸展”上海汉源书店2002“惠风和畅-赵澄襄雅舍风情画展”武汉湖北美术馆2002“赵澄襄画展”上海尔冬强艺术中心2003“赵澄襄中国画展”顺德天任美术馆2003“雅舍风情——赵澄襄画展”汕头画院2004“昔日情怀-赵澄襄国画作品展”广州杨之光美术中心2005“赵澄襄国画展”中山云峰画廊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天任美术馆以及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泰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澳门和内地的收藏机构及个人收藏。出版:1993年《赵澄襄剪纸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午后的时光》散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澄子国画小品集》共二辑香港奇峰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赵澄襄画集-雅舍和风》亚洲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00年《思念茶坊》随笔集花城出版社2003年《赵澄襄画集》中国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发表:作品发表于《美术》、《江苏画刊》、美术观察》、《国画家》、《美术报》、《人民日报》、《中国美术》、《美术博览》、《今日中国》、《美术界》、《东方美术》、《艺术状态》、《广东美术研究》等几十家报刊。 亮堂堂、暖洋洋——《赵澄襄剪纸集》序《澄子国画小品集》序 赵澄襄散文集《午后的阳光》序一 序二赵澄襄国画作品集《雅舍和风》后记 赵澄襄国画作品集《雅舍和风》序走进澄子 剪出人间梦幻——赵澄襄和她的剪纸MyTrueJoy 开拓现代剪纸新意境——写在赵澄襄剪纸集出版前 

    居住地区
    广东/汕头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彦河南人。擅长中国画。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后在广州美术馆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作品《阳关三叠》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谷雨》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展,《后方的土地》、《秋韵》入选’97中国画坛百杰展。出版有《张彦画集》、《张彦扇面画集》。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兴宁人。广州雕塑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优秀专家。多件作品获广东省美术作品金奖、优秀奖、鲁迅文艺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广州市文艺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两次,被广东省文联评为优秀中青年会员。2011年作品《张弼士》获广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广州市先贤公园收藏;2009年作品《远方的问候》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长春,长春雕塑公园、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2008年作品《春天的脚步》(合作)入选“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北京,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组委会收藏;2007年作品《突围》入选2008奥运景观雕塑巡回展;作品《芦苇荡》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2005年作品《芦苇荡》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展,北京,厦门市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中国文联影视中心武当基地收藏;2004年作品《清风》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厦门市政府、广州雕塑公园等及私人收藏;2003年作品《醉剑》、《桥》入选2003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评为优秀方案,福州;2002年作品《山泉》入选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获提名奖,北京,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2001年作品《戏浪》入选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获公众艺术奖、最佳制作奖、特邀荣誉奖,北京;作品《突围》获广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广州;1999年作品《大道》,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北京,获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广东美术馆、广州雕塑公园收藏;作品《烈胆》入选“共庆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获银奖,北京;作品《山泉》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1997年作品《三元里抗英》入选“庆祝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获金奖,北京,广东美术馆、香港机构收藏;作品《戏浪》获广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入选第四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上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收藏,瑞士;1990年作品《醉剑》获广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入选第二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北京;1984年作品《姑嫂》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作品奖,北京,广东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张洪亮,男,广东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本科毕业,同年应届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199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考入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艺术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1992年至1996年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1996年至2006年于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教授2007年至今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美术系主任、教授学术兼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水彩画展评委广东省高校油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高校水彩画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主要荣誉《瑶寨正月》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获广东省美展铜奖《瑶寨喜酒》获“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银奖,入选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入选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年经典作品展”《阿坝的阳光》获“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铜奖《瑶寨酒香》获“全国首届水彩人物画展”铜奖《吉祥阿坝》获“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作品奖《凉山饭馆》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油画《一人一个梦》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金色年华》入选“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获广东省美展优秀作品奖油画《南国春色》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母与子之三》获“97广东省青年美展”优秀作品奖油画《夏梦荔园》获“广东省建国55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南丹集市》入选“首届中国水彩艺术展”《瑶乡印象》入选“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水彩《吉祥草原》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岭南美术馆,莞诚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及美国格林威治、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艺术馆收藏。主要论文《道法自然与外师造化》发表于《美术观察》2005年第五期《道法自然--艺术创作散论》发表于《美术观察》2005年第六期《创造作品的形式美》发表于《美术观察》2000年第六期《论艺术的大我、无我与自我》发表于《装饰》2005年第七期系列论文《散论〈考工记〉的机械设计美学思想一、二、三、四》2010年、2011年分别发表于《装饰》,《艺术教育》及《广东工业大学学报》《后现代艺术与老庄美学》、《试比较中国水墨画与西洋水彩画之异同》、《环境美的创造--浅谈环境艺术》等多篇发表于《装饰》、《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油画》、《中国水彩》、《水彩艺术》、《美术界》、《美术学报》、《美术报》、《美术大观》等期刊杂志主要著作出版有《中国艺术家选集——油画家张洪亮》(中央编译出版社)主编《色彩风景写生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速写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水彩画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邹莉(笔名依耘),女。1950年1月生于广东龙门县。1965年--1970年当了知青。1966年开始创作的第一张作品。现任中国美术家会员,广东美术家理事,佛山美术家常理,南海画院画家,情铸画院院长。邹莉女士敢于正视自己,敢于表现自己,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她较多画的是古代的女人,是因为中国历代女性在"三从四德"的传统枷锁下,她们的遭遇更显凄美动人。作为女人,邹莉能更仔细、更深刻地观察、体味女人的外表和内心,更易感受女人的快乐与痛苦,于是,她选择了女性题材作为毕生的艺术追求。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在1997年初,她终于完成了一百幅工笔后妃图的创作。1998年至今,她都在进行《武则天》工笔长卷进行创作,如今已是易稿六次,仍在研究和摸索中。2代表作品《百妃图》1998年9月,《美术》杂志发表刘曦林的文章,题为:《邹莉的〈百妃图〉》。文章说:邹莉是上过山、下过乡,又出过国、见过世面的当代女性。她里里外外地悟过自身,悟过女性,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女人经”。当西方世界因鄙薄女性而出现女权主义和相继出现男权主义回潮的时候,在中庸的中国虽然没有女权主义的强烈呼吁,邹莉也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她创办“情铸画院”和在工笔绘画上的成绩,不仅奉献了女性特有的劳动精神,也证实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能力和才华,就像许多人事的阴盛阳衰那样昭示着当代女性的自强。《百妃图》实际上是邹莉所悟到的“女人经”在历史上的图鉴,在造型上的表现。因此是否可以说,《百妃图》和深层创作动机源自女性意识的自觉,源自她对同类的爱和责任。于是,她为中国女性体态之美与心灵之美的完美谐和而动之以情,以造形的彩笔描绘她们如玉如花的天生丽质,也歌颂她们治国经世的才干、艺术上的贡献和美好的品德。她有感于中国女性对情与性的自由追求与自我压抑或者与幽禁冷宫遭际的巨大冲突,就像画唐玄宗梅妃中表现的那样,寄予“残妆和泪污红绡”的同情,甚至因汉高祖妃戚夫人沦为“人彘”的遭遇陷入悲剧的沉痛之中。邹莉说,她为中国女性内美和外美的相补,节制与诱惑、追求与压抑的冲突,为她们坚忍、宽容品格之博大,为东方女性特有的光芒而激动,“我能理解,我感同情,我要歌颂,我要批判,我想表现,我可刻画。”正是对中国女性的这种理解,这种研究,这种情怀,这种“从于心”的真诚,促成了《百妃图》,也塑造了女性画家邹莉。2002年,女画家邹莉的102幅绢本工笔重彩仕女画《中国后妃百图》在广东画院展出。与一般美术作品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具有历史和人文的视角。问及邹莉的创作初衷,她坦言,女性形象是她作品的主题。在她看来,中国许多传统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她们对情的执着追求,对性的自觉压抑,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忍受着压迫仍进行抗争的精神,令人感动。作为现代女性,邹莉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完整、大量的挖掘,以自己的画笔把这个题材表现出来,借以反思女性在历史上的存在,唤醒女性在现世的自觉。1992年,邹莉曾以白描的方式为历史上的后妃们绘制了黑白图集,在此基础上,历经数年的创作,她以工笔重彩的形式重新编绘,画成《中国后妃百图》。在中国历史上,系统地表现古代后妃的图画作品尚未见记载,可以说,邹莉是第一次对历史上的后妃们进行了整理。后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为了能抓住最典型的特点表现人物的个性,邹莉在几年的时间里,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读物,从中总结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在画末代皇后婉容时,她认为最能表现婉容的镜像是不幸的婚姻导致她感情的失落,她只能依靠鸦片来麻醉自己。邹莉用一个被鸦片麻醉的形象表现了末代皇后的悲剧人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汉成帝妃班婕妤为摆脱迫害退出东宫,并写了《团扇歌》以抒发情怀。邹莉独出心裁地将班婕妤画在一柄团扇上,她执笔沉吟,若有所思,画面上还画出了数柄团扇和飘摇的落叶在秋风中盘旋,衬托出她坎坷的命运。类似这样动人的形象还有很多……虽然全部作品不能说是无懈可击,但作品中人物的每个眼眉、每个服饰,都能看得出邹莉对每个人物倾注的心力。作为一个女画家,邹莉的《百妃图》也展现了女性画家独特的创作手法,她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地运用了现代绘画的观念,借鉴了西洋画的手段,构图上打破时空间的局限,在同一画面上表现情节的发展过程;有的还借鉴电影中叠印的手法,使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人物表现上,采用了包括写实、抽象、浪漫等各种办法来表现人物的特性,用国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技法来使众多的画面丰富而不雷同;在色彩的运用上,她发挥了中国画色彩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在每一幅图中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色调,都与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世、经历等“随类赋彩”,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居住地区
    广东/江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张弘(1959.1—)湖南宁乡人。擅长中国画。197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广州美院美术教育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新港》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日月盈昃》、《不灭的火焰》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十月秋染山》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水彩画《日落而息》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论文有《关于绘画语言的思考》。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朱勇(1959.9—)又名朱吉湘。吉林辽源人,擅长中国画。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先后在湖南郴州师专、湖南女子职业大学任教。1990年在深圳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美术组任教。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并多次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和国外机构及私人收藏.多次发表于国家专业刊物及报刊杂志上其中:1983年 中国画《碑林》在北京参加湖南工笔画展获获优秀奖,同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4年 中国画《碑林》再稿参加中国文化部组织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89年 水彩画《冷秋》参加中国文化部组织的《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银质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在《美术》、《文汇》、《江苏画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美术报》等报刊杂志发表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曾向明(1951.9—)广东顺德人。擅长水彩画。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广州市建筑公司干部。作品有《蚕茧丰收》、《放》、《水湾村》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笔名章子,浙江杭州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广州美院研究生,198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广州美院讲师,版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于版画。水印版画《日出而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敦煌艺术》、《天山南北》入选阿尔及利亚——世界文化荟萃美术展,获集体金奖。作品有版画《猎手》、《敦煌艺术》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