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47年7月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同时从事文学和美术创作的作家和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作协主席,镇江市政府专家组专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曾任江苏省版画家协会副会长。至今已创作发表了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万字,出版了十部书和一本画册。同时从事美术创作,作品参加过各种美术展览,有三千多平方米的壁画上墙。先后在欧、亚三个国家六个城市巡回举办过《中国色——王川画展》,并多次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因在文学、美术和文化上的成就荣获罗马尼亚胡内多阿拉省议会颁发的“最高成就金奖”。长篇小说《白发狂夫》获“人民文学奖”提名奖。壁画《白蛇传》获“全国首届壁画艺术大展佳作奖”。代表作有《白发狂夫》、《野怪乱黑话石鲁》、《美丑大典》、《一佛一世界》和《五色廊》等。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科幻小说《震惊世界的喜马拉雅—横断龙》影响最大,至今被收入各种不同版本书中。以后出版了《魔鬼湖的奇迹》和《白色王国的秘密》两本科幻小说集,《魔》一书获“江苏少儿文艺创作三十年二等奖”,是江苏省重点科幻小说作家。短篇小说《自新大陆》获“1983年《广州文艺》“朝花奖”。1992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白发狂夫》,并于当年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冯牧、张炯、蔡葵、顾骧等著名评论家出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新华社发通稿,称它是一部“有丰富生活内涵和文化内涵的小说”。1994年获“人民文学奖”提名奖。2003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五色廊》。创作有《人体模特儿众生相》、《婚姻大斜谷》、《一佛一世界》三部纪实文学。同时从事理论和美学的研究,主编《美丑大典》和《中专生阅读文选》,在台湾出版了艺术家评传《野怪乱黑话石鲁》,并发表了若干理论文章,出席过数次国际研讨会。数次出国讲学。1982年开始散文创作,已发表有散文近二百篇,散见《文汇报》、《新民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报》《香港文汇报》、台湾《中时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报纸和《中华散文》、《读者》、《美文》、《雨花》、《作家》和台湾《讲义》等杂志(市级报刊上的散文未计)。获奖四次。

    居住地区
    江苏/镇江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魏楚予,1945年生。著名画家、邮票设计家、书法家、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事博物馆专职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日本国际水墨画协会理事、澳门老年书画协会顾问,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聘为《百年中华英烈颂》艺术大展的艺术总监。中国古代军事博物馆总体设计师。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曾师从颜文梁、潘天寿、林风眠、倪贻德、罗工柳、陈大羽诸艺术大师。主要作品:肖像油画《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被国家邮电部选中,印制发行了《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1993年全国最佳邮票奖。两幅油画现存国家邮电部被视为“国宝”。《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肖像》被总统阁下收藏并邀请魏楚予访问巴基斯坦,油画《淮海大战》(合作)曾获国家金奖。肖像作品国际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建筑学家《梁思成》,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医学家《张孝骞》,中国元帅《罗荣桓》,均被国家邮电部选中,印制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罗荣桓同志诞生90周年》纪念邮票。近年应海内外之邀,创作了毛泽东与何贤,中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厦门大学校长潘懋元,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韩国大宇公司总裁金宇中,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等国内外名人肖像。1997年,油画作品《扬州瘦西湖》被江泽民主度收藏。魏楚予从1992-1999年,历时七年完成的大型油画《求索》真实再现了毛主席在中南海故居日常工作学习的场景,受到了中央首长和广大群众的肯定与热爱,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隆重陈列此画,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家将此画悬挂在正厅,华国锋同志,澳门特首何厚铧,政协副主席马万褀,也收藏了此画。2003年应澳门政府之邀魏楚予携此画与其他作品在澳门举办个人画展受到热烈欢迎,特首何厚铧、马万祺副主席亲自接见,并收藏其作品《毛泽东与何贤》、《马万祺像》。国画和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被收藏。中国“天下第一财神庙”杭州灵顺寺将其书法作品“上善若水”等刻碑永久陈列。2007年中央电视台全国表彰道德模范人物大会使用魏题写的“道德的力量”题词。中国中央电视同台、澳门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中国日报(英文)、中央人民广播民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澳门日报、澳门论坛报(葡文)、香港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英文)等海内外媒体对魏楚予的艺术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称之为“中国当代皇家画家”“真正的艺术家”“肖像国手”“画毛泽东的专家”。分享到:艺术家年表2005年创作油画《马万祺肖像》、《毛泽东与何贤》;2003年创作油画《恽代英烈士肖像》;2001年完成《聂荣臻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图稿(合作);完成油画《求索》;1998年完成纪念三大战役50周年纪念邮票图稿;创作油画《抗洪烈士》;1997年创作油画风景《扬州瘦西湖》;1993年创作《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图稿二幅《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油画);1992年创作《罗荣恒同志诞生90周年》邮票图稿二幅(水彩);《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熊庆来,杨飞凡,梁恩成);1977年完成油画《淮海大战》(合作);197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文化机关从事美术创作;1965年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原浙江美术学院);1961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舸,(1961.4)别名王小舸,上海人。擅长油画。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东梁(1931—)浙江绍兴人。擅长油画、水粉、水彩、美术教育。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毕业后分配去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1980年调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教授。作品有油画《广阔天地》、《女电焊工》(水彩)等入选全国美展。编著有《水粉画》、《色彩写生指南》、《中学美术教材教法》、《中国水彩画家吴东梁选辑》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翁承豪,江苏常熟人。1951年生于上海,1970年回到原籍常熟老家插队,1972年进南师大,1974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毕业,曾任中学美术教师,《常熟日报》记者、美术编辑,1997年调入江苏省美术馆,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馆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江苏版画院院长。擅长版画和中国画。翁承豪的绘画功底厚实,早在七十年代就经常有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多画种参加画展并发表。1979年他第二次拿起刻刀,用了两天时间刻印完成的版画《渔汛归来》就入选五届全国美展。之后又不断有新作品入选各全国性重大画展,特别是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进入八十年代,翁承豪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江苏省以及在全国版画界引起同行的关注:题材上:他只是选择了一些极其平常的江南乡村小景,他把这些小景表现得那么的富有诗意,引人入胜!技法上,他突破了江苏水印版画一般的水准,著名画家吴俊发在当时的文汇月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翁承豪的拓印技法令人惊叹!那么他的技法有些什么特点呢?首先,他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国画,所以他在制作版画时没有任何框框,其次,当时多数水印版画都有东方水墨画的趣味,但是,翁承豪的版画除了保留了水印木刻的“刀味”、“水味”、“木味”这“三味”之外又加“两味”,他把“中国画中间的渲染”和“西画中的色调”都加了进去,国画的渲染和色彩的渐变,使得他的版画更具有绘画韵味,使的他与多数作者拉开了距离。翁承豪善于总结和提升。1984年与1986年他在上海版画艺术杂志上发表过两篇纯拓印技法的文章,产生过很大影响。当有人说江苏水印木刻达到了极致时,翁承豪认为发展空间还很大。像油画和水粉画一样讲究色调的版画拓印技法很少,而翁承豪掌握了水印的多种技法,因此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使江苏水印版画的传统得于继承、发扬和拓展、创新。2画家成就下面是一组翁承豪的成就:版画作品《渔汛归来》、《难忘的小路》、《阳澄湖畔》、《故乡》、《水乡情》先后参加第五、六、七、八、十一届全国美展;《珍珠湾》、《雪霁黄昏》等作品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三届全国版画展、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前进中的中国版画展、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展。合作中国画曾参加首届中国画展,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得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获得铜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获得金奖。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国家收藏”。翁承豪的水印木刻,在江苏版画界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按照翁承豪自己的话说:“现在想想,是我在拓印上跳出了江苏水印版画原有方法,把国画中的渲染,与西画中的色调参合进去了,把水印版画中的三味又加了二味,从而作品一出来就与别人拉开了面貌”。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宏喜(1937—)字宋颜擅长中国画。师承亚明、陈大羽、沈涛等老师。曾任连云港市文联干部。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馆研究馆员。人物大事记1937年10月丁丑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四队。1960年庚子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62年壬寅《蚕茧丰收》年画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63年癸卯《人物画参考资料》(部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甲辰南京艺术学院毕业,1965年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连环画创作室古装组组长。2作品1972年壬子进江苏省连云港市文教局任美术创作员。参加江苏省美术家协会。1978年戊午《海燕》连环画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79年己未《海盐由来》组画参加全国首届科普美展,1980年并获二等奖。任江苏省科普美协副理事长,出席江苏省劳模表彰大会,受江苏省政府嘉奖令。1980年庚申出席江苏省文化会,任连云港市美协主席。《松针粉》组画参加全国农村致富画展,并获佳作奖。1982年壬戌在南京举办个展。《东坡听琴图》被南京博物院收藏。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83年癸亥在上海举办个展。1985年乙丑出访日本,1986年在大阪堺市博物馆举办个展。《三国圣贤》屏风被大阪佛教会超善禅寺收藏。1987年丁卯《出海》等七幅中国画参加江苏省中年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三国故事选》挂历由上海画报社出版。1988年戊辰出访日本,考察日本儿童美术教育。《中国儿童故事》由大阪中央幼稚园收藏。1991年辛未《孔子造像》由南京夫子庙大成殿收藏。《秦淮八艳》屏风由南京秦淮人家收藏。1992年壬申进上海美术馆。1993年癸酉任美国休斯顿中国美术协会艺术顾问。1994年甲戌1995年出访日本。《十八学术登瀛洲》、《十八罗汉》屏风由日本宫津松源禅寺收藏。1996年乙亥《天佑中华》(与潘宝子合作)获’95世界华人书画大展金奖。赴香港城市大学讲学,并举办夫妇画展。1997年丙子赴香港画艺讲学,1998年并举办夫妇画展。1999年丁丑赴台湾中西艺术苑讲学,2000年并举办夫妇画展。《盛世修典图》由上海图书馆收藏。《吴敬梓》石刻组画由南京吴敬梓纪念收藏。2001年戊寅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夫妇画展、马来西亚柔佛艺术学院举办夫妻画展。《颜真卿造像》由南京鲁公祠收藏。《十八罗汉图》由上海玉佛禅寺收藏。1999年己卯《罗汉十八尊》石刻组画由绍兴柯严收藏。还出版有连环画《春风杨柳万千条》等。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男,原名显文,1915年1月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任教于河南中、小学。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46年主办《河南民报》之《美育》副刊。1949年后,相继于南京文工团、南京美术工厂、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历任江苏国画院画师,兼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人大代表。“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这是他的信条。早年他专攻山水,50年代至70年代以画人物画为主,创造出一批歌颂新中国的人物画、年画、招贴画、连环画。他的人物画,人景并茂,意境深遂,用传统沉稳厚实的线条、现代墨色并重的色块绘画,表现了典雅的造型,题材寓意深长,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力,突破了旧人物画技法上的局限性,重振了中国人物画。70年代后,他把艺术探索的目标转向山水画创作。其山水早年宗法“四王”,追师清湘、梅清诸家,对南宋刘、李、马、夏四家,也涉猎颇深,有传统功夫,又注重新意。笔下所绘的老松、长瀑、峰峦、房舍、舟楫,多有元明以来诸家的踪迹;笔墨凝重质朴,章法灵活,不露锋芒;画风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婀娜中见刚健之气,婉媚外显遒劲之韵。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的《天堑变通途》、藏江苏省美馆的《飞澜无声》、还有《庐山奇峰》、《长白山飞瀑》、《太行奇峰》等,尤其是为毛泽东主席纪念堂所绘制的巨幅山水画《黄洋界》(藏中国美术馆)及为中南海绘制的巨幛《云起千峰动,泉飞万壑鸣》等,均堪称现代山水画坛的珍品。晚年山水画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面积泼墨和重彩朱砂点的运用,既传统,更现代,画风显得异常新颖。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工作。1957年同傅抱石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魏紫熙成为江苏省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之一。魏紫熙把一生献给了艺术事业。在他病重期间,他仍不忘画画,仍惦念着心中的许多创造冲动,仍希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山水画佳作。魏紫熙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7日上午9:30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居住地区
    江苏/徐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史学家、纹样史学家。1929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杨舍镇(现张家港市),1946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专业,1949年入南京大学艺术系本科三年级(原中央大学艺术系47级),从陈之佛教授主攻图案,1951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攻读研究生,主修基础图案。1956年入江苏美术馆,负责江苏民间工艺陈列暨研究等。1960年入南京艺术学院,从事工艺美术教学暨研究。60余年来,注重深入各地工艺美术生产企业和民间调研暨收集资料,广交艺人朋友;注重历代工艺美术科技资料挖掘和研究;以出土和传世文物为研究依据,提出诸多新创见。著作等身,硕果累累,是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学术领域屈指可数、矢志不渝的老一辈学者之一。199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艺美术学会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200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8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2荣誉奖项1956年国画《燕子矶》获江苏省第一届青年美术展大奖1986年《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获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1年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获“中国图书奖银奖1992年《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文繁体字本,在台湾获大陆著作“金鼎奖”200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8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3主要著作《应用美术人物篇》(合著)万叶书店1951年《中国图案参考资料》(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百花齐放图集》(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古代波斯图案》(合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常熟花边针法》(两册、合作)江苏省手工业管理局1962年《无锡惠山彩塑》(合著)朝花美术出版社1963年《首饰工艺基础图案》(合著)江苏省轻工业局1974年《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文物出版社1982年《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几何形图案的构成和应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四卷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主编、主要撰稿人)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中国八千年器皿造型》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94年《紫砂壶艺术》台湾艺术出版社1998年《宜兴紫砂文化史》(合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年《中国紫砂词典》(主编、主要撰稿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中国纹样全集》(四卷本)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年《中国服装、染织、刺绣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年《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即将出版)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吴祯祥(1932.2—)江苏吴县人。擅长版画、中国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南京空军专业美术创作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有《护渔》、《同心曲》、《飞旋》、《伎乐图》、《唐僧》、《强健体魄》等。出版有《吴祯祥之沥彩画》、《吴祯祥画集》。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魏华邦(1934—)山东青岛人。擅长版画。195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江苏常州市文联高级美术师。江苏版画院高级画师。出生于青岛,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的魏华邦,与常州的缘分始于1953年。那年8月,他被分配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任制图教师,同时在芳晖女中(现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和第四中学授课。人高马大的他多才多艺:喜欢唱歌,会唱京剧,拉过手风琴,还是市里的体育明星。虽说是科班出身,魏华邦在学校却从未学过漫画和版画,他的这身本领既得益于建筑世家的家学,又源自于报社美编工作的要求。1957年,魏华邦出任常州日报社美术组组长,开始接触版画。1989年7月,魏华邦调入常州市文联,迎来人生的一个转折。在文联的6年期间,他多次参加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国际版画展览;有2幅作品被日本美术馆收藏,5幅作品被法国博物馆收藏,6幅作品被美国3家大学收藏;法国夏玛丽埃市当代艺术博物馆协会授予他荣誉证书;法国拉斯拿尔版画博物馆聘他为学术委员会委员,评价他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版画家、版画理论家”。1996年,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他“鲁迅版画奖”。作品有《太湖浩淼》、《净土》、《小夜曲》等,中国版协授予全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版画世界》杂志授予鲁迅奖章。

    居住地区
    江苏/常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