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上海人。擅长水彩画。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毕业。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美协副主席。油画《黎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高楼寨大捷》由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水彩画《柱》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沂蒙山系列―秋韵》获1992年中国水彩画大展银奖;《故土萦怀》为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获奖作品;《斜阳》1995年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提名奖;《生命》1996年获中国首届水彩艺术展金奖;2003年《薄暮余光》被特邀参加“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唐世储(1942.6—)四川广安人。擅长雕塑。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曾任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教师、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城雕规划设计,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有大理石雕《护士像》、石雕组雕《寓言故事》三组、《李时珍像》、《奔向未来》、架上雕塑《难忘岁月》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陶雪华(1944.10—)别名雪子,女,上海人。擅长书籍装帧。1964年毕业于上海出版学校。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编室美术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美编室第一副主任。作品有书籍装帧《黑潮》、《神曲》、《社会语言学》等。现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美编室第一副主任。她是著名装帧设计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她所设计的装帧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陶雪华--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等 陶雪华,字亭霏,号然天道人,别署后龙山人、石泉老人、悟真道人等。生于浙江最大的陶渊明后裔居住村武义县陶村。自幼其父携其拜乡贤为师染指翰墨丹青,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从此漫漫人生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经历数十年,临池勤学不辍,濡毫苦练至今,积淀了深厚的书学传统功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唐锐鹤(1939.12—)上海人。擅长雕塑。自幼习书画。毕业于上海市南汇中学。195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65年毕业,分配至江西南昌从事雕塑创作。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分配至上海工作。1985年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雕塑系副教授。1997年应邀赴美讲学,1999年赴韩国参加国际雕刻交流展和学术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雕塑。六、七十年代多事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念性雕塑和大型城市雕塑,八十年代专心于木、石雕刻实践。主要作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这一代》。分别入选第六、七届全国美展,木雕《散步》、《演员》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教师像》,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散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方志敏》、《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红军像》、《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宋庆龄》,获建党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曾参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的创作工作。发表论文《雕塑的写意手法》、《雕塑的韵律》等。2008年赠送雕刻作品《鲁迅》和《赵心梅》与上海南汇中学,陈列于其图书馆内。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唐澄,中国第一位动画片女导演。1950年3月,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957年转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动画设计、副导演、导演。《骄傲的大将军》是她第一次担任动画师的影片。《萝卜回来了》是她执导的第一部动画片。唐澄的代表作还有《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草原英雄小姐妹》、《鹿铃》等。唐澄,曾用名唐荣澄、唐清之,安徽歙县人。随家迁居上海。父亲是位国画家;母亲毕业于师范学校,喜爱赋诗作画。唐澄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勤奋,成绩优良。民国21年(1932年)在读初中时,因患重病辍学。养病期间,跟父亲学习国画。民国2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年后又因病辍学。民国32年在上海的小学、中学教过美术。后因长期患病,休养在家,以卖画为生。1950年3月,唐澄进入上海电影公司美术片组。1951年任动画片《采蘑菇》的动画设计助理。1954年独立担任动画设计,参加设计的动画片有《好朋友》、《夸口的青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她参加了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木头姑娘》等片的动画设计。1957年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原画兼动画组长。1958年至1960年,唐澄先后任彩色剪纸片《八月十五庆丰收》、彩色动画片《老婆婆的枣树》、《萝卜回来了》、《森林之王》等片的集体编导之一,其中尤以童话题材的彩色动画片《萝卜回来了》见长,该片曾获1960年在捷克举行的第1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60年底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影片为集体编导,使齐白石创作的小鸡、鱼、虾、青蛙、蝌蚪等国画形象在银幕上栩栩如生地活动起来,发展了美术电影的技巧和表现形式。该片在国内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在国际电影节上5次获奖。1961~1964年,唐澄担任大型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副导演。她是中国第一位动画片女导演。《大闹天宫》上集摄成后,在国内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放映受到热烈欢迎,荣获1962年第二届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大闹天宫》下集完成后已临近“文化大革命”,影片未上映即被禁锢,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上映。上映后,轰动了国内外,获很高评价。整部《大闹天宫》获1980年伦敦电影节奖。1965年,唐澄与钱运达联合导演了彩色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该片在1980年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三等奖。1978年底以来,唐澄以孱弱多病的身体,花了二年时间导演拍摄了水墨动画片《鹿铃》。影片强烈地抒发了人与鹿之间的感情,并以其独特的写意风格获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1983年莫斯科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曾被选为上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主要作品萝卜回来了参与制作过的电影:象不象(1978)....导演大潮汛之夜(1974)....导演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导演大闹天宫40周年纪念版(1964)....导演《大闹天宫》(1965)....导演萝卜回来了(1959)....动画师骄傲的将军(1956)....动画师森林之王(1958)....动画师《鹿铃》(1982)....导演萝卜回来了(1959)....导演萝卜回来了(1959)....编剧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6)....动画师小蝌蚪找妈妈(1960)....动画师成就与荣誉在唐澄的导演作品中以动画片《大闹天宫》成就最大。影片上集于1961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下集于1964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问世后,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发表文章称赞该片是“1978年在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芬兰报界评论:“动画技术在国际动画界是第一流的,它把动画技术最杰出的特点和传统的东方绘画风格结合在一起”;1983年6月,《大闹天宫》在巴黎放映一个月,观众近10万人次。法国《人道报》指出:“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动画片真正的杰作,简直就象一组美妙的画面交响乐。”《世界报》评论:“《大闹天宫》不但是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影片于1962年6月获捷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78年获英国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创作评奖委员会一等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四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男,汉族,浙江杭州人,自幼酷爱书画,十七岁前主要临摹古代名画。早年就读于杭州惠兰中学,十九岁时任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国画教师。1938年至1942年先后在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画,后弃职,专事绘画。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及其他画家举办联合画展。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展览部部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同年应邀赴日本参加福冈市美术馆开幕式并进行艺术交流,擅花鸟、山水、偶作人物。花鸟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清代石涛。所作不受描绘对象枝节上的束缚,善于抓住特点大胆落墨,细心收拾,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致。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代表作品有《朵朵葵花向太阳》、《棉花谷子》、《红荷》、《鲜花朵朵》、《郁金香》、《松鹰》、《竹》、《白荷》、《海棠双鸟》、《山雨欲来》、《咏梅》等。出版《唐云花鸟集》、《革命纪念地写生》等多种,亦擅书法,长于草篆及行书,工诗文,精鉴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谭少云(1901.6—1988.1)原名仁志、号凤皇山人,江苏海安人。擅长中国画。1915年从父学书画,1920年师事吴昌硕攻书画篆刻,1935年曾任南洋大学教授。1978年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作品有《红梅》、《欢喜佛》等,出版有《吴昌硕谭少云书画合集》、《三谭书画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汤义方(1914—1980)现代国画家。名超,字超海,号有苏,别号蠡盦,斋名吟香馆,上海松江人。从冯超然学山水画,后又习人物画。曾任上海泰兴书局绘图、上海新美术出版社连创室绘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室编辑、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汤义方幼时酷喜绘事。小学毕业后从赵谱琴学古文字,并得到张叔木熏陶。1929年参加松风书画社,有作品参展得到好评。1930年从费龙丁学篆刻,曾有《义方印存》一集。同年受业于冯超然,攻山水、人物。山水以王石谷人门,上溯明、元、宋诸大家,尤爱北宗写实风格。人物、仕女画,由改七芗入手,取法唐六如。1937年“七七”事变时,远离家乡,前往郑州交通银行任职,以后又辗转潼关、西安、宝鸡等地,旅居生活达九年之久,业余坚持国画创作。在川陕道中,饱览山川之秀,得自然之趣,画法为之突变。于西安、宝鸡、成都、重庆举行个人画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离职返乡,于松江、上海两地举行个人画展。新中国建立后,投入新国画和连环画创作。1951年作《军民一家》,获上海市文化局二等奖。1954年供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并任组长。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应聘为兼职画师。1959年参加历史画创作,作《第一次政治罢工》,并和郑慕康合作《司马迁大梁采访图》(均藏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创作有《晨光》、《风雪之夜》,入选全国美展。喜吟咏,常在画作上题绝句,曾录成一帙《有苏吟草》。连环画前后出版二十余种,代表作有《遍地开花》、《白门楼》、《舌战群儒》等。1979年为纪念周恩来,曾绘制《高山仰止》图。亦擅山水画,曾作《三峡纪游》册页数十帧,能得山川真趣。1980年,汤义方不幸因病逝世于上海,享年67岁。汤义方绘画的《白门楼》和《舌战群儒》两册,虽然在《三国演义》连环画册中所占比例不算多,但他的绘画无论是从整体构图上、还是从人物造型上来看,均有上佳表现,他的画给人肃穆端庄,严谨到位的感觉。尤其是在刻划吕布失败的场景时,表现的是瑟瑟潇煞的意味,衬托出对吕布这个人物的此刻心情的刻画。他对连环画中的人物表情刻画也是栩栩如生。是一位很优秀的,风格独特的画家。此外,汤义方先生还是一位绘画多种题材的连环画高手,生前绘画的外国题材,儿童题材,古典题材,现代题材等连环画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这和他的一贯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汤义方还是一位国画大师,他的国画作品大气,场景广阔,他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画的反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战役的几幅国画,非常的精美,已成为中国历史博物的馆藏绘画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唐玺艺术简介:字建琦,1962年3月出生,自幼爱好绘画,78年从戎,曾于北京中国书画学院进修。多幅作品在报刊,杂志上相继发表,入选全国及省市书画展并获奖。     現为北京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特聘画家,清华美院肖大平国展班院仕,主题性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北京一方画院特聘画家。陕西省美协会员,陕西省书协会员,中华书学会会员,陕西楼观台书画院院长,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田莉,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2012年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导师赵振川)。曾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李玉田教授、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著名山水画家赵振川先生。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画学会理事,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院聘画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