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男,生于江苏省吴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会,《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约画师。10多年来,他在我国著名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继承和创新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年画,既体出时代风貌,又有传统艺术特点,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比绣艺》《新春乐》先后在1985年全国年画评比和1989年全国风谷画评比中获优秀奖。《刺绣姑娘》在1993年日本石川县勤劳者美术展上获优秀作品奖,并被收藏。他的作品曾先后到日本、美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展出。1984年他还随中国苏州年画展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此外,他还研究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和艺术等,撰写不少论文,编辑出版大型画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该书在第二届全国古籍优秀图书评比中获在等奖。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浙江黄岩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个人专集及合集多册。1973年,作品首次入选全国美展,以后历年均有作品入选省及全国美术大展。作品曾获1980年全国二届青年美展铜奖,1989年获《新人奖》佳作奖,1991年获中国“四季美展”铜奖,1995年获《中国画学术精诚奖》,作品入先选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张晋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江苏国画院画师。作品有《连云港渔船》、《春风又绿江南岸》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朱宗之(1930.7—)别名朱绛,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1951年肄业于苏州美专。现在江苏无锡市文联工作。作品有《太湖春色》、《民间音乐家阿炳》等。 

    居住地区
    江苏/无锡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张德俊,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专业技术职务高评委,原常州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曾在省级以上发表出版作品数百余件,并获得金、银、铜多次奖项。人物、花鸟画被选送法国、日本、菲律宾、印度以及港、澳、台地区展出,挪威国家电视台将其绘画技法拍成专题片,在海外传播。应邀赴美国、新加坡等国举办个展,出版《张德俊画集》、《中国画新技法--名家写意牡丹》等画辑。艺术简历1961年: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科。(学制3年)1964年: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学制4年)1968年:毕业分配常州,先后在市文化局创作室、文联等单位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80年:作品《凤仪亭》入选法国“滨卡涅国际青年美术家作品展”。1984年:作品《紫金山顶观瑰宝》,《天翻地覆慨而慷》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分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选铜奖。1984年:作品《人寿年丰》 <作者:张德俊、丁德邻、宋一平>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9年:应挪威国家电视台邀请,拍摄介绍个人绘画技法专题片,在海外传播。1989年:作品《春暖》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89年:作品《大观园》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晋京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1989年:作品《新顾客》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银奖:1990年:作品《甜蜜的季节》被中国展览公司选送菲律宾展出。1990年:获“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人材”称号。1994年:作品《恩泽千秋》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选送日本国巡展,原作被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1994年:作品《梅园春晓》获第五届全国年画展银奖。1994年:作品《伟业千秋》获江苏省美术书法作品展金奖。1994年:作品《恽南田写生图》获省江苏省人物画展铜奖。1994年:作品《梅格水存》获江苏省铜奖。199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聘为“江苏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1996年:应邀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个人画展,新加坡艺术协会会长刘抗、著名华人作家 周颖南、企业家刘伟逊等数百人出席开幕式。新加坡多家报刊报导。1997年:应邀赴美国洛杉矶举办画展。1997年:泰国《亚洲日报》整版介绍:“张德俊的花鸟画艺术”1998年:应中央军委邀请,为军委“八一大楼”创作巨幅中国画《万紫千红总是春》。受到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军委办公厅主任董良驹中将的接见。1999年:《牡丹图》入编《新华日报》创刊61周年藏画集。1999~2001年:10余件作品入选《当代名家书画展》、《澳门99回归中国名家书画展》、《当代中国画家高级人才作品集》、《当代中青年著名画家精品集》、《江苏美术50年》、《南 北方中国画大展画集》(1-5辑)、《名家画菊花》、《名家画牡丹》、《名家画梅花》、《名家画荷花》等画集。2000年:作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中国画大展”。2000年:《江苏收藏艺术》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新作。2001年:《中国文化报》以“执着的追求,绚丽的色彩”为题,介绍张德俊的花鸟画艺术。2001年:《华人时刊》‘华商大会特刊’介绍张德俊花鸟画艺术。2002年:《临风香自生》等8幅牡丹题材作品,入选《中国画新技法——名家写意牡丹》画集,〈古吴轩出版社出版〉2002年:作品《菡萏香生墨雨中》入选上海“庆香港回归五周年国际华人美术家作品展”,入 编画册。2002年:《中国书画报》以“法度严谨,色彩清丽”为题,对张德俊花鸟画作评论。2002年:作品《燕午鱼乐》入选“湖笔缘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入编画集。2003年:作品《人乐鱼亦乐》入选书“圣故里国际书画名家邀请展”,入编画集。2003年:出版《张德俊画集》,常州市有关领导,刘海粟亲属及常州书画界同仁出 席画集首发式。2003年:《美术界》杂志第四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2003年:作品《知鱼图》入选“当代中、日、韩水墨画联展”。赴日、韩展出。2004年:作品《素质浓姿带露开》、《月下游鱼乐自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百人作品集 》,画集由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作品《牡丹图》、《古代尊老爱幼故事条屏》等5件赴台湾国父纪念馆"逸仙艺 廊"展出,台湾著名画家李奇茂先生特地从欧洲赶回接待常州画家一行。2004年:作品《紫气图》,《月到中秋果挂枝》入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当代艺术精品博览”大型画册。2005年:作品《溪光初透彻》入选“江苏省花鸟画大展”,入编画册。2005年:作品《梅花金鱼图》入选“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画集由中国时代出版社出版。2005年:在广东容桂举办《张德俊画展》,《佛山日报》、《珠江商报》等对画展作了报导。2006年:作品《临水愧游鱼》获“江苏省花鸟画特展”优秀奖。2006年:《艺术与收藏》杂志第16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艺术。2006年:作品《鱼乐图》入选《彩绘中国——2006年当代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入编画集。2006年:《当代美术》第五期(当代名家栏目)介绍张德俊花鸟画,珠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作品《紫气东来图》获江苏省省级机关干部书画展特别荣誉奖。2007年:《荣宝斋》杂志2007年第一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新作。2007年:《荣宝斋》杂志2007年第二期专版介绍张德俊花鸟画新作。2007年:作品《紫藤双鲤图》入选“2007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入编画集。2007年:《桐荫阁》——“张德俊艺术工作室”落成,著名红学 家冯其庸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言恭达先生为工作室题匾。2008年:作品《种德类树,养心若鱼》入选“江苏省市树市花特展”,参加建国60周年‘华东地区政协书画展’,并编入画册。2009年:作品《牡丹图》等三件入选: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水墨聚焦国际艺术展——走进印度”,在新德里展出。《繁花似锦》被中国驻印使馆收藏、《牡丹图》被购藏。2011年:作品《花落春池》入选“江苏省文化名人艺术精品展。”详见江苏省文化厅主编出版的大型画集《集纳名人名作展示艺术精品》第76页。2012年:作品《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池鱼悟化机》评为江苏省优秀花鸟作品晋京展出,详见上海人美出版社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25周年优秀作品集第200页,精装本第39页。2012年:作品《墨荷锦鲤图》入选常州市美术作品晋京展览,详见北京人美出版的《常州美术作品集》第66页。

    居住地区
    江苏/常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左庄伟(1937.12—),男,笔名大卫,自号安东村人,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梁岔镇荡庄。1955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留系任美术史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任美术史论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江苏省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系主任。是著名的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画家。左庄伟,1937出生于江苏涟水县左圩乡村,自号安东村人。左庄伟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战火中度过的,父亲左端详在抗战初期参加共产党并领导地方武装斗争,因此儿时的庄伟也参加了儿童的革命动,11岁就当上了小学儿童团长,并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自然转入共青团,13岁随父亲入城工作而进入淮阴专区实验小学读书。20世纪50年代初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普科,3年后又以优秀的美术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绘画5年,60年代毕业留系任教,教美术理论,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90年代晋升教授,并任美术史论系主任。在南师美术系学习中,左庄伟师从黄显之、伍霖生学习素描,从陈之佛学习图案,从金立德学习水彩,从吕斯百学习油画,而傅抱石教他中国美术史,秦宣夫讲授西方美术史,他们都是国内一流的名家教授,受业五年,影响终身。左庄伟的艺术学习、艺术观念基本上是在苏联的艺术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崇拜苏联画家列宾、苏里柯夫,苏联成了他向往的艺术圣地。直到21实际初,已经成为教授的左庄伟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赴俄国学习考察西方艺术,研究于国立弗拉基米尔师范大学美术院。其间他走遍莫斯科、圣彼得堡和伏尔加河流域名城,往返于特列嘉柯夫画廊、普希金造型艺术馆、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阿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他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亲眼目睹俄国保存的欧洲所有名家名作精品,亲历俄国画家画过的景色,在斯大林格勒二战胜利纪念碑前惊叹俄国雕刻家的胆识与创造,在伏尔加河上思绪万千。这次俄国之行,既是艺术寻根之旅,又是一次西方美术史学深造,青年时代赴苏留学的愿望他在晚年实现了。个人影响左庄伟教授从教近50年,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修养和中西艺术史论修养。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审美教育走向社会,首先应聘南京大学讲授东西方美术,禁锢多年的大学生们第一次见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灿烂艺术品,欣喜若狂。南京大学为南京地区大学之首,它的艺术性和开放性影响覆盖南京,辐射全剩,社会上许多人来南大旁听庄伟的课,一时间影响遍布金陵,波及镇江、扬州,几乎所有大专院校和大工厂企业相继聘请他讲学,有时一天三次。尤其教授西方美术,特别是现代艺术和人体艺术,对刚刚实施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起到了舆论作用,他的社会审美教育活动深受大学生们和大众的欢迎,也受到省委宣传部、《新华日报》的肯定和表扬,被誉为“美的传播者”“艺术殿堂的导游人”“通过美术品鉴赏对青少年实施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新华日报》1996年8月15日的《思想界》栏、《江海学人》栏目中以《美术理论家左庄伟》为题介绍庄伟,称他“是我省第一位运用美术品进行审美教育的美术家”。他还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审美教育优秀个人奖”和“徐悲鸿教学奖”。庄伟在社会审美教育过程中,先后著有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欧洲美术鉴赏》《中外经典美术鉴赏》和《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海雕林探美》;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绘画史》《西方雕塑史》,上世纪末年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用一年的时间撰写了70万字的《世界美术大典》,图文并茂,深受画家和美术爱好者欢迎。作为美术评论家的左庄伟,自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除从事学院美术史论教学、社会审美教育外,更多关注江苏省的美术活动。60年代开始评论社会上美术创作和画家的艺术创作,在美术刊物和省市报刊上介绍评论中国与西方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以及南京和地市一些画家和创作,发现和推荐一些有成就的画家。上世纪70年代末发现上海插队知青,流落江浦的陈丹青画艺甚高,当时虽处境困难但才艺出众,左庄伟为他写评介文章,经《江苏画刊》华谷平先生支持发表,从此日渐名盖画坛。20年后已成全国名家的陈丹青从美国回来,对大学生听众说:“左庄伟老师是第一位用铅字将我的名字公布于众的人”。多年来经庄伟首先评价公布于众而今成名的画家有徐怀华、萧平等。更重要的是发现和推荐了当代国画大师黄秋园。黄秋园是江西南昌人,因历史问题,他的艺术成就一直未收重视,上世纪80年代初受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以为江西进修学生之托,左庄伟看了黄良楷带来的其先父黄秋园的遗作数幅,其艺高超众,赏后十分惊叹,立即介绍给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大画家亚明,亚明看后当即写下“当代大师”四个字。左庄伟得此肯定评价,立即筹划在南京为黄秋园写文章搞展览,请《江苏画刊》毛逸伟(叶维)同学和许祖良先生在画刊上发表介绍黄秋园艺术成就的文章,请在清凉山龚贤纪念馆工作,还请了在省文化厅时任艺术处副处长的老同学朱葵帮助解决不少难题。展览期间正植全国美展,中国画部分在省美术馆展出,引来全国许多来宁参观的画家,一睹黄秋园的大作,一时间黄秋园名盖金陵画坊,影响全国。此后誉满全国。黄秋园是因庄伟的发现和帮助从南京登上中国当代画坛国画大师宝座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庄伟先后为许多画家撰写评论,介绍他们的艺术成就,包括徐悲鸿、吕斯百、杨建侯以及众多的中青年画家,还介绍评论西方绘画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俄国的苏里柯夫等。70年代开始和著名史家周积寅教授、马鸿增研究员共同关注和三驾马车著名于江苏画坛,他们三位理论家结成的友谊在江苏画界成为美谈,受人尊敬,为事业与友谊树立了榜样。左庄伟不仅是美术史论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还是位画家。他自幼爱画,虽然进入美术学院学画五年,毕业后未能如愿从事绘画艺术活动而教授理论,40年来潜心爬格子未提画笔,却在毕业40周年之时,挥笔作画,且一发不可收拾,作水墨画数十幅,参加省美术馆举办的同窗画展,同时与同班同学他的夫人乔文艾女士共同举办水墨画展,深得观众赞赏,画家肯定。从此以后经常与同行理论家周积寅、萧平、马鸿增在清凉山龚贤纪念馆举办清凉雅集画展,名画家卢星堂观了他的水墨画后留言道“江苏水墨又一家”。左庄伟的水墨家与众不同,它不是画家画而是理论家之画,从不受传统理法约束,在他的水墨画中巧妙的将中国与西方理法、传统与现代理念、抽象与具象画法自然融于一画,十分有画趣,自成一家。左庄伟自幼出生和生活在农村,受到家庭善良纯朴、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影响,为人真诚善良厚道,总相信世界和人都是像自己一样纯真美好,一生都以纯真为其本质,碎以年逾七旬仍有着童心般的心灵世界,淡薄名利,一切都顺其自然,过着自然而然的生活。但他保留着鲜明的个性,在他的教学、理论研究和评论、绘画创作中都体现他的个性和独创性,他站在人类艺术创造的制高点看待不同国家民族和个人的艺术创造,没有艺术成见,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具象的、抽象的,只要是创造,美的都寓意肯定,他的人生座右铭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看到的世界,而后用自己的手法去表现自己看到的又经过自己思考的世界。所以他为人和画作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出版专著《美术鉴赏讲义》《美术鉴赏》出版物《欧洲美术鉴赏》《西方裸体艺术鉴赏》《画海雕林探美》《西方绘画史话》《西方雕塑史话》《西方古典美术》《中外经典美术鉴赏》合编有《世界美术大典》和《西方美术发展史》等。撰写论文、文章200多篇。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道一,1932年11月出生。1952年毕业后任教于华东艺专,1953年至1957年先后跟随著名美术家陈之佛、庞薰琹研修图案和工艺美术史论,1958年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1994年1月调入东南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并获艺术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张道一教授是中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期潜心研究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历史及理论。[1]张道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史论家、民艺学家、教育家、图案学家,我国当代艺术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创始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张道一的研究涉猎范围很广,尤其重视民间美术的研究,注重联系社会人文、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综合分析艺术的纷繁现象,提出了文化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艺术发展规律。1932年11月生于山东齐东县九户镇(现属邹平县)。1949年入华东大学文艺系,1951年转入山东大学艺术系学习,1952年毕业后任教于华东艺专。自1953年至1957年先后跟著名美术家陈之佛教授、庞薰琹教授研修图案和工艺美术史论。1958年起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1994年1月调往东南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并获艺术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曾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研究生教授称号、全国图书奖等;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四届成员和召集人,中华美学学会第四、五届副会长,江苏美学会第三、四、五届会长,江苏政协第六、七届委员。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评委,全国博士后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艺术指导、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美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张道一文集》(两卷集)、《美术长短录》、《造物的艺术论》、《心灵之扉—张道一论艺术》、《中国民间美术》、《麒麟送子考析》、《中国民间剪纸—介绍与赏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日文版、英文版)、《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夹缬》、《美哉汉字》、《燕尾裁春》、《惠山泥人》等。[1] 学术简历1932年11月生于山东齐东县九户镇(现属邹平县)。1949年入华东大学文艺系。1951年转入山东大学艺术系学习。1952年毕业后任教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前身)。1953年起跟随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学习图案和美术史论。1956年赴北京,在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所跟随庞薰琹先生从事美术史论的研究。1958年起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1994年1月调往东南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从人文科学角度综合研究艺术的艺术学系,该系获得了艺术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曾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研究生教授称号、全国图书奖等。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四届成员和召集人,中华美学学会第四、五届副会长,江苏美学会第三、四、五届会长,江苏政协第六、七届委员。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评委,全国博士后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艺术指导、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美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张道一文集》(两卷集)、《美术长短录》、《造物的艺术论》、《心灵之扉——张道一论艺术》、《考工记注释》、《中国民间美术》、《麒麟送子考析》、《中国民间剪纸——介绍与赏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日文版、英文版)、《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夹缬》、《美哉汉字》、《燕尾裁春》、《惠山泥人》、《汉画故事》等。曾主编《中国民间工艺》杂志和《美学与艺术学研究》集刊。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祖籍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京。1955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秦宣夫、黄显之、杨建侯等教授。并深得亚明老师教诲。1960年毕业从事新闻美术工作和群众美术工作。1979年,由苏北扬州地区调入江苏省美术馆从事美术创作和办公室副主任工作,而后调任江苏省文化厅任艺术处副处长,分管全省美术工作。1991年调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创作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美洲、亚洲艺术学会博学会士,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江苏省美术馆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创作中心名誉主任。作为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览和出国展、国际展。《新雨初霁》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年画展”,出版山水画专集有《朱葵中国乡情山水画选集》、《朱葵水墨画精选集》、《中国名家画集——朱葵》等十多册,出版有《砚茶居谈画——朱葵美术文集》。代表作品有《渔乡清晓》、《雅鲁藏布江源头》、《星江清夏》等。多次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厅、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中央军委大楼等场所作画。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印度、比利时、奥地利、荷兰、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瑞士、日本、新加坡、尼泊尔等国举办展览、考察和讲学交流。展览和发表山水画作品多幅,为国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十频道”专题介绍报道。2006年11月朱葵将自己山水精品作180余幅捐献给祖籍江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周积寅(1938.10—)江苏泰兴人。擅长美术史论、中国画、美术教育。196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编《中国美术通史》明清卷、《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四十余卷。出版美术专著《中国画论辑要》获1988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中国历代画目大典》、《吴派绘画研究》、《沈铨研究》、《郑板桥》等三十余种。出版有《周积寅书画集》。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曾以鲁 (1896.11—1964)别名曾星煌,湖南武冈人。擅长中国画。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任巴黎万国博览会中文秘书,同年进巴黎美术学院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北平艺术学院、山东大学艺术系、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作品有《赴雁荡山途中》、《石头城》、《太湖所见》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