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别名汪子超,湖北武汉人,擅长漫画,自学漫画。历任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美术编辑,重庆日报《穿山甲》漫画专刊和《美术专刊》主编。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组画《刘备改令》获1987年中州杯全国漫画大赛一等奖,1995年水墨画《虎娃》获中国人口文化博览婚育漫画艺术展特别荣誉奖。出版有讽刺诗画集、儿童漫画读物等。2012年12月13日凌晨0时39分,著名漫画家马丁因心肌梗塞离世,享年86岁。2012年12月14日晚8时,马丁追思会在渝中区长滨路安乐堂举行。国内漫画界公认,马丁的漫画作品,往往从生活小事中来,平凡中出新奇,荒诞中见真理。20世纪70年代,进入重庆日报工作的马丁,针对社会不良风气,创作了《不捞白不捞》、《“自动化”餐厅》、《“戒烟”火柴》、《“湿路花雨”》等漫画,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名震画坛。从事漫画事业50余年中,马丁在《重庆晚报》开设漫画专刊《穿山甲》并担任主编,在全国漫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也让马丁的艺术人生达到顶峰。其中,《无题》入选法国第九届圣加勒马特国际新闻漫画艺术节,《迎春》被选为国家礼品送往德国。献礼建党90周年4个月画一幅画2010年底,一向睡眠很好的马丁忽然夜夜睡不着觉。其实马丁在构思献礼建党90周年作品。“老马当时对他妻子说,他从抗战时期逃难讨口来到重庆,从一个不起眼的童工到实现理想成为漫画家,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后来,马丁想到了用孩子们唱山歌的形式来构思画面,表达对党的生日的祝福。从2011年初开始动笔,一直画到4月份才完成。那段时间,马丁甚至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直到这幅《唱支山歌给党听》完成,才睡得很香。“尽管我已垂垂老矣,但我对党的那份情谊,仍如画面中的孩子们一样,永远怀着一颗热忱的心。”马丁当时说,他想活到100岁,到那时再用手中的画笔,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年过八旬每天作画想在90岁办个展马丁的去世让重庆文艺界震惊。2012年12月13日,马丁生前好友、重报集团高级编辑朱晴方对重庆晚报记者说,马丁虽然年过八旬,但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在家里,马丁几乎每天都要作画,对于许多朋友要画的要求,他都是有求必应。“有一次他答应给朋友写副对联。为追求艺术性,他写到了凌晨两点半。他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在90大寿的时候,在三峡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还想把部分精品送给三峡博物馆。”朱晴方说。同样为马丁的去世感慨不已的还有我市百年老字号淳辉阁的老板程建生。程建生表示,在他的印象中,马丁在和他同代的老艺术家中是很随和的,每年春节他都会收到马丁送的贺卡。程建生进一步表示,目前马丁作品价格大约在一幅小画(45×68cm)3000元左右。马丁,本名汪子超,1927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幼年丧父,家贫如洗,小学只念了三年级,当过童工下过苦力,这些苦难的经历为马丁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马丁的传记和作品已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和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曾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央视曾经连续播放他的连环漫画《猪八戒拜师学本领》。马丁这个笔名颇有来历。上世纪五十年代,马丁画了一幅时事漫画,因为题材较为敏感,单位领导建议他用笔名发表。“当时正值大炼钢铁时期,我想起了发明炼钢炉的工程师马丁,于是就给自己取了这个笔名。”马丁曾回忆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马光剑(1955.7—)河南安阳人。1983年—1987年先后就读于重庆美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199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为重庆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油画研究会(现为艺委会)副会长。现供职于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文化创作室。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美展获奖,多件为中国美术馆、地方博物馆、艺术院校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主要作品:《夜校》(版画)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全国版画之乡三地联展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信念》、(油画)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收藏;《胜利者》第六届全国美展;《风雪高原》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我军访法代表团礼品;《使命》(油画)公安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卫士之光”展览一等奖;《野巢》《老家-组画》(油画)中国风情油画展;《钢盔下的同龄人》《青鸟》(版画)重庆中青年版画联展。《山魂》(雕塑墙23X5米)成都-花水湾;《历程》(雕塑墙28X6米)北京-丰台;《警魂碑》(雕塑广场主碑高13米浮雕墙48X4米)成都-牧马山。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梅定开(1944.7—)四川犍为人。擅长藏画。196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曾在甘孜州泸定县文化馆工作。四川民族出版社美术设计室主任。作品有《唐·文成公主入藏图》、《岭·格萨尔王》、《花仙卓瓦桑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毛超群(1931.1—)四川成都人。擅长雕塑。1955年毕业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并留校工作。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系,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雕塑组副研究员。作品有《百鸟朝凤》、《裂纹釉豹》、《结晶釉孔雀》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马如骐(191311—20022)浙江龙游人。擅长油画、水彩画。1933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7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历任中学美术教师、重庆市文化局美术公司美术部主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作品有《赤卫军痛歼圣母团》、《贴春联》、《水电站》等,《夏》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苗波,别名苗鸿涛,笔名:老圃子。1917年生,山东平度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晚霞诗书画院暨徐悲鸿,张大千美术研究院顾问兼绘画部臂章。从事美术教育,编辑,创作近60年。解放前后,便于反映现实生活及工作需要,改作版画,被中国版画家协会评为50-6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1946年肄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南京中*大学艺术系,1947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国画系。曾在青田石门中学、台北工专任美术教师。1948年后历任二野三兵团文工团美术分队长,川东*区文化部创作员。《四川日报》社、四川省文联、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省群众美术馆、成都市文化局美术公司美术编辑、辅导、创作等美术干部。获“鲁迅版画奖”。作品有《春之歌》、《月琴之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剑舞》等。出版有《苗波画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马一平,男,1941年生,浙江龙游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家、艺术家,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会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赴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韩国、越南等国展览,曾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一等奖、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重庆市金奖等。曾任重庆市政协常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1954年9月―1958年7月,西南美专附中读书。1958年9月-1962年7月,四川美术学院学习。1962年10月,毕业并留校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1993年―1998年,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2000年9月至今,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院长。2艺术历程1965年,油画《南来北往》参加全国美展。1972年,油画《重庆谈判》参加四川省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三十周年美展。1975年,水粉年画《聘请辅导员》参加全国年画、连环画大展。1977年,油画《翻身农奴迎亲人》参加全国双庆美展。1977年,油画《难忘的征途》参加四川省纪念建军五十周年美展。1979年,油画《雷电颂》《心血》参加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未设等级)(二人合作,分别为第一、二作者)。198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早安》《摇篮里的强巴》参加四川省美展,前者获优秀作品奖(未设等级)。1982年,油画《小街》深圳.四川油画展。1982年,油画《回春之曲》等五幅四川美院赴京油画展。1984年,油画《旗》四川省美展。1984年,油画《阳春三月》等五幅四川美院第二届赴京油画展(二人合作,第一作者)。1985年,油画《乡村艺术家》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1987年,油画《乡村木匠》等十四幅参加多伦多“中国现代画展”。1989年,大型丙稀壁画《血与火的洗礼》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本人设计并主持制作),获银奖,同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89年,油画《四月》赴南斯拉夫展1990年,油画《寄梦》参加“纪念黄遵宪国际书画大展”,同年参加七五期间国家教委重点项目《艺术教育学》写作组,撰写其中美术教学部分。1992年,油画《回归.新绿》广州.中国双年展。1994年,大型壁画《世界艺术墙》参加全国第八届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未设等级)。1995年,油画《青纱颂》参加四川省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美展一等奖,同年任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油画《小芳》新加坡.四川美院油画展1995年,油画《往事》赴韩国“中国油画展”1997年,油画《虎门销烟》参加庆祝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二人合作,第一作者)。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99年,油画《大地无言》11#等二幅参加中越油画联展。2000年,出版教材“廿一世纪艺术教育丛书”之一《色彩》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出版教材“当代美术教育范画集”《油画风景》西南师大出版社。2003年,油画《大地无言》第23号参加“携手新世纪中国油画展”及北京该次展览的“精选作品展”。2003年,“台湾20周年—中国名家油画经典展”。2003年,论文《这仅仅是个开始》《改革需要实验》发表于院刊《大艺术》。2007年6月,《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 中国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中外博艺画廊。2007年6月,《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画展》 四川美术馆。2007年,作为主讲教师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色彩》并获通过。2007年,应湖南美术出版社邀请编写《油画风景教学》,2008年1月出版。3成就及荣誉设计并主持制作的大型丙烯壁画《血与火的洗礼》于1989年全国第七届美展获银奖,同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参与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要项目《艺术教育学》撰著工作。作品在国内外重要专业刊物《美术》《美术观察》《江苏画刊》、香港《美术学》、台湾《雄狮美术》等发表,并为藏家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马振声,1939年生,北京人;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于1964年毕业;1964年至1966年师从著名画家蒋兆和教授做研究生,专攻水墨人物画创作;1973年起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94年起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1999年起任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其中《酒歌图》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爱国诗人陆游》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聊斋》1993年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1999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马振声画展》,并在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1999年被收入中华文化经典大系之《中国书画名家》大型系列片。2001年参加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2002年参加在世纪坛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和世纪坛艺术馆主办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展”。曾在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及个人收藏。其作品有《天下大事》、《凉山需要你们》、《爱国词人辛弃疾》、《陆游》、《聊斋》、《李清照》、《文天祥》、《东坡与朱竹》、《牧笛》、《大漠回声》、《金秋》、《大雪将临》、《葡萄架下》、《戈壁龙沙起》、《风雪高原》、《西州月色凉似水》等,并与其夫人朱理存合作有《朱理存、马振声中国画选集》、《重上井冈山》等。在当今艺术领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种角度的争论和试验中,马振声坚定地站在东方文化的土地上,融会贯通昨天和今天的源流,在努力把握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特征方面深入开掘、多方拓展,将西方现代艺术中某些造型因素的新视角很自然地渗入到某种特定的内容之中,把笔墨表现的气韵与塑造对象的深刻性结合起来,使画面中的形象塑造、诗意表现、情怀深思更富于时代性与现代感,形成一种淳朴平实、完整饱满、张力弥漫的个性化语言范式。著名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认为马振声“为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树立了一面旗帜”。马振声教授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与教学研究工作,撰写了部分书画理论研究文章。《以线造型,以形写神——蒋兆和水墨人物画创作技法浅析》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散谈中国人物画》,《国画家》,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以心观物,物无大小——论小品画的创作》《中国画小品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中西绘画造型观念对比谈》,北京语言大学艺术讲座稿。马振声教授主持了一系列中外学术交流活动及其展览。2004年协调和组织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泸洲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人物画展暨纪念蒋兆和先生诞辰100周年。2007——2009年,主持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及系列学术研讨活动。2008年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博士生中国画、书法专业毕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主席)。2008年受聘为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七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9年4月3日“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暨纪念蒋兆和诞辰105周年”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2009年12月28日至12月29日在北京昌平区温都水城国际酒店三楼大会议厅召开“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09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美协从事人物画创作的20多年间,他一直沿着蒋兆和先生的道路探求恩师未能解决的问题,渴望建造自己的艺术风格。刘曦林评价:“作为蒋兆和的学生,马振声最终还是脱出了先生的窠臼而寻找到了自己的路。他的作品情调倾向于抒情性。他在延续了蒋兆和创立的以勾线和皴染为特征的水墨形式之外,为了改进笔墨整体关系的不统一,又从传统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他一方面苦练书法,先攻碑后转帖,由《郑文公碑》到颜真卿体,揣摩其提捺顿挫的运笔要领;另一方面,他于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的用笔上悟得构成水墨艺术美感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其中的笔墨韵味与抒情功能。不止于对线的表现性强化,马振声广泛运用泼墨、没骨和破墨之法于人物画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墨人物画的写实造型注入了写意精神和笔墨美感,水墨语言在他的笔下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马振声的人物画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他不愿意重复那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化形象,也不将生活简单纳入画面。他总是尽量充分地集中有关素材,经过反复酝酿、把握、提纯,使朦胧、破碎的印象逐渐变成具体、清晰的形象,使所要表现的人物立于眼前,生根于心底。即使表现历史人物的题材,如《屈原》、《辛弃疾》、《爱国诗人陆游》、《杜甫》等作品,他也是“寄豪情于翰墨之中”,刻画历史英杰那种慨然长叹的悲壮人生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由于他的人物画创作必经充分、深入而精微的形象酝酿过程,因此他的人物画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总给人一种历史多层面的厚重感和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18条/2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