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高而颐,男,1946年9月出生,汉族,江苏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擅水粉画。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历任杭州市少年宫美术教师、浙江美术学院讲师、副院长。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国美协理事。作品有《革命代代如潮涌》、《两个妈妈》、《采桑女》等。《海螺渡》、《新手》、《白色的和谐》等11幅作品获选参加全国性美展,曾获第6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色彩选集》、《高而颐画集》等专著在全国出版发行。1999年应联合国总部大会秘书处的邀请赴美国纽约举办个人画展,获荣誉奖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楼召炎(1933.1—)浙江萧山人。擅长版画。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留校任教。曾任版画系副主任、教授。作品有《积肥归来》、《挖猪草》、《漓江渔歌》等。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朱恒有(1916.12—1993.4)别名展蕉,浙江义乌人。擅长中国画。1947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历任小学、中学、师范教师,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作品有《千里共婵娟》、《雁山秋雾》、《店山册页》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甘正伦(1937.8—)北京人。擅长版画、美术教育。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版画系毕业,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作品入选第四届、五届、八届全国美展,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作品有《庭院深深》、《春雨江南》、《爱德加·斯诺》、《怒吼吧,黄河》等。出版有《基础素描》、《结构素描》(合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上海人,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同年留校在杭州任教。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浙江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早年得到潘天寿、黄宾虹等人指导,1956年被校方派送到上海随陆俨少学习山水画并从此结下“风雨同舟”的30多年师生情谊,直到1980年陆俨少“冲破阻碍”(陆俨少语)调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终成一段“画坛佳话”。姚耕云作品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多次入选并获奖于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大展,广为国内各大博物馆与海内外收藏家所收藏。1980年曾以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访问非洲四国。代表作品有连环画《新生》、中国画《归来》、《雁荡揽胜》、《山阴道上》、《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系名画《毛竹丰收》的作者之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刘航(1932.3—2000.6)山东招远人。擅长版画、水彩画。195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版画系。1958年调任浙江省《共产党员》杂志美编。1970年历任浙江省出版局、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副总编、总编、社长,副编审。1982年任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画院副院长等。作品《雪地进军》、《西湖雪景》、《西湖之春》等入选全国性美展,出国展并被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童中焘(1939.1—)别名童孟火亨,浙江鄞县人。擅长中国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曾为陆俨少的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应邀参加浙江省十大画家首都展。擅长山水画、林无静树、川无停波、骨气清刚、风神秀发,奇崛与豪隽共济,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浙派山水画家。童先生为顾坤伯教授的入室弟子,曾任陆俨少教授的助教。在中国山水画的继承、开拓和创新上具有非比寻常的艺术指导意义。童先生学养高深,于传统文、史、哲、经及西方哲学、美学都有全面深广的涉猎,并孜孜不倦地加以探索。从而在山水画的创作上确立他自身风格高华、思辩缜密、豪迈俊朗而又恣肆纵横的阳刚画风。童先生的山水画有着强烈的人格化倾向,体现了画家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其人生学养、视野宽度和思维深度的总体反映。他秉性正直、不染世俗,格外注重传统,并以发扬光大传统为已任,他不对传统进行复现,而在其精华的框架上构筑自身的境界。近些年来他的山水画在坚持以往清新刚健画风外不失充满诗意的激情,更升肃函为一种浑穆朴茂的境界,他的作品蕴含着深切的精神价值和情感价值,他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将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作品有《井冈山》、《南湖图》、《山水清华》等。出版有《童中焘画集》、《山水速写-搜尽奇峰打草稿》、《童中焘国画解析》、《童中焘山水画选》、《荣宝斋画谱167--写意山水》等;编著有《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合编)、《山水画技法析览》(合编)。作品在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荣宝、上海朵云、上海敬华、深圳、浙江西泠、浙江佳宝、浙江南北、浙江盘龙、浙江画院等拍卖公司拍卖。主要学术活动195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4年起,有山水画《南湖图》、《井岗山》、《竹风潇洒》、《东方大港》等参加全国美展或全国性大展。1984年在加拿大举办了一个联展。1986年新加坡举办了一个联展。1988年在台北举办了一个联展;去了一趟澳大利亚,由文化部组织,庆祝该国成立200周年,出访时间两个月,在墨尔本R·M·T这所老牌大学作学术交流。八十年代,还有一些作品相继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瑞士、前南斯拉夫及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展出。1995年作品《长江万里图》(与孔仲起、徐英槐、卓鹤君合作)纪念兴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101幅“中国三峡百景图”中最大的一幅。1999年作品《江山万里》图(与卓鹤君、陈向迅合作)布置于中南海怀仁堂正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文化部向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3位教师颁发了作品收藏证书。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向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还属首次】2002年应邀参加浙江省十大画家首都展,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参加“钱塘自古繁华·全国著名画家画杭州”的巨大创作、被“浙商大会”评为“最具艺术价值浙派画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夏子颐(1918—2000.6)别名立如,浙江温州人。1934年进施公敏画社学习中国画。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始自学木刻,协助野火推动东南木刻活动,先后加入黑白木刻研究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1年参与组织永加战时木刻通讯社,出版《木刻通讯》,并主编出版《欧江木刻集》。1942年考入国立东南联大艺术专修科,1946年转学上海美专西画系。1948年在新四军浙南游击纵队任宣传队长,1949年任中共温州地委文工团艺术指导。1950年调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曾任附中校长、版画系讲师,1983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师范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曾任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湖南美术学院副教授、系主任。作品有《海路渔民》、《闻一多像》(中国美术馆收藏)、《秋趣》、《憩》、《浙南民兵》等。出版有《夏子颐画集》。1946年7月15日,民主战士、著名学者闻一多在昆明发表《最后一次讲演》,怒斥当权者,痛责反动派,国人无不拍手称快。孰料,闻先生当晚即遭毒手,被国民党特务用美制无声手枪暗杀。消息传开,举世为之震惊。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即致唁电云:“惊悉一多先生遇害,至深哀悼。先生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今遭奸人毒手,全国志士,必将继先生遗志,再接再厉,务使民主事业克底于成,特致电唁。”其时,版画家夏子颐正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他为中共地下党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闻一多先生的遇难,激起了他满腔的悲愤。于是,他夤夜挥刀,赶刻了一幅《闻一多木刻像》,立即寄给了当时主编《中学生》杂志的叶圣陶先生。叶老过目后,倍加赞美,并不顾白色恐怖的重压,决定在《中学生》杂志上首先发表这幅木刻,同时,又刊发了美术评论家平野撰写的《评子颐的闻师刻像》一文。文章说:“整个画面以白描笔触组成,没有一般刻人像者所惯用的篱笆式的排线的衬阴。这种排线作风,是摹仿欧化的遗毒。而作者却纯以中国风味的线条,充分把握对象的质量感,以简练的线条,正确地找住脸部肌肉解剖。这正是融化中西技法的最高成功。因此画面的感觉是明朗、坚实、淳朴,带着浓厚的东方艺术的气魄和韵味,这一点是目下一般木刻作品所难做到的,尤其值得重视。……所以从我的眼光看来,这是子颐的一幅杰作,也可说是近年来木刻界的一幅杰作”。此后不久,夏子颐便于投身于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他的杰作《闻一多木刻像》,数十年来不断为国内外各种报刊转载,为多种大型画集选入,为中国美术馆、日本神奈川现代绘画馆、英国皇家学会等收藏。这幅作品成了夏子颐艺术生涯的一块丰碑,夏子颐亦因此而名扬四海,饮誉中外。然而,夏子颐个人的命运,似乎远不及他的《闻一多木刻像》那样好。反右风波,他罹难其中;“文革”十年,亦不能幸免。更为可惜的是,他先前保存的木刻原版均荡然无存。粉碎“四人帮”后,夏子颐的错案得到彻底纠正,他这才有暇翻检劫余存书。令人欣慰的是,他竟偶然发现在一本旧画册中夹有一块木刻原版,仔细一看,正是《闻一多木刻像》!他喜出望外。1980年,夏子颐决定重拓旧作,分赠师友留念。那时,叶圣陶老人尚健在,夏子颐便立即寄赠一幅。叶老收到后立即复函,并吟成《浣溪沙》一首回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顾盼(1940.8—)江苏射阳人。擅长绘画、美术理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69年后在浙江工农兵画报社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美术编辑、编辑室副主任、副总编、总编,编审。作品有《鲁迅》、《马克思刻苦读书的故事》(中国美术馆收藏)、《鲁迅在女师大》、《荷》、《晴晴雨雨》、《桃花与少女》等。发表论文有《实现我国美术史上的巨变》、《论美术与科技》、《我国美术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俞启慧,男,1934年11月生,浙江省镇海市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196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1961年因创作《战友——鲁迅与瞿秋白》(木刻)而崭露头角,1996年荣获中国版协之《鲁迅版画奖》。现为中国美协和版协会员,浙江省版画家协会理事。各种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及获奖;并赴法、美、英、意、日等数十国及港、台展览,近年又在巴黎、坎贝尔、伦敦、洛杉机等五地举办个人版画绘画展。并于1994年赴大英博物馆和北爱尔兰奥斯特大学进行讲学。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神奈川美术馆等十余所美术博物馆收藏。1996年又获英国《今日版画》奖,并以获奖作者身份以《中国不只是瓷器》为题对我进行介绍。著有《黑白木刻技法精论》、《中国版画印拓技法》等,《中国版画技法》一书正被译成英语将于2000年在大英博物馆出版。著有《黑白木刻技法精论》、《中国版画印拓技法》等著作,又有《中国版画技法》已译成英语将在大英博物馆出版。1961年所作《战友-鲁迅与瞿秋白》(木刻)入选全国美展,入编《中国美术馆藏画集》、《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等经典性画集;后又参加“中国版画五十年展”赴香港、“中国版画六十年展”赴日本展览;1982年《黄山》系列赴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十余国展览;1981年起《度尽劫波兄弟在》、《故事新编》(插图)、《镇海》、《秋》、《瑰宝》等作品获省、市优秀奖;1986年起藏书票多幅获全国藏书票第三、四届荣誉奖;1992年起《瑰宝》系列为英国大英博物馆、木版画基金会、美国波特兰博物馆博览及收藏;1994年起在巴黎国际艺术城、赛尔维斯画廊、法国育嘉高等管理学院、伦敦红蕨画廊、美国洛杉矶长城书店、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版画、绘画展;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的“鲁迅版画奖”,同年,又获伦敦的“今日版画”奖,《今日版画》杂志以《中国不只是瓷器》对俞进行全国面介绍,省市三个电视台拍摄专题片,事迹被收入各种辞典、传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