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左志丹,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少儿美术研究会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会长、全国艺术教育联合会名誉会长、全国少儿美术工作室联合会会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冯恩旭,男,中学高级教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教委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委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艺教委副主任,四川省教育学会美术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省书法家协会艺教委委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中国中小学美术》杂志编委;人美版中小学《美术》教材四川省内容部分主编;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艺体室副主任、美术教研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刘德明,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协会会员。1966年8月生于四川德阳,现定居杭州,职业画家。作品《妆》获2012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丢荷包》获2012全国工笔画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版纳新象之一》获2012年第三届徐悲鸿奖铜奖。作品《花样年华》入选2012“哈尔滨—八荒通神”中国画双年展。作品《香香包》入选2012“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 国画展。作品《此情可待》入选2012第三届中国画线描展。作品《新妆》入选2013年“大美版纳”北京现代工笔画院全国工笔画展。作品《丢荷包》入选2014年第四届全国线描展。作品《版纳记忆-迈象》入选2014年“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四川省美术教育专委会副主任,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公开在《装饰》《文艺争鸣》等国家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绘画作品入选2014年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主持或主研国家教育部省社科联科研课题4项。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吴建堂艺术简历:1936年出生,四川人,是已故近代国画大师吴道悲教授的儿子,曾受其父之画友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等国画大师的指导。已有73年画历,是500年来世界画坛奇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世界唯一资深捻条画大师、捻条油画创始人、中国一级美术师、德艺双馨艺术家、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近代画家前200名之一、中国捻条画原创院院长、香港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爵士。艺绩收入《中华脊梁》、《世界书画家大辞典》、建国六十周年《60年60家(第二位)》和《中国美术丰碑(第二位)》、全球风云人物美术榜-亚非欧上榜《首届全球六大国宝级书画美术大师(第一位)》(其中中国书画家三位:吴建堂、靳尚谊、欧阳中石)等上百部辞书大典。艺绩被中央电视1、2、4、7台等全国50多家电视台及国内外媒体报道播放达500余次。作品被文化部选送日、美、加、法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展览。1993年作品《三鱼图》获全国画展一等奖,1999年作品《飞跃图(双鱼图)》获第五届国际书画展金牌奖、《兰石图》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特别金奖,被授予“世界杰出艺术家”和“杰出华人艺术家”金匾。早年,吴建堂的艺术作品和艺绩已列为“世界艺术网”第一位画家。2008年泰国国王把吴建堂捻条画《三鱼图》作为装饰挂于家庭大厅上。2009年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2010年被《全球论坛人物报》列为亚洲十大画家首位、《收藏界》评为“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大家”。吴建堂画坛地位:现在还没有定格在哪个层面,但其作品的特殊性和国画艺术的广泛性,足矣把其捻条画定位在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上。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国美术丰碑》将其列入其中,加之海外多个国家、特别是欧洲对其作品的认可,尤其对其作品的广泛宣传及收藏界的认可,其地位已经名副其实的列在了当今画坛的顶端,文化部将其排名中国近代画家前200名之一,作品《双鱼图》和《兰石图》被收入《中国百幅名画大辞典》并载入世界名画库。收藏吴建堂捻条画的名人及机构:原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锦涛主席、中央宣传部长刘云山、泰国国王、阿拉伯王子、及多国元首政要、世界著名华人陈香梅、廖静文、邵华泽、邵华、费孝通、董建华、国防部、公安部、海军司令部、南京军区、广州军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深圳大学、香港行政长官公署、泰国王宫、中日佛教协会、世界企业家协会、欧美、新加波富商巨贾、及吴建堂的亲朋好友等收藏,极少作品流入民间,市面难寻其作品,藏界有“赚钱难,赚大钱更难,想获得吴大师捻条画更是难上难”之说。收藏吴建堂捻条画潜力无限,藏界普遍认为吴建堂捻条画还没到应有的价位,现在收藏吴建堂捻条画正当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 刘克银,1942年生于四川省营山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美协水彩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德阳市书画院副院长。 自1980年起,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报》、《中国水彩艺术丛刊》、《中国水彩》、《水彩》、《中华文化画报》、《江苏画刊》、广东《画廊》、上海《艺术世界》、天津《艺术家》以及《新华文摘》、《诗刊》、《中国作家》等众多文学艺术刊物发表作品4000余幅。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邀请展,并被美国、德国、瑞典、荷兰、日本、香港等国内外友人及文化机构收藏。个人经历1998年入选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百家画库·中国美术家刘克银专集》,中国油画家协会主席朱乃正先生为画册题名,人民日报记者、青年作家伍立杨先生作序。1999年“人与自然”水彩组画“春、夏、秋、冬”入选“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0年上海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水彩史》将其创作的水彩“乡集”一画选为走向未来篇范例,并入编“中国著名水彩画家名录”。2000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克银个人画展”,召开了“刘克银绘画艺术作品研讨会”。著名美术评论家翟墨、贾方舟、薛永年、邵大葴、郭晓川、王维新、赵力忠、王志纯、刘龙庭、罗尔纯、陈瑞林、孙志均、朱虹子、刘曼文等亲临研讨会并对其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水彩艺术·刘克银水彩画精品集》。2002年4月应“云南爨乡文化艺术节”邀请,进行绘画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及举办个人画展。由中国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出版发行《刘克银画选》。2002年5月水彩“醉春”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2年12月水彩“冬日”入选“全国水彩写生画精品展”。2003年10月应广东省水彩艺术研究会邀请,于广州举办刘克银水彩画、油画新作展览,并出版画集《刘克银的画》。艺术风格鲁慕迅我第一次看刘克银的画便觉眼目一新。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以全新的绘画观念来给自己的艺术定位的。是现代审美情趣的独特表现。他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西方印象派的色彩以及工艺美术的某些因素进行了成功的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以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觉。他的手法多样,时有新变,自己和自己的距离拉得很开,显示出他艺术修养的丰富艺术感觉的敏锐,善于发现不同对象千变万化的新的美点。所以他的画总能激起人们常看常新审美愉悦。他的画,笔触生动,节奏明快,浑然大气,不拘形似而重在主观情意的抒发和对艺术本性生命气韵的把握,虽逸笔草草而真趣无穷。可以看作是水色光彩的交响乐,发自性灵的抒情诗。它以其具有中国气派而又个性鲜明的现代画风,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这次他在深圳的个人画展非常成功,两幅作品被深圳博物馆收藏。这是博物馆今年数十个画展中第二个被收藏作品的,就其艺术造诣来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美术评论家、深圳谷风画院院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杨再琪,男,汉族,出生于1944年,四川省成都市人;1961年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战士、班长、文书);1968年退伍到长钢工作至今(先后从事钳工、工会宣传文体部长等)。作品《友谊赛》《径球》入选第十一届亚运会四川省体育美展;作品《学问》等五幅作品入选四川省第二届漫画展,被评为优秀作品,该作品载《讽剌与幽默》,并被选为南京市高三作文邀请赛;作品《吹糠不见米》等2幅作品入选四川省第三届漫画展,其中《吹》被《中国漫画》转载;作品油画《没有地方了》参加省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孙绪和,笔名巴石,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剑门书画院院长,扎根剑门山区40年,平生爱古柏、画古柏并被当今画坛誉为“蜀中画柏第一人”,广受赞誉。孙绪和笔名巴石,1940年生于四川盐亭农家,196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美院版画系,仅一年后即因贫困休学至剑阁县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和电影美术宣传,但贫困和挫折不能泯灭一颗赤子之心。十数年间,他往返跋涉,求教于长安画派开创人石鲁先生。恩师的人格和艺术魅力坚定了他的人生追求,恩师的赠言:“真诚是人生之本,谦虚是人进步之本,恒心是人成功之本”支撑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了艰辛的求艺之道。节假日,他执笔写生,饥渴不知;被批斗,他钻进深山,画美景不识今夕是何年;习作和画稿被烧,他一抹眼泪从头再来……改革开放之初,他调入蜀道剑门管理局从事专业美术工作,并在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深造期间,经反复思考石鲁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后,再次背上画夹;踏上征途,足迹遍布18个省、市、自治区,在行万里路,写万里生结束时,他最终认定了自己的决择:将主攻的中国山水画定位于自己最为挚爱、感悟最深、付出最多的本土优势创作资源。从此,他一头扎入了古柏森森的剑门深山。屡获殊荣尽历风霜,寒梅绽香,1988年,他的组画“蜀道古柏”一举跻身著名画家李可染、张仃等在京参展的“剑门风情”大型联展并广受赞誉。前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在联展前言中评价:“巴石先生多年来以最真挚、最直接的方式感悟着巴蜀故国的人文底蕴,他用融汇中西、风格独具的绘画手法展示给世界的蜀道古柏,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共鸣。”1990年省美协主办了他的中国画个展;1992年又与天津画院举办联展;1994年他的古柏作品再赴日本札晃市展出,展后作品被全数收藏;其剑门风情和蜀道古柏作品荣获国内外奖项20多个;数百幅作品被中外收藏机构收藏。此外,其古柏精品迄今已连续8年在中国权威画廊北京荣宝斋展售。如今长期担任剑门书画院院长、广元市政协委员和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的孙绪和已年逾花甲,仍在为剑门文化的发扬光大孜孜不倦;仍在为古蜀风情和千年古柏的表现形式苦心求索。因为,石鲁先生的教诲令他没齿难忘: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当是永无止境。1970年:参加四川电影美术作品展(电影宣传水粉画)(省美协主办)。1974年:《炉火炼新人》套色版画参加全省版画展(省美协主办)。1975年:同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白德松、李井方、杜显清等合创《大寨红花开化林》连环画在广州出版发行。1984年:多幅作品参加同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龙瑞、张仃、王迎春等名家《蜀道风情》联展。1988年:南京全国希望工程书画大展获一等奖(捐赠希望工程)。1989年:《农家秋雨》参加海南国际水黑画大展获优秀奖。1990年:中国美协四川分会主办个人中国画展(省美协主持艺术研讨座谈会)。1991年:《山村秋雪》参加北京国际水墨画大展,获荣誉奖。1992:《金秋农家》《山寨雪情》参加加拿大“枫叶杯”国际水墨画大展,获佳作奖。1993年:《九寨秋情》参加省美协主办全省“金牛群文书画大展”,获一等奖。1993年:全国明星杯中国画大展获银奖(中、日和台湾地区主办)。1994年:在日本札幌市举办中国画展(全部收藏)。1997年:《秋林》参加北京墨海精英国际书画大展获优秀奖(组委会收藏)。1997年:《暮秋之牧》《春雪初融》参加荷、英、法等六国巡回展(艺术机构收藏)。1998年:《卧龙雪霁》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获金奖(组委会收藏)。1999年:《蜀道翠云廊》参加华人书画家、诗人大联展获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入编典藏画册)。1999年:《银川雪霁》参加全国迎澳门回归中国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册)。2000年:《蜀道古柏》参加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中国美协主办入编画册)2000年:《卧龙雪霁》参加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2001年:参加孔子诞辰2250年全国书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2002年:参加天津静海中国画研究院举办联展获一等奖。2003年:《金风从坡野刮过》参加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获优秀奖入编画册。2003年:《剑门深处墨华浓》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45周年周年大庆全国名家中国画展(入编画册收藏)。2004年:《林间白雪》《春去春来》参加建国五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省美协主办)。2004年:《峥峥秦巴铁龙驰》国画、《家园》版画参加迎十届美展(省美协主办)。2005年:《原上春风》参加全国群星展获三等奖(省美协、省文化厅主办)。2006年:邀请参加北大、清华华文全国名家邀请展获优秀奖(入编画册参加学术会、笔会)。......多年来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词典》、《当代中国画名家词典》、《当代中国书画、篆刻名家词典》、《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宝鉴》、《中华中青年国画名家集萃》等数十部画集辞书,《国画家》、《美术》、《书画家》、《中国书画报》……发表作品数十幅。2002年《四川美术》(省美协主编)18幅作品发表,作专题介绍等,出版《巴石中国画册》、《蜀道古柏情》、《情系剑门》等中国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昌贵(又名龙瑞)1958年11月生,四川彭州人,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1975年彭县中学艺术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70年代末在彭县文化馆、科委从事宣传画创作和科普宣传。1984年大学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其后,曾任报刊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美编室主任、广告部主任、副总编辑等职。1978年国画《关怀》获省美展三等奖,油画《龙怀村的春夏秋冬》、《回望长征路》、《魂》及陶艺《绿草坪上的音符》和雕塑<<重建家国>>等作品多次参加四川省、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6年10月举办《张昌贵写生油画展》(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主办)。2006年6月出版《张昌贵油画陶艺作品集》(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主持策划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说银厂沟,著名画家写生展》(四川美术馆展出)。2007年8月参加四川省美协组织的《四川油画家走进湿地—诺尔盖》写生活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笔名何琨,男,四川成都人,出生于1942年12月3日。擅长意笔山水,花鸟画。作品曾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62年彭县初中毕业1962年至1966年彭县文化馆美工、电影公司美工1966年至1969年第五资金建筑公司美工1972年至1988年彭县美术服务社美工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