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97淮南市第五中学高中无2000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大专专科2005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本科2007中央美术学院壁画高研班无2012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硕士重要参展:2017年,综合材料绘画《Victory》2017•第二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入选2014年,综合材料绘画《碎片》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2009年,壁画《抗震壮歌》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2007年,油画《高原晨曲》第二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82安徽省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中专1987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本科1991安徽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教师高级讲师重要参展:2002年,油画《开元盛世》〈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2009年,综合材料绘画《非异域空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5年,综合材料绘画《非异域空间NO3》2015•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74肥东县陈集中学高中部读书高中1979肥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无1993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大专2012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七届山水创作课程班结业证书2014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山水高研班结业证书重要参展:2005年,中国画《秋山晚风高》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徽州梦》“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优秀2008年,中国画《春韵》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入选2010年,中国画《林溪幽居》“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梦圆徽州》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古道新绿》“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中国画)作品展览优秀2015年,中国画《梦圆徽州系列之二》“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中国画)作品展览入选2015年,中国画《徽州岁月》“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06年,中国画《秋林溪水》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84淮南市第九中学中学学生1990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文学学士1996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工作2009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艺术硕士2016安徽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工作重要参展:2004年,陶艺设计《状态系列之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4年,陶艺设计《融合》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6年,陶艺设计《山水云》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入选作品前52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83-1986中国武警部队南京市支队服役1986-1990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生学士学位2006-2008中央美术学院材料艺术工作室高研班1990安徽芜湖书画院国家二级美术师重要参展:2021年4月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21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年10月筑梦黄河·相见银川——第一届坦培拉绘画学术邀请展2020年4月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盘锦辽河美术馆2019年8月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2019年6月12月12日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院全国巡展“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吉林站、上海站、重庆站、深圳站"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系列联合展2019年10月17日上海虹庙艺术中心2018年第三届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2018年【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研究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10月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宣纸与绘画意大利展”策展人及参展艺术家2018年4月27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浙江义乌)2017年10月蒙古印迹—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巡回展蒙古站(乌兰巴托)2017年10月21-12月21城市之光|周而复始——国际高等艺术学院公共视觉艺术交流展上海2017年8月”绝对精神”融合艺术沙龙艺术展北京2017年5月二幅作品被芜湖市博物馆收藏2018年2017年3月-7月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研究展巡回展(安徽省芜湖博物馆、成都高小华美术馆、深圳大学美术馆、河北邯郸美术馆)2016年11月南京国际艺术展平行展2016年3-11月《周而复始》丹培拉绘画多重诠释研究展(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馆、济南美术馆、上海马利美术馆、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山西晋中学院美术馆、深圳大芬美术馆、武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包头美术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2016年4月《中国新徽派美术作品展》作品《境》系列由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夫妇收藏日本东京2015年7月《心象》系列之四获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10月作品《冬日荷塘》入选2015·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2015年10月作品《渐逝的风景》入选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心像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65年10月生于合肥,师从于艺术大师赖少其先生;1989年7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陶瓷艺委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安徽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安徽省文联第六届文代会主席团成员、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驻馆画家。出版2004年8月由集古斋出版《宰贤文写生作品集》2005年2月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山水-宰贤文专辑》2005年8月由安徽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宰贤文山水画集》2013年6月由安徽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宰贤文中国画》个展1992年12月于合肥市久留米美术馆举办宰贤文书画作品展1993年5月于深圳博物馆举办宰贤文画展2005年5月于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宰贤文中国画展2005年10月于合肥亚明艺术馆举办宰贤文中国画展2007年于北京荣宝斋举办宰贤文山水画展2013年6月于安徽省博物馆举办宰贤文中国画展2014年5月于深圳市会展中心参加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举办宰贤文个人作品专场2015年5月于深圳市会展中心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举办宰贤文个人作品专场参展(中国画)1997年《全国扇面书画作品展》,入选参展1999年《安徽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三等奖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入选参展1999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山水《风动皖南》获优秀奖1999年《第二届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入选参展2000年《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世纪元年八人画展》(合肥)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览》,入选参展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参展2006年入选《当代中国画山水》作品集2011年《写意精神——新安画派古今中国画创作高峰论坛暨学术邀请展》,参展收藏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及安徽电视台共同拍摄《大黄山》中介绍黄山画派2013年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中国画山水、花卉作品两幅2015年中国画《苍山正气图》获《“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陶瓷及紫砂)2008年瓷器作品由中央电视台十套人物栏目专题介绍2009年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瓷器作品《青花山水大盘》、《浅绛彩万字箱器》2012年《第一届安徽省美术大展安徽省陶瓷艺术双年展工艺美术陶瓷》,获金奖2012年10月安徽第四届美术大展安徽陶瓷艺术双年展担任评委2012年《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浅绛彩山水箱器》作为全国唯一一件浅绛彩作品入选参展2013年10月《第七届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2014年6月陶瓷作品《古调自爱》获第四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铜奖2015年3月紫砂雕刻作品《重器》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安徽萧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宿州市工笔画研究会秘书长。2012年以来,先后有多幅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军事博物馆、金陵美术馆展出。2014年9月,代表作《印象西域•情》入选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2015年6月,重彩作品《秋韵》入选由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美协共同举办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张学英重彩系列,以开放的心态大胆融合中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视觉语汇,以融会贯通的形式语言、明快华丽的天然色彩、别具特色的装饰风韵创造出强烈的美感冲击,形成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注重色彩的张力与表现力、富有装饰美感与情趣的绘画风格,美而不媚,艳而不俗。2012年10月,重彩画《梦》入选中国美协、沧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在沧州名人美术馆展出。2013年9月,重彩画《遥》入选中国美协、抚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抚顺市职工文化馆展览。2014年5月,重彩画《守望》入选中国美协、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共同主办的“塞上明珠•美丽宁夏”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出。2014年6月,重彩画《馨》入选中国美协、现代工笔画院共同主办的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出。2014年8月,重彩画《凝》入选中国美协、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金陵文脉”——2014年全国中国画展览,在金陵美术馆展出。2014年9月,重彩画《西域印象•情》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2014年9月,重彩画《西域印象•情》入选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2014年10月,重彩画《大巴扎上的女人》入选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2015年5月,重彩画《秋韵》入选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5年6月,重彩画《冀》入选中国美协、中央美院共同主办的美丽中国·中国重彩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6年9月,重彩画《花魂系列之玉兰》入选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主办的“相约宿州”全国工笔画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吕士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安徽省漫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会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农工党安徽书画院名誉院长、吕士民风俗画研究院院长。祖籍山东郓城,七代杏林之家,从事书画创作60余年,发表作品万余幅。先后在蚌埠、扬州、合肥、南京、澳门、法国等地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版有《吕士民漫画集》、《漫画座右铭》《画里有话》、《生活麻辣烫》、《情歌》、《吕士民水墨漫画集》、《中国乡村记忆》、《吕士民谐趣水墨》等30余部画集,部分作品为国务院、中南海、中央军委、中国文化部、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艺术机构收藏。吕士民充分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手法,作品风格写意凝练。笔墨夸张有趣;题材涉及人物、民俗、戏曲、宗教、花鸟、山水等领域,形成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吕士民风俗画”。在省内乃至国内外独树一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汪友农,字友家,号有龙、幼农,笔名叶为,别名为乐,室名逍遥楼,安徽南陵人。合肥市师范讲师、安徽省中师美术中心教研组秘书、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函授学院特聘教授。工人物、山水、花鸟,画章谨严,清新庄雅,善鉴赏,喜收藏。师从黄叶村等著名画家,整理了不少黄叶村生前的艺术主张。1984年4月在南陵县举办过《黄叶村邢见汪友农画展》。曾寓居深圳等地。主编有《黄叶村画选》、《中国近现代名家黄叶村画集》等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德椿,1950年生,祖籍合肥市肥东县,系中国凤阳凤画研究所所长。吴德椿长期以来从事凤阳凤画的搜集、整理、研究、创作工作,在传统凤画创作方面造诣颇深,一批批传统凤画得以重见天日,一批批创新凤画不断问世。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刊登介绍其艺术生平及其作品,其凤画作品远销海内外,深受众多美术爱好者好评。为了进一步把凤画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培养更多的凤画新秀,吴德椿个人出资在明鼓楼文化休闲广场北侧租了几间房子,成立了“中国凤阳凤画研究所”,开了一家凤画馆,并向社会特别是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师范学校等院校的青少年义务教授“凤画艺术”,从其学者甚众,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凤画学员,扩大了凤画创作队伍。他的许多徒弟在艺术创造中,正在探索一条从传统走向现代之路,无论是从技法、理念,还是内涵上,都在谋求创新,把凤阳凤画进一步发扬光大。《凤阳凤画十二生肖图》《凤阳凤画十二生肖图》系吴德椿先生经过三年精心构思,绘制用时一年,创作完成的七幅条屏凤画巨作。此作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表现风格,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凤阳凤画为基础,利用十二生肖这样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如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再如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还如中国人传统的中代表富贵吉祥和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龙,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想象中的“灵物”,与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吉祥凤凰融进一画;以来自民间艺术宝库中的蜡染、瓦当、瓷器、剪纸、吉祥图案与环纹、风筝、工艺扇、宫灯、长命锁、挂饰、布玩具等作为配景,揉入中西绘画的不同技法绘制而成,既表现了凤阳凤画的绚丽多姿,又展现出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和绘制技法的娴熟与多变。《凤阳凤画十二生肖图》是一组表现吉祥、祈求美好、和谐与幸福的民俗新画卷,是开放在凤阳民间艺术园地中的又一新奇葩。[2]  《大包干.凤还巢》该作品是吴德椿先生为迎接我国改革开放及大包干三十周年,以全国农业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的巨大变化为素材,以凤阳的著名民间艺术——凤画和凤阳花鼓为载体,历时十一个月创作完成的。巨幅主题凤画《大包干·凤还巢》,尺寸为2。5米×1。35米的竖构图画面。作者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表现手法,通过“十八颗手印”、小岗村牌楼和大包干纪念馆,作为见证小岗30年改革与发展变化的印记融入画中,分别寓意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源于“十八颗手印”的星星圣火;雄伟庄严的小岗村牌楼拔地而起,宛如胜利的“凯旋门”、大包干的“里程碑”;新颖庄重的大包干纪念馆位于画中,成为大包干成果的象征。整个画面以小岗牌楼为主体,周围身着地方民族服装,手打凤阳花鼓的腾跃的人群和欢快的花鼓女,载歌载舞,欢庆丰年,喜迎当年逃荒要饭远离他乡的“凤凰”,如今还巢归故里的喜人场面跃然画上,点出主题。所获荣誉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安徽民间工艺大师、省级凤阳凤画代表性传承人凤阳凤画工艺研究所所长。[3]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