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刘昌华(1942.8—)广东中山人。擅长连环画。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艺术系,后入伍。曾任《共青团支部》美术编辑,三明地区群艺馆、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作品《李白》、《牡丹亭》分别入选全国第二届、三届连环画绘画展,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黄国强(1956.4—)别名毪尔,福建莆田人。擅长磨漆画、壁画。1981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并留校执教。作品《寻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银河·月亮·相思树》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风雕浪琢》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古国英姿》入选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邱祥锐(1938.12—)福建永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厦门张晓寒美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师从张晓寒、黎雄才等教授。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被国家美术馆、博物馆和纪念馆收藏。擅长中国山水画和磨漆画,画风雄浑、坚实、意新。特别是将磨漆画装饰味和平面构成原理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打破中国山水画传统构图的格局分疆,使原有构图骨架产生新的变化,使空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深化意境联想,颇具现代装饰美感。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山水画,自成风格被称之为“邱山水”。近年来,特别喜欢以水写月,以月映水,画风取得新突破。前人以月入画者甚多,但都是象征性的画个圆或半圆,月华与光影没有表现,更谈不上月光在空气中的颤动感了。邱山水吸收西洋画的表现技法,结合光与影的处理表现,将月夜的光感映在空气中的颤动感,月色的空灵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西方绘画那种视觉美感,又有东方绘画那种宁静的文化内蕴,开创中国山水画中一轮明月。;。山水画《两岸共此时》入选全国首届风俗画展,获“佳作奖”,并被西安市民俗博物馆收藏;《深山人家》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辉煌大西北中国画提名展》,并入选《全国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及入编《新世纪中国山水画二百家》大型画册;《银河晓航》入选《全国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四百家荣誉奖”,并入编《新世纪当代中国山水画四百家》大型画册,还入选该画册四十位专页画家。有《邱祥锐山水画集》出版面世,有论文《中国山水画创作与教学》等发表。磨漆画《凌波仙子》入选全国首届磨漆画展,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被国家通过评审正式列为“国宝”,入编《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珍品》大型画册;又有作品分别入选全国第七、八、九届美展,其中《铁树情侣》(雌篇)获全国第九届美展“优秀作品奖”。《铁树情侣》又分获第二、三届福建省艺术节金奖。有论文《走进漆画》等发表。

    居住地区
    福建/厦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许宪生,1954年10月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大艺术系。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漳州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常委。曾获漳州首届“百花奖”二等奖,1998年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二等奖,漳州市专业拔尖人才,2007年市直优秀教师。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四、六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第九届全国版画展、第五届全国三版展.全国版画版种大展,全国宣传画展览、纪念延安文艺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教师美术优秀作品汇展,获福建省美展一等奖。

    居住地区
    福建/漳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福建省泉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一级绘画师、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副主席、世界书画家协会联谊会理事长、世界艺术家联合会理事长、世界杰出华人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研究会高级理事、中国创新管理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世界杰出华商学院客座教授,被授予“高级名誉院士”、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特聘书画家、世界金奖艺术家。现居深圳市。张美莉的水彩画频频入选参加中外重要美术大展,屡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选送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展览,被美国、日本收藏。作品流传许多国家,深受好评。水彩画《蔬菜》入选全国六届美展,《鲜鱼》入选全国八届美展,《八月鲜果》、《鲜果》、《大白菜》分别入选全国首届、二届、四届水彩、粉画展览,其中《鲜果》获优秀奖,选送美国旧金山展览,被美国收藏。《菠萝·香蕉》、《硕果》、《佳鱼》、《水果》、《鲜鱼》、《静物》连续6年入选中国水彩画大展,获得优秀奖、佳作奖、金马奖,选送中国香港特区及日本等地展出,并被日本收藏。《生日礼物》、《鲢鱼》入选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览”。1998年于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联展及博览会,2006年赴南非展览,2007年初,作品代表国家赴俄罗斯展览。1998年出版了《张美莉水彩画集》、2003年《中国书画百杰—张美莉作品专辑》邮政明信片。1998年上海电视台国际部、1999年中央电视台均对其作了专题报道,2000年福建电视台、2004年广东电视台、2005年北京电视台陆续作了报道。2006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专家”,获“2006年度中国百名基层行业创新杰出人物”金父奖,被授予世界名人勋章。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金华,(1963.9--)福建南平人。199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奖情况作品曾10多次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重大美展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94年作品《远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最高奖,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作品《盛世祥和》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参加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4年作品《大地飞歌》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2002年作品《大年》获首届全国漆画展金奖;1997年作品《绿色空间》入选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美展油画展、福建省艺术节油画金奖;1989年作品《人与环境》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览;1992年作品《苗寨》入选第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1994年作品《红潮》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1995年作品《一样的天》获首届中国风景油画展铜奖;1996年作品《三月风》入选中国水彩画大展;1998年作品《暖雨》入选文化部‘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风景油画展;2000年作品《华人商号》获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优秀奖,澳门博物馆收藏;2001年作品《暮》入选中国水彩人物画展;2002年作品《无声的歌》获纪念毛泽东同志5·23《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福建展区);2003年作品《风月》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2004年作品两件参加“中法文化年——中国漆画展”;2006年油画《故土情怀》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南北油画展;2010年4月油画《海洋日记》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2010年8月漆画《印象特区·厦门演武》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锦绣海西——福建当代美术(晋京)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2010年9月油画《城市边缘》入选中国油画协会主办的“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 ;1998和2000年曾两度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二、第三届百花文艺奖银奖;1996年荣获厦门市青年文艺奖——大奖;2000年获福建省美术创作一等奖;2000年12月,作为中国美术家10位代表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美术家”荣誉称号;2002年2月获厦门市委、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唯一突出贡献奖;2002年获福建省美术创作特等奖;2003年被厦门市委、市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2003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届文艺奖——特等奖;2003年12月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5年12月受聘为中国美协主办的05年全国漆画展评委。作品《心象》入选评委作品展。2005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5中国漆画展”评委;2007年9月受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二届全国漆画展”评委,作品《风景07》参加评委作品展;2007年12月受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7中国漆画展”评委,作品《留痕》参加评委作品展;2008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届文艺奖一等奖;2008年12月当选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建国60周年五年一届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作品《境象》参加评委作品展;2010年4月受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10年5月被厦门市委、市政府再次授予厦门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0年7月被厦门大学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7月受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漆画展”评委。2010年10月荣获厦门市政府主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暨厦门文艺六十周年“突出贡献奖”2011年受聘为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评委2012年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委员长室创作大型漆画屏风《国色天香图》、《青翠云霄图》2012年受聘为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漆画展”评委

    居住地区
    福建/厦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郑修钤(1946.5—)福建福州人。擅长漆画。1967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后进四川美术学院深造。福州第一脱胎漆厂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春到侨乡》、《闽江之滨》、《渔舟唱晚》、《憩》等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渔舟唱晚》获全国优秀作品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春、夏、秋、冬》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台湾厅,被评为优秀工艺奖。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立德,(1948.2—)福建泉州人。擅长漆画。1981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院特艺系装饰绘画研究班。曾任福建省泉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所长。1993年至今任福建泉州画院专业画师。泉州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人大画室副主任,泉州华光艺术摄影学院客座教授,泉州画院专业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特聘硕导,福建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作品曾获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第一枚全国美展漆画金牌。作品曾入选六、七、九届《全国美展》,并先后七次在全国及福建省的专业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漆画《皓月红烛》获一九八九年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这是当代中画美术史上第一枚《全国美展》漆画金牌,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多年来,作品先后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史》、《一九四九年—九八九年中国美术年鉴》、《现代美术全集》、《20世纪美术一一中国美术馆藏品选》、《继往开来》等美术典藉及各种美术期刊.出版有《陈立德油画》、《陈立德油画选》、《陈立德漆画艺术》、《陈立德漆画作品集》等。在泉州,很多人知道他是泉州市政协副主席,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在漆画方面颇有建树的画家。他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才开始接触漆画,1989年就获得当代美术史上第一枚全国美展漆画金牌。如今,他从事漆画创作已经30多年。从他身上,你能感受到漆画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散发出的迷人魅力。他,就是陈立德。漆画“善变”饱尝创作苦乐中国的漆艺术已经有7000多年历史,从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朱漆碗,到今天漆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漆画。漆画诞生于20世纪初。彼时,现代艺术兴起,不少人到日本、欧洲等国学习。看到外国的艺术家苦苦找寻新材料进行艺术创造,中国留学生发现利用历史悠久的漆艺创作现代绘画是一个非常棒的新画种,并展开了实践。从此,漆画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叶,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首次来厦门、泉州办漆画艺术培训班,目的就是发展漆画文化。就是这次偶然的机会,当时在泉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的陈立德接触了漆画。漆画在当时是一种新兴艺术,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去了解、去开拓,这对陈立德充满了诱惑。当时,整个泉州学习漆画的也不过就十几个人。陈立德学漆画创作也是断断续续的,没有办法投入全部精力,因为当时学习漆画要靠“养”,靠画连环画或油画来“养”。由于具有扎实的设计和油画功底,陈立德在漆画创作上很快就入门了。1980年,他的抒情小品《雾晨》和《林中小鹿》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跟群众见面了,得到了很多肯定。1985年,漆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发展起来。也是这一年,漆画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进入画坛,并参加了全国美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立德探索漆画的兴致更加浓厚。由于漆画发展历史短,没有现成的技法可循,创作的过程更多是靠画家个人的感性积累和实践总结,所以陈立德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痛心”的事。漆画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经过精选木板、做胎板、初稿、定稿、刷漆、贴蛋壳、贴金、打银、彩绘、刻线、罩漆、打磨、抛光等十几道工序,最后才能成为一幅精美的作品。一幅漆画,花了好几个月创作,有时是到临近结束时,才发现漆堆得太厚起了皱,跟心里期待的最终效果不一致或者大相径庭,这画也就“牺牲”了。创作者常常会因为这种变化性脱离了自己的意愿而选择放弃漆画创作,陈立德就是这样靠意志坚持过来的。不过,漆画具有变化莫测的色彩效果,同样的材料和工序,因为环境不同温度不同,也有可能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这种感觉非常奇妙。陈立德说,就是在这样无数的“成功”和“失败”中,创作水平才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获得首金后选择低调“修炼”1989年的第7届全国美展上,陈立德的《皓月红烛》获当代美术史上第一枚全国美展漆画金牌,这幅画后来为中国美术收藏馆收藏。这次获奖,诚然让陈立德激动与兴奋,但他觉得自己身上更多的是责任,即把漆画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责任。获奖后的很多年里,陈立德显得特别低调,原来他在“修炼”中。著名漆画家乔十光说过“漆画是画不易,画是漆画也难”,所以一个好的漆画家既要是好画家又要是好的漆艺家,这并不容易。陈立德认为,传统漆工艺凝聚了历代漆艺家的聪明才智,正是借助漆工艺,漆的材质美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但是漆画姓“漆”,它的定位是纯艺术,漆画创作必须遵循纯艺术这个范畴的规律和标准。漆画总归还是画,是绘画创作,终归要以画面来打动人。陈立德特别重视漆画的绘画性,更多的时间花在画面的设计和构图上,构思时间往往占一幅画所花时间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长。在题材上,他热衷于选择日常生活中富有代表性的人或风景。他的创作中带有浓浓的“闽南口音”,比如他创作的《闽南民居》、《闽南民间舞》等,让人觉得亲切,充满着生活气息。漆画作品中,人物创作最难,因为对材料的把握和技术性处理比较严格,但陈立德就特别擅长创作人物漆画,《闽南埔女》、《手抓饭店的女老板》等作品把人物刻画得逼真自然。这些平凡的风景、平凡的人物,因为真实富有生命体验而更能打动人。陈立德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创作,这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我不停创作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来喜欢漆画,把漆画所表现的内涵和精神展现给大家,给大家快乐,这似乎成了这辈子的责任……”陈立德说。不断创新追求更自然更自由漆画有很多技巧,明代漆艺就有几百种,陈立德侧重讲究画的自然性,“能收就收,能放就放,该粗犷就粗犷”。经过多年的探索,他认为,微妙的色彩冷暖推移是油画的优势。但漆画必须使用归纳色,而他的漆画采用了现代绘画常用的“浅箱子空间”或“二维空间”的处理方式,创作时可以得到很多自由,而不拘束。他的作品“朱色堂皇不失庄重,黑色深沉又神秘,金色既堂皇又典雅”。“艺术的创新,集中体现于对客观世界有深刻观察和体验的创作者主观精神的自由表达,而这种自由贯穿在风格、形式、技法之中,创新的结果是要提供人们新的审美经验。”推动漆画艺术往更高、更成熟的层面上发展,陈立德一直在努力着。

    居住地区
    福建/泉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建榕(1953.8—)女,福建闽侯人,擅长漆画。1981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1984年后任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教师。1989年在中国工艺美院进修。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班毕业。漆画《海常花》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闽南风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孔雀》入选全国漆画展。《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余明慧,1960年4月出生,福建建瓯人,擅长版画、漆画。1981年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系学校漆画系。现为南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南平市美协副主席、武夷画秘书长。80年代从事漆画、版画创作,漆画作品赴国外展出,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画展。代表作有《山林小站》、《扇》(入选第八届全国版画展)、《廖画》、《帆》。90年代专攻中国山水画,其作品被加拿大、台湾等地收藏,《江苏画刊》、《中国书画报》、《福建画报》、《福建日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专题介绍。作品多代表闽北家乡熟悉的山林小景、村舍民居。画作清新、自然、质朴。其中,廖公》入选1983年全国侨乡画展,版画《山村小站》、漆画《羊群·白云》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等。

    居住地区
    福建/南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